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脱硝系统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的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翁骥 王铮 +1 位作者 李小海 谢兴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15-2919,共5页
安徽芜湖电厂2~#炉喷氨格栅采用分区控制式喷射技术。由于格栅阀门开度、浓度场、速度场三者之间耦合较差,导致反应器出口烟道NH_3/NO_x分布极不均匀,实测NO_x最大偏差达74.7 mg·m^(-3),NH_3逃逸率最高达11.4μL·L^(-1),下游... 安徽芜湖电厂2~#炉喷氨格栅采用分区控制式喷射技术。由于格栅阀门开度、浓度场、速度场三者之间耦合较差,导致反应器出口烟道NH_3/NO_x分布极不均匀,实测NO_x最大偏差达74.7 mg·m^(-3),NH_3逃逸率最高达11.4μL·L^(-1),下游空气预热器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全区域NH_3/NO_x等摩尔比理念,并综合考虑该反应器入口的浓度场和速度场状况进行喷氨格栅优化。调整后,在660、500、330 MW3种典型工况下,NO_x浓度最大偏差分别降至5.8、10.3、11.8 mg·m^(-3),NH_3逃逸率由调前的4.64μL·L^(-1)分别降至调后的2.67、3.03、2.14μL·L^(-1)。系统总效率基本不变,但效率峰谷差异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格栅 SCR反应器 优化调整 NH3/NOx摩尔比 分区控制式
原文传递
SCR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调整试验关键问题探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德波 廖永进 +3 位作者 曾庭华 邓剑华 许凯 李方勇 《广东电力》 2016年第7期11-15,共5页
针对某电厂2号锅炉NO_x排放浓度高的现状,进行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改造。脱硝改造后由于反应器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严重不均,导致氨逃逸量大且脱硝效率较低,为此进行了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调整... 针对某电厂2号锅炉NO_x排放浓度高的现状,进行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改造。脱硝改造后由于反应器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严重不均,导致氨逃逸量大且脱硝效率较低,为此进行了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调整试验和调整后的性能评估。主要结论如下:喷氨格栅调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定期进行喷氨格栅调整试验,防止出口氨逃逸量高导致空预器堵塞;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的情况下,不应追求过高的脱硝效率,以降低脱硝成本和氨逃逸量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喷氨格栅 优化调整 氨逃逸
下载PDF
SCR系统超洁净排放调整与出口NO_x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肖育军 吴仁军 +4 位作者 陶莉 李彩亭 周艳明 车垚 杨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22-5129,共8页
针对典型SCR系统普遍存在的出口烟道与烟囱处NOx在线监测值不一致的问题与超洁净排放要求,选择2台流场与喷氨格栅结构不同的SCR系统进行性能与优化调整实验。通过对喷氨格栅区域烟气分布与喷氨调整前后出口烟道内NOx分布的测试,分析了... 针对典型SCR系统普遍存在的出口烟道与烟囱处NOx在线监测值不一致的问题与超洁净排放要求,选择2台流场与喷氨格栅结构不同的SCR系统进行性能与优化调整实验。通过对喷氨格栅区域烟气分布与喷氨调整前后出口烟道内NOx分布的测试,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与调整方案的有效性以及不同喷氨格栅结构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喷氨格栅区域烟气流场分布与区域喷氨量的不一致性是导致不同点位NOx浓度在线监测值不一致的原因;依据调整方案能有效实现SCR出口烟道内NOx浓度均匀分布与超洁净排放的要求;改造后,能针对烟道宽度方向上烟气不均现象进行区域喷氨量调整的喷氨格栅结构Ⅱ与更均匀的烟气分布,促使调整后的2号机组A、B两侧出口NOx浓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明显优于1号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格栅 调整方案 速度分布 相对标准偏差 超洁净排放
原文传递
燃煤电厂优化调整飞灰含碳量及NO_(x)浓度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国奇 李德波 +3 位作者 苗建杰 阙正斌 陈拓 冯永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78-382,389,共6页
针对某燃煤电厂2号锅炉存在的飞灰含碳量高、脱硝系统NO_(x)浓度分布不均及氨逃逸量增加等技术问题,通过开展煤粉细度调整试验、变氧量调整锅炉效率分析试验及SCR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调整试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进而确定锅炉最佳运... 针对某燃煤电厂2号锅炉存在的飞灰含碳量高、脱硝系统NO_(x)浓度分布不均及氨逃逸量增加等技术问题,通过开展煤粉细度调整试验、变氧量调整锅炉效率分析试验及SCR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调整试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进而确定锅炉最佳运行方式,降低飞灰含碳量,减少SCR脱硝系统氨逃逸量,提高脱硝效率。