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王霞 谢文 +1 位作者 宁勇 沈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RNP),探讨它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对93例SLE患者及1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简称非SLE组)进行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 目的:通过检测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RNP),探讨它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对93例SLE患者及1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简称非SLE组)进行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组间率比较用R×C表χ2检验。结果:三种抗体阳性率无论是单项检测还是联合检测都明显高于非SLE组(P<0.01),任一种抗体阴性的SLE患者血清中,多数可以检测到一种或几种抗体,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灵敏性与阴性预测值有所降低,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除anti-dsDNA+anti-rRNP外)有所提高。结论:三种自身抗体在SLE的诊断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联合检测将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Sm 抗DSdna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ANA谱和ds-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厚清 梁静文 董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谱)检测和不同方法双链DNA(ds-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2例SLE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欧蒙印迹...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谱)检测和不同方法双链DNA(ds-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2例SLE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欧蒙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核抗体谱。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0.3%;ELISA、欧蒙印迹法、IIF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25.3%、37.6%、35.8%,抗ds-DNA抗体总体阳性率为49.0%;抗核抗体谱中抗U1-n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25.3%、9.9%、63.0%、7.4%、20.4%、22.2%、24.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ANA谱和ds-DNA检测提高了SLE的检测敏感度和诊断率,可减少SLE的误诊和漏诊情况,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DS-dna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3种血清学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彤 文锐 曾衡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探讨3种血清学指标,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P)和抗脂蛋白酶抗体(anti-LPL)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分析该院自2001年以来71例SLE患者各主要相关血清学指标与SLE肾炎的关系。结果SLE肾... 目的探讨3种血清学指标,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P)和抗脂蛋白酶抗体(anti-LPL)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分析该院自2001年以来71例SLE患者各主要相关血清学指标与SLE肾炎的关系。结果SLE肾炎anti-dsDNA、anti-P和anti-LPL有较高的阳性率,而且它们之间存在较高的协同相关性(P<0.05)。结论anti-LPL的升高和anti-LPL与anti-P的协同相关性,及anti-LPL与anti-dsDNA的协同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SLE肾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脂蛋白酶抗体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狼疮性肾炎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及雷公藤多苷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宗海涛 李亚宁 林雪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及雷公藤多苷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肾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L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及雷公藤多苷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肾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L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及雷公藤多苷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自身抗体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降低,血清清蛋白、补体(C3)、C4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及雷公藤多苷可多靶点治疗LN,调节各项生化指标,控制病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中西医并重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多苷 他克莫司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下载PDF
双链DNA抗原冲激导致髓源性树突细胞免疫表型变化
5
作者 夏育民 方春红 +1 位作者 江珊 程鸿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双链DNA物质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57小鼠骨髓linCD117+干细胞,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其增殖并发育成不同成熟阶段的DC。提取马疫锥虫动基体DNA(kDNA),对上述DC进行冲... 目的探索外源性双链DNA物质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57小鼠骨髓linCD117+干细胞,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其增殖并发育成不同成熟阶段的DC。提取马疫锥虫动基体DNA(kDNA),对上述DC进行冲激。采用流式细胞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免疫表型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冲激前,未成熟、半成熟和成熟DC的MHC1I阳性率依次为11.42%±2.56%、27.08%±5.29%与44.63%±10.37%,CD80阳性率为8.54%±2.01%、31.35%±6.40%与52.96%±10.34%,CD86阳性率为10.22%±3.47%、32.15%±6.83%与64.72%±9.68%。冲激后,这三组DC的MHCⅡ阳性率分别上升15.63%、9.66%、4.12%,与冲激前比较,t值分别为6.21、4.35与2.82,P值均〈0.05;CD80阳性率上升9.63%、7.09%与4.09%,CD86阳性率上升13.16%、9.75%与3.10%,升高幅度皆为未成熟DC〉半成熟DC〉成熟DC。结论双链DNA抗原可促进髓源性DC表达成熟免疫表型,且成熟程度越低的DC受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抗体 抗双链dna 树突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原文传递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潮清 熊礼佳 +8 位作者 贺红光 刘芸芳 李瑾瑜 王浩宇 唐盛 叶琨 彭小梅 黄玲 唐业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疫吸附。