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疼痛的止痛疗法及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邓燕 丁亚媛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5年第9期1891-1892,共2页
癌症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常见的主要症状,其疼痛的性质有别于一般的疼痛,因此在止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疼痛及其护理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止痛 护理
下载PDF
HRCT鉴别诊断结核性和癌性胸水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洪贺 王献忠 郭德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02-203,206,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CT(HRCT)对结核性与癌性胸水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核性与癌性胸水HRCT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5 2例结核性胸水均为少量到中等量 ,并 3 9例出现包裹 ,无 1例纵隔胸膜...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CT(HRCT)对结核性与癌性胸水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核性与癌性胸水HRCT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5 2例结核性胸水均为少量到中等量 ,并 3 9例出现包裹 ,无 1例纵隔胸膜受累。在 3 4例癌性胸水中 ,无 1例出现包裹 ,2 1例出现大量胸水 ,13例为少到中等量胸水 ,19例出现纵隔胸膜受累。结论 :在HRCT上对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中 ,纵隔胸膜受累对于确定癌性胸水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水 癌性胸水 影像表现
下载PDF
ADA、CEA、CA对癌性与结核性胸水的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忠民 洪光朝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41-42,52,共3页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nosinedeaminase ,ADA)、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 ,CA)对癌性与结核性胸水的鉴别意义。 方法 对 3年来确诊的结核性胸水 5 3例、癌性胸液 43例患者的胸水标...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nosinedeaminase ,ADA)、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 ,CA)对癌性与结核性胸水的鉴别意义。 方法 对 3年来确诊的结核性胸水 5 3例、癌性胸液 43例患者的胸水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在结核性胸液中 ,ADA均值显著高于其在癌性胸水中的均值 (P <0 .0 1) ,而且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其他指标均高 (P <0 .0 1)。在癌性胸液中 ,CEA、CA5 0、CA12 5、CA199、CA2 11的均值较它们在结核性胸液中的均值显著升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在癌性与结核性胸水的鉴别中 ,对ADA和CA2 11的联合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 结核性 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ADA CEA CA
下载PDF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韦红星 梁晟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病理和随访证实8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部HR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PLC的HRCT影像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不规则形及串珠状增厚5例,小叶...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病理和随访证实8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部HR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PLC的HRCT影像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不规则形及串珠状增厚5例,小叶间隔增厚,呈网格状改变5例,小结节状影沿胸膜下间质、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蔓延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4例;胸椎椎体及附件溶骨性破坏2例。结论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是PLC较为特征性CT表现。HRCT对PLC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淋巴管炎 HR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制剂与注射用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 被引量:42
5
作者 安峥 谭元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日本36家医院共入选腹部术后患者224例,癌性疼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192例与酮洛芬组195例,分别用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安慰剂和酮洛芬与氟比洛芬...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日本36家医院共入选腹部术后患者224例,癌性疼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192例与酮洛芬组195例,分别用氟比洛芬酯与酮洛芬安慰剂和酮洛芬与氟比洛芬酯安慰剂。氟比洛芬酯及其安慰剂5mL静脉内注射,酮洛芬及其安慰剂每瓶用2.5mL溶液溶解臀部肌内注射。结果:可评价病例氟比洛芬酯组对术后疼痛111例患者改善率为73.9%,高于酮洛芬组(n=109)的66.1%,但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效持续时间氟比洛芬酯组比酮洛芬组延长(P<0.05)。氟比洛芬酯组癌性疼痛(n=77)改善率为77%,高于酮洛芬组(n=81)的59.3%(P>0.05),药效持续时间氟比洛芬酯组比酮洛芬组延长(P<0.05)。结论:在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时,氟比洛芬酯的疗效与酮洛芬相近,但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术后疼痛 癌性疼痛 酮洛芬
下载PDF
内镜下支架介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方信 于晓辉 +1 位作者 赵丽 王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218例为治疗组,同期放弃内镜介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30例为未治疗组,在内镜介导下对治疗组癌性狭窄放置覆膜支架。术后随访观察支... 目的评价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218例为治疗组,同期放弃内镜介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癌性梗阻30例为未治疗组,在内镜介导下对治疗组癌性狭窄放置覆膜支架。术后随访观察支架置入成功率、梗阻改善状况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112例支架成功植入,成功率为97.25%。治疗组6月、12月和18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8.5%、68%,未治疗组6月、12月和18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1%、33.7%和21.4%。结论内镜下放置覆膜支架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理想的方法之一,能最大程度地解决癌性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覆膜支架 晚期食管癌 癌性梗阻
