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在辽东栎幼苗上的混合接种效应 被引量:27
1
作者 阎秀峰 王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3,共7页
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铆钉菇 (Gomphidiusviscidus)和臭红菇 (Russulafoetens)是在自然环境中与其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在前期工作证明铆钉菇和臭红菇接种对辽东栎幼苗生长有... 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铆钉菇 (Gomphidiusviscidus)和臭红菇 (Russulafoetens)是在自然环境中与其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在前期工作证明铆钉菇和臭红菇接种对辽东栎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以两菌种混合接种效果较好的基础上 ,探讨了不同的接种量和两个菌种不同比例的混合接种对辽东栎幼苗生长和氮、磷养分的影响。对应于试验的 12、18、2 4g·pot-13个接种量处理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 ,辽东栎幼苗的菌根侵染率增加 ,铆钉菇菌根的比例增加 ,而臭红菇菌根的比例减少。辽东栎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净光合速率和全株的全氮、全磷含量 ,均以 18g·pot-1接种量的最高。当接种物中铆钉菇∶臭红菇的比例分别为 2∶1、1∶1、1∶2时 ,辽东栎幼苗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 96 .5 4 %、91.0 2 %、92 .13% ,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接种物中铆钉菇比例的减少 ,铆钉菇菌根所占比例由 4 2 .4 9%降为 2 3.33% ,而臭红菇菌根的比例由 5 7.5 1%增加为76 .6 7%。辽东栎幼苗的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是以接种比例为 1∶1的最高。接种比例为 1∶1的辽东栎幼苗的全氮含量也是最高的 ,并且与另两种接种比例处理的差异显著 ,而对于全株的全磷含量 ,则是随着接种物中臭红菇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幼苗 外生菌根 混合接种 生物量 光合速率 氮磷含量
下载PDF
大豆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系筛选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薛晓昀 冯瑞华 +2 位作者 关大伟 李俊 曹凤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3-620,共8页
通过溶磷和生长素分泌的定性测定,从大豆根际土壤及实验室保藏菌株中分离筛选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采用大豆根瘤菌和促生菌双接种的蛭石盆栽试验,初筛获得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大豆根瘤菌结瘤固氮作用的促生菌5株。进一步的... 通过溶磷和生长素分泌的定性测定,从大豆根际土壤及实验室保藏菌株中分离筛选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采用大豆根瘤菌和促生菌双接种的蛭石盆栽试验,初筛获得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大豆根瘤菌结瘤固氮作用的促生菌5株。进一步的土壤盆栽复筛实验表明,筛选得到的5株促生菌与大豆根瘤菌进行双接种,能够在阜阳、济宁和延安的3种土壤中明显提高大豆的根瘤数量、根瘤干重、植株干重和全氮含量,并且能够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溶磷能力定量测定表明,5株促生菌均具有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有的菌株具有较高的溶磷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促生菌发酵液的成分,结果显示5株促生菌具有产生植物激素和有机酸的能力。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所分离的根际促生菌1-3,P7和P13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sp.)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双接种 筛选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对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1 位作者 任嘉红 陈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从微生态水平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对NL-895杨的促生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从微生态水平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对NL-895杨的促生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牛肝菌(Xc)共接种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并通过BIOLOG微孔板法分析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整体趋势来看,不同接种处理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均有所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大于对照,其中,共接种JW-JS1+Xc处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促进最为明显;接种150天后,不同接种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CK(培养24~48 h除外),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培养96 h后,共接种JW-JS1+Xc处理土壤微生物McIntosh优势度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而Shannon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不同接种处理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对BIOLOG微孔板中6大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外生菌根真菌Xc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其土壤肥力的改善,进而促进NL-895杨的生长。与单接种相比,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共接种可更有效地提高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红绒盖牛肝菌 共接种 土壤酶活性 BIOLOG微孔板法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粟酒裂殖酵母与酿酒酵母共同接种发酵对‘黑比诺’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美 田秀 +4 位作者 李敏 高娉娉 梁丽红 韩舜愈 王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8-116,共9页
