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本──从宣化辽墓壁画看古代画工的工作模式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清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宣化辽墓第3、6、7、10号墓壁画中,出现内容、画面构图、人物姿态及图像安排上几乎同出一辙的现象,本文通过细致地比对,归纳出五种活用粉本的方式及产生的原因,以此引发人们对古代画工工作模式的关注。
关键词 粉本 宣化市 辽代 画工 壁画 古代 工作模式 绘画方法 墓群
下载PDF
明成化九年(1473)江西藩司覆宋刊本《朱子语类》及其翻刻本考述
2
作者 郭明芳 《汉籍与汉学》 2020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明成化九年(1473)江西藩司陈炜有覆宋刊本《朱子语类》。同时间至少又有三至四种的翻刻本。前人研究者多半误明覆宋刊本为宋椠,其后或误成化原刻为翻刻,或误翻刻为成化原刻等情形。事实上,成化九年原刊本似已不存,今所存者似为后修补本... 明成化九年(1473)江西藩司陈炜有覆宋刊本《朱子语类》。同时间至少又有三至四种的翻刻本。前人研究者多半误明覆宋刊本为宋椠,其后或误成化原刻为翻刻,或误翻刻为成化原刻等情形。事实上,成化九年原刊本似已不存,今所存者似为后修补本,存世极少见,大多为翻刻成化本。《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收《朱子语类》,时馆臣误入宋刊之林,但实为明刊。而明刊之说究属原刊或翻刻,亦有不同见解。本文尝试就台北各馆所藏诸本,从内外形制、字体情况与图书流通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测。大凡现今所存者,多是明翻成化九年江西藩司刊本,《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收者亦如是。各馆所藏明翻刻成化本,或缺前后序跋,亦可知为后世书贾割裂前后序跋,用以充宋刊,以谋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朱子语类》 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覆宋刊本 翻刻本 版本厘订
原文传递
汉字部首的书法意义及其教学
3
作者 朱道卫 彭中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部首是特殊字根,与部首搭配的“本字”即字根(585个),它们是对部首的有效补充,二者无重合处,根据字根可归纳出派生字群。部首、字根和派生字群是书法教学的高频用字,书法教学应以之为基础对象,以古代名家法帖为依据,将部首训练、字根训... 部首是特殊字根,与部首搭配的“本字”即字根(585个),它们是对部首的有效补充,二者无重合处,根据字根可归纳出派生字群。部首、字根和派生字群是书法教学的高频用字,书法教学应以之为基础对象,以古代名家法帖为依据,将部首训练、字根训练和字帖训练有机结合,实施教学和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首 字根 字帖
下载PDF
柳溥庆与《标准习字帖》的书法传播--一个新中国书法出版史视角中的编辑与印刷案例
4
作者 祝帅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在中国古代,刻书与刻帖几乎是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同时发展起来的两种物质文化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古代的刻帖从属于今天的“美术出版”,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在书法史、出版史等领域已有诸多研究。与此同时,19世纪后半叶以降... 在中国古代,刻书与刻帖几乎是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同时发展起来的两种物质文化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古代的刻帖从属于今天的“美术出版”,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在书法史、出版史等领域已有诸多研究。与此同时,19世纪后半叶以降,随着现代出版、机械印刷、摄影技术的传入,无论是书籍出版还是书法出版面貌都发生了范式性的转变,但相对于古代的刻帖和现代的编辑出版史而言,学界对新式书法出版的形态及其对书法史、出版史、印刷史所带来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重要出版机构、出版人和书法类丛书、书籍出版的案例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空白。在本文中,笔者即对书法史上长期以来忽视的我国著名印刷出版专家柳溥庆及其编著的《标准习字帖》丛书个案展开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史 印刷史 书法史 柳溥庆 字帖
原文传递
帖学不继 碑学未成 碑帖相融的稚弱——清代书法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兰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2,共5页
清代书法分帖学和碑学两大创作流派和发展阶段。帖学未能很好继承前朝成就,碑学理论和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后期沈曾植等人在碑帖相融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尚显稚弱。反思清代书法,可为当今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清代书法 帖学 碑学 碑帖相融
下载PDF
唐代于阗的童蒙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和田习字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丽芳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5,141,共7页
本文主要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和田汉文文书中的习字部分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习字文书的内容、形式,进一步讨论文书的写作时间、习字者以及年代背景等相关问题,从而了解唐朝统治时期于阗的汉化教育以及中原文化对于阗的影响。
关键词 习字文书 童蒙教育 于阗 中原文化 和田文书
原文传递
党晴梵先生《关学学案》藁本考述——兼论党晴梵先生早期思想历程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冬 《唐都学刊》 2019年第2期67-73,共7页
《关学学案》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学者党晴梵先生的重要遗著之一,但由于该著作至今未刊行面世,故学界知之甚少。经作者搜求,发现该著作现有缮写本和剪贴本两个未刊藁本。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党晴梵在1933—1935年间即已用现代的学术表述方... 《关学学案》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学者党晴梵先生的重要遗著之一,但由于该著作至今未刊行面世,故学界知之甚少。经作者搜求,发现该著作现有缮写本和剪贴本两个未刊藁本。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党晴梵在1933—1935年间即已用现代的学术表述方式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关学,并发表了王心敬、孙枝蔚、屈复、杨屾、康乃心五人的四个学案,而这两个藁本是他在1944年左右对以上四个学案修订完善的合编本。相对而言,缮写本比剪贴本在完成时间上要晚,但品质要高。党晴梵的《关学学案》是关中学人用现代学术研究关学的开山之作,在关学的现代研究史上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以《关学学案》结合党晴梵的早年经历和相关著作,可以看出他早年从诗歌创作到史学、理学、关学研究的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他"新旧兼容"的思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晴梵 关学 《关学学案》 藁本考述 早期思想
