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神话之于“天人之际”的超越性
1
作者 陈醒芬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抗争和超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开端、精神的体现、信仰的呈现。中国古代神话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从"尊天事神"的依附性到"天人合一"的超越性。"尊天事神"的依附性表... 抗争和超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开端、精神的体现、信仰的呈现。中国古代神话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从"尊天事神"的依附性到"天人合一"的超越性。"尊天事神"的依附性表现为从"天神一体"到"神人之间";"天人合一"的超越性体现为从超越个体、超越自然、超越社会的外向超越,到超越精神的内向超越,最终到达天人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神话 天人之际 民族信仰 中国神话
下载PDF
《大学》与人格修养
2
作者 欧阳祯人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第4期12-27,共16页
本文依托于上古时期的巫术文化,对《大学》的上古背景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仔细辨识"德"、"学"等字义的前提下,从三大纲领、八大条目和义利之辨三个方面,依据"明明德"的天道启示,详细阐述了儒家经典的人... 本文依托于上古时期的巫术文化,对《大学》的上古背景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仔细辨识"德"、"学"等字义的前提下,从三大纲领、八大条目和义利之辨三个方面,依据"明明德"的天道启示,详细阐述了儒家经典的人格修养"忠恕之道,一以贯之"的深刻内容。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敬畏之心、反省之心、创新之心等等各个方面讲述了人格修养的途径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先秦儒家 天人之际 三大纲领 八大条目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中的中医哲学内涵 被引量:19
3
作者 汪逸岚 王彤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101-2105,共5页
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思想贯穿《黄帝内经》整本著作。人体九窍、五脏、四肢十二关节等无不与天地自然相应,人的生长壮老也不能脱离天地自然而存在。同时天人相应理论也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气”的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产生的本源... 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思想贯穿《黄帝内经》整本著作。人体九窍、五脏、四肢十二关节等无不与天地自然相应,人的生长壮老也不能脱离天地自然而存在。同时天人相应理论也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气”的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产生的本源,“阴阳”范畴是说明天人相应理论内涵的基本性质,“形神”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具体体现,“天与人”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存在的物质基础,“五行”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的横向分类,象数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运用的具体方法,中和范畴是天人相应理论具体运用的准则与目标。对天人相应理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无论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拓宽和深入,还是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天人相应” 阴阳 形神 五行 象数 中和 中医哲学
下载PDF
董仲舒天人关系的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为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43,共9页
董仲舒的天道观主要表现为阴阳五行四时的自然生化过程,其天人关系又是一种"相副"与"感应"模式,这似乎都是中国哲学的常识。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先秦儒学精神的一种落实,则马上就可以看出其天道观中自然与人文的互补... 董仲舒的天道观主要表现为阴阳五行四时的自然生化过程,其天人关系又是一种"相副"与"感应"模式,这似乎都是中国哲学的常识。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先秦儒学精神的一种落实,则马上就可以看出其天道观中自然与人文的互补色彩与人生观中道德秩序和宗教精神的互渗特征,尤其是他从神性主宰之天角度提出的"感应——奖惩"模式,明确地表达了其对大一统政权及其运作进行规范的愿望,而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来说,则又是一种来自客观向度的报应与确保希冀。所有这些,都是儒学与大一统政权初步结合的尝试,也表现了儒家对人伦秩序的一种全面安排。而由此所形成的儒家天人构架及其主体性与客观性的互补特征,也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阴阳五行 天人相副 天人感应
原文传递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康中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5,174,共10页
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研究尤为薄弱。一说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往往就直接判定其为具有明显神学目的性的宗教论,而忽视甚或歪曲了这一理论思想中比较... 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研究尤为薄弱。一说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往往就直接判定其为具有明显神学目的性的宗教论,而忽视甚或歪曲了这一理论思想中比较重要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实际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代表了两汉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和思维水平,它不仅有神学目的性的宗教维度,还有人文性的伦理维度、系统整体性的宇宙结构维度和生成性的宇宙发生维度,它并非神学宗教论,而是产生于西汉具体社会形势下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感应 伦理性 宇宙系统 宇宙生成
原文传递
绝地天通与天人合一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汝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8,共7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由于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产生了违背古代思想传统的理解。一是把天人关系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否定天与人的根本区分以及天人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由于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产生了违背古代思想传统的理解。一是把天人关系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否定天与人的根本区分以及天人关系中天的主导地位。然而,中国古代哲学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却不是这样的。本文通过对《吕刑》和《国语》中有关绝地天通的阐释来说明这一点。本文认为,绝地天通对于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有着奠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 天人关系 绝地天通 现代性 人类中心论
下载PDF
试论白鹤梁石鱼文化的科技理性精神 被引量:9