为研究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在干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以及S.pombe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酵的最佳比例。本实验以‘黑比诺’葡萄为原料,采用S.pombe SP1260和商业S.cerevisiae红佳酿(Vinta... 为研究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在干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以及S.pombe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酵的最佳比例。本实验以‘黑比诺’葡萄为原料,采用S.pombe SP1260和商业S.cerevisiae红佳酿(Vintage Red,VR)以不同接种比例混合发酵为处理,以VR单独接种完成乙醇发酵后再接种商业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完成苹果酸-乳酸发酵的酒样为对照,分析乙醇发酵过程中菌株生物量的变化,所得酒样的相关理化指标、色泽参数、苹果酸及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结合感官评价分析S.pombe和S.cerevisiae不同接种比例共同接种发酵对‘黑比诺’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P1260与VR以1000∶1的比例接种时,VR对SP1260菌株生长影响较弱,乙醇发酵结束后,SP1260菌株生物量为106 CFU/mL;酒样中苹果酸含量与对照酒样无显著差异,苹果酸均被完全降解;酒样的色度值、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香气组分中的高级醇、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乙酸异戊酯、辛酸甲酯、癸酸乙酯和丁香酚等含量较高,果香、花香较浓郁;感官评分表明,1000∶1接种的酒样呈深宝石红色,透亮澄澈,酸甜平衡,余味较长,酒体香气浓郁,感官品质最优。综上所述,SP1260与VR以1000∶1同时接种发酵具有代替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潜能,能够提升干红葡萄酒色泽,改善口感,增加酒体的果香和花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酒裂殖酵母 共同接种 葡萄酒 品质 香气
下载PDF
解磷菌和根瘤菌复合接种对大豆和紫云英共生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倡 李慧明 +2 位作者 伍惠 林会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5,共8页
从大豆根际及根瘤中分离获得2株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PSB-1和HZP1,通过Salkowski比色法和钼锑钪比色法,对这2个菌株产生IAA(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紫云英和大豆进行接种,并对田间栽培... 从大豆根际及根瘤中分离获得2株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细菌PSB-1和HZP1,通过Salkowski比色法和钼锑钪比色法,对这2个菌株产生IAA(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紫云英和大豆进行接种,并对田间栽培的大豆进行了菌剂接种试验。结果显示:PSB-1及HZP1均具有解磷及产IAA的特性;单接种解磷菌HZP1或PSB-1均有促进紫云英和大豆生长的作用;相比于单接种根瘤菌,将这2株解磷细菌分别与根瘤菌混合接种能进一步提高大豆和紫云英的地上生物量、根瘤鲜质量和根瘤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单独接种根瘤菌剂或解磷菌剂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双接种根瘤菌剂和解磷菌剂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根瘤菌 大豆 紫云英 共生固氮 复合接种
下载PDF
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接种时序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影响
6
作者 刘辉 张嘉璇 +5 位作者 张碧颖 李进 周鹏辉 管雪强 石侃 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8-87,共10页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 随着对酒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性能的进一步认识,共接种策略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该研究以赤霞珠、蛇龙珠葡萄酒为原料,使用本土酒酒球菌SD2a(OeSD2a)和植物乳杆菌XJ25(LpXJ25)进行共接种发酵,通过监测MLF过程中生物量及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分析发酵结束后酒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顺序接种能够显著提升苹果酸降解速率、丰富葡萄酒香气物质。各顺序接种发酵组最终的苹果酸降解量均高于同时接种组(蛇龙珠葡萄酒中最高98.21%,赤霞珠葡萄酒中最高99.24%),(0 h)OeSD2a+(24 h)LpXJ25的接种顺序在香气物质合成方面表现最优,发酵结束后获得了最高的香气化合物总量(蛇龙珠葡萄酒中为486.72 mg/L,赤霞珠葡萄酒中为504.24 mg/L),显著提升了壬酸乙酯、月桂酸乙酯、α-萜品醇等的含量,改善了酒样香气表现。因此,共发酵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接种顺序对提高MLF效率和葡萄酒香气品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乳酸发酵 酒酒球菌 植物乳杆菌 共接种 葡萄酒香气
下载PDF