治疗前及吸附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理功能(PF)和精神健康(MH)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联合用药治疗2周后,患者SLEDAI评分、BUN、SCr、dsDNA、IgA、IgG、IgM、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分):14.38±3.85比15.69±1.40,BUN (mmol/L):11.22±4.78比16.31±7.90,SCr(μmol/L):127.02±38.17比167.25±45.63,dsDNA(U/L):1.36±0.12比1.43±0.18,IgA(g/L):2.41±0.73比2.59±0.86,IgG(g/L):16.82±4.83比21.01±4.84,IgM(g/L):1.64±0.45比1.75±0.58,hs-CRP(mg/L):14.41±2.20比14.94±2.60,P<0.05或P<0.01〕;PF评分、MH评分、C3均升高〔PF评分(分):71.19±17.53比56.66±22.41,MH评分(分):74.01±15.72比61.50±17.98,C3(g/L):0.56±0.09比0.52±0.10,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活动期SLE近期疗效显著,能降低dsDNA、IgA、IgG、IgM、hs-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健康状况评价 抗双链dna抗体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补体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芳蕊 庞春艳 +3 位作者 吕凤凤 张文兰 赵剑波 王永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761,共5页
目的:通过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观察3种抗体阳性的狼疮肾炎(LN)患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及3种抗体在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120例,其中LN组60例,非L... 目的:通过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观察3种抗体阳性的狼疮肾炎(LN)患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及3种抗体在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120例,其中LN组60例,非LN组60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抗核抗体谱及抗C1q抗体的差异;比较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3种抗体阳性的LN患者(三阳性LN组)和非抗体阳性的LN患者(非三阳性LN组)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LN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40.00%,非LN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21.67%,2组患者抗C1q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3);LN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6.67%,非LN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6.67%,2组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P=0.027);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58.33%,非LN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40.00%,2组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45);其余抗体U1-snRNP、SmD1、Jo-1、SSA/Ro60kD、SSA/Ro52kD、SSB、scl-70、CENP-B和P0抗体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阳性LN组与非三阳性LN组患者年龄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阳性LN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非三阳性LN组降低(P<0.05)。三阳性LN组和非三阳性LN组患者不同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是SLE并发LN的危险因素,三抗体阳性可提高LN的诊断率,三阳性LN组患者补体和血液系统方面损害更严重,肾疾病活动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1Q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狼疮肾炎
下载PDF
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双链DNA、抗组蛋白和抗Sm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许娜 边菁 +3 位作者 尹光辉 朱伟涛 孙晓旭 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 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Sm抗体(Anti-S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SLE患者和12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 A...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 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Sm抗体(Anti-S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SLE患者和12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 A、Anti-ds DNA、AHA和Anti-Sm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LE组中Anu A、Anti-ds DNA、AHA和Anti-Sm的阳性率分别为42.7%、30.0%、49.3%和3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4种抗体联合检测中,Anti-Sm+Anti-ds DNA+Anu A的阳性率为12.7%,AHA+Anti-ds DNA+Anu A的阳性率为14.0%,Anti-Sm+Anti-ds DNA+AHA的阳性率为11.3%,AHA+Anti-ds DNA+Anu A+Anti-Sm的阳性率为8.7%,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升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降低。结论 4种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联合检测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对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天然DNA和细胞因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体外分泌抗双链DNA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夏金华 吴厚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检测6例活动期、6例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BMC)自发及经天然DNA(nDNA)、重组白介素2(rIL-2)和重组γ干扰素(rIFN-γ)锈导后分泌IgG类抗双链D... 检测6例活动期、6例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BMC)自发及经天然DNA(nDNA)、重组白介素2(rIL-2)和重组γ干扰素(rIFN-γ)锈导后分泌IgG类抗双链DNA(dsDNA)特异性抗体水平,观察到活动期患者血清中含量和自发分泌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后者又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体外细胞分泌水平与血清中含量密切相关(r=0.9882)。nDNA能特异地激发SLB患者的PBMXC分泌抗dsDNA抗体,但对正常人无作用。rIL-2和rIFN-γ皆能增强SLE患者PBMC产生抗deDNA抗体。nDNA和rIL-2联合应用时对活动期患者PBMC分泌抗dsDNA抗体有协同作用。作者未发现重组白介素6(rIL-6)对抗dsDNA抗体分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抗体 dna 重组 干扰素
下载PDF