下载PDF
"桐城-阳湖"文化圈的帖学观念——以包世臣、吴德旋交游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7,42,共5页
嘉庆、道光间,以吴德旋、包世臣交游为中心形成了以"桐城-阳湖"派文学家为主的书法圈。碑学的影响虽然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如后世许多碑学理论家所概括的那样盛行,帖学仍然是书法的主流风格。
关键词 吴德旋 包世臣 钱伯 张琦 帖学 碑学 书法 嘉道
下载PDF
论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海东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0-23,共4页
杨守敬所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未及时出版和手稿遗失是一个悲剧,使它错过了本该属于它的时代。数十年之后它失而复得并在日、中两国刊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它是杨守敬近百部著述中的处女作,也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合之以碑帖概... 杨守敬所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未及时出版和手稿遗失是一个悲剧,使它错过了本该属于它的时代。数十年之后它失而复得并在日、中两国刊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它是杨守敬近百部著述中的处女作,也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合之以碑帖概念为类、以金石资料为基、以书史脉络为经、以作品评鉴为纬的书学研究专著,并将考据之法引入书学,首倡"碑帖融合"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守敬 评碑记 评帖记 理论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古帖类图书编辑出版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淑燕 李洪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当前,古帖类图书的出版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品类丰富,印刷精良,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尽量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但这一类书籍在印前印后的技术控制以及文字编辑的学术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编辑人员缺乏责任... 当前,古帖类图书的出版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品类丰富,印刷精良,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尽量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但这一类书籍在印前印后的技术控制以及文字编辑的学术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编辑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必要的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帖类图书 现状 问题 编辑
下载PDF
清代的碑、帖之争与书法谱系的变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2-90,128,共10页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 碑、帖之争是清代书法发展的显明特征,帖指的是王羲之以来的书法传统,碑则分为先秦秦汉篆隶书碑刻和以魏碑为主的北朝楷书碑刻两大类,帖派书法的延续、先秦秦汉碑刻篆隶书法的复兴、北朝碑刻书法的兴盛,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共同构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演进趋势。碑、帖之争拓展和变革了中国书法的谱系,使清代书法呈现出诸体兼备的繁荣局面,但碑派书法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以情感抒发为根本的书法艺术创作旨趣,使清代书法在艺术境界上缺乏真正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派传统 先秦秦汉碑刻 北朝碑刻 书法谱系
下载PDF
临摹相同字帖笔迹检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瞻远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
汉字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各类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案件和纠纷中,经常遇到作案人或当事人练习过楷书或行书等字帖,难以判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书写的情形,从而增加检验难度。通过文献查阅法和综合实验法,归纳出临摹相... 汉字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各类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案件和纠纷中,经常遇到作案人或当事人练习过楷书或行书等字帖,难以判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书写的情形,从而增加检验难度。通过文献查阅法和综合实验法,归纳出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的特征种类及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其笔迹特征的特定性和稳定性,探索具体检验方法,为准确鉴定该类字迹寻求理论支持,并直接应用于实际案件鉴定工作,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的、可靠的鉴定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同字帖 笔迹检验 文件检验
下载PDF
“书圣”王羲之其人其书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1-98,共8页