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昌海 连拯民 +5 位作者 王相子 徐小艳 李向东 开妍 邱冬 邵坤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建立一种既有效又简便的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联合免疫方法,通过细胞感染试验和动物免疫试验,评价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和猪瘟病毒(CSFV)冻干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可行性。通过细胞感染试验证明了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冻干活... 为建立一种既有效又简便的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联合免疫方法,通过细胞感染试验和动物免疫试验,评价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和猪瘟病毒(CSFV)冻干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可行性。通过细胞感染试验证明了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冻干活疫苗不影响CSFV疫苗的病毒活性;将PCV2灭活疫苗稀释的CSFV冻干活疫苗免疫试验猪群(联合免疫),以2种疫苗分边单独免疫的猪群为对照,在免疫后4、7、14、28、60和90 d采集血清检测2种疫苗对应的抗体,经统计学分析发现,2种疫苗的联合免疫不影响其抗体的产生,并且能够保持抗体在猪群个体间的稳定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冻干活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联合免疫 抗体
下载PDF
川东南马尾松外生菌根苗及其抗铝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敏 陈刚 +1 位作者 李存英 黎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采自西南地区分离的马尾松林常见的土著菌株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01,03)、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715)和模式种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S238N)的基质纯培养物及液体纯培养物,分别按混合(Mix=Ld 01+Ld 03+Pt 715+L... 采自西南地区分离的马尾松林常见的土著菌株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01,03)、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715)和模式种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S238N)的基质纯培养物及液体纯培养物,分别按混合(Mix=Ld 01+Ld 03+Pt 715+Lb S238N)及单独接种的方式接种1月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菌根苗在不同pH土壤及铝胁迫条件下培育3个月后采样分析其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结果表明:4种接种方式均能有效形成菌根,显著增加幼苗的生物量,促进幼苗对N、P、K的吸收并显著(P<0.05)提高抗铝性;混合接种促进马尾松幼苗生长的效果较单独接种好,并且pH=6.1时,幼苗对K的吸收量最大,铝吸收量最少;pH=4.1时,幼苗对N、P的吸收效果最好,但对K的吸收和对铝的抗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外生菌根真菌 混合接种 抗铝性
下载PDF
Low-Density Co-Inoculation with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SAY3-7 and Streptomyces griseoflavus P4 Promotes Plant Growth and Nitrogen Fixation in Soybean Cultivars 被引量:2
9
作者 Aung Zaw Htwe Takeo Yamakaw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6年第12期1652-1661,共11页
Inoculation density has a marked effect on nodulation and N fixation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Therefore,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noculation density of Bradyhizobium japonicum SAY3-7 (SAY3... Inoculation density has a marked effect on nodulation and N fixation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Therefore,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noculation density of Bradyhizobium japonicum SAY3-7 (SAY3-7) and Streptomyces griseoflavus P4 (P4) for plant growth, nodulation, and N fix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inoculation on selected soybean cultivars, using the optimal inoculation density. Nitrogen fixation, in terms of an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value, was measured using a flame ionization gas chromatograph. In this study, low-density single inoculation with P4 (10<sup>5</sup> or 10<sup>6</sup> cells mL<sup>-1</sup>)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plant biomass, compared with normal- and high-density single inoculation with P4 (10<sup>7</sup> or 10<sup>8</sup> cells mL<sup>-1</sup>). Moreover, low-density single or co-inoculations with SAY3-7 and/or P4 produced the highest nodule biomass and highest nitrogenas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single or dual inoculation at other inoculation densities. Therefore, we evaluated low-density co-inoculation with P4 and SAY3-7, at the rate of 10<sup>5</sup> cells mL<sup>-1</sup>, on selected soybean cultivars. Low-density co-inoculation increased the plant biomass, compared with un-inoculated plants. The effects of single and co-inoculation on nodulation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or any of the cultivars, except “Yezin-9”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and “Shan Seine”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Low-density