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and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被引量:17
1
作者 CHAI Jia-ke SHENG Zhi-yong +10 位作者 LU Jiang-yang WEN Zhong-guang YANG Hong-ming JIA Xiao-ming LI Li-gen CAO Wei-hong HAO Dai-feng SHEN Chuan-an TUO Xiao-ye LIANG Li-ming WANG Shu-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1783-1787,共5页
Background Severe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medical teams for its high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ury and to present our clinical ... Background Severe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medical teams for its high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ury and to present our clinical experiences on the treatment of such cases.Methods F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bum-blast combined injurie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77 hours post-injury on June 7, 2005. The burn extent ranged from 80% to 97% (89.6%±7.2%) of TBSA (full-thickness burns 75%-92% (83.4%±7.3%)).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blast injury and moderate or severe inhalation injury. Functions of the heart, liver, kidney, lung, pancreas and coagulation were observed. Autopsy samples of the heart, liver, and lungs were taken from the deceased. Comprehensive measures were taken during the treatment, including protection of organ dys function, use of antibiotics, early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early closure of burn wounds, etc.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t test.Results One patient died of septic shock 23 hours after admission (four days after injury), the others survived. Dysfunction of the heart, liver, lungs, pancreas, and coagulation were found in all the patients on admission, and the functions were ameliorated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s.Conclusions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may caus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 especially coagulopathy. Proper judg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energetic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early closure of burn wounds,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nutritional support,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timely and effectiv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organ fun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y factors in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TREATMENT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凝血参数时相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伟 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凝血参数时相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烧冲复合伤组、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假伤组,每组64只。将2组烧冲复合伤大鼠采用自制新型爆炸装置致中度冲...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烧冲复合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凝血参数时相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烧冲复合伤组、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假伤组,每组64只。将2组烧冲复合伤大鼠采用自制新型爆炸装置致中度冲击伤后,将致伤大鼠背部浸人94℃热水中12s,造成25%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假伤组大鼠仅背部浸入37℃温水中12s模拟致伤。3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40mL/kg;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另腹腔注射乌司他丁4×10^4U/kg,每隔12小时注射1次,持续至伤后72h。伤前和伤后3、6、12、24、48、72h及7d,每组取8只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α2-抗纤溶酶(α2-AP)水平。伤后24h,各组取3只经取血检测凝血指标后的大鼠,处死后观察肺部大体损伤情况;伤后72h,同前取3只大鼠处死后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1)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烧冲复合伤组大鼠APTT伤后72h、7d明显延长(P〈0.05或P〈0.01),PT伤后3、72h明显延长而伤后6h明显缩短(P〈0.05或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伤后12h~7d明显升高(P〈0.01),AT—Ⅲ水平伤后6、12h明显降低(P〈0.01),仪2.AP水平伤后6h明显降低而伤后24~72h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烧冲复合伤组比较,乌司他丁+烧冲复合伤组大鼠APTT伤后3、6h明显延长(P〈0.01),PT伤后3、12、72h明显缩短(P〈0.05或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伤后6、12h明显降低而伤后72h明显升高(P〈0.05或P〈0.01),AT-Ⅲ水平伤后3、12、48、72h明显升高(P〈0.05或P〈0.01);α2-AP水平伤后12~72h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急性肺损伤 烧冲复合伤 乌司他丁 凝血