下载PDF
胃癌中内分泌细胞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行藻 周晓军 +1 位作者 黄进 钱源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5-248,289,共5页
利用11例胃类癌和13例胃低、未分化癌的切除标本,探讨内分泌细胞出现的数量与胃癌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关系。切片均作了嗜银、亲银组化染色,并用4种神经内分泌抗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胰多肽、血清素)PAP法免疫组化染色,4例作了电镜检查... 利用11例胃类癌和13例胃低、未分化癌的切除标本,探讨内分泌细胞出现的数量与胃癌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关系。切片均作了嗜银、亲银组化染色,并用4种神经内分泌抗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胰多肽、血清素)PAP法免疫组化染色,4例作了电镜检查。结果胃类癌每例至少一项阳性,其中4例电镜证实有神经分泌颗粒;低、未分化癌组多数病例各项检查阴性,但4例不同阳性结果,其中2例阳性细胞数超过50%,可称内分泌细胞癌。表明肿瘤愈原始,愈多向分化。最后对胃癌中内分泌细胞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以及胃类癌和胃内分泌细胞癌的特征、名称和组织发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分泌细胞
下载PDF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与胰腺癌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免疫电镜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弘 温海彦 +3 位作者 杨波 于安民 康麟 于光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测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在人体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与胰腺癌细胞中的定位,探索良、恶两种细胞内β-G的差异。方法:采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超薄切片,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方法。结... 目的:观测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在人体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与胰腺癌细胞中的定位,探索良、恶两种细胞内β-G的差异。方法:采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超薄切片,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方法。结果:β-G定位于内质网和溶酶体内,同时观察到胰腺癌细胞中标记β-G的金颗粒数目明显多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金颗粒数目。结论:癌细胞分泌β-G增多,对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 上皮细胞 葡萄糖醛酸酶
下载PDF
癌症疼痛的家居宁养医疗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少卿 蔡泽玲 +2 位作者 陈碧素 陈素芬 应文娟 《现代护理》 2003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完善宁养院家居医疗护理。方法 采用来诊接诊、家居探访、电话咨询方式 ,科学评估病情 ,合理镇痛治疗。指导、辅助家属做好家居医疗护理。重视心理纾缓治疗。随时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 ,及时做出正确调整 ,同时认真登记建... 目的 探讨完善宁养院家居医疗护理。方法 采用来诊接诊、家居探访、电话咨询方式 ,科学评估病情 ,合理镇痛治疗。指导、辅助家属做好家居医疗护理。重视心理纾缓治疗。随时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 ,及时做出正确调整 ,同时认真登记建档及严格麻醉药管理 ,完善医疗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癌痛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家居宁养医疗护理能满足大多数癌痛患者的大部分医疗护理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宁养医疗护理 心理舒缓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老年癌痛镇痛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新天 陈文庆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老年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7例不能耐受阿片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效果不佳的癌性疼痛患在2周的时间内者每天静脉注射50~100 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的有效率为87.23%(PR+CR),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血压下降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酩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老年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临床止痛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老年癌痛 镇痛效果
下载PDF
探讨双盲设计在针刺治疗癌痛RCT中的可行性——一个小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浩 彭海东 许玲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盲设计在针刺治疗癌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的可行性,并根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为以后同类RCT提供设计上的建议。方法:将22例癌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3层,再把每层病人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安慰组。用VAS量表评价疼... 目的:探讨双盲设计在针刺治疗癌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的可行性,并根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为以后同类RCT提供设计上的建议。方法:将22例癌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3层,再把每层病人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安慰组。用VAS量表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用自评问卷了解盲法效果。结果:在安慰组的11名患者中,除2名因病情急剧恶化未完成问卷外,只有1名患者以"镇痛效果不明显"的理由认为自己接受的是安慰性治疗。结论:双盲设计在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中是可行的。此次研究对未来大规模RCT设计上的思考:(1)采取多中心合作的方式扩大研究病例数;(2)增加对针刺治疗癌痛即时效果的观察;(3)采用VAS与VRS-5相结合的疼痛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癌痛 双盲试验
下载PDF
