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对肛瘘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焦峰 黄海进 +1 位作者 仲艳阳 何秀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术后肛瘘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单纯性肛周脓肿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无抗生素组,各75例。两组均行切开引流术,抗生素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头孢地尼胶囊30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术后肛瘘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单纯性肛周脓肿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无抗生素组,各75例。两组均行切开引流术,抗生素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头孢地尼胶囊300 mg/d+甲硝唑片600 mg/d)连续口服7 d,无抗生素组术后不使用抗生素。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肛瘘形成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形成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抗生素组肛瘘形成率显著低于无抗生素组(P<0.05)。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性别、年龄、脓肿部位、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与术后肛瘘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使用抗生素是单纯性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单纯性肛周脓肿切口引流术后短期内使用抗生素可能有助于降低肛瘘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单纯性 非复杂性 切开引流术 肛瘘形成 抗生素
下载PDF
LIFT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雷涛 袁鹏 +3 位作者 李玉博 李春雨 谷建南 李畅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与切开挂线术(incision-threaddrawing procedure)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经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LIFT组)和44例经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与切开挂线术(incision-threaddrawing procedure)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经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LIFT组)和44例经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组)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 LIFT组治愈率87.2%,切开挂线组治愈率93.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LIFT组术中出血、术后创面大小、术后换药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优于切开挂线组(P<0.05)。结论 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LIFT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倪锐 周如乐 汤左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行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治...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行切开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切开挂线术。观察两组患者平均疗程与疗效。结果:试验组疗程(21.1±3.2)d,短于对照组的(28.9±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切开挂线术后联合应用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有效性,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中药熏洗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贤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8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肛...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扬中市三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肛瘘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中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可避免肛门功能损伤,缩短创口愈合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 肛瘘切开术
原文传递
当白生肌膏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宇 王明复 +5 位作者 吴海燕 葛小栋 陈伟丽 邵军 荀绍山 王志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764-1768,共5页
目的观察当白生肌膏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且住院行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二组患者术后换药时分别予以当白生肌膏纱条和雷夫努尔纱条填塞创面,观察二组患... 目的观察当白生肌膏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且住院行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二组患者术后换药时分别予以当白生肌膏纱条和雷夫努尔纱条填塞创面,观察二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症状消失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61.29%(38/62)明显优于对照组42.65%(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3,P=0.034);二组患者原始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8,P=0.773),二组治疗后第七天,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61),治疗后第十四、二十一天,观察组愈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17.6±6.5)d,明显少于对照组(21.3±7.2)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5,P=0.003);观察组痊愈时间(20.6±2.4)d,明显少于对照组(25.7±3.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8,P<0.001)。结论当白生肌膏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白生肌膏 复杂性肛瘘 术后创面 愈合速度
全文增补中
主管切挂术及支管对口引流法配合分期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经验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蔡而玮 方红燕 吴燕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主管切挂术及对口引流法配合分期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45例复杂性肛瘘住院患者通过肛瘘主管切挂及支管对口引流法,配合术后分期中药换药。[结果]该治疗方法治愈率为100%,术后无... [目的]探讨主管切挂术及对口引流法配合分期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45例复杂性肛瘘住院患者通过肛瘘主管切挂及支管对口引流法,配合术后分期中药换药。[结果]该治疗方法治愈率为100%,术后无肛门失禁,随访时间为1年,无复发。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56±7.32)d。[结论]主管切挂术及对口引流法配合分期换药治疗方法既可以根治复杂性肛瘘,又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促进切口早日愈合,具有实际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切挂术 对口引流 分期换药
下载PDF
自制消炎止痛洗剂熏洗联合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高位肛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宝东 吴奂镒 +1 位作者 苏丽敏 侯绪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消炎止痛洗剂熏洗联合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高位肛瘘(HA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复杂性H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肛瘘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 目的:观察自制消炎止痛洗剂熏洗联合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高位肛瘘(HA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复杂性H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肛瘘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观察组术后予以自制消炎止痛洗剂熏洗。两组术后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水肿程度和创面渗液量,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水肿评分和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制消炎止痛洗剂熏洗联合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HA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水肿评分和创面渗液评分,加快症状缓解,效果优于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联合挂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高位肛瘘 自制消炎止痛洗剂 挂线疗法 疼痛程度 创面愈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8
作者 戴玲颖 《大医生》 2017年第3期52-53,80,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复杂性肛瘘的促愈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2名复杂性肛瘘患者,平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肛瘘切除加挂线术治疗,治疗组换药时以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油纱布敷于创面,对照...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复杂性肛瘘的促愈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2名复杂性肛瘘患者,平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肛瘘切除加挂线术治疗,治疗组换药时以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油纱布敷于创面,对照组则以凡士林油纱条敷于创面。观察10天时两组的平均创面愈合率和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10天愈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复杂性肛瘘的促愈方面,明显缩短了病程,其具有抑菌、促愈、安全、减小疤痕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生物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诱导活性敷料 复杂性肛瘘 换药
下载PDF
硫酸吗啡栓用于复杂性肛瘘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9
作者 唐冉 方笑丽 王建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1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栓用于复杂性肛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第2d开始每日常规换药加硫酸吗啡栓1粒纳肛;对照组常规换药加口服尼美舒利胶囊100mg,2粒/d...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栓用于复杂性肛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第2d开始每日常规换药加硫酸吗啡栓1粒纳肛;对照组常规换药加口服尼美舒利胶囊100mg,2粒/d,记录2组患者2~7d换药前(T0)、换药时(T1)、换药后(T2)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术后第2~7d分别进行疼痛评分,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2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疼痛评分及BP、HR、SP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吗啡栓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吗啡栓 复杂性肛瘘 镇痛