原文传递
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肺微血管超微结构病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3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阎国和 李爱莲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5-429,482,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Ⅲ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Ⅲ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度较轻。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时肺微血管损伤均很明显,尤以后者为重,表现为肺水肿增加,血管病变突出,包括小动脉壁结构松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管腔变窄,血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等,且病变恢复较慢。提示:上述伤情时微血管损伤是肺脏病变中的主要变化,在防治中应予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肺超微结构病变 烧伤 复合伤
原文传递
大鼠超压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肺出血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4 位作者 林远 粟永萍 古德全 阎国和 刘贤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本文用图象分析方法测量了冲击伤、烧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肺出血情况。结果,冲击伤速发死亡大鼠平均肺出血体积和出血积分显著高于存活动物(P<0.01);单冲和烧冲组大鼠于伤后2、12 h肺出血明显,24 h出血体积有所增加,至72 ... 本文用图象分析方法测量了冲击伤、烧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肺出血情况。结果,冲击伤速发死亡大鼠平均肺出血体积和出血积分显著高于存活动物(P<0.01);单冲和烧冲组大鼠于伤后2、12 h肺出血明显,24 h出血体积有所增加,至72 h出血已明显吸收。单烧组无出血。实验结果表明,超压冲击伤肺出血是速发死亡的主要原因,活存动物在24 h内可能有续发性肺出血,烧冲复合伤时肺出血吸收速度较单冲减慢。文中初步讨论了以肺出血体积和积分划分伤情分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出血 肺损伤 复合伤 烧伤
下载PDF
两种复合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复合战伤 (烧冲复合伤和弹烧复合伤 )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特点和机制。方法 建立烧冲、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将实验犬按致伤类型随机分为两组 ,即烧冲复合伤组和弹烧复合伤组 ,各 2 0只。致伤后置入海... 目的 比较两种复合战伤 (烧冲复合伤和弹烧复合伤 )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特点和机制。方法 建立烧冲、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将实验犬按致伤类型随机分为两组 ,即烧冲复合伤组和弹烧复合伤组 ,各 2 0只。致伤后置入海水中浸泡 ,4 h后捞出 ,于伤前、伤后 4 ,7,10 ,2 0和 2 8h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EC)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结果  (1) CEC计数 :烧冲伤合并海水浸泡在伤后 4 h明显增加 ,伤后 7h为 6个时相点的最高值 ,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而弹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在伤后 4 h明显增加 ,之后随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 ,在伤后 2 8h达最高峰值。伤后 4 ,7,2 0和 2 8h烧冲伤与弹烧伤的 CEC变化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2 ) v WF:烧冲伤合并海水浸泡在伤后 4 h为 6个时相点的最高值 ,而弹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在伤后 2 8h才达到峰值。伤后 4 ,2 0和 2 8h烧冲伤与弹烧伤的v WF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0 .0 1)。结论 烧冲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 CEC损伤的峰值一般在伤后 4 h或 7h;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 CEC损伤的峰值延后 ,一般在伤后 2 0 h或 2 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血管内皮细胞 烧冲复合伤 弹烧复合伤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烧伤、冲击伤及烧冲复合伤后大鼠早期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蔡建华 柴家科 +10 位作者 申传安 尹会男 邹晓防 刘伟 胡清刚 迟云飞 马丽 邓虎平 张西波 孙天骏 韩焱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大鼠烧伤、冲击伤与烧冲复合伤后早期血清中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176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烫伤(BU)组、冲击伤(BL)组与烧冲复合伤(BB)组.C组不致伤;BU组背部脱毛置人9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大鼠烧伤、冲击伤与烧冲复合伤后早期血清中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176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烫伤(BU)组、冲击伤(BL)组与烧冲复合伤(BB)组.C组不致伤;BU组背部脱毛置人94 ℃水中12 s,致25%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BL组以5 g 8701压缩炸药柱为爆炸源,以左侧胸壁距爆炸源75 cm距离进行爆炸,致中度冲击伤;BB组同BL、BU组伤情先致冲击伤后立即烫伤.伤后24 h内,BU、BB组按照50 ml/kg,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抗休克治疗,1次/12 h.致伤组分为伤后3 h、6 h、12 h、1 d、2 d、3 d、7 d共7个时相点.测定各时相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浓度(BCA法)、肺组织含水率(称重法)及血清NE浓度(ELISA法).结果 各致伤组SD大鼠的BALF总蛋白浓度、肺组织含水率及血清NE浓度伤后各时相点均高于C组(P<0.01或P<0.05),其伤后峰值均出现在2 d以内,尤其是伤后2 d,BU组、BL组及BB组血清NE浓度分别为(319.85±19.50)ng/ml,(467.43±31.64)ng/ml,(626.00±26.38)ng/ml;C组(78.53±25.10)ng/ml.组间比较,总体伤情水平BB组>BU组及BL组(P<0.01或P<0.05).相关分析表明,伤后3d内,BU组血清NE浓度与BALF总蛋白浓度、肺组织含水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910,0.8078,P<0.05),BB组血清NE浓度与BALF总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8672,P<0.05).结论 NE可能在烧伤、冲击伤,尤其是烧冲复合伤的早期肺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冲击伤 烧冲复合伤 大鼠