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琴飞 龚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4023-4028,共6页
背景美沙酮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美沙酮具有t1/2长、易引起药物蓄积等特性,个体差异大,因此其剂量的把握及转换较为复杂,且在需要较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应用经验更为有限。目的探讨盐酸美... 背景美沙酮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美沙酮具有t1/2长、易引起药物蓄积等特性,个体差异大,因此其剂量的把握及转换较为复杂,且在需要较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应用经验更为有限。目的探讨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沙酮快速转换或3天转换法进行美沙酮转换,统计转换后1周及2周美沙酮剂量,同时记录美沙酮转换前后日平均疼痛强度〔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评价〕、爆发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等,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美沙酮转换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吗啡与美沙酮存在动态转换比关系,吗啡日剂量越大,与美沙酮之间的转换比也越大。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中有96例患者最终完成美沙酮转换,与转换前相比,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2周平均NRS评分、爆发痛次数均降低(P<0.05)。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8.8%和75.0%;转换后2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9.8%和77.1%。美沙酮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和冷汗等;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1周、2周恶心(χ^(2)_(配对)=7.005、8.233)、呕吐(χ^(2)_(配对)=5.581、10.907)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证实美沙酮可降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平均NRS评分、爆发痛次数,对患者的疼痛强度有一定缓解作用,并能降低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美沙酮 镇痛药 阿片类 吗啡 难治性癌痛 阿片类药物转换 疗效和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癌性胸腹水TIL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13
作者 姜平 王秦秦 +2 位作者 陈新明 李继梅 郝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分别从3例肺癌胸水和1例胰头癌腹水中分离、诱导培养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分析了白细胞介素Ⅱ培养前后TIL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新鲜分离的TIL对自体... 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分别从3例肺癌胸水和1例胰头癌腹水中分离、诱导培养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分析了白细胞介素Ⅱ培养前后TIL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新鲜分离的TIL对自体肿瘤细胞,K(562)细胞及Raji细胞杀伤力很低,经IL-2培养后对上述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并随培养时间增强,培养到第15~20d杀伤力较强,以后逐渐减弱.TIL在体外可生长40余天.TIL对自体肿瘤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异体肿瘤的杀伤活性(P<0.05).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高于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研究认为新鲜分离的TIL可能处于一种免疫抑制状态,白细胞介素Ⅱ培养可能解除了这种抑制,而提高了抗瘤活性.这种活性以LAK样作用为主.同时,IL-2培养提高了TIL对自身肿瘤的特异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胸水 腹水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38例癌症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学农 王文武 +2 位作者 彭永海 余宗阳 张霞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38例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每天静脉注射50mg/5ml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38例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每天静脉注射50mg/5ml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为71.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但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部分作为临床候选药品或口服吗啡替代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癌症疼痛 镇痛作用
原文传递
癌痛患者爆发性疼痛管理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娇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12期32-34,共3页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也是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爆发性疼痛(BTP)是癌痛中较难处理的一种。BTP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癌痛的总体治疗效果,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护理评估是BTP控制与管理的基础,持续评估并记录...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也是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爆发性疼痛(BTP)是癌痛中较难处理的一种。BTP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癌痛的总体治疗效果,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护理评估是BTP控制与管理的基础,持续评估并记录BTP的目的在于了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发作及终止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和制订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用于治疗BTP的理想药物应该具有起效快和代谢迅速的特点。癌症患者BTP的管理有多重影响因素,因此,应从社会人口学、患者的依从性、心理韧性及护士对疼痛的管理水平入手,探索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BTP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爆发性疼痛 癌症患者 护理
原文传递
癌性恶痛的X-刀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海鹏 张可成 +4 位作者 杨勇 陈渝 陈杰 吕胜青 戴书华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6-17,共2页
