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抗VEGF McAb在荷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体内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忠俊 程绍钧 +4 位作者 王竹筠 段前碧 段惠玲 邹晓光 滕本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研究1 31 I sc 72 69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情况 ,探讨1 31 I sc 72 69放射免疫治疗实验性人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 ①Iodogen法标记抗 VEGFMcAb(sc 72 69) ;②荷人浸润性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③荷瘤裸鼠1 31 I... 目的 研究1 31 I sc 72 69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情况 ,探讨1 31 I sc 72 69放射免疫治疗实验性人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 ①Iodogen法标记抗 VEGFMcAb(sc 72 69) ;②荷人浸润性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③荷瘤裸鼠1 31 I sc 72 69体内分布实验。结果 ①1 31 I sc 72 69比活度为 1 0 0MBq μg(放射性浓度为 18 30MBq ml) ,放射性化学纯度为 96 2 0 %。②1 31 I sc 72 69在肿瘤组织中浓聚的峰时为注入标记抗体后 96h ,此时各组织T NT比值为最高。结论 ①采用Iodogen法标记的1 31 I sc 72 69免疫活性无改变 ;②1 31 I sc 72 69动物模型肿瘤 膀胱放射性峰时出现在 96h ,比值高达 6 44 ,为应用1 31 I sc 72 69放射免疫治疗人膀胱癌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③本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McAb(sc 72 69)放射免疫治疗 (RIT)与放射免疫导引手术 (R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动物/裸小鼠 单克隆抗体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抑制胃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丹 刘敏 梁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875-1876,1883,共3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抑制剂SC236对胃癌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SC236和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并通过免疫...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抑制剂SC236对胃癌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SC236和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MVD、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236可明显延长荷瘤鼠生存期,抑制胃癌转移,降低移植瘤MVD,减低移植瘤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论SC236能有效抑制胃癌的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减低MM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胃癌 转移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经门静脉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后对荷瘤鼠CEA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葛海燕 左国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门静脉途径 (脾脏 )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后对荷瘤鼠血清、腹水和瘤组织中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接种结肠癌细胞悬液后 1 0min内 ,分别经脾脏和经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 ,对照组注射131I标记正常小鼠IgG。结果 经脾... 目的 研究经门静脉途径 (脾脏 )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后对荷瘤鼠血清、腹水和瘤组织中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接种结肠癌细胞悬液后 1 0min内 ,分别经脾脏和经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 ,对照组注射131I标记正常小鼠IgG。结果 经脾RAIT组荷瘤鼠血清、腹水和瘤组织中的CEA水平分别为 ( 2 3.8± 4 .3)、( 4 0 .1± 5.2 )、( 4 5.7± 7.0 ) μg/L ,对照组则为 ( 4 4.1±4 .7) ,( 52 .3± 7.0 ) ,( 6 7.0± 9.2 ) μg/L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经脾RAIT组荷瘤鼠血清CEA水平也低于经尾静脉RAIT组 ( 2 9.7± 4 .8μg/L) ,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门静脉途径注射131I标记抗CEA单抗较经尾静脉注射能更有效地降低荷瘤鼠血清中的CE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裸鼠 结肠癌 肝肿瘤 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性核素 ^131I标记 抗CEA单抗
下载PDF
^(125)I-Genistein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分布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项贵明 粟永萍 +1 位作者 程天民 艾国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666-1667,1670,共3页
目的研究125I-Genistein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探讨Genistein用于治疗人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Iodogen法标记Genistein;建立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125I-Genistein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肿瘤(T)与非肿... 目的研究125I-Genistein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探讨Genistein用于治疗人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Iodogen法标记Genistein;建立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125I-Genistein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肿瘤(T)与非肿瘤组织(NT)的放射性比值。结果125I-Genistein比活度为336KBq/μg,放射性化学纯度为98.72%。尾静脉给药30min后肿瘤组织的放射性达到高峰,但在各观察时相点肿瘤(T)放射性均显著低于血液、肝脏与肾脏(NT)(P<0.01);肾脏放射性明显高于肠道,30min后高于除血液外的其他受检组织;肠和脾脏的放射性始终处于极低水平。结论Genistein用于人乳腺癌的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体内生物分布 动物/裸小鼠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人绒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4
5
