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士人山水美学:晋宋山水文化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士人山水美学着眼于以士人在政统与道统之间的文化定位与价值追询来审视山水的审美意义,并由此把握士人的山水传统及艺术创造。晋宋山水美学处在中国山水审美发展史的始发端,它孕育于士人美学体系初步建立的美学氛围,以玄佛自然观关于... 士人山水美学着眼于以士人在政统与道统之间的文化定位与价值追询来审视山水的审美意义,并由此把握士人的山水传统及艺术创造。晋宋山水美学处在中国山水审美发展史的始发端,它孕育于士人美学体系初步建立的美学氛围,以玄佛自然观关于宇宙本体与理想人格的探讨为哲学基础,门阀政治格局下士族文化的兴衰构成发展的外部环境、魏晋以来抒情诗思的意象化线索则成为其内在的美学特质。晋宋士人山水美学的发轫形态、理论宗旨、美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对后世山水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山水美学 美学氛围 士人美学 山水文化
下载PDF
根雕艺术创作经验谈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石和 《雕塑》 2015年第4期70-71,共2页
根雕艺术,包含了艺术家发掘、彰显自然之美的能力,也包含了艺术家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笔者在与自然根材不断地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地体悟到一种身心交融的境界,在理性的思考中进行感性的艺术处理,将个性化的情思置入到千变万化的... 根雕艺术,包含了艺术家发掘、彰显自然之美的能力,也包含了艺术家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笔者在与自然根材不断地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地体悟到一种身心交融的境界,在理性的思考中进行感性的艺术处理,将个性化的情思置入到千变万化的根材之中,把自然的纹路和印痕进行梳理、妙用和整合,为的是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根艺美学意境,并逐步地接近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雕艺术 根材 美学意境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意境与气氛——关于艺术本体论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彭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1,共8页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艺术作品本体论在新的美学理论中尤为突出。艺术作品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艺术作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实体?不过,当代美学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艺术作品的实体问题,迫使我...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艺术作品本体论在新的美学理论中尤为突出。艺术作品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艺术作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实体?不过,当代美学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艺术作品的实体问题,迫使我们开放传统的本体论范畴系统,以便接受存在于西方形上学标准二分的框架之间的实体。与西方标准二分的框架不同,中国传统形上学中存在一种三分的范畴系统,在新现象学中也可以发现这种三分的范畴系统。新现象学中的气氛的本体论地位,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的本体论地位类似,它们都存在于主客体之间,因此很好地把握住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气氛 艺术作品本体论 新现象学 中国传统美学
原文传递
江南园林的山水画美学意境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华春 寻胜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文章对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山水画美学意境进行分析和阐述 ,主要从造园史、园林的主持设计者以及所遵循的透视原理、体现出的色彩风格、主要塑造对象、营造的意境等角度 ,阐述江南古典园林所具有的那种参差自然、藏漏互补、恬静淡雅、... 文章对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山水画美学意境进行分析和阐述 ,主要从造园史、园林的主持设计者以及所遵循的透视原理、体现出的色彩风格、主要塑造对象、营造的意境等角度 ,阐述江南古典园林所具有的那种参差自然、藏漏互补、恬静淡雅、虚实相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山水画 美学意境
下载PDF
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航 陈飞虎 《设计》 2021年第24期120-123,共4页
为为探讨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方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对自然触发的审美体验以及空间气氛感知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总结出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空间气氛营造途径理论模型,最后以百花寨茶文化展示中心景观设计项目作为... 为为探讨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方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对自然触发的审美体验以及空间气氛感知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总结出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空间气氛营造途径理论模型,最后以百花寨茶文化展示中心景观设计项目作为实践案例加以印证和深化。得到通过设计实践印证的基于自然审美体验的景观空间气氛营造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审美体验 空间 气氛营造 景观设计
下载PDF
生态视域下城市形态审美场生态运行研究
6
作者 刘松茯 朱海玄 《新建筑》 2011年第5期81-83,共3页
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是由形体质态的审美活动、感性质态的审美氛围、理性质态的审美范式双向对生形成的整体性结构,其通过审美活动的生态响应、审美氛围的生态向性、审美范式的生态模式三大结构层次的生态运转,系统地促进城市形态审美场... 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是由形体质态的审美活动、感性质态的审美氛围、理性质态的审美范式双向对生形成的整体性结构,其通过审美活动的生态响应、审美氛围的生态向性、审美范式的生态模式三大结构层次的生态运转,系统地促进城市形态审美场生态审美质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视域 城市形态 审美活动 审美氛围 审美范式
下载PDF
花与状况的美学——以夜樱的氛围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子路(译) 《中国美学》 2018年第1期109-128,共20页