抗双链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定性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娜 孔宁 +1 位作者 邹和建 万伟国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包括初发和复发)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的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抗ds-DNA抗体和ANuA定性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及ANuA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3.33%、66.28%,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为68.57%;随着抗ds-DNA抗体和ANuA滴度的减小,其免疫印迹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符合率均降低(P<0.05)。结论:抗ds-DNA抗体、ANuA定性检测诊断SLE的阳性率均不理想,建议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和ANuA诊断SLE的基础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免疫印迹法 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 ELISA法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之青 郑冰 李恩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83 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8 例非自身免疫病对照和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 抗体,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RIA 法和ELISA 法对于SLE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7.31%和62.90%、特异度分别为85.85%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和6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5%和78.14%。2 种方法检测值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ELISA 法对SLE的诊断特异度与RIA 法接近,但其敏感度更高,可有效筛查SLE 患者。同时,2 种方法均有助于监测SLE 病情的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梅 夏小明 +2 位作者 连金泉 罗兴燕 杨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in antibody,AC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9例SLE患者(SLE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CA水平,同时对SLE组患者...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in antibody,AC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9例SLE患者(SLE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CA水平,同时对SLE组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ed DNAantibody,dsDNA)、尿蛋白定性、补体C3、血小板计数等测定。结果 SLE组血清ACA阳性23例,阴性46例。SLE组血清ACA抗体水平为(13.18±11.53)kRU.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01±2.67)kRU.L-1(P<0.01)。ACA阳性组ANA平均滴度高于ACA阴性组(1∶2 549.2 vs 1∶1 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抗dsDNA、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分别为60.9%、65.2%,均显著高于ACA阴性组的34.8%、30.4%(P<0.05或P<0.01)。ACA阳性组补体C3、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43±0.17)g.L-1、(91.42±16.19)×109.L-1,均显著低于ACA阴性组的(0.59±0.19)g.L-1、(108.24±22.05)×109.L-1(均P<0.01)。结论 ACA在SLE的发病及病情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对SLE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检测
下载PDF
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永福 黄蔚霞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结合解毒祛瘀滋阴方。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结合解毒祛瘀滋阴方。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及血清中补体C3、C4、抗双链DNA (anti-dsDNA)抗体含量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总有效率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补体C3、C4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anti-dsDNA抗体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补体C3、C4含量高于对照组,anti-dsDNA抗体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补体C3、C4及抗DS-DNA抗体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轻中度 活动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解毒祛瘀滋阴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 补体 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
原文传递
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洪群 李小龙 +1 位作者 温怀凯 龚建光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清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例SLE患者、1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抗dsDN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SmD1、AnuA用德国IMTEC公司抗核... 目的 评价血清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例SLE患者、1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抗dsDN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SmD1、AnuA用德国IMTE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结果 SLE患者单项检测抗dsD 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2. 5%、80. 0%、72. 5%,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 5%,诊断效率为85. 2%。结论 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小体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DSdna SLE患者 联合检测 诊断效率 免疫法检测 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谱 诊断和治疗 重要意义 阳性率 人血清 印迹法 敏感性
下载PDF
ANA、抗ENA抗体联合抗ds-DNA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朱晓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3期80-82,共3页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4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血...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4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抗ENA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对比两组血清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阳性率,观察组不同疾病患者的抗ENA抗体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率60.42%、ANA阳性率82.08%、抗ENA抗体阳性率64.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2%、0.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疾病患者的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PM-SCL抗体、抗J0-1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蓉 杜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ith(Sm)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四种自身抗体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56例SLE患者,108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ith(Sm)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四种自身抗体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56例SLE患者,108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抗dsDNA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nuA。