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产申报与社区居民遗产价值认知:社会表象的视角——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朝枝 游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7,共5页
社会表象是某一社会群体围绕着特定社会客体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概念及实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修订或重构。本文通过对开平碉楼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的社区居民进行跟踪调查访谈发现,遗产申报为当地社会表象变化创造了社会互动、... 社会表象是某一社会群体围绕着特定社会客体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概念及实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修订或重构。本文通过对开平碉楼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的社区居民进行跟踪调查访谈发现,遗产申报为当地社会表象变化创造了社会互动、直接体验和媒介3种新异信息源,进而推动当地社区对碉楼的遗产价值重新认识。在申遗过程中,社区居民对碉楼的价值认知从"外观与功能"不断向"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文化遗产价值"转向,重构了当地社区的社会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申报 社会表象 价值认同 开平碉楼与村落
下载PDF
老司城“申遗”:路径的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连君 何源 《民族学刊》 2014年第1期70-75,113-116,共10页
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跻身于申报世界遗产行列,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老司城遗址申遗个案表明:土司遗产走向申遗,主要是能够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和肯定价值。申遗准备的周期可以缩短,关键是要有效... 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跻身于申报世界遗产行列,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老司城遗址申遗个案表明:土司遗产走向申遗,主要是能够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和肯定价值。申遗准备的周期可以缩短,关键是要有效地整合地方考古、高校调研、权威媒体报道、大型会议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五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司城 申遗 路径 选择
下载PDF
“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保护的意义、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群峰 陈富桥 宋文娟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第2期5-9,18,共6页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茶产业的典型代表,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典范,是精致、和谐的杭州生活方式的代表。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西湖龙井茶供需矛盾会进一步扩大,品牌透支行为的负面影响将被放大,传统发展模式将受到世界遗产公约制约,对...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茶产业的典型代表,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典范,是精致、和谐的杭州生活方式的代表。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西湖龙井茶供需矛盾会进一步扩大,品牌透支行为的负面影响将被放大,传统发展模式将受到世界遗产公约制约,对西湖龙井品牌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品牌保护理念应从"打假"向"推真"转变,深入挖掘西湖龙井茶文化特性,提炼品牌核心共性,建立完善的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许可制度,鼓励企业品牌的发展创新,实施茶园景点化管理,加强茶叶质量源头治理,提高西湖龙井茶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品牌保护 申遗 挑战 建议
下载PDF
景迈山申遗进程中世居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主体实践——以文化自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作者 周丽 范建华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3年第2期383-395,共13页
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从文化无意识到对本民族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觉醒过程,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得以确认,形成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文化空间共识。突破传统的由政府行政力量介入,当地居民边缘化的文化遗产开发悖论,... 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从文化无意识到对本民族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觉醒过程,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得以确认,形成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文化空间共识。突破传统的由政府行政力量介入,当地居民边缘化的文化遗产开发悖论,景迈山申遗进程中整合兼顾官方、社会资本、基层等多重力量,依托横向与纵向的组织,询唤出景迈山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世居民族内生性的力量成为申遗主体,在文化实践中将申遗嵌入少数民族社会内部结构。本文在观念上将申遗作为手段促进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深度链接,关注世居民族同文化景观的深层互动,在共构的文化信仰中推动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世界表达的象征性符号。这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走向世界、推进景迈山文化遗产建设、维护边疆区域稳定乃至文化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景迈山 申遗 文化认同 主体实践
原文传递
军事类抗战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申请——以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为例
5
作者 韩继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6-32,共7页
文化景观遗产作为目前一种全新的遗产类型,由于其"人类与自然共同作品"的特征而日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睐,而军事类文化景观遗产则是其一种特殊形式。有滇缅公路"民族之魂"之称和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qu... 文化景观遗产作为目前一种全新的遗产类型,由于其"人类与自然共同作品"的特征而日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睐,而军事类文化景观遗产则是其一种特殊形式。有滇缅公路"民族之魂"之称和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之说的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属于典型的军事类文化景观遗产,由于其向世界所展示中国抗战生命线上罕为人知的"超现实图景"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以至于成了中国抗战历史的集中代表和文化印痕,被称为"抗战文化地标"和"亚洲战争图腾"。深入探究"二十四道拐""申遗"的可行性并适时启动该工程,对我们来说,既是怀想曾经战争记忆的不可或缺,也是提高历史认识、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类文化景观遗产 二十四道拐 盟军 抗战时期 申遗
下载PDF
城镇居民对井冈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感知态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海胜 田逢军 +1 位作者 吴书锋 文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7,共10页
世界遗产申报是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地方居民的感知态度对世界遗产能否成功申报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价值判断、总体影响评估和个人价值影响评估三个层面对井冈山城镇居民在世界遗产申报中的感知态... 世界遗产申报是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地方居民的感知态度对世界遗产能否成功申报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价值判断、总体影响评估和个人价值影响评估三个层面对井冈山城镇居民在世界遗产申报中的感知态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井冈山申遗的积极影响感知整体上高于消极影响感知,大部分居民认为申遗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月收入等个体因素对受访者的感知态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龄对居民申遗感知态度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3)居民对井冈山遗产价值的感知和认同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与申报专家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4)居民对井冈山申报世界遗产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物价上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申报 感知态度 井冈山
原文传递
龙胜梯田“申遗”的可行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7
