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被引量:43
1
作者 庞学勇 胡泓 +4 位作者 乔永康 潘开文 刘世全 陈庆恒 刘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养分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 ,结果表明 :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各养分含量变化总趋势为 :w(N)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树枝 >树干 ;w(P2 O5,K2 O ,CaO ,MgO) ,土壤 >凋落物 >针叶 >...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养分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 ,结果表明 :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各养分含量变化总趋势为 :w(N)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树枝 >树干 ;w(P2 O5,K2 O ,CaO ,MgO) ,土壤 >凋落物 >针叶 >树枝 >树干 ;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养分含量是CaO >N >K2 O >MgO >P2 O5,而在土壤中养分含量是CaO >K2 O >MgO >N >P2 O5.养分贮量以天然云杉林最高 ,且主要集中在土壤中 (占 6 9%) ,而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增加 ,土壤中养分贮量则先升后降 ,人工和天然云杉林地上各组分养分贮量主要集中在针叶 ;云杉林养分年积累量以天然林最高 ,在人工林中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养分年积累量随之增加 ,人工云杉幼林以N、CaO积累为主 ,而成熟林则以CaO、N积累为主 .养分的吸收、存留量天然林高于人工云杉林 ,人工云杉成熟林和天然林的利用系数和周转期相似 ,人工云杉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 ,吸收、存留量增大 ,利用系数降低 ,归还量和循环系数先增后降 ,周转期则变长 ,人工云杉林利用系数顺序为 :CaO >MgO >N >K2 O >P2 O5,周转期顺序为 :P2 O5>K2 O >MgO >N >CaO .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养分循环 云杉 人工林 生态恢复 川西 天然
下载PDF
人工恢复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2
作者 董凯凯 王惠 +2 位作者 杨丽原 杨宝山 解伏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778-4782,共5页
为阐明湿地恢复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退化区与连续淡水恢复区土壤pH值、盐分、有机碳、全氮、氨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各层土壤pH值总体上降低,电... 为阐明湿地恢复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退化区与连续淡水恢复区土壤pH值、盐分、有机碳、全氮、氨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各层土壤pH值总体上降低,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退化湿地的人工恢复可明显降低其盐度;恢复区上层(0—20cm)土壤盐分均低于下层(20—40cm),未恢复区则相反;(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0—20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增加,分别由恢复前的(7.710±0.756)g/kg、(0.66±0.021)g/kg增加到恢复7a后的(16.96±0.213)g/kg、(1.277±0.027)g/kg,恢复区有机碳、全氮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上层大于下层;(3)各样地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氨态氮含量,碳氮比值介于4—8之间;(4)相关分析表明,湿地恢复后土壤各因子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机碳与全氮两者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pH、盐分、有机碳、全氮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该研究结果对于评估湿地恢复效应,指导湿地恢复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恢复 黄河三角洲湿地 湿地土壤 碳氮
下载PDF
南水北调对北京地下水涵养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树芳 李捷 +2 位作者 刘元章 刘久荣 王旭 《中国水利》 2019年第7期26-30,共5页
地下水是北京供水的主力水源,持续过量开采已经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目前急需评估南水进京以来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为制定科学的地下水涵养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南水进京前后地下水水... 地下水是北京供水的主力水源,持续过量开采已经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目前急需评估南水进京以来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为制定科学的地下水涵养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南水进京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对北京地下水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以前因连续多年干旱多个大型水源地持续开采,形成了中心水位最大降幅超过46 m的大型漏斗,北部地区的地下水漏斗已经连成一体,平原区水位整体下降。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利用南水替代部分地下水进行供水,多个大型水源地减采地下水,通过潮白河道对怀柔应急水源地、水源八厂和怀柔水源地等多个大型水源地进行人工补给,置换大量的自备井等综合措施,使北京地区地下水水位由整体下降转变为部分地区上升。怀柔应急水源地与水源三厂地下水水位最大上升幅度超过了11 m。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对北京地下水的涵养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水位 减采地下水 人工补给 地下水涵养
下载PDF
2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于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1280-1281,共2页
目的:观察2000年3月至2003年4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选择接受TKR的患者24例30个膝关节,入院后进行术前康复教育和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关节训练及步态训练等),术后护理包括有针对性... 目的:观察2000年3月至2003年4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选择接受TKR的患者24例30个膝关节,入院后进行术前康复教育和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关节训练及步态训练等),术后护理包括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术后随访6-12周,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5.8%,未发生并发症。结论:TKP患者围手术期间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以减少膝关节并发症,增强膝关节活动范围,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关节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关节成型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从人造金刚石触媒酸洗废液中回收镍、钴和锰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显达 郭学益 +2 位作者 李平 黄凯 许开华 《湿法冶金》 CAS 2005年第3期150-154,共5页