7
作者 曾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13,共5页
在白鹤梁石鱼文化中,“石鱼出水兆丰年”虽然是民间传说,但通过深入分析,它充分体现了古代涪州人民对气候预测、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丰收年岁的期盼与渴求,它是古代涪州人民利用、征服、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它反映了古代涪州人民的科... 在白鹤梁石鱼文化中,“石鱼出水兆丰年”虽然是民间传说,但通过深入分析,它充分体现了古代涪州人民对气候预测、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丰收年岁的期盼与渴求,它是古代涪州人民利用、征服、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它反映了古代涪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与科技理性精神,至今仍有一定的科技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梁石鱼文化 科技理性精神 巴人传统 天人感应观念
下载PDF
天人感应的发生机理与运行过程——以《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为文本依据 被引量:8
8
作者 余治平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1-32,共12页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感应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天道类动""阴阳性情""人副天数""因五行而用事"系列的概念、观念,论述了感应的一般性原则,既有诸多命题的逻辑推演,也有"求雨""止...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感应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天道类动""阴阳性情""人副天数""因五行而用事"系列的概念、观念,论述了感应的一般性原则,既有诸多命题的逻辑推演,也有"求雨""止雨"的实际应用,因而为天人感应的观念与信仰建构出一套完整的认知系统。在董仲舒这里,感应思想被推向了成熟的形态。文章揭示和呈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发生机理与运行过程,以消除人们长期以来所作的神秘化误读,并克服学界研究对感应、天人感应只流于泛泛而说、停在表皮而不能深入内里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感应 性情 阴阳 五行 《春秋繁露》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针刺调节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雅静 成泽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胸痹 真心痛 肠道菌群 脑-肠轴理论 情绪障碍 针刺 菌群失调 天人相应 整体观 阴阳 脾胃
下载PDF
天人岂相契?——宋代地方官祈雨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宋代地方官员在地方旱时通常依据一定的程序祈雨。从人和自然的角度看,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祈雨有时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所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祈后无雨、降水量少、降雨未及全境等,因此他们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一窘境。而... 宋代地方官员在地方旱时通常依据一定的程序祈雨。从人和自然的角度看,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祈雨有时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所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祈后无雨、降水量少、降雨未及全境等,因此他们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一窘境。而且在祈雨的过程中,他们也可能遭遇各种出乎祈雨程序之外的事件。此外,当时许多官员对祈雨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相当的认识。因此,"天人"并非总"相契",这是当时"天人感应"观念笼罩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侧面。但总体而言,祈雨仍是当时地方官府应对旱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当时的现实和历史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地方官员 祈雨 自然环境 天人感应
下载PDF
天人之际的治道:广川董子“天人三策”义疏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中秋 《政治思想史》 2012年第3期1-33,197,共33页
《汉书·董仲舒传》所录"天人三策",是广川董子与汉武帝为此后两千年创制立法之对话,为孔子之后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与政治文献,也深刻显示了儒者通过理论思考参与改制立法之进路。董子具有政治科学、宪法科学之思维模式,... 《汉书·董仲舒传》所录"天人三策",是广川董子与汉武帝为此后两千年创制立法之对话,为孔子之后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与政治文献,也深刻显示了儒者通过理论思考参与改制立法之进路。董子具有政治科学、宪法科学之思维模式,超越了政治浪漫主义,显示了政治成熟之心智。他发展了天道治理观,立足于当时政治现实,承认皇帝之地位,但通过设计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制度,分散、约束乃至控制皇权,最终实现"行道于天下"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汉武帝 “天人三策” 天道治理观
下载PDF
天人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边界”意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平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18,共15页
人的现实存在是通过“对象性交往关系情境”中的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交往即有“边界”,在这一意义上,人的存在乃是边界的存在。中国古代文化由“天人之际”而衍生出相当完整的关于人的存在的“边界”意识,并通过体系化的制度安排来对边界... 人的现实存在是通过“对象性交往关系情境”中的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交往即有“边界”,在这一意义上,人的存在乃是边界的存在。中国古代文化由“天人之际”而衍生出相当完整的关于人的存在的“边界”意识,并通过体系化的制度安排来对边界行为进行规范而实现边界秩序,由边界秩序而导向共同体生活的整体和谐。天道是“礼”的本原,“礼”作为“制度综合”乃是厘清诸多边界并对边界交往行为进行规范的体系,由此而建构起一个天、地、人、神共在的人道的生活世界。制度以秩序的实现为功能,而秩序导向和谐,因此和谐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价值,而是秩序所呈现的状态。“天人之际”在逻辑上优先于“天人合一”,基于分才可能有合。“天人之际”有三重向度:人本身的存在即是“天人之际”,人与自然世界互动意义上的天人分际,特定时代民众的生活实况是“天人之际”的实际体现。不同向度上的“天人之际”的有序融合,导向儒家所重视的不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边界 边界行为 边界秩序
下载PDF
干支符号所代表的时空观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纪时符号,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里,逐渐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至今还保留在农历之中,其原因在于国人对时空本质的认识。干支符号所代表的时空观与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观同义,干支符号的配合实... 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纪时符号,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里,逐渐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至今还保留在农历之中,其原因在于国人对时空本质的认识。干支符号所代表的时空观与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观同义,干支符号的配合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的时空坐标系统。时、空本来是人认识宇宙并用来描述客观实在所用的语言要素,但国人这种传统的时空观是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等范畴及“天人合一”观密切联系的。为什么古老的干支符号所代表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的时空观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符号 时空观 术数