原文传递
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后出现的肺泡内结晶体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3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阎国和 李爱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2,共4页
观察了正常和不同伤类共185只大鼠的肺脏病变。在单纯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动物肺内发现一种较为特殊的肺泡内结晶体。结晶体为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的一种板层状结构,常多层平行排列,每层厚约3~5μm。横切面呈长方形,长约20~... 观察了正常和不同伤类共185只大鼠的肺脏病变。在单纯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动物肺内发现一种较为特殊的肺泡内结晶体。结晶体为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的一种板层状结构,常多层平行排列,每层厚约3~5μm。横切面呈长方形,长约20~80μm,宽10~15μm。该结晶体主要见于伤后24~72h,复合伤组发生率高于单冲组。伤后3d,多数结晶体染色变浅,周围有较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7d后结晶体少见。特殊染色表明,此结晶体为血红蛋白或血红素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冲击伤 烧伤 肺泡 结晶体
下载PDF
开放爆炸环境下烧冲复合伤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锐 曹卫红 +8 位作者 王树明 胡森 李宗瑜 苏海涛 吕艺 张慧萍 赵增凯 郑金光 盛志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17-23,共7页
目的建立理想的开放爆炸环境下烧冲复合伤动物模型。方法以Wistar雌性清洁级成年大鼠46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0只大鼠设为预实验组,其余370只大鼠随机选取360只大鼠设为实验组,剩余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预实验组9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建立理想的开放爆炸环境下烧冲复合伤动物模型。方法以Wistar雌性清洁级成年大鼠46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0只大鼠设为预实验组,其余370只大鼠随机选取360只大鼠设为实验组,剩余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预实验组90只大鼠随机分为预单纯烧伤组(n=30),预烧冲复合伤组(n=30),预烧冲复合伤组(n=30);预单纯烧伤组采用凝固汽油涂抹背部点燃25 s造成深Ⅱ度烧伤,烧伤面积分别为10%总体表面积(TBSA)(轻度,n=10)、25%TBSA(中度,n=10)、40%TBSA(重度,n=10);预单纯冲击伤组采用柱形黑索金炸药在不同距离(70、50、30 cm)造成轻度、中度、重度冲击伤(每组n=10);按照预单纯烧伤组及预单纯冲击伤组动物死亡率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确定轻度、中度、重度的预烧冲复合伤模型:预轻度烧冲复合伤(轻度烧伤+轻度冲击伤),预中度烧冲复合伤(中度烧伤+中度冲击伤),预重度烧冲复合伤(重度烧伤+重度冲击伤);观察伤后24 h大鼠宏观变化及死亡率。实验组370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烧伤组(n=120,其中轻、中、重3组,每组n=40),单纯冲击伤组(n=120,其中轻、中、重3组,每组n=40),烧冲复合伤组(n=120,其中轻、中、重3组,每组n=40),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的建立同预实验,伤后6 h、1 d、2 d、3 d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实验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GPT)、血肌酐(Scr),并同时观察实验组大鼠死亡率及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结果预轻、中、重度冲击伤组大鼠伤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10%、30%、100%;预轻、中、重度烧伤组大鼠伤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10%、20%、40%;预轻、中、重度烧冲复合伤组大鼠伤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20%、30%、100%;预冲击伤组:预重度冲击伤组大鼠均可见骨膜穿孔,均有球结膜出血,9例可见口腔黏膜破溃出血。预中度冲击伤组大鼠仅1例出现可见骨膜穿孔,9例出现球结膜出血,5例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模型 动物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大鼠
原文传递
成批烧伤患者的综合救治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传吉 邓兴旺 +2 位作者 李俊 张龙 金少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化工企业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方法与应对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成批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3年1月—2006年12月循常规接诊与抢救治疗程序,设为历史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1月12月为治疗组,治疗中... 目的总结分析化工企业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方法与应对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成批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3年1月—2006年12月循常规接诊与抢救治疗程序,设为历史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1月12月为治疗组,治疗中采用程序化组织管理方案,给予化学烧伤及烧冲复合伤的个性化治疗,包括预防性气管切开、全身支持与局部治疗、手术植皮等。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平均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休克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共收治22批37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0批183例,治疗组12批195例。2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95.36%与88.52%)(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比对照组:4.61%与11.48%)。