探讨了用纯碱-氨水混合液从人造金刚石催化剂酸洗废液中分离回收镍、钴和锰。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纯碱、氨水浓度以及pH值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沉淀分离锰及回收钴的最佳条件。也进行了台架试验,确... 探讨了用纯碱-氨水混合液从人造金刚石催化剂酸洗废液中分离回收镍、钴和锰。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纯碱、氨水浓度以及pH值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沉淀分离锰及回收钴的最佳条件。也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生产条件。该方法反应速度快,金属综合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酸洗废液 分离 回收
下载PDF
康妇消炎栓联合伊血安颗粒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月经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瑞莲 王洪杰 +3 位作者 周艳平 高稳 任海宁 刘秀芹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伊血安颗粒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70例。三组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处理...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伊血安颗粒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70例。三组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处理A组加用康妇消炎栓,处理B组加用伊血安颗粒,联合组加用伊血安颗粒和康妇消炎栓。观察三组子宫内膜修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结果术后14d、28d,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呈三线征发生率均高于同期的处理A组和处理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和月经量异常情况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流动力学的RI、PI、PSV均优于同期处理A组和处理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处理A组(70.00%)和处理B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应用康妇消炎栓联合伊血安颗粒,能够修复子宫内膜,缩短月经恢复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伊血安颗粒 康妇消炎栓 子宫内膜修复 月经恢复情况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污水除磷及回收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亓延敏 吕锡武 徐微 《山西建筑》 2008年第4期191-193,共3页
介绍了当前污水中除磷的主要方法,阐述了各种除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常用的处理工艺,对磷回收的原理、工艺做了简单的论述,以加强对除磷技术的研究,实现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物化除磷 生物除磷 人工湿地 磷回收
下载PDF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 被引量:11
8
作者 廉培庆 程林松 刘丽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裂缝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对基质岩心进行造缝,对比了造缝前后的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差别:造缝后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 裂缝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对基质岩心进行造缝,对比了造缝前后的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差别:造缝后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上升)较快,残余油饱和度较大,且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高,油水共渗区变窄,最终驱替效率变小;对同一块天然裂缝性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力敏感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围压增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束缚水饱和度变大,残余油饱和度变化程度较小,等渗点下降,驱替效率变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使用围压较大条件下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含水率较低,在相同开发期限内阶段采出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相对渗透率曲线 围压 人工造缝 采出程度
下载PDF
空场人工点柱替换原生矿柱回采技术及工艺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洁葵 袁梅芳 +2 位作者 王志 谭浪浪 姚银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采用空场法开采的矿山采空区内原生矿柱回采技术难题,采用人工矿柱替换原生矿柱的残矿资源回收方案。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对原生矿柱开采前的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反演空区允许的极限暴露面积,据此作为人工点柱布置和参数计算依据... 针对采用空场法开采的矿山采空区内原生矿柱回采技术难题,采用人工矿柱替换原生矿柱的残矿资源回收方案。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对原生矿柱开采前的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反演空区允许的极限暴露面积,据此作为人工点柱布置和参数计算依据。为保证人工矿柱的稳定性,对倾斜底板进行台阶削平处理,并以三角形结构布置底座钢筋。采用井下废石砌筑人工点柱外墙,利用矿山已有的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充填点柱内芯,待充填体沉缩凝固形成一定强度后,再以预制楔形体结合混凝土泵送充填联合接顶的工艺充填接顶,确保人工点柱的强度及有效接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点柱 矿柱回采 空区稳定性 底座
下载PDF
退耕湿地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分布及储量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春艳 贺玉晓 +2 位作者 赵同谦 李少华 焦立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142,147,共6页
为阐明退耕湿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氮素的影响,以黄河中游湿地河南武陟渠首段为研究对象,分析滩区耕地和退耕恢复区3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土壤pH、有机质、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氮储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pH... 为阐明退耕湿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氮素的影响,以黄河中游湿地河南武陟渠首段为研究对象,分析滩区耕地和退耕恢复区3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土壤pH、有机质、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氮储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总氮总含量和氮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分别由未恢复前的7.69∽10.08g/kg,174.44∽344.13mg/kg和0.07∽0.09kg/m2增加到恢复1.5a后的15.83∽29.53g/kg,739.13∽1 076.99mg/kg和0.22∽0.33kg/m2。恢复区土壤有机质、总氮总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上层大于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氨态氮含量。