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化影响——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 被引量:115
1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83,共14页
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以平滑、保障和增值三个效应解析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消费方面较传统金融的优势所在,继而结合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各领域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有关月度数据,通过信息熵方法和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 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以平滑、保障和增值三个效应解析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消费方面较传统金融的优势所在,继而结合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各领域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有关月度数据,通过信息熵方法和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及各领域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结构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影响,同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不同领域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各有侧重。基于此,提出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加强移动互联和物联网建设、下沉互联网金融服务重心、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保障等政策建议,从而为国家找准互联网金融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力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居民消费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 信息熵 棘轮效应
下载PDF
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05
2
作者 劳可夫 吴佳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100,共10页
本文主要探索外部因素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机制。首先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机制的假设模型,然后根据假设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了问卷调查;最后本研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909份样本数据进行了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主要探索外部因素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机制。首先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机制的假设模型,然后根据假设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了问卷调查;最后本研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909份样本数据进行了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并用AMOS17.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和假设模型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消费态度、绿色消费主观规范和绿色消费知觉控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绿色消费主观规范和绿色消费知觉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向影响显著,而绿色消费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显著;但是绿色消费态度对绿色消费意向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绿色消费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城镇家庭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韩立岩 杜春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42,共13页
本文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家庭借贷支出的分类面板数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轨期的特性,考察消费升级、社会保障不完善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变量在对消费的影响性质和程度上均存在地区差异,社会保障、消... 本文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家庭借贷支出的分类面板数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轨期的特性,考察消费升级、社会保障不完善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变量在对消费的影响性质和程度上均存在地区差异,社会保障、消费升级和储蓄在全国范围内均显著正相关,房贷支出和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显著,而保险在东部地区作用突出,家庭投资则均不显著。政府要扩大消费内需并改变消费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就应把握消费升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时机和力度,增加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投入和教育投入,持续提高居民收入,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的家庭房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产配置 消费金融 地区差异 消费升级 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 被引量:53
4
作者 王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制度嵌入性"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纲领,它是在格兰诺维特的"关系嵌入性"基础上形成的又一类型的嵌入性。这一研究纲领不但拓宽了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而且对消费社会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制度嵌入性"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纲领,它是在格兰诺维特的"关系嵌入性"基础上形成的又一类型的嵌入性。这一研究纲领不但拓宽了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而且对消费社会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论述了"嵌入性"与"制度嵌入性"的含义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消费的私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制度嵌入性,并以教育消费为例说明了制度嵌入性对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嵌入性 制度嵌入性 消费行为 教育消费
下载PDF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被引量:46
5
作者 余源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2,共8页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quo...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唯物史观 劳动异化 消费异化 生产与消费
下载PDF
消费金融驱动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研究——基于结构与质的多重响应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7,共9页
将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 将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0—2014年境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结构看,消费金融较为明显地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低级的食品、衣着向高级的交通通信等发展;从消费升级率看,对消费升级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投资、保险、储蓄、消费信贷,但消费信贷的统计结果不显著;分区域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和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贡献最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贡献最小,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差异",欠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较发达地区更依赖于传统的储蓄这一金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升级 区域差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安全农产品消费动机、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研究——基于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40
7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姜志德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9,共7页
以南京市场消费者为样本,研究了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动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健康与环保支持两类动机影响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意愿,自然安全、营养健康、时尚潮流、环保支持与品质保证五类动机均对安全农产品消... 以南京市场消费者为样本,研究了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动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健康与环保支持两类动机影响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意愿,自然安全、营养健康、时尚潮流、环保支持与品质保证五类动机均对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消费意愿与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存在高度一致性,有消费意愿者的安全农产品消费比例是没有消费意愿者的27.276倍;安全农产品的感知质量越高,消费越积极。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 消费动机 消费意愿 消费行为