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89.46±11.42)d比对照组(101.27±13.95)d;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51.64±14.32)d比对照组(66.04±16.84)d;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42.83±15.50)d比对照组(66.77±19.34)d;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94例(48.21%),创面愈合时间(26.12±4.31)d,对照组患者89例(48.63%),创面愈合时间为(26.71±4.12)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组织管理结合整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能够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死亡率、休克及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更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批烧伤 化学烧伤 烧冲复合伤 创面 治疗
下载PDF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纪富 郑怀恩 +2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闫国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烧冲复合伤后给予ET受体(ETR)拮抗剂和NO合酶(NOS)抑制剂治疗 ,检测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的变化。结果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烧冲复合伤后给予ET受体(ETR)拮抗剂和NO合酶(NOS)抑制剂治疗 ,检测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的变化。结果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弹力纤维(E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均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 ,给予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治疗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这些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ET和NO与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密切相关 ,它们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烧冲复合伤 肺损伤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重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魏斌 段红杰 柴家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62-567,共6页
代谢组学是危重病和创伤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近年来广泛用于疾病代谢紊乱的基因解析、分子标志物筛选和诊断等方面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本篇综述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近年来创伤性脑损伤、外伤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烧伤等重伤诊治的代谢... 代谢组学是危重病和创伤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近年来广泛用于疾病代谢紊乱的基因解析、分子标志物筛选和诊断等方面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本篇综述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近年来创伤性脑损伤、外伤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烧伤等重伤诊治的代谢组学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实时监测重伤患者伤后不同阶段的代谢变化,发现重症临床诊治不同的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优化临床实践中的诊治策略;展望了对烧冲复合伤的当前代谢组学研究问题和挑战,以及多组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同步发展,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创伤 烧伤 烧冲复合伤
下载PDF
成批爆炸烧冲复合伤的救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晋 段鹏 +3 位作者 郝振明 明志国 冯晋斌 李明森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总结2012年11月23日寿阳某火锅店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救治经验,为公共突发爆炸事件的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析本次事件中各级政府应急预案实施及指挥协调情况,对转入省城3所医院的33例患者,早期救治高度重视烧冲复合伤特点... 目的总结2012年11月23日寿阳某火锅店成批烧冲复合伤的救治经验,为公共突发爆炸事件的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析本次事件中各级政府应急预案实施及指挥协调情况,对转入省城3所医院的33例患者,早期救治高度重视烧冲复合伤特点,制定总体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及经皮氧饱和度动态监测;胸部x线片动态观察其影像学变化;适时进行胸部CT检查;动态监测D-二聚体、血凝系列,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及抗凝药物等。针对烧伤除按照早期抗休克、脏器保护措施、抗感染、及时创面处理等救治原则及常规治疗外,重点针对肺爆震伤采取了“集束化”治疗方案;有吸入性损伤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诊治。从伤后3d开始,根据病情,有计划、分批次地进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移植;伤后5~7d,针对肺爆震伤较重的12例患者,在呼吸机支持下,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Meek植皮术。结果采用“集束化”治疗方案,诊断为不同程度爆震伤患者于伤后1周,胸腔积液及肺部斑片状浸润性病灶逐渐吸收。伤后1个月,CT检查提示2例患者肺部轻度纤维化,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换气功能基本正常。33例患者烧伤创面于伤后3~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及预案,重视和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网络体系至关重要。高度重视成批爆震伤伤员现场的有序救治和及时、合理分流。把握烧冲复合伤的特点,对烧冲复合伤成批伤员进行院内救治。重视烧伤救治的同时,高度重视肺爆震伤“隐匿性与爆发性”的特点,采取“集束化”救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和减轻肺爆震伤损伤程度并提高成批烧冲复合伤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公共突发事件 爆炸伤 烧冲复合伤 集束化治疗