下载PDF
两汉天命论:皇权政治的双刃剑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4,共7页
两汉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为重要内容的天命论,是皇权政治的双刃剑。其既为皇权天授、皇权至上和汉代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又对皇权政治具有一定制约功能和内省作用。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哲学,不仅包含着传统的王道仁政... 两汉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为重要内容的天命论,是皇权政治的双刃剑。其既为皇权天授、皇权至上和汉代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又对皇权政治具有一定制约功能和内省作用。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哲学,不仅包含着传统的王道仁政和德治民本理论,而且也蕴涵着儒学士人对制度安排与政治设计的积极努力和理论思想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天人感应 灾异 皇权
下载PDF
论西南少数民族的天人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斯洪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天人关系不仅是汉文化系统的主要问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内涵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与人有着丰富的认识,在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关系不仅是汉文化系统的主要问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内涵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与人有着丰富的认识,在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涵,而且具有宗教神学的意蕴,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的宇宙图式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主旨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天人观的探讨,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南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养生理念、人生境界等方面提供了文化资源与借鉴,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天人观 天人同构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这是一个新天地:《去吧,摩西》主题阐释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去吧 ,摩西》里 ,福克纳创造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截然相反的世界 ,其中的价值准则、社会秩序及各种关系与现代社会迥异。作家理想化了过去 ,使其与现代世界形成对照 ,以其解构消除现代世界的价值观念 ,并使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所应追求... 在《去吧 ,摩西》里 ,福克纳创造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截然相反的世界 ,其中的价值准则、社会秩序及各种关系与现代社会迥异。作家理想化了过去 ,使其与现代世界形成对照 ,以其解构消除现代世界的价值观念 ,并使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所应追求效法的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人与人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私有制 等级制
全文增补中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宜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9,共7页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qu...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通 天人之分 天人勾连 知天 天德
下载PDF
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形上智慧——说明立法的合法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晖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2,共12页
中国古代在法律和法律解释中,对法律合法性的阐述被置于对“天人”之关系的追问中,及“通古今之变”的追求中。中国古代追求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调整中人们的“身心之和”,通过两造的道德内省实现对两造的道德约束。“求实质公平”为中... 中国古代在法律和法律解释中,对法律合法性的阐述被置于对“天人”之关系的追问中,及“通古今之变”的追求中。中国古代追求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调整中人们的“身心之和”,通过两造的道德内省实现对两造的道德约束。“求实质公平”为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结果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合法性 形上智慧 古典 立法 中国古代 法律调整 道德约束 实质公平 追求 阐述
原文传递
以身度天:董仲舒“天人一”参证进路及其价值
19
作者 白立强 杜蘅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董仲舒“天人一”涵摄着理论与实践双重向度。天人同元奠基了“天人一”的理论前提,而“以身度天”则为参证“天人一”的具体生成进路。“以身度天”通过对自身性天的观照,在天人互鉴中启发乃至培固先天良正之品质,进而重塑自身的主体... 董仲舒“天人一”涵摄着理论与实践双重向度。天人同元奠基了“天人一”的理论前提,而“以身度天”则为参证“天人一”的具体生成进路。“以身度天”通过对自身性天的观照,在天人互鉴中启发乃至培固先天良正之品质,进而重塑自身的主体性地位。由此建构起以德立人、以人立天的“天人一”良序格局。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一” 以人立天 天地秩序 天人关系
下载PDF
《管子》天论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玉周 高良荃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管子》“天”的含义有至上神、自然神以及运行变化有自身规律的自然之天。基于这种认识,天人关系表现为一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天人感应”;二是人效法、顺从“天道”,利用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宰自然,这在... 《管子》“天”的含义有至上神、自然神以及运行变化有自身规律的自然之天。基于这种认识,天人关系表现为一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天人感应”;二是人效法、顺从“天道”,利用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宰自然,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它在先秦的天论思想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自然之天 天道 天人感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