作者 万希润 张德永 +2 位作者 杨秀玉 宋鸿钊 李方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显像对人绒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显像效果。方法 应用131I标记的小鼠抗hCG单克隆抗体,对人绒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放射免疫显像,以正常小鼠IgG 作为对照,观察放射免疫显像效果,并测定不同组织中的...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显像对人绒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显像效果。方法 应用131I标记的小鼠抗hCG单克隆抗体,对人绒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放射免疫显像,以正常小鼠IgG 作为对照,观察放射免疫显像效果,并测定不同组织中的放射性活度,计算肿瘤非肿瘤放射活性比(TNT比值) 。结果 在注入标记抗体后24 小时,移植瘤部位即可见放射性浓聚,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浓聚增强,72~96 小时后肿瘤可以清晰显像,可显像的最小移植瘤直径为0-8 cm 。TNT比值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癌 肿瘤移植 疾病模型 放射免疫显像
原文传递
人脐血干细胞对裸小鼠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嵋景 杨崇礼 +3 位作者 符仁义 余庆 陈强 姚裕家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 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以及维持情况。方法 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致死量照射后的免疫缺陷小鼠— BAL B/C nu+ 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造血重建和植入指标情况。结果 移植组小鼠生存、造血重建及植入指... 目的 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以及维持情况。方法 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致死量照射后的免疫缺陷小鼠— BAL B/C nu+ 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造血重建和植入指标情况。结果 移植组小鼠生存、造血重建及植入指标表达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人脐血中的 CD34+ 细胞可植入且定居于小鼠骨髓中 ,并可在其中增殖、分化。结论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入裸鼠显示脐血的造血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干细胞 脐血移植 动物实验 T细胞缺陷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人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7
作者 刘洪(?) 李川 +7 位作者 王立梅 杨毅 陈玲 战忠利 国爱英 庞雁 张立华 张天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T000,共5页
将人结肠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接种于裸小鼠体内建成移植瘤THCN—8901,已传14代,历时2年多,生长稳定,可移植性成功率高.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形态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证实为人染色体,众数在63~94之间,... 将人结肠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接种于裸小鼠体内建成移植瘤THCN—8901,已传14代,历时2年多,生长稳定,可移植性成功率高.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形态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证实为人染色体,众数在63~94之间,该瘤株具有稳定产生CEA的生物学特性,用^(111)In—CEAMcAb能使裸小鼠移植瘤清晰显像.此瘤株的建立为结肠癌癌变基础及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高分化 腺癌 移植瘤模型
下载PDF
疣体组织移植制作尖锐湿疣动物模型初探
8
作者 李建华 曾抗 +3 位作者 王元占 朱晓亮 彭学标 黎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1-802,828,共3页
目的应用皮片移植法将人体组织尖锐湿疣皮片直接移植于裸鼠体表,以期形成相应动物模型。方法修剪从人体获得的尖锐湿疣组织,切成直径5mm左右的皮片,在裸鼠体表打洞,然后植入。基底部隔日注射人及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连续观察移植组... 目的应用皮片移植法将人体组织尖锐湿疣皮片直接移植于裸鼠体表,以期形成相应动物模型。方法修剪从人体获得的尖锐湿疣组织,切成直径5mm左右的皮片,在裸鼠体表打洞,然后植入。基底部隔日注射人及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连续观察移植组织的生长情况。结果部分裸鼠体表尖锐湿疣组织存活,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植入成功。平均生存期限(41±9.3)d。结论疣体组织移植可作为制备尖锐湿疣动物模型的一条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动物模型 裸鼠
下载PDF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孟丽荣 张淑兰 +2 位作者 鲁艳明 乔宠 赵彦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306-1309,1312,共5页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想的在体研究工具。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采用皮下注射接种至裸鼠体内,待肿瘤直径达0.8~1.0cm时,将其切下剪成直径为1~2mm小块,再接种...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想的在体研究工具。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采用皮下注射接种至裸鼠体内,待肿瘤直径达0.8~1.0cm时,将其切下剪成直径为1~2mm小块,再接种至另一裸鼠皮下进行传代。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皮下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ER、PR、CK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传至第二代,形成的肿瘤具备人肿瘤生物学特点。HEC-1B、皮下移植瘤DI(DNAindex)值分别为1.81±0.46、1.95±0.53,均示异倍体。可见裸鼠皮下移植瘤与HEC-1B细胞的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此细胞系建立的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表型,超微结构,DNA倍体水平特点与来源肿瘤细胞相一致,而且肿瘤的移植生长率为100%,说明该模型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是稳定的。建立的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人子宫内膜癌特征,可用于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开展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细胞株HEC-1B 疾病模型/动物异种移植 裸鼠
下载PDF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DNA含量异质性的研究
10
作者 曾知真 施尧 +3 位作者 萧树东 江绍基 张素胤 殳裕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6-259,共4页
两株人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分别经皮下、腹腔、胃壁和尾静脉接种在无胸腺裸小鼠体内。对不同接种部位形成的胃癌移植瘤,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瘤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证实,胃癌移植瘤细胞的DNA含量存在异质性。由此提示,在人胃癌裸鼠移... 两株人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分别经皮下、腹腔、胃壁和尾静脉接种在无胸腺裸小鼠体内。对不同接种部位形成的胃癌移植瘤,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瘤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证实,胃癌移植瘤细胞的DNA含量存在异质性。由此提示,在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发展过程中,伴有瘤细胞DNA含量的异质性改变。这种变化也受接种部位器官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质性 DNA 移植瘤 胃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