inoculation with both bacteria increased N fixation by 15% - 75% for seven of the cultivar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and by 15% - 39% for three of the cultivars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single inoculation with SAY3-7. Based on the overall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low-density co-inoculation with P4 and SAY3-7 gave improved plant growth and N fi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yrhizobium japonicum SAY3-7 Streptomyces griseoflavus P4 inoculation Densities co-inoculation Soybean Nitrogen Fixation
下载PDF
AMV和WCMV复合侵染对本氏烟4种内源激素的影响
10
作者 田龙 梁巧兰 +2 位作者 魏列新 陈应娥 程守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8,共10页
为明确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混合接种协生作用以及对本氏烟中4种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接种0.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7.0)的本氏烟为空白对照,对AMV+WCMV(3∶1)混合接种本氏烟发病症状以及接种后不同时间本氏... 为明确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混合接种协生作用以及对本氏烟中4种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接种0.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7.0)的本氏烟为空白对照,对AMV+WCMV(3∶1)混合接种本氏烟发病症状以及接种后不同时间本氏烟中病毒浓度和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MV和WCMV混合接种后,主要表现为接种叶片褪绿、黄化、后期死亡脱落,新生叶变小、卷曲呈圆筒状、叶面呈现畸形皱缩,植株矮化;本氏烟叶中两种病毒浓度在接种后第10 d时最大,比单独接种AMV、WCMV的病毒浓度分别提高了1.70倍和1.48倍,症状加重,表明AMV和WCMV两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协生作用,WCMV为协生病毒,AMV为被协生病毒;AMV和WCMV混合接种后第2、6、10 d的IAA、ZR、GA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独接种和对照,ABA含量则显著高于单独接种和对照,在接种后第10 d,混合接种处理的IAA、ZR、GA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59.40%、63.39%、64.56%,而ABA含量提高了287.30%(P<0.01)。综上所述,AMV+WCMV(3∶1)混合接种使本氏烟症状表现加重,病毒浓度增加,显著降低IAA、ZR、GA含量,提高AB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花叶病毒 白三叶草花叶病毒 复合侵染 本氏烟 症状表现 病毒含量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对杨树氮代谢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1 位作者 任嘉红 陈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植株氮代谢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在养分代谢水平上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菌互作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为杨树复合菌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年生NL-895盆栽...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植株氮代谢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在养分代谢水平上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菌互作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为杨树复合菌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年生NL-895盆栽菌共接种荧光假单胞菌JW-JS1和红绒盖牛肝菌(Xc),测定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结果】无论JW-JS1或Xc单接种,还是JW-JS1与Xc共接种均能显著提高NL-895杨树叶片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植株的矿质元素含量,且共接种处理优于各单接种处理。共接种30天后NL-895杨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CK增长20.19%、79.99%和33.08%,共接种90天后增长76.76%、106.62%和34.86%,共接种150天后增长137.99%、50.70%和59.89%,植株内P、Mg、K、Ca、Mn和Zn含量分别比CK增长71.66%、23.67%、49.71%、22.90%、84.57%和151.56%。相关性分析发现,共接种30天后NL-895杨苗高和茎粗与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共接种90天后NL-895杨苗茎粗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共接种150天后NL-895杨苗高与硝酸还原酶活性、Mg含量、K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NL-895杨茎粗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K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显著改善NL-895杨的氮代谢功能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NL-895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红绒盖牛肝菌 共接种 氮代谢 矿质元素 促生长
下载PDF
联合接种植物生长益生菌提高杂交象草在铜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效率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益博 杨傲 +1 位作者 邢成广 刘蔚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1,共12页