汉末魏晋是汉字由隶书系统向楷书系统演进的关键时期,新兴的楷书、今草、行书逐渐走向成熟,王羲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集新体书法之大成,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是&q... 汉末魏晋是汉字由隶书系统向楷书系统演进的关键时期,新兴的楷书、今草、行书逐渐走向成熟,王羲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集新体书法之大成,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是"坐而获逸"的士族风流的完美体现,关于《兰亭序》文字内容与书法艺术的论争更成为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典范通过帖学传统,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波及日本等整个汉字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坐而获逸 集大成 《兰亭序》 帖学传统
下载PDF
“定武兰亭”与赵孟頫书风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一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6,182-183,共5页
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进程中,帖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赵孟頫是元代帖学书风的杰出代表,而在赵氏书风的形成过程中,定武兰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定武兰亭由来与版本;宋室诸帝,尤其是宋高宗对定武兰亭的推崇;赵氏学书经历... 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进程中,帖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赵孟頫是元代帖学书风的杰出代表,而在赵氏书风的形成过程中,定武兰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定武兰亭由来与版本;宋室诸帝,尤其是宋高宗对定武兰亭的推崇;赵氏学书经历及对后世影响等等,总结了赵氏书风与定武兰亭的密切关系及其对后世书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学书风 定武兰亭 家学渊源 赵氏书风
下载PDF
唐宋时期王羲之书帖在习字教育中的运用
15
作者 任占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2-52,共11页
敦煌吐鲁番等文献中《千字文》《尚想黄绮帖》《兰亭序》写本的大量留存,是唐代重视王羲之书法以及习字教育兴盛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原文化西渐的体现。这三种书帖的习字常常出现在同一写本中,说明三者的学习时间相近,可能构成了习字教材... 敦煌吐鲁番等文献中《千字文》《尚想黄绮帖》《兰亭序》写本的大量留存,是唐代重视王羲之书法以及习字教育兴盛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原文化西渐的体现。这三种书帖的习字常常出现在同一写本中,说明三者的学习时间相近,可能构成了习字教材的组合,反映了当时的习字教育制度。三者的习字步骤相同,都是先顺朱,再临帖。不过通过三者的性质及写本的书写情况,可知《千字文》的学习时间在前,《尚想黄绮帖》《兰亭序》依次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敦煌吐鲁番文献 王羲之书贴 习字顺序 习字组合
下载PDF
伊万里风格: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混血儿——中国外销瓷影响下的彩绘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祎 《流行色》 2022年第1期92-94,共3页
从仿制景德镇瓷器入手的日本伊万里瓷器与中国景德镇烧制的伊万里风格瓷器,在18世纪风靡欧洲并被各国瓷厂竞相仿制。各种文化与工艺的相互模仿、借鉴与渗透,到19世纪,形成了日本、中国与欧洲“混血”的世界伊万里风格。
关键词 景德镇 唐诗画谱 伊万里 柿右卫门 金襕手 欧洲伊万里
下载PDF
楷书法帖的“阅读”——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12-115,119,共5页
楷书艺术既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例,从字形、结构、用笔以及重心、中心等方面梳理了楷书法帖的"阅读"步骤,对其中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做了阐释。
关键词 楷书法帖 “阅读”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下载PDF
梅花螳螂拳之梅花含义考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霍子儒 霍明彬 +4 位作者 霍明钢 吴启贤 胡际 霍明林 霍明东 《武术研究》 2021年第10期69-73,共5页
梅花螳螂拳之“梅花”含义过去一般仅解作招式相连,五路同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意象、仿生学对比、拳谱训诂,论证“梅花”包含15点寓意,即:老螳螂拳;养生长寿;轻盈;五路同重;绞丝手;道家阴阳太极;招式... 梅花螳螂拳之“梅花”含义过去一般仅解作招式相连,五路同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意象、仿生学对比、拳谱训诂,论证“梅花”包含15点寓意,即:老螳螂拳;养生长寿;轻盈;五路同重;绞丝手;道家阴阳太极;招式相连;下盘根固缠绕;横斜手形;尚曲为用;风格丰富;得其意忘其形;不争攻;勇;儒家武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意象 梅花螳螂拳 罗汉行功短打 少林衣钵真传 梅谱 文武之道
下载PDF
试论莫友芝书法四气
19
作者 肖锟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14-120,共7页
《清史稿·文苑传·莫友芝传》评价莫氏书法“真行篆隶书不类唐以后人,世争宝贵。”莫友芝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之一。文章从美学角度研究论证莫氏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作品具有书卷气、碑石气、阳刚气、法帖气;希冀习书者学习效摹... 《清史稿·文苑传·莫友芝传》评价莫氏书法“真行篆隶书不类唐以后人,世争宝贵。”莫友芝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之一。文章从美学角度研究论证莫氏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作品具有书卷气、碑石气、阳刚气、法帖气;希冀习书者学习效摹莫氏书法艺术作品,亦能受其书法四气熏陶,善于师古而不泥于古,既贵神似名家而更贵自我创新,最终成为有修养、有风格、有作为的中国书法艺术传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书法 书卷气 碑石气 阳刚气 法帖气 研究
下载PDF
古鉴阁藏晋十七帖集联拓本修复说略
20
作者 张建国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5-77,共3页
本文以修复古籍案例为例,介绍了书籍污渍的去除方法、注意事项和修复破损书叶步骤及手法,阐述了自己在修复古籍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字帖 污渍去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