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市场的混合分销渠道定价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亚军 曲道钢 赵礼强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许多制造企业通过增加电子市场(E-market)这一直接渠道来重新构建其分销渠道.研究了基于电子市场的混合渠道定价策略,讨论了以制造商为主方的 Stackelberg 定价策略和Bertrand 定价策略.通过对两种定价策... 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许多制造企业通过增加电子市场(E-market)这一直接渠道来重新构建其分销渠道.研究了基于电子市场的混合渠道定价策略,讨论了以制造商为主方的 Stackelberg 定价策略和Bertrand 定价策略.通过对两种定价策略均衡价格和盈利收获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批发价格范围下的制造商和分销商的最优定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价策略 bertrand博弈 STACKELBERG博弈 电子市场 混合分销渠道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寡头市场中质量差异化产品虚假信息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雄伟 刘鹏超 陈晓红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基于博弈论和契约理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寡头市场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过程中虚假信息的问题。消费者与企业关于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为企业使用虚假质量信息提高企业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分析企业使用虚假信息的问题... 基于博弈论和契约理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寡头市场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过程中虚假信息的问题。消费者与企业关于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为企业使用虚假质量信息提高企业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分析企业使用虚假信息的问题,本文基于Bertrand博弈模型构建了双寡头市场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模型并求解企业利润。求解结果表明双寡头市场的纳什博弈均衡解为两企业均使用虚假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契约的角度对企业使用虚假信息的问题进行了合理规避。最后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虚假信息bertrand博弈 虚假信息规避
原文传递
双渠道供应链的产品互补合作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但斌 肖剑 张旭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在供应链中,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商品的可替代性导致渠道冲突。考虑零售商在传统渠道中附带销售直销渠道商品的互补品,建立了渠道产品互补合作的供应链Bertrand博弈模型。发现若消费者对零售商处互补品的价格敏感,则供应链中互补品的价... 在供应链中,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商品的可替代性导致渠道冲突。考虑零售商在传统渠道中附带销售直销渠道商品的互补品,建立了渠道产品互补合作的供应链Bertrand博弈模型。发现若消费者对零售商处互补品的价格敏感,则供应链中互补品的价格下降,制造商产品的渠道价格增加,同时直销渠道的需求和收益均上升,对零售渠道中制造商产品的销售和收益增加有利。利用上述模型,通过算例得出,如果零售商选择合适的互补品在零售渠道进行销售,将能促进双方收益的增加,渠道产品互补合作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直销渠道 零售渠道 互补品 bertrand博弈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博弈模型的高铁民航竞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骆嘉琪 匡海波 +1 位作者 冯涛 宋东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64,共15页
本文基于两阶段博弈理论构建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模型,通过旅客视角构建一维演化博弈模型,测算高铁与民航的最佳竞争区间;通过古诺博弈理论构建基于价格视角的高铁民航竞合关系模型;通过伯特兰博弈理论构建基于距离视角的高铁民航竞合... 本文基于两阶段博弈理论构建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模型,通过旅客视角构建一维演化博弈模型,测算高铁与民航的最佳竞争区间;通过古诺博弈理论构建基于价格视角的高铁民航竞合关系模型;通过伯特兰博弈理论构建基于距离视角的高铁民航竞合关系模型,探讨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以期找到两者之间实现共赢的科学策略.研究结果表明:650 km~850 km距离区间是民航和高铁最为激烈的竞争区间,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民航的博弈策略由合作转变为竞争,而高铁恰恰相反,高铁的策略由竞争转变为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民航 竞合关系 两阶段博弈模型 古诺博弈 伯特兰博弈
原文传递
对伯川德价格博弈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史剑新 《预测》 CSSCI 2000年第6期57-59,49,共4页
在不变边际成本的同质产品伯川德价格博弈中 ,通常认为唯一均衡结果是各个企业获得零利润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 ,存在使企业获得正利润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并给出了能够保证零利润伯川德博弈结果的条件。此外 ,还存在一种... 在不变边际成本的同质产品伯川德价格博弈中 ,通常认为唯一均衡结果是各个企业获得零利润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 ,存在使企业获得正利润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并给出了能够保证零利润伯川德博弈结果的条件。此外 ,还存在一种 ε均衡 ,使企业获得 (相对于 ε的 )较高的正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川德博弈 价格竞争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ε均衡
下载PDF
规模不经济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聂佳佳 石纯来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研究了规模不经济对制造商直销渠道选择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Bertrand均衡的渠道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小时,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不明显,制造商开通... 研究了规模不经济对制造商直销渠道选择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Bertrand均衡的渠道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小时,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不明显,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明显,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此外,直销渠道总是侵蚀零售商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直销渠道 主从博弈 规模不经济