下载PDF
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林晓楠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31,共5页
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1990—2004年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数据,对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改革造成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及消费的挤出效应等原因,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 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1990—2004年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数据,对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改革造成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及消费的挤出效应等原因,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很不显著。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举措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少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消费信贷如何影响消费行为?——来自信用卡信用额度调整的证据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广子 王健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5-64,共10页
消费信贷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已有文献主要基于宏观消费信贷数据不同,本文基于国内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信用额度调整这一独特样本,以信用额度的变化来衡量消费信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考察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人口... 消费信贷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已有文献主要基于宏观消费信贷数据不同,本文基于国内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信用额度调整这一独特样本,以信用额度的变化来衡量消费信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考察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人口特征如何影响消费信贷作用的发挥。本文发现: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对消费起到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信用卡使用频率和交易金额;此外,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会促进消费者调整消费结构,减少日常性消费,增加经营性消费和耐用品消费;最后,消费者在信用额度调增从而消费信贷增加时还会更少地采取全额还款方式,并增加取现行为。从影响因素上看,消费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等因素会对消费信贷作用的发挥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消费信贷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用卡 信用额度 消费
原文传递
“直播+电商”模式下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杨劼 王璐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6,共11页
新冠肺炎疫情催热了我国"直播+电商"新业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直播电商支持政策,推动新经济发展。从物流和平台两个维度刻画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即订单效率、物流质量、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平台服务和购买情境,以消费者满... 新冠肺炎疫情催热了我国"直播+电商"新业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直播电商支持政策,推动新经济发展。从物流和平台两个维度刻画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即订单效率、物流质量、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平台服务和购买情境,以消费者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2)框架,构建消费者重购意愿影响研究模型,明晰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机理,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和平台维度的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维度比平台维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平台维度中的促销折扣和平台服务对消费者重购意愿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显著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进而对其重购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影响消费者重购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直播电商应通过升级物流模式、完善供应链管理、规范对主播群体及直播平台的监管、制定个性化电商营销策略等,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并通过满意情绪的刺激促使消费者产生重购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电商 消费者满意度 重购意愿 消费升级 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下载PDF
中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奚红妹 魏农建 +2 位作者 左鹏 游扬 俞文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我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消费行为方面的影响。个体差异主要采用3个指标衡量,即收入、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果显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人们对体育消费的认同、体育消费支出...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我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消费行为方面的影响。个体差异主要采用3个指标衡量,即收入、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结果显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人们对体育消费的认同、体育消费支出以及体育参与时间。在不同职业中,国家公务员无论在消费观念上,还是体育消费行为上,比其他职业群体表现得更积极。研究提出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消费者 体育消费 消费行为
下载PDF
信用卡使用提升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吗? 被引量:34
12
作者 吴锟 吴卫星 王沈南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46,共19页
本文选取2010年和2011年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城镇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从多个角度构建代理变量,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PSM)和工具变量法(IV)实证分析了信用卡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用卡使... 本文选取2010年和2011年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城镇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从多个角度构建代理变量,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PSM)和工具变量法(IV)实证分析了信用卡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用卡使用会显著提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这一结论在CHFS2015调查样本中依然成立;信用卡使用主要通过缓解居民家庭的流动性约束来发挥"消费刺激"作用,同时也存在节约购物成本、提升居民持卡边际消费倾向的机制。异质性影响方面,信用卡使用对衣服、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娱乐等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食品支出、居住支出、自付医疗保健等影响相对有限。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的家庭,每月刷信用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越高,刷卡购物节省越多,信用卡延期还款的可能性越小。上述结论表明,信用卡使用在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具有结构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不当使用行为所导致的过度借贷风险。全面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其对于信用卡普及、提高居民消费福利、减少非理性刷卡行为具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用卡 消费支出 流动性约束 金融素养
原文传递
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丽平 任师攀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4,130,共9页