原文传递
大鼠密闭管道内爆炸烧冲复合伤及重要器官损伤的观察研究
13
作者 翁昌梅 杨光明 +5 位作者 张双博 朱英国 程祥云 段朝霞 康建毅 王建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3-1335,共13页
目的采用密闭管道内气体爆炸方式,建立热辐射与冲击波复合致伤模型,探讨爆炸烧冲复合因素致大鼠重要器官伤情特点。方法8~10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采用爆炸冲击波与热辐射致伤系统... 目的采用密闭管道内气体爆炸方式,建立热辐射与冲击波复合致伤模型,探讨爆炸烧冲复合因素致大鼠重要器官伤情特点。方法8~10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采用爆炸冲击波与热辐射致伤系统致大鼠不同程度损伤,并进行物理参数测试,伤后存活大鼠进行呼吸功能检测,24 h后解剖并检测血气、血液生化及血清炎症因子、肺损伤相关蛋白等指标,并观察肺组织及气管病理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范围为209~493 kPa,温度为152~258℃;轻度组死亡率为8.3%,重度组死亡率为53.1%;与对照组比较,伤后6 h内大鼠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潮气量(Tidal Volume,TV)、松弛时间(relaxation time,Tr)增高(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f)降低(P<0.05);伤后24 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值(BE)、碳酸氢根(HCO_(3)^(-))值显著增高(P<0.05),氧分压(PaO_(2))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伤后大鼠气管黏膜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及发炎;肺损伤发生率高且病理表现为点片状出血至整肺叶弥漫性出血,肺泡间隔断裂,间隔增厚,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血清肺损伤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建立出高度模拟密闭管道内轻至重度爆炸烧冲复合伤、能够满足研究需要的大鼠模型;爆炸烧冲复合伤以肺损伤、呼吸功能障碍、肝脏损伤及继发性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 烧冲复合伤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佩芳 王正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凡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损伤称之为复合伤。烧伤复合冲击波损伤简称为烧冲复合伤,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发生。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机制 特点 治疗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炎症介质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锐 王树明 +6 位作者 曹卫红 胡森 李宗瑜 高明娟 王晓娜 赵增凯 郑金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组织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乌司他丁组(n=40),两组均造成25%总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中度冲击伤的中度烧冲复合伤模... 目的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组织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乌司他丁组(n=40),两组均造成25%总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中度冲击伤的中度烧冲复合伤模型。于伤后即刻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乌司他丁40 000 U/kg 1 m L。分别于伤后6、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伊文斯蓝法(EB)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干/湿重法测定肺组织含水率,组间计量数据行t检验。结果伤后6 h与对照组TNF-α(2912±184)pg/m L、IL-6(2793±223)pg/m L和IL-8(2178±145)pg/m L水平比较,乌司他丁组肺组织TNF-α(2103±168)pg/m L、IL-6(2315±185)pg/m L和IL-8(1827±134)pg/m 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4、8.123、7.347,P<0.05);伤后24 h与肺组织TNF-α(1853±166)pg/m L、IL-6(2152±172)pg/m L和IL-8(1807±126)pg/m L水平比较,乌司他丁组TNF-α(1235±86)pg/m L、IL-6(1093±98)pg/m L和IL-8(973±77)pg/m L水平明显降低(t=5.176、7.043、5.732,P<0.05);乌司他丁组大鼠肺组织EB含量在伤后6、24 h[(63.9±3.3)、(59.8±3.2)μg/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8.2±3.7)、(76.3±3.5)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3、7.382,P<0.05)。乌司他丁组大鼠肺组织含水率在伤后6、24 h[(76.3±1.45)%、(73.8±1.35)%]明显低于对照组(79.8±1.52)%、(78.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1、2.758,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TNF-α、IL-6、IL-8炎症介质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通透性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 药物疗法 烧冲复合伤 乌司他丁
原文传递
三年冲击伤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正国 朱佩芳 +3 位作者 杨志焕 孙立英 赵敏 张均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0-334,共5页
采用TNT炸药爆炸、激波管试验和火炮发射等方法对929只绵羊、狗、兔、大鼠和豚鼠进行了冲击伤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研制了中、小型生物激波管,适于小动物及局部损伤研究。(2)建立了胸部动力学响应的数学模型,由此可根据环境参数推算... 采用TNT炸药爆炸、激波管试验和火炮发射等方法对929只绵羊、狗、兔、大鼠和豚鼠进行了冲击伤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研制了中、小型生物激波管,适于小动物及局部损伤研究。(2)建立了胸部动力学响应的数学模型,由此可根据环境参数推算出体内受力情况和伤情。同时,还证实了内爆效应在肺损伤的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3)中度烧冲复合伤时,其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输注晶体液加全血的疗效最好。(4)提出了炮口冲击波对人员非听器损伤的参考安全限值如下:P=41-3 ln (TC·N/4) (kPa),其中TC为持续时间,N为发数,ln为自然对数。(5)用小型激波管制成了典型的兔眼冲击伤模型。还证实冲击波作用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有所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研究