植物生长益生菌(PGPR,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能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虽然有研究显示联合接种可进一步提高植物修复效率,但目前人们仍大多关注于单菌株的促生作用,对于联合接种的作用和机理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将... 植物生长益生菌(PGPR,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能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虽然有研究显示联合接种可进一步提高植物修复效率,但目前人们仍大多关注于单菌株的促生作用,对于联合接种的作用和机理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我们将1~3种具有固氮能力或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能力的耐铜PGPR菌株接种于杂交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的种子上,研究在不同铜含量及不同土壤条件下其对杂交象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铜吸收的影响,探讨联合接种具有互补促生功能的菌株能否进一步提高以及如何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结果显示,植物生长益生菌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在高铜的条件下促生效果更好。杂交象草对铜耐受性强,其植物体对铜元素由根向茎迁移的系数低于0.1,接种PGPR进一步降低迁移系数。联合接种进一步增强了PGPR对植物地下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对迁移效率的抑制作用。我们的研究显示联合接种2~3种具有互补植物生长促进性状的PGPR菌株可提高杂交象草在植物修复中的效率,而杂交象草可作为铜尾矿植物修复的候选物种,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尾矿 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 联合接种 杂交象草(Pennisetumamericanum×P.purpureum)
下载PDF
AMF和饭豆根瘤菌对饭豆、玉米套种促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小宇 郑慧芬 +3 位作者 潘峰 何绍江 胡正嘉 冯新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13,28,共3页
将从饭豆根瘤中分离的饭豆根瘤菌 (Rhizobiumsp .CYY3 3 0 2 ,Rhizobiumsp .HCY910 1,RhizobiumSP .JMC14 0 2 )与AM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共同接种于饭豆 ,进行饭豆、玉米田间小区套种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饭豆根瘤菌和AMF的... 将从饭豆根瘤中分离的饭豆根瘤菌 (Rhizobiumsp .CYY3 3 0 2 ,Rhizobiumsp .HCY910 1,RhizobiumSP .JMC14 0 2 )与AM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共同接种于饭豆 ,进行饭豆、玉米田间小区套种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饭豆根瘤菌和AMF的处理与未接种的处理相比 ,饭豆的结瘤率比对照提高 5 2 %~ 13 4% ;饭豆及玉米的菌根感染率比对照分别增加 43 1%~ 80 %和 46 8%~ 97 6% ;饭豆的产量提高了 5 4%~ 67% ,而玉米的产量提高了 2 4%~ 19 5 %。研究结果还表明 :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 ,即使在种过豆科作物的老区 ,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豆根瘸菌 AMF 共同接种 套种 结瘸率 感染率
下载PDF
紫云英根瘤菌的exo与nod基因在宿主结瘤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14
作者 贺逸秋 华征 +1 位作者 郭一松 宋鸿遇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2年第2期185-192,共8页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经转座子Tn5诱变的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型变种(Exo^-),在共生性状方面的改变有四种类型。我们选用了仅在宿主根部形成瘤状突起(Calli)的A类(NA-01,NA-02)、形成无效瘤(Nod^+,Fix^-)的B类(NA-12)及不结瘤的(Nod^-)D类(NA...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经转座子Tn5诱变的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型变种(Exo^-),在共生性状方面的改变有四种类型。我们选用了仅在宿主根部形成瘤状突起(Calli)的A类(NA-01,NA-02)、形成无效瘤(Nod^+,Fix^-)的B类(NA-12)及不结瘤的(Nod^-)D类(NA-14)中的四个突变株分别与消除了共生质粒的Exo^+Nod^-变种(热处理变种及ANU-1116)混合接种紫云英幼苗,观察到与D类变种配合的接种组仍不能结瘤,而与A,B两类变种配合的接种组均诱导宿主产生形态正常的无效根瘤,并且该无效瘤全部被Nod^-变种侵占。说明一个表型仍为Exo^+,但失去共生质粒的Nod^-变种,可在一个含有该质粒的Exo^-变种的帮助下进入根瘤。这提示共生质粒上的结瘤基因(nod)仅与侵染过程的早期有关,瘤的发育尚需根瘤菌的其他基因,其中包括exo基因的参与。 此外,共生质粒缺失的三个异种根瘤菌突变株分别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混合接种时,也都在紫云英根部诱导出无效瘤,并且从瘤中能分离到这三个异种菌。表明在最初的识别作用发生后,植物对共生菌的专一性要求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根瘤菌 胞外多糖 结瘤
下载PDF
共接种发酵对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物质的影响
15
作者 杨柳 徐彬艳 +3 位作者 石琳 张璇 祝霞 杨学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9-290,共12页