消费金融通常伴随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与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财富日益积累、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我国消费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业务创新更加活跃,服... 消费金融通常伴随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与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财富日益积累、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我国消费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业务创新更加活跃,服务对象更加广泛。这反过来又便利了居民的消费行为,激发了消费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然而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消费金融提供者服务客群过度下沉、过分逐利、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市场上出现了裸贷、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诸多乱象。为进一步提高消费金融发展质量,使消费金融更好发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需要通过规范消费金融供给,引导理性消费、抑制不当需求,明确利率及收费标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措施,着力解决消费金融无序扩张、产品定价不合理、消费者权益保护较弱等问题,进一步防范化解消费金融已有和潜在风险,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消费升级 金融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食物消费随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范玉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96-302,共7页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lie人口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各年龄的人口规模,进而判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类别的食物消费规律明显,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倒"U"型曲线消费(口粮、水产品、白酒)、"U"型曲线消费(牛奶)、阶段性直线消费(肉类3阶段消费规律、禽类2阶段消费规律)、无差异消费(禽蛋)。2)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食物消费总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口粮、水产品、白酒)、负向影响(肉类、禽类)、先负后正影响(牛奶)、无明显影响(禽蛋)。3)在影响程度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对肉类、禽类消费量的负向影响最为明显,至2030年,分别达到4.9%与11.2%的程度,对白酒的正向影响也达到8.2%的程度。对口粮、水产品、牛奶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对禽蛋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中国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长及由此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动态 食物 消费品 人口年龄结构 食物消费 中国 CHNS
下载PDF
强化消费需求启动措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被引量:22
15
作者 武少俊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目前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全面清理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强化消费需求的启动力度应当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当把启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 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目前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全面清理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强化消费需求的启动力度应当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当把启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作为突破口 ,事半功倍 ;改善公众预期 ,增强消费者信心 ;支持农村发展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积极而谨慎地发展消费信贷 ;培养消费热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公众预期 农村消费市场 消费信心 消费信贷 消费结构 最终消费率 政策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与实证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6,共10页
以消费理论为依据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机理,认为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示范、价格、财富效应等驱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根据我国2000年-2014年分省的面板数据,分别就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 以消费理论为依据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机理,认为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示范、价格、财富效应等驱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根据我国2000年-2014年分省的面板数据,分别就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看,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价格效应与居民消费存在负向关系,居民消费受消费习惯影响较大;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惯性"最强。由此建议将增强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减少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影响、扩大居民消费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 居民消费 消费惯性 驱动效应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3,71,共9页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储蓄 投资 消费升级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居民消费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殷杰兰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83,共11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新阶段,消费驱动意味着在“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成为主导...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新阶段,消费驱动意味着在“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成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内生能力。本文选取1978—2017年我国GDP、居民人均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等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消费以及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必定要靠内需和消费;然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居民的消费倾向也较低;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提出研究建议:首先我国应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及平均消费倾向;其次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最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消费驱动 消费倾向 城乡差距
原文传递
新时代消费发展需推动消费量质齐升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消费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1,共9页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纠正总需求结构失衡、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不仅要实现消费总量增长,更要注重消费质量和效益提升;促进中高端消费和...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纠正总需求结构失衡、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不仅要实现消费总量增长,更要注重消费质量和效益提升;促进中高端消费和民生导向消费是新时代消费质量升级的两大关键抓手。当前我国消费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外部制约因素和自身问题,加快新时代消费发展,关键是要完善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质量升级的体制机制。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能消费";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健全消费引导机制,促进"想消费";进一步完善消费配套服务机制,促进"愿消费";不断优化消费市场监管和治理机制,促进"敢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基础性作用 消费需求 消费质量 中高端消费 民生导向消费
原文传递
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法律管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叶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2-37,共6页
预付式消费作为新型消费形式,既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内在缺陷。在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向企业提供了长期信用,却难以进行自我救济,容易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仅凭事后救济,不足以妥善保护消费者利益,必须在预付式消费的提前申报... 预付式消费作为新型消费形式,既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内在缺陷。在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向企业提供了长期信用,却难以进行自我救济,容易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仅凭事后救济,不足以妥善保护消费者利益,必须在预付式消费的提前申报、销售收入第三方控制、消费合同强制条款、消费合同担保以及营业转让等方面,加强对预付式消费的事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付式消费 消费者保护 消费卡 资金安全 法律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