下载PDF
丙泊酚对烧冲复合伤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一贺 杨红明 +3 位作者 胡泉 侯玉森 罗红敏 刘玲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烧冲复合伤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复合伤对照组、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致重度烧冲复合...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烧冲复合伤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复合伤对照组、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致重度烧冲复合伤,4组犬均按Parkland公式补充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在补液同时分别连续输注2、5 mg·kg^-1·h^-1丙泊酚注射液,持续72 h.4组犬在伤前及伤后6、24、48、72 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表达率;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PBMC凋亡率.结果 复合伤对照组伤后24、48、72 h的ICAM-1水平分别为(10.5±1.1)、(10.8±1.3)、(12.3±1.4)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4±1.4)、(7.4±1.1)、(7.4±1.6)ng/ml(均P<0.05);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伤后72 h的ICAM-1水平分别为(10.7±1.3)、(8.8±1.4) ng/ml,均显著低于复合伤对照组(均P<0.05),且丙泊酚2组显著低于与丙泊酚1组(P<0.05).复合伤对照组伤后24、48、72 h的LFA-1水平分别为(7.3±1.3)、(8.4±1.3)、(9.6±1.7)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1±1.2)、(5.4±1.3)、(5.8±1.2) ng/ml(均P<0.05).丙泊酚2组伤后72 h的MHC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复合伤对照组和丙泊酚1组[(46±13)%比(26±15)%和(32±12)%](均P<0.05).丙泊酚1组和丙泊酚2组伤后48、72 h的CD4 +/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1.71±0.26)、(1.82±0.31)和(1.81±0.24)、(1.96±0.24),均显著高于复合伤对照组的(1.41±0.34)、(1.34±0.26) (P <0.05).伤后72 h复合伤对照组、丙泊酚1组凋亡率分别为(2.57±0.21)%、(1.64±0.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8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二异泊酚 烧冲复合伤 细胞黏附分子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原文传递
烧冲复合伤后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屈纪富 郑怀恩 +2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闫国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作后肺组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对伤后大鼠给以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干预治疗,观察肺脏的大体和镜...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作后肺组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对伤后大鼠给以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干预治疗,观察肺脏的大体和镜下改变,结果:伤后肺组织ET、NO含量及ET/NO比值均出现了明显变化,ET/NO比值变化与伤情呈显著正相关。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肺损伤。结论:伤后肺组织ET/NO比值升高,ET和NO之间平衡被破坏,这对烧冲复合伤肺损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肺脏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锐 王树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共4页
烧冲复合伤是平战时常见的致命性损伤,它较单纯的烧伤或冲击伤更严重,其救治困难,病死率高。临床资料表明,肺是烧冲复合伤最易受损的脏器,也是影响烧冲复合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肺损伤的治疗是治疗烧伤复合伤的关键。肺泡Ⅱ型上... 烧冲复合伤是平战时常见的致命性损伤,它较单纯的烧伤或冲击伤更严重,其救治困难,病死率高。临床资料表明,肺是烧冲复合伤最易受损的脏器,也是影响烧冲复合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肺损伤的治疗是治疗烧伤复合伤的关键。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损伤在肺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烧冲复合伤时AECⅡ损伤的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逐渐成为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现就有关烧冲复合伤时AECⅡ损伤的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肺泡 上皮细胞 肺损伤
原文传递
烧伤补液Parkland公式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东海 柴家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液体复苏是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手段。补液公式为液体复苏疗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对烧伤休克急救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范围内存在许多烧伤补液公式,目前Parkland公式应用广泛。虽然我国极少在临床中使用该公式,但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中涉及... 液体复苏是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手段。补液公式为液体复苏疗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对烧伤休克急救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范围内存在许多烧伤补液公式,目前Parkland公式应用广泛。虽然我国极少在临床中使用该公式,但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中涉及该公式的案例并不鲜见。本文旨在综述Parkland公式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补液疗法 Parkland公式 烧冲复合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