不同湿地植被土壤中总氮、有机质含量和氮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含量大小均依次为水蓼群落〉水烛群落〉芦苇群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总氮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P〈0.01),铵态氮含量与有机质、总氮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0.50;P〈0.01),硝态氮含量和有机质、总氮、铵态氮之间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土壤pH与有机质和总氮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9,-0.4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河湿地 人工恢复 植被群落 氮储量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不同恢复模式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斌 张参参 +5 位作者 汪金松 李张敏 欧阳园丽 陈维 陈伏生 卜文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2,共11页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的针阔混交林、皆伐后自然恢复32年的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以下分别简称为杉木林、次生林、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树1 cm≤DBH<5 cm、小树5 cm≤DBH<10 cm和成年树DBH≥10 cm)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群落结构和功能群变化等,探究不同恢复模式下亚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恢复的特征变化。[结果]杉木林共有木本植物4983株,隶属于29科75种;次生林共有2879株,隶属于26科73种;原始林共有4770株,隶属于38科126种。原始林与杉木林幼树的胸高断面积为次生林的2倍;小树阶段3种林分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和杉木林成年树的胸高断面积分别为原始林的37%和70%。杉木林与次生林在种-面积、种-多度及种-物种等级上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幼树阶段,次生林物种数随着抽取个体数增加积累速度高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杉木林物种个数的积累速度要快于次生林。杉木林和次生林总体的物种丰富度比较接近,约为原始林的55%,但次生林幼树及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少于杉木林。总体上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各生长阶段并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在幼树、小树阶段的DBH和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的DBH则显著小于杉木林。次生林各生长阶段的先锋种重要值均为最大,杉木林成年树的耐荫种重要值最小。[结论]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物种个数都能朝着当地顶级群落演替。相对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人工恢复的杉木林在短期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人工恢复 自然恢复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促进人工流产术子宫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3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子宫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收...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子宫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收缩子宫类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流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6.84±2.13)d、(47.34±8.04)mL、(25.48±5.85)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的(8.23±3.72)d、(63.86±9.35)mL、(32.34±6.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为(8.59±2.17)mm,显著厚于对照组的(5.87±1.4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显著缩短了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和子宫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螺酮炔雌醇片 人工流产术 子宫恢复
下载PDF
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慧环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3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人工流产术后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雌二醇凝胶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人工流产术后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雌二醇凝胶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发生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4.48%(9/201),低于对照组的16.42%(33/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凝胶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效果优于益母草颗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凝胶 益母草颗粒 人工流产 术后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粘连 月经复潮
下载PDF
2000例人工流产者婚育史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公芝 王娜 姜丽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了解兰山区人工流产妇女的婚育史及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月经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2000例孕早期行人工流产者,填写调查表,分析婚育史,术后进行流产后关爱宣教。将受术者分为初次流产者和... 目的了解兰山区人工流产妇女的婚育史及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月经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2000例孕早期行人工流产者,填写调查表,分析婚育史,术后进行流产后关爱宣教。将受术者分为初次流产者和高危流产者两组,分析术后2周尿HCG、子宫内膜、宫腔恢复、月经复潮及有无宫腔粘连。结果人工流产者中未婚716人,已婚1284人。初次流产者1032人,高危流产者968人。2000例人工流产者术后2周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6.91±1.94 mm,术后流血时间平均为3.87±2.49天,月经复潮平均为30.66±5.41天。初次流产组术后2周尿HCG转阴、子宫内膜、宫腔残留、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初次月经量、术后宫腔粘连方面与高危流产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结论初次流产者术后子宫及月经能够及时恢复,高危流产者术后易出现宫腔残留、宫腔粘连、月经不调等并发症。我院开展人工流产后关爱以来,加强了流产前宣教、流产后复查工作,减少非意愿妊娠、不良妊娠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对于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婚育史 术后恢复 流产后关爱
下载PDF
Recovery and grade prediction of pilot plant flotation column concentrate by a hybrid neural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6
15
作者 F. Nakhaei M.R. Mosavi A. S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69-77,共9页