结果表明: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的调整对于煤粉燃烧影响较小;将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控制在5.85%可有效提高锅炉效率,调整后的飞灰含碳量有效降低;经喷氨格栅调整后反应器出口的NO_(x)浓度相对标准偏差降低为20%;喷氨格栅调整试验后反应器出口氨逃逸平均值降低至1.31μL/L;当SCR脱硝系统退出,SNCR投入后,SCR反应器入口NO_(x)浓度分布严重不均匀,SCR出口氨逃逸量较高,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采用SNCR与SCR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增加氨气在脱硝系统中的存留时间,在降低氨逃逸量的同时提高系统脱硝效率。在解决飞灰含碳量高问题的同时,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及机组脱硝系统脱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优化调整 SNCR SCR 氨逃逸 喷氨格栅调整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磨煤机组合工况的喷氨格栅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臻 陈彪 +1 位作者 邹正伟 童小忠 《浙江电力》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从已投运的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SCR脱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如脱硝反应器出口与烟囱排放口的在线监测值相差较大、脱硝出口氨逃逸超标、两侧喷氨量实际值偏离计算值等。脱硝系统内浓度场不均是造成上述问题... 从已投运的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SCR脱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如脱硝反应器出口与烟囱排放口的在线监测值相差较大、脱硝出口氨逃逸超标、两侧喷氨量实际值偏离计算值等。脱硝系统内浓度场不均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针对性喷氨方式是改进脱硝系统运行的有效手段。针对机组运行实际,开展一种基于加权磨煤机组合工况的喷氨格栅调整方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增加测试仪表、不对喷氨手动阀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变动工况的NOX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系统 磨煤机组合 喷氨格栅 优化调整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英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174-177,共4页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分布不均匀,致使出口NO_(x)浓度偏差大、喷氨过量、局部氨逃逸浓度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以600 MW机组为例,通过优化调整喷氨格栅开度,使SCR装置出口NO_(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分布不均匀,致使出口NO_(x)浓度偏差大、喷氨过量、局部氨逃逸浓度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以600 MW机组为例,通过优化调整喷氨格栅开度,使SCR装置出口NO_(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均匀下降37%,脱硝效率平均提高12.7%,氨逃逸浓度平均降低0.23 mg/m^(3)(标态,干基,6%O_(2))。SCR反应装置在满足氨逃逸排放达标的情况下,SCR反应器平均最大脱硝效率为86.5%。SCR反应器出口NO_(x)浓度、氨逃逸浓度均匀性提高,喷氨优化调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氨格栅 优化调整 SCR NO_(x)
下载PDF
基于脱硝SCR喷氨优化调整试验过程中异常问题分析及处理
7
作者 黄本宏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53-56,共4页
文章介绍了某燃煤电厂600 MW机组脱硝喷氨优化调整试验过程中遇到了异常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处理,试验完成后达到了优化调整的目的,提高了脱硝系统整体的脱硝效率,解决空预器差压上升的问题、NOX浓度倒挂现象,降低脱硝出口... 文章介绍了某燃煤电厂600 MW机组脱硝喷氨优化调整试验过程中遇到了异常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处理,试验完成后达到了优化调整的目的,提高了脱硝系统整体的脱硝效率,解决空预器差压上升的问题、NOX浓度倒挂现象,降低脱硝出口氨逃逸率,保证了机组设备的安全性、连续性、经济性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喷氨格栅(AIG) 优化调整 氨逃逸率
下载PDF
300MW燃煤机组脱硝AIG优化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齐晓辉 李超 +1 位作者 牛如清 曲立涛 《电站系统工程》 2017年第5期71-74,77,共5页
以某电厂燃煤运行机组锅炉烟气SCR脱硝系统为对象,针对系统内流场布置不合理,NOx和NH3混合不够充分等原因造成氨逃逸严重,提出机组运行中SCR系统导流板布置后一种喷氨优化的方法,并以出口NOx浓度分布、脱硝效率、氨逃逸、液氨消耗量等... 以某电厂燃煤运行机组锅炉烟气SCR脱硝系统为对象,针对系统内流场布置不合理,NOx和NH3混合不够充分等原因造成氨逃逸严重,提出机组运行中SCR系统导流板布置后一种喷氨优化的方法,并以出口NOx浓度分布、脱硝效率、氨逃逸、液氨消耗量等指标对该方法综合评价,通过其它运行工况进行检验,实现SCR系统的最优运行,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适用性,结合机组运行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了改善脱硝系统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运行机组 SCR脱硝系统 喷氨格栅 优化调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