作者 龚世扬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龙胜梯田属于文化景观类遗产,通过分析认为其符合申请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在策略得当、措施有力的情况下,龙胜梯田"申遗"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启动相关工作,这也是实现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龙胜梯田 申遗 可行性
下载PDF
发展运河航运推动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
8
作者 展玉滨 《山东交通科技》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航运功能贯穿于京杭运河发展历程,既是历代开凿、发展、治理运河的初衷,也是运河的核心功能。从京杭运河山东段航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必须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航运,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利用中保护,在保... 航运功能贯穿于京杭运河发展历程,既是历代开凿、发展、治理运河的初衷,也是运河的核心功能。从京杭运河山东段航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必须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航运,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更好发展、利用,才能不断延续大运河的作用和灵魂。并提出发展航运的具体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运河 申遗 航运发展
下载PDF
关于打造南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景观带的思考
9
作者 吕胜宾 姜凤和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9期12-13,共2页
南运河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河段,过去水量丰沛,航运畅通,20世纪70年代以后断流。为恢复运河原有功能,并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做好准备,建议搞好水量调度,增加引黄水量和引江东线生态供水指标,进行规划治理,搞好社会融资,... 南运河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河段,过去水量丰沛,航运畅通,20世纪70年代以后断流。为恢复运河原有功能,并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做好准备,建议搞好水量调度,增加引黄水量和引江东线生态供水指标,进行规划治理,搞好社会融资,增强水利景点,打造南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带,提升城市品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带 申遗 措施 南运河
下载PDF
既针灸"申遗"成功后针灸的发展探微
10
作者 刘丽君 王志强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8期77-79,共3页
2010年11月16日,中国针灸“申遗”成功,给针灸医学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针灸发展现状,探究制约针灸在国内发展的因素,重点从针灸医生角度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助针灸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 针灸 针灸医生 申遗 现状 发展
原文传递
论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遗”应用传承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秦杨 李冠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39,共7页
应用性保护解决了"非遗"当下存在的合理性,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的体现,使之能够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然而,从固化的保存到应用激活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的商业化,传承生态的断裂,协同共享... 应用性保护解决了"非遗"当下存在的合理性,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其自身的市场价值的体现,使之能够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然而,从固化的保存到应用激活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市场的商业化,传承生态的断裂,协同共享和开放性意识不够,造成的文化艺术精神实质的迷失,社会性的共同应用的缺位。加之,文化自信的不足,造成了国际性的宣传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其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探索新时代区域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用传承发展策略,无疑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 区域性 艺术类“非遗” 应用传承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运河踏察——大运河江苏、山东段历史城镇遗产调研初探 被引量:13
12
作者 阮仪三 朱晓明 王建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8-42,54,共6页
大运河申遗是保护的契机,大运河有何保护价值,如何保护?本文通过初步调查展示了大运河现状,指出大运河依然发挥着作用,没有必要重新开凿;要端正保护的理念,要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要进行多学科协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申遗 大运河 保护遗产
下载PDF
“申遗”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庆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3,共6页
在"申遗""南水北调"和地方经济开发的背景下,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按照罗哲文先生的倡议进行建立"运河学"学科的理论探讨,并提出:将"南水北调"... 在"申遗""南水北调"和地方经济开发的背景下,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按照罗哲文先生的倡议进行建立"运河学"学科的理论探讨,并提出: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运河跨流域调水、航道整治、文物保护、休闲游憩等功能整合起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管理机制,科学实施运河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将遗产利用上升到遗产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遗” 京杭大运河 保护 利用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申遗背景下的中国自然遗产潜力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桐雯 李江海 闻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0,共5页
参照世界自然遗产地学、美学、生物生态过程和濒危物种栖息地4项申遗评选标准,依据地貌景观、生物景观等价值构成,建立美学价值评估方法;依据世界遗产13类地学主题评价框架、地质演化过程、典型类型地貌等价值构成,建立地学价值评估方法... 参照世界自然遗产地学、美学、生物生态过程和濒危物种栖息地4项申遗评选标准,依据地貌景观、生物景观等价值构成,建立美学价值评估方法;依据世界遗产13类地学主题评价框架、地质演化过程、典型类型地貌等价值构成,建立地学价值评估方法;依据生态系统过程、物种多样性、栖息地等价值构成,建立生物生态学价值评估方法。利用全球对比的方法提取和评估突出普遍价值,将中国自然遗产潜力区分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等生态环境基本单元,筛选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重点提出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和西部北部地区申遗的可能性,提出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策略与优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自然遗产 突出普遍价值 评估方法框架 申遗策略
下载PDF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草原文物》 2021年第1期5-17,共13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在疫情的影响下,各项野外工作都有所延迟。随着疫情压力的减轻,配合基本建设的调查发掘项目都渐入正轨,主动性发掘项目、配合申遗的考古发掘和配合文物保护和维修的考古发掘也都稳步开展,极大拓宽了考古发掘的广度...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在疫情的影响下,各项野外工作都有所延迟。随着疫情压力的减轻,配合基本建设的调查发掘项目都渐入正轨,主动性发掘项目、配合申遗的考古发掘和配合文物保护和维修的考古发掘也都稳步开展,极大拓宽了考古发掘的广度。虽然时间紧任务急,怛所内各项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武川县坝顶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敖汉旗辽代武安州白塔、辽上京西山佛寺遗址等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也取得了诸多成果,锡林郭勒盟乃仁陶力盖遗址、赤峰市下田家营子遗址也都有重要的发现,为今后深入开展不同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 课题考古 申遗考古 配合文物保护维修考古 配合基建考古
下载PDF
景德镇御窑厂及周边历史街区走整体申遗之路的理由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立煌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将景德镇御窑厂与周边历史街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因为只有整体申遗才能更好地体现御窑厂的本来面貌,展现众多的共生文化和伴生文化,也才能更好地保护御窑厂遗址,发挥其文化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御窑厂 历史街区 整体申遗 里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