Today flotation column has become an acceptable means of froth flotation for a fairly broad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cleaning of sulfides. Even after having been used for several years in mineral proce... Today flotation column has become an acceptable means of froth flotation for a fairly broad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cleaning of sulfides. Even after having been used for several years in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flotation column process is still not fully exploited. There is no prediction of process performance for the complete use of available control capabilities. The on-line estimation of grade usually requir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ork in maintenance and calibration of on-stream analyzers, in order to maintain good accuracy and high availability. These difficulties and the high cost of invest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devices have encouraged the approach of prediction of metal grade and recovery. 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for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flotation column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Despite of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flexibility of NNs, there is still no general framework or procedure through which the appropriate network for a specific task can be designed. Desig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NNs is still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the designer's experience.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a new method for the auto-design of NNs was use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new proposed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a case study in pilot plant flotation column at Sarcheshmeh copper plant. The chemical reagents dosage, froth height, air, wash water flow rates, gas holdup, Cu grade in the rougher feed, flotation column feed, column tail and final concentrate streams were used to the simulation by GANN. In this work, multi-layer NNs with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with 8-17-10-2 and 8- 13-6-2 arrangements have been applied to predict the Cu and Mo grades and recoveries,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values for the testing sets for Cu and Mo grades were 0.93, 0.94 and for their recoveries were 0.93, 0.9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Flotation column Grade recovery Prediction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
16
作者 黄蓓 张宗华 +1 位作者 温晓荃 谭社平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首先,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网络感知、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方面,揭示了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其次,对机器学习在供配电系统故... 本文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策略。首先,对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网络感知、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方面,揭示了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其次,对机器学习在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机器学习在识别异常情况、分类故障类型和提供决策支持方面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其在优化系统性能和减少停电影响方面的巨大潜力。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声音和图像分析,论述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研究了恢复策略和自愈系统,探讨了如何在故障发生后自动触发恢复策略,以最小化停电时间和降低经济损失。强调了自动化切换设备和远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有效的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供配电系统 故障诊断 恢复策略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技术 自愈系统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故障预测与自动化恢复系统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宇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为有效提升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文章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提高故障预测的精准度并实现网络故障的自动化恢复。其中,首先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DBN模型的构建;接着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分析与自动化恢复模型;... 为有效提升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文章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提高故障预测的精准度并实现网络故障的自动化恢复。其中,首先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DBN模型的构建;接着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分析与自动化恢复模型;最终设计并实现了故障预测与自动化恢复系统。该系统可显著提升网络故障预测的准确性与自动化恢复的效率,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故障预测 自动化恢复 网络技术
下载PDF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及多样性对人工抚育的响应
18