下载PDF
寡头制造厂商的产品延伸服务定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沈铁松 熊中楷 吴丙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3,共7页
将产品延伸服务作为制造企业产品售后的延伸,首次把产品延伸服务作为企业利润的增长极进行微观定量研究.对存在产品销售及产品延伸服务的二阶段寡头竞争市场进行了博弈分析,证明了转换费用存在双重性时产品销售与产品延伸服务两阶段Bert... 将产品延伸服务作为制造企业产品售后的延伸,首次把产品延伸服务作为企业利润的增长极进行微观定量研究.对存在产品销售及产品延伸服务的二阶段寡头竞争市场进行了博弈分析,证明了转换费用存在双重性时产品销售与产品延伸服务两阶段Bertrand-Nash博弈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与Bertrand-Stackelberg博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厂商产品定价随其转换费用的增加而降低;转换费用影响产品延伸服务市场份额的再分配,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若转换费用具有双重性,厂商则必须依据自身条件设定转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延伸服务 定价 bertrand博弈 转换费用
原文传递
主从型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卢亚丽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
基于有限理性策略与适应性策略,构建两寡头企业主从型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并研究该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有一个不稳定的边界不动点和一个局部稳定的纳什平衡点。计算实验证实,采用有限理性策略的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 基于有限理性策略与适应性策略,构建两寡头企业主从型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并研究该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有一个不稳定的边界不动点和一个局部稳定的纳什平衡点。计算实验证实,采用有限理性策略的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大时会引起两企业价格演化的倍周期分岔现象,并最终导致价格演化的混沌行为。保持较低的价格调节速度,获取纳什均衡利润是两寡头企业价格博弈的最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博弈 动力学 bertrand模型 计算实验 混沌
原文传递
基于博弈分析的旅行社产品差异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丽 李帮义 兰卫国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文就当前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建立了差异化模型,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两个旅行社之间低价竞争的原因。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增值服务这一新变量,建立了其中一个旅行社进行产品差异化的模型,分析了通过提供增值服务... 本文就当前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建立了差异化模型,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两个旅行社之间低价竞争的原因。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增值服务这一新变量,建立了其中一个旅行社进行产品差异化的模型,分析了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的差异化对旅行社之间的组团价格和各自市场需求的影响,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得出:存在一个决定旅行社是否进行差异化投资的分界点,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避免低价竞争,但要获得收益的增值就必须将差异化效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差异化程度对差异化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价格 bertrand博弈 差异化
原文传递
双因素横向竞争下的生鲜农产品发散型供应链博弈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颖 吴茜 余云龙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9,共8页
研究由一个生产商和两个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发散型供应链,其中,生产商为Stackelberg博弈的主导者,负责提供物流服务,而零售商均为跟随者且存在横向竞争,其终端市场需求受零售价格和物流服务水平双因素的影响。针对零售商之间存在Ber... 研究由一个生产商和两个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发散型供应链,其中,生产商为Stackelberg博弈的主导者,负责提供物流服务,而零售商均为跟随者且存在横向竞争,其终端市场需求受零售价格和物流服务水平双因素的影响。针对零售商之间存在Bertrand和Stackelberg两种博弈的情形,分别建立了SSB和SSS博弈模型。研究表明:(1)若生产商提供异质物流服务,SSS中强势零售商的最优物流服务水平低于SSB中该零售商的相应值,而弱势零售商的最优物流服务水平则高于SSB中该零售商的相应值。(2)若生产商提供同质物流服务,SSS中最优物流服务水平低于SSB模型中的相应值。(3)SSB模型中,生产商倾向于提供同质物流服务;SSS模型中,生产商则倾向于提供异质物流服务。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并进一步在特定情形下,对各模型中系统成员的价格决策和利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决策分析 bertrand博弈 STACKELBERG博弈 生鲜农产品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控制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德海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2-98,共7页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控制机制;其次建立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进行产品价格竞争的Bertrand博弈模型,将发达国家设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最低...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控制机制;其次建立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进行产品价格竞争的Bertrand博弈模型,将发达国家设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最低下限偏好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控制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影响,指出我国出口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跨越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存在着"超越的陷阱";最后提出了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国内外资源环境压力和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约束下的发展战略,即在国际低端产品市场上保持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同时,在国际高端产品市场上实现超越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 bertrand博弈 双重控制机制 “超越的陷阱”