我们应用单个等中心、5mm准直仪以VPL或VPM为损毁靶点,80%等剂量线覆盖靶区,投照剂量为120Gy,对15例癌性恶痛患者进行了X-刀治疗。疗效为优者8例,良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2.67%。随访1... 我们应用单个等中心、5mm准直仪以VPL或VPM为损毁靶点,80%等剂量线覆盖靶区,投照剂量为120Gy,对15例癌性恶痛患者进行了X-刀治疗。疗效为优者8例,良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2.67%。随访1~8月,无恶痛复发,也无与X-刀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恶痛 X-刀 SRNS 治疗
原文传递
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对胰腺癌痛患者淋巴细胞T亚群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汪涛 田伏州 +1 位作者 蔡忠红 陈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对胰腺癌痛患者淋巴细胞T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B超介导腹腔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对 32例胰腺癌患者实施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治疗 ,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3、7、1 5、30天检测外周血... 目的 :探讨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对胰腺癌痛患者淋巴细胞T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B超介导腹腔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对 32例胰腺癌患者实施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治疗 ,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3、7、1 5、30天检测外周血CD+ 3 、CD+ 4 、CD+ 8和 β 内啡呔 (β EP)水平 ,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 :32例胰腺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前CD+3 、CD+4 、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治疗后 ,癌痛组患者CD+3 、CD+4 、CD+8水平和血浆 β EP含量明显上升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第 7天 ,P <0 .0 5 ;P <0 0 1 ) ;血浆 β EP变化 (第 3天 ,P <0 .0 1 )早于T亚群 (第 7天 ,P <0 .0 5)。结论 :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能明显改善胰腺癌痛患者T亚群抑制状态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癌性疼痛 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 淋巴细胞T亚群 Β-内啡肽
下载PDF
CA-50、SA诊断癌性腹水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彭安邦 赵善灿 +1 位作者 张熙纯 张桂英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实验采用CA-50、SA检测了68例良恶性腹水标本。CA-50以8u·ml-1、SA以500mg·L-1为断点值,其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8%与80.9%,81%与71.4%,91.2%与77.... 本实验采用CA-50、SA检测了68例良恶性腹水标本。CA-50以8u·ml-1、SA以500mg·L-1为断点值,其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8%与80.9%,81%与71.4%,91.2%与77.9%。两者联合诊断,价值提高。以任何一项阳性作诊断标准,灵敏度可达95.2%;以两项全部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9%与85.3%。作者认为,CA-50、SA作为肿瘤标志物,对诊断、鉴别诊断和筛选癌性腹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50 SA 癌性腹水 诊断
下载PDF
应用全结肠术中灌洗治疗低位大肠梗阻
19
作者 邹学民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7-118,共2页
目的评价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在低位大肠癌性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的运用效果。方法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计17例低位癌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根治手术时术中封闭式全结肠灌洗,观察术后有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达... 目的评价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在低位大肠癌性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的运用效果。方法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计17例低位癌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根治手术时术中封闭式全结肠灌洗,观察术后有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达到了清洁肠道、减少污染、改善肠壁血运效果,保证了17例手术全部Ⅰ期愈合。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3例(17.6%)。结论术中结肠灌洗术对降低低位肠梗阻根治性切除术的并发症有效;只要术中结肠灌洗彻底,低位大肠癌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梗阻 结肠灌洗
下载PDF
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逆转胰腺癌痛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20
作者 汪涛 田伏州 +1 位作者 蔡忠红 陈琪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胰腺癌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B超介导细针穿刺 ,对 32例胰腺癌患者腹腔神经节注射无水乙醇实施化学性毁损治疗 ,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3,7,15 ,30d检测外周血... 目的 :探讨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胰腺癌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B超介导细针穿刺 ,对 32例胰腺癌患者腹腔神经节注射无水乙醇实施化学性毁损治疗 ,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3,7,15 ,30d检测外周血CD+3 ,CD+4 ,CD+8和β EP水平 ;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前 ,32例胰腺癌痛患者CD+3 ,CD+4 ,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化学性神经毁损后 ,癌痛组患者CD+3 ,CD+4 ,CD+8水平和血浆β EP含量明显上升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7thday ,P <0 .0 5 ;P <0 .0 1) ;β EP变化 (3rdday ,P <0 .0 1)早于T亚群 (7thday ,P <0 .0 5 )。 结论 :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能明显改善胰腺癌痛患者T亚群抑制状态 ,β EP可能参与这一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 胰腺癌 T细胞亚群 癌性疼痛 β-内非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