作者 刘子琪 姚良锦 +6 位作者 焦洁洁 陆超 王志高 李婷婷 袁位高 江波 吴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33-4743,共11页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普遍存在生长滞缓、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人工抚育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对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多样性的深入研究,能够找寻植物共存与群落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实践提供...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普遍存在生长滞缓、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人工抚育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对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多样性的深入研究,能够找寻植物共存与群落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实践提供基础。为了探究人工抚育对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质量提升的影响,以杭州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实施了不同强度的抚育措施,通过群落植被复查,分析群落植物功能性状以及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强度人工抚育的响应。结果发现:抚育2年后,群落最大潜在树高与叶片氮、磷、钾含量显著上升,而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下降,比叶面积有下降趋势,两种强度的抚育之间差异不显著;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与叶片氮含量间的相关性由不显著变为了显著负相关,而叶片干物质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磷、钾含量与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与叶片钾含量间的相关性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相关;在20%强度抚育下,功能丰富度指数均值从对照的0.52显著下降为0.16,功能均匀度指数与功能分离度指数的均值则分别上升到0.61和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51和0.56;在10%强度抚育下,功能丰富度有所下降,功能均匀度与功能分离度均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人工抚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落水平的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提高了群落植物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而适度的抚育强度更能解放资源空间,对群落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该结果为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抚育 植物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森林恢复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欣颖 张萌 +3 位作者 郭洋楠 李丹丹 邓杨 陆兆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8-276,共9页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效果和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人工恢复5,7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并将未种植样地(C)作为对照组。通过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的物种多样性及其...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效果和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土壤因子,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人工恢复5,7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并将未种植样地(C)作为对照组。通过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采样,研究了不同恢复年限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较于对照区,人工恢复增加了菊科(Compositae)、苋科(Amaranthaceae)的数量,减少了禾本科(Gramineae)的数量;人工恢复5年后物种数增加,7年后物种数减少,且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逐渐减少;人工恢复提升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2)人工恢复7年后显著增加了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05),优势种由以华虫实(Corispermum stauntonii)为主的单优群落逐渐转变为以刺藜(Dysphania aristata)、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为主的多优群落。(3)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且对土壤全氮的影响更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对沉陷区草本层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土壤全氮对Shannon-Wiener指数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沉陷区进行植被的人工恢复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以及改善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荒漠草原 半干旱区 人工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草本层 时空替代法
下载PDF
高危流产术后应用不同药物对子宫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栾丽霞 陈国平 +2 位作者 杨洋 柴琴 王稳莹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090-2094,共5页
目的 比较雌孕激素续贯人工周期治疗和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对高危流产术后患者子宫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383例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后接受相关治疗的高危患者,其中术后接受人工周期治疗(经皮涂抹雌二醇凝胶+口服黄体酮治疗)的患者... 目的 比较雌孕激素续贯人工周期治疗和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对高危流产术后患者子宫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383例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后接受相关治疗的高危患者,其中术后接受人工周期治疗(经皮涂抹雌二醇凝胶+口服黄体酮治疗)的患者共274例(人工周期组),术后口服COC(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的患者共109例(COC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月经首次复潮时间、月经量恢复正常(即月经复常)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流产术后干预措施对患者子宫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人工周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厚于COC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COC组,且宫腔积液发生率低于COC组,月经复常率高于COC组(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所有基线混杂因素后,与接受COC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人工周期治疗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0.14 mm,术后阴道出血缩短0.55 d,发生宫腔积液的概率更低,且月经复常的概率更高(均P<0.05)。结论 高危流产术后给予患者雌孕激素续贯人工周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与COC治疗相比,其更有利于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流产 人工周期 雌二醇凝胶 黄体酮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子宫内膜修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