下载PDF
Bertrand模型与超模博弈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晓花 罗云峰 吴辉球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0,共6页
将近年来博弈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超模博弈理论应用于Bertrand寡头博弈中,对于具有一般成本函数的差异产品的Bertrand寡头博弈,当企业的策略只是选择价格水平时,比较了博弈为超模和对数超模博弈的充分条件,表明虽然一个对数... 将近年来博弈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超模博弈理论应用于Bertrand寡头博弈中,对于具有一般成本函数的差异产品的Bertrand寡头博弈,当企业的策略只是选择价格水平时,比较了博弈为超模和对数超模博弈的充分条件,表明虽然一个对数超模博弈一定是拟超模的,因而较超模博弈的适用范围更广泛,但二者的充分条件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即不能由其中一个推出另外一个。同时既使该博弈既不是超模的也不是对数超模的,仍可能存在对利润函数的其它单调转换使博弈成为超模的。当边际生产成本为常数时,给出了具体的反例。当企业的策略为同时选择价格和广告水平,且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常数时,表明在一般的假设下博弈为超模博弈,从而说明了为什么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广告水平对应着较高的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rand寡头 超模博弈 对数超模博弈 最大Nash均衡 最小Nash均衡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Bertrand博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理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不同于现有研究采用最小质量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通过限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偏好的最低下限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用Boom的效用函数定义,建立了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产品市场上进行两阶段Bertrand价格竞... 不同于现有研究采用最小质量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通过限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偏好的最低下限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用Boom的效用函数定义,建立了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产品市场上进行两阶段Bertrand价格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了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下降,但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下降幅度更大。我国出口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后,我国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上升;而发达国家本国生产的产品需求和企业利润下降,但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福利却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bertrand博弈 产品质量偏好
下载PDF
零售商资金约束的多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凯 陈卫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研究了考虑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多零售商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模型中的定价策略问题.根据零售商资金状况不同,利用Stackelberg与Bertrand博弈理论分析资金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给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各自定价决策行... 研究了考虑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多零售商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模型中的定价策略问题.根据零售商资金状况不同,利用Stackelberg与Bertrand博弈理论分析资金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给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各自定价决策行为,分析定价决策行为对供应链各成员绩效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资金充足条件下,制造商可以获得最高收益,而零售商获得较低收益;在资金不足条件下,与银行借贷策略相比,制造商和零售商利用推迟支付策略可以使双方获得更高收益;在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多零售商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推迟支付策略仍是最优定价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约束 STACKELBERG 博弈 bertrand 博弈 多零售商 多渠道 银行借贷策略 推迟支付策略
下载PDF
差价合约市场力抑制效应的Bertrand博弈模型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蒲勇健 孙衔华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5,共7页
本文通过拓展经典的Bertrand对称双寡头博弈模型,运用勒拿指数测度电力市场绝对电量差价合约对发电商市场力的抑制效应。在发电商二次幂函数成本函数假定下,得到了双寡头对称发电商Bertrand博弈纳什均衡的解析表达式,并且发现发电商绝... 本文通过拓展经典的Bertrand对称双寡头博弈模型,运用勒拿指数测度电力市场绝对电量差价合约对发电商市场力的抑制效应。在发电商二次幂函数成本函数假定下,得到了双寡头对称发电商Bertrand博弈纳什均衡的解析表达式,并且发现发电商绝对量差价合约电量的增加会导致发电商均衡状态勒拿指数的可能取值范围会下降,因而具有抑制其市场力的效应。本文获得的拓展Bertrand博弈模型还将经典Bertrand博弈模型加以推广,得到二次幂函数成本函数条件下存在正均衡利润Bertrand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研究差价合约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价合约 勒拿指数 电力市场 伯川德博弈 市场力
原文传递
考虑用户切换行为的电力零售市场博弈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琛 张少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为了定量研究电力零售市场中用户在零售商间的切换行为对零售商竞价策略的影响,基于Bertrand竞争模型建立电力零售商参与零售市场竞价交易的博弈模型,其中引入市场份额函数反映用户切换行为;从理论上证明该模型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 为了定量研究电力零售市场中用户在零售商间的切换行为对零售商竞价策略的影响,基于Bertrand竞争模型建立电力零售商参与零售市场竞价交易的博弈模型,其中引入市场份额函数反映用户切换行为;从理论上证明该模型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求得均衡解。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且用户的切换行为有助于缓解零售商在零售竞价交易中报高价的市场力滥用行为,进而提高电力零售市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零售市场 零售商 bertrand模型 切换行为 博弈分析