为探究酿酒酵母与酒酒球菌共接种对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物质的影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分别接种本土酒酒球菌MG-1、GF-2和商业菌株VP41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酒样挥发性香气... 为探究酿酒酵母与酒酒球菌共接种对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物质的影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分别接种本土酒酒球菌MG-1、GF-2和商业菌株VP41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酒样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揭示不同菌株组合及接种时间对发酵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与酒酒球菌共接种酒样中挥发酸、残糖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67%~15.56%和18.75%~40.63%(P<0.05),发酵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OAV)分析表明,不同酒酒球菌菌株共接种处理组间的共有差异物质为11种,尤其是酿酒酵母VW菌株接种48 h后再接种酒酒球菌MG-1菌株的共接种处理组(VM48)酒样中,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和苯乙醇含量显著增加了46.16%~237.41%,酒体热带水果、红色水果和花香特征更加突出。研究结果可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应用优良本土酒酒球菌菌株与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共接种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本土酒酒球菌 共接种发酵 发酵香气物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根瘤菌与促生菌双接种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刘丽 马鸣超 +4 位作者 姜昕 关大伟 杜秉海 曹凤明 李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4-654,共11页
【目的】慢生大豆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单一菌株固氮或促生效果及机理已有较多研究,但两者双接种对作物的作用和增产机理尚未有所报道。本研究以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与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根瘤菌与促生... 【目的】慢生大豆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单一菌株固氮或促生效果及机理已有较多研究,但两者双接种对作物的作用和增产机理尚未有所报道。本研究以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与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根瘤菌与促生菌不同施用模式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以期为开发新型高效复合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对照(T1)、接种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菌剂(T2)、接种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菌剂(T3),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和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双接种(T4)和常规施肥(T5)5个处理,分别于大豆不同生育期调查大豆的农艺性状和结瘤状况,测定土壤酶活性,用BOX-PCR技术监测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的占瘤率。【结果】1)在大豆成熟期,双接种(T4)处理的大豆单株分枝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和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T1高11.3%、9.7%、41.0%和9.3%,且单株空荚数最低,比T1降低了44.0%。2)在花荚期,双接种(T4)处理的占瘤率为25.4%,比T3处理高8.0%,且单株根瘤数和单株根瘤干重均为最高,分别比T1高41.6%和47.1%;说明双接种处理下,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能够促进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结瘤固氮。3)接种微生物菌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酶活性,以双接种(T4)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大豆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2.9%、8.9%和9.4%。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大豆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其中过氧化氢酶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单株根瘤数和单株根瘤干重均与收获指数和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慢生大豆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双接种可以促进大豆生长,显著增加大豆的单株分枝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和占瘤率,降低单株空荚数,增加大豆产量,同时可显著提高相关土壤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生大豆根瘤菌 胶质类芽孢杆菌 复合双接种 大豆 占瘤率 土壤酶活
下载PDF
NDV和IBV感染对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晶钰 张万珍 +1 位作者 张彦明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92-93,共2页
为了解新城疫弱毒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接种对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的影响,对8日龄肉仔鸡用不同剂量NDVclone-30株或IBV-H120株进行滴鼻及饮水,48h后相同途径接种2株不同"O"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 为了解新城疫弱毒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接种对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的影响,对8日龄肉仔鸡用不同剂量NDVclone-30株或IBV-H120株进行滴鼻及饮水,48h后相同途径接种2株不同"O"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接种鸡死亡率在20%~25%之间,而NDVclone-30株或IBVH120株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联合接种鸡死亡率有明显增加,达4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免疫接种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联合接种 肉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