下载PDF
分析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军 刘桂英 +2 位作者 杨小勇 胡军 尹棋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8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以及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中药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以及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中药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分泌物量评分、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中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分泌物量评分、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复发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熏洗促进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荣发 王坚 +4 位作者 魏晓丹 李小玲 罗观洋 陈惠文 王美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组)和观察组(中药熏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渗...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组)和观察组(中药熏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渗液、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创面疼痛、渗液情况在术后第7天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液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在术后第14天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结论运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渗液等症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在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康复新液 中药熏洗
下载PDF
挂浮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洪芹 李梅岭 +3 位作者 王文进 王建莉 陈信 张曼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2期2622-2623,共2页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术,术后跟踪随访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挂浮线组治愈率为96%,平均愈合时间32 d,未出现肛门功能损伤者,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例;挂橡皮筋紧线组治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35 d,肛门功能受损5例,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1例。挂浮线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挂浮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仲继光 赵彦宁 高树波 《当代医学》 2019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排便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并发症发生率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率32.5%,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排便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通过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后,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排便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生活质量 疗效
下载PDF
“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复发原因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明华 傅军伟 唐海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目的:通过对"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复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提高"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运用"隧道式拖线法"... 目的:通过对"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复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提高"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运用"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复发的16例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复发原因。结果:"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原发内口探查处理不当;手术中未彻底处理支管、死腔及窦道;术后创面引流不通畅;术后换药不及时;后期撤除拖线后垫棉压迫不充分。结论:我们需注意术前完善检查、术中仔细处理内口及正规拖线、术后加强换药,并注意在撤线后正确使用垫棉加压法,减少术后复发,进一步提高"隧道式拖线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式拖线法 低位复杂性肛瘘 复发原因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15
作者 朱肖肖 郭珍 +1 位作者 吴晓晗 李景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舒适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第1、3、5天,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克利夫兰总体生活质量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而言,基于FTS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中西医结合护理 疼痛程度 创面愈合时间 舒适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切挂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健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佳临床技术。方法:采取主管切挂、支管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78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愈率100%,既成功地保护了肛门的括约功能,又无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本术式是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佳临床技术。方法:采取主管切挂、支管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78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愈率100%,既成功地保护了肛门的括约功能,又无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本术式是对传统术式的成功改良,是目前中西区相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 开窗引流 治疗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传敏 李一兵 +3 位作者 李明 高秋霞 曾智辉 王昆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与传统(低切高挂)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和治疗组(传统的低切高挂术)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与传统(低切高挂)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和治疗组(传统的低切高挂术)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指数、尿潴留、肛门坠胀、切口面积及术后切口渗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以及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门失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小切口根治术优于传统方法(低切高挂),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小切口 传统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琦 吴少佩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2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 目的 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肛肠动力学(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水平和肛门功能(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肛肠动力学水平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等肛门功能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肛肠动力学水平和肛门功能水平均显著改善(P <0.05),且研究组肛肠动力学水平和肛门功能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 <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肛肠动力学水平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等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 综合护理 肛门功能 肛肠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加味五倍子汤坐浴疗法辅助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治疗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14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五倍子汤坐浴疗法辅助高锰酸钾溶液熏蒸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予以对照... 目的探讨加味五倍子汤坐浴疗法辅助高锰酸钾溶液熏蒸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具体为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灌肠保留及高锰酸钾溶液熏蒸等.而实验组则在前者基础上采取加味五倍子汤坐浴疗法.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疼痛持续、肿胀消失及排便恢复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直觉模拟疼痛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直觉模拟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倍子汤坐浴疗法辅助高锰酸钾溶液熏蒸治疗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在加速患者创面愈合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五倍子汤 坐浴疗法 高锰酸钾溶液熏蒸 高位复杂性肛瘘
原文传递
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国平 王跃 +3 位作者 李振宇 王艳 王美琴 周鹏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制中药药线拖线配合橡皮筋挂线,对照组30例单用橡皮筋挂线。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治疗组(25.2±1.8)d、对照组(32.5±2.2)d,治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80%...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制中药药线拖线配合橡皮筋挂线,对照组30例单用橡皮筋挂线。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治疗组(25.2±1.8)d、对照组(32.5±2.2)d,治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药线拖挂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中药药线拖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