下载PDF
变动成本递增情形下双寡头企业产品质量竞争与决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汤卫君 朱晋伟 杨锋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804-809,818,共7页
基于传统的Bertrand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一个三阶段质量博弈模型。在Bertrand博弈下,市场不存在高质量产品优势。在Stackelberg博弈下,市场存在先发优势。比较两种博弈,先行动企业利润增大,后行动企业利润减少。同时,企业产品质量... 基于传统的Bertrand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一个三阶段质量博弈模型。在Bertrand博弈下,市场不存在高质量产品优势。在Stackelberg博弈下,市场存在先发优势。比较两种博弈,先行动企业利润增大,后行动企业利润减少。同时,企业产品质量差异、价格差减小,说明先后博弈下产品竞争加剧。模型的均衡结果为两企业都采取先行动策略,即进行Bertrand博弈。最后,分析了先行动企业遏制与后行动企业进入策略,揭示了企业是否进入市场,以及提供何种质量的产品取决于先行动企业先发优势与后行动企业进入成本两难冲突比较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竞争 bertrand博弈 STACKELBERG博弈 先发优势
下载PDF
基于Bertrand模型的企业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宁一伟 吕本富 孙毅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90,共11页
广告投入水平是企业进行广告竞争战略中的重要决策环节,只有合理的广告投入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广告投入又分为广告的制作投入和播放投入两部分,因此企业在广告竞争中面临着如何选择最佳的投入策略问题.基于此,构建了生产同一... 广告投入水平是企业进行广告竞争战略中的重要决策环节,只有合理的广告投入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广告投入又分为广告的制作投入和播放投入两部分,因此企业在广告竞争中面临着如何选择最佳的投入策略问题.基于此,构建了生产同一种商品的2家企业,在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广告投放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并求出其均衡解.通过对相关参数赋值进行模拟分析,分别求出博弈参与双方在广告内容制作投入和广告播放频率投入两方面进行策略选择时的收益矩阵,进而找出企业应对竞争对手广告投放策略发生变化时的最优策略向量,减少广告投入浪费;分析结果还表明企业对产品的广告投放选择策略组合时获得的产品利润高于选择单一策略的利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策略 bertrand模型 多维博弈
原文传递
考虑政府补贴的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定价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楼振凯 楼旭明 侯福均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4,共9页
在有限财政预算下,政府对再制造产品进行补贴,以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基于此,首先建立政府对制造商进行生产补贴的三层决策模型,该模型中制造商与新产品销售商和再制造产品销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同时两个销售商之间通过Bert... 在有限财政预算下,政府对再制造产品进行补贴,以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基于此,首先建立政府对制造商进行生产补贴的三层决策模型,该模型中制造商与新产品销售商和再制造产品销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同时两个销售商之间通过Bertrand博弈确定各自的销售价,通过对解的分析,揭示生产补贴对批发价、销售价以及销售量的影响,并通过与无补贴销售量的比较,进一步给出政府补贴提升再制造产品销量的根本原因;然后给出对再制造产品销售商进行销售补贴下的三层模型,证明销售补贴与生产补贴在影响销售价格、销售量方面的等价性;接着讨论集中决策供应链中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销售的二层决策模型,比较集中决策供应链与分散决策供应链再制造产品的销售量高低并分析其原因,指出政府倾向于优先补贴的供应链类型;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分析不同类型供应链中再制造产品销售量对参数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STACKELBERG博弈 bertrand博弈 多层定价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凯 李豫姣 +1 位作者 李春发 武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40,共9页
为分析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的实施对网约车数量以及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的影响,针对网约车规制政策问题的特殊性,首先运用Bertrand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价格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博弈关系、最优价策略以及网约车系统... 为分析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的实施对网约车数量以及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的影响,针对网约车规制政策问题的特殊性,首先运用Bertrand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价格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博弈关系、最优价策略以及网约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其次,在明确博弈变量的逻辑关系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以网约车为核心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准入条件政策仿真模型。通过对现有准入条件政策的深入研究,将其归纳为车辆特征限制和司机户籍限制两方面,剖析其对网约车数量和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模型中变量的逻辑关系,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通过调整政策参数,对比准入条件政策实施前后网约车数量和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等变量的变化趋势。最后,以天津市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仿真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限制车辆特征和司机户籍间接地规制了网约车数量;随着网约车数量的减少,私家车上路数量逐渐增大,城市机动车出行量也逐渐随之增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网约车的使用对缓解交通拥堵具有积极作用,不能盲目跟风,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网约车的准入条件政策,有效地引导网约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网约车 仿真 系统动力学 bertrand博弈 准入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