结果56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阳性率分别为:91.0%、44.6%、35.7%、64.3%;特异性分别为:70.9%,100%,98.7%,98.1%。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三者中,任何一项检测结果阴性时,其他两种自身抗体均出现一定阳性率,并以AnuA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阴性时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1.6%和61.1%。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9%。结论在检测的四种自身抗体中以ANA敏感性最高,其他三种特异性均可达97%以上,除AnuA敏感性稍高,其他两项检测值均低于50%。三者联合检测可较大程度提高SLE检测阳性率,并且特异性也与单独检测差异无显著性,且三者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Smith抗体 ANUA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评价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善会 郑燕 张茂修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方法资料来源门诊及住院的AID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方法资料来源门诊及住院的AID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检测采用欧蒙斑点法(抗nRNP/Sm、Sm、SSA/Ro、SSB/Lo、Scl-70和Jo-1)六项抗体及抗(ds-DNA)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在98例ANA阳性病例血清标本中核型分布为:细胞核均质型(36.74%),细胞核颗粒型(41.84%),细胞核仁型(11.22%),细胞核膜型(1.02%),细胞核着丝点型(1.02%);重叠核型中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核颗粒型(2.04%),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浆颗粒型(6.12%)等。98例ANA与ENA同时阳性血清标本中42例抗双链DNA抗体阳性(42.86%)。36例均质型阳性样本中抗SSA/Ro抗体(24.48%),抗SSB/Lo抗体(6.12%),抗nRNP/Sm抗体(6.12%)。41例细胞核颗粒型阳性样本抗nRNP/Sm抗体(19.39%),SSA/Ro抗体(15.31%),抗SSB/Lo抗体(6.12%)。ANA阳性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结论 ANA常见核型有:细胞核颗粒型,细胞核均质型及细胞核仁型。ANA均质型核型检出的抗ds-DNA抗体为主,且抗ds-DNA抗体含量与荧光强度成正比。ANA核型与抗ENA抗体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ANA及核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明确诊断AID,而且利于判断患者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E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核型
下载PDF
多项指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旻 马雅静 程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84例SLE患者及90例健康人血清自身抗体、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测定45例经4个月治疗后SLE患者的自身抗体、补体和... 目的探讨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84例SLE患者及90例健康人血清自身抗体、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测定45例经4个月治疗后SLE患者的自身抗体、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84例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D1、抗Ro/SS-A60、抗Ro/SS-A52、抗SSB、抗U1-SnRNP、抗Histon、抗Po和抗Nucle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8%、84.8%、83.3%、61.9%、45.2%、42.9%、33.3%、30.9%和9.5%;SLE患者免疫球蛋白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补体C3、C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SLE患者治疗4个月后血清抗dsDNA、抗Sm-D1、抗Ro/SS-A60、抗Ro/SS-A52、抗SSB、抗U1-SnRNP、抗Histon、抗Po和抗Nucle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5.6%、55.6%、88.9%、55.6%、55.6%、22.2%、22.2%、11.1%和33.3%。结论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LE的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 补体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艳 李丽娟 +4 位作者 韩瑞林 侯艳峰 李晓宁 闫存玲 冯珍如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法(FF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寻找适宜的检测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SLE患者92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27...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法(FF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寻找适宜的检测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SLE患者92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27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FFIA、IIF和ELISA检测血清中抗dsDNA抗体,计算各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Kappa检验评估结果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方法用于区分SLE和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能。结果用FFIA、IIF、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SLE组阳性率分别为44.6%、50.0%和62.0%,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01)。IIF与FFIA、ELIS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4和0.72。FFIA与ELISA检测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6。以串联的方式FFIA-IIF或ELISA-IIF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9.8%和67.4%,其特异性分别为92.1%和89.3%,阴阳性与诊断符合率分别提高到81.0%和81.8%。ROC曲线分析显示,FFIA的AUC最大,达到0.768,ELISA和IIF的AUC分别为0.748和0.711。结论FFIA、ELISA和IIF检测抗dsDNA抗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于SLE诊断的准确性高。ELISA-IIF或FFIA-IIF(串联)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实践中适用于SLE诊断的抗dsDNA抗体检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流式荧光法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立群 王炎强 +1 位作者 张玲 李全文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0期337-338,342,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SmD1抗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SLE患者中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0.0%、75.7%、64.3%,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1%。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SMD1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