在'春之花'绘画展上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关于花的描绘方式,一种是以中川一政的《玫瑰》为代表的插在花瓶里的大型的花,另一种则是以樱花为题材的绢本或纸本彩色的日本画。前者以静物画为代表,体现了西欧人类中心主义对于花的描... 在'春之花'绘画展上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关于花的描绘方式,一种是以中川一政的《玫瑰》为代表的插在花瓶里的大型的花,另一种则是以樱花为题材的绢本或纸本彩色的日本画。前者以静物画为代表,体现了西欧人类中心主义对于花的描绘方式。后者则并不存在如静物画一般的、对物体实在性的细致描写,而是可以看出一种在无常与变化中尊重一时的充实的审美意识,是与'看花'相对应的'感花'。后者这种对状况进行限定并包含了气象因素的氛围审美意识广泛地根植于东亚的传统与感性之中,是超越了单纯的视觉体验的全身心性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自然美 夜樱 氛围
原文传递
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及其文化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关桂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当下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往往被异化为一种作为寻求职业捷径的技术培训。本文通过对艺术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阐明了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在对象、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区别及艺术教育应有之义。
关键词 美育 艺术教育 文化思考 艺术专业教育 文化氛围
下载PDF
浅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竞芬 《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从教学体会和经验出发,探讨了中专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及方法。
关键词 美育 氛围 艺术语言
下载PDF
红色影像的审美空间——以纪录片《惊涛》为例探讨视听语言的创新与突破
10
作者 韩波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0期185-188,共4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到电视,从互联网到自媒体,都纷纷推出建党百年重大主题的创作和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体量党史纪录片如何才能从海量的红色影像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此类纪录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到电视,从互联网到自媒体,都纷纷推出建党百年重大主题的创作和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体量党史纪录片如何才能从海量的红色影像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此类纪录片为了不损害党史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往往有意无意地规避掉很多故事与细节、情感与个性,以史实性、史料性为主要诉求。而《惊涛》的创作,则完全摒弃了党史类纪录片“以画面加解说”或“以解说贴画面”的传统手法,从“重构人物与故事、以青春为底色、注重氛围的营造”三个方面寻找突破点和创新点,有效拓展了纪录片的审美空间,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该文以《惊涛》为例,从创作者视角出发探讨小体量党史纪录片的创作方法,提出了多种创新思路,对党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影像 审美空间 青春底色 镜头语言 氛围与旋律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边疆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2-87,共6页
边疆对于内地主流文化区域内的汉族作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质。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在对边疆异域的想象中,流溢出不同于内地中原或东部沿海文学的异质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生活的描写... 边疆对于内地主流文化区域内的汉族作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质。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在对边疆异域的想象中,流溢出不同于内地中原或东部沿海文学的异质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生活的描写,使特殊的边缘文化群落和宗教题材进入了当代文学的表现领域。通过对边疆大自然的复魅书写与动物重塑,树立了自然伦理的尊严;通过对边疆神性文化的推崇,表达了一种对过度理性的反思。同时,他们的边疆叙事小说,也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更加丰盈的想象力,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容量和刚健的风格等诸多新的审美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汉族作家 边疆叙事 文学史意义 价值取向 审美气象
下载PDF
导游讲解意境研究
12
作者 王亮亮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0-51,54,共3页
导游讲解是游客审美体验的来源之一及重要影响因子,提升导游讲解质量关键在于完善导游讲解之意境。文章用中国传统美学之意境理论详细研究了游客特殊的审美接受过程,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导游讲解意境之营造方法,通过对导游讲解意境之提升,... 导游讲解是游客审美体验的来源之一及重要影响因子,提升导游讲解质量关键在于完善导游讲解之意境。文章用中国传统美学之意境理论详细研究了游客特殊的审美接受过程,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导游讲解意境之营造方法,通过对导游讲解意境之提升,从而使游客获得高峰旅游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游讲解 审美接受 意境 高峰审美体验
下载PDF
“风暴——宁静”的语义空间——莱蒙托夫抒情诗《帆》的意境与关键意象的语境
13
作者 顾蕴璞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3,共4页
"风暴——宁静"是抒情诗《帆》中的一对关键意象,它们的语境建构着全诗的意境,一旦译者对它们误读,便直接误导译诗读者对本诗意境的理解,使这首经典名诗的思想、艺术价值蒙受损失。
关键词 风暴 宁静 语境 意境 张力
原文传递
《奇冤报》审美艺术简论
14
作者 谢实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新奇"、"本色"论被引入戏曲之后,一直以来都被剧作家们所重视,是衡量戏曲审美的重要标准。《奇冤报》是一种特大型连台戏曲,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趣味。在作品的题材、立意上,作者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展现了戏曲的"... "新奇"、"本色"论被引入戏曲之后,一直以来都被剧作家们所重视,是衡量戏曲审美的重要标准。《奇冤报》是一种特大型连台戏曲,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趣味。在作品的题材、立意上,作者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展现了戏曲的"新奇"之美;在语言、情感上,作者采用俚俗之语入戏,寓浅于深,突出了整部戏的思想情感,具有"本色"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冤报》 审美艺术 新奇 本色
下载PDF
民国上海清遗民园林诗中的气氛美学意蕴
15
作者 朱银花 刘红麟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
民国时期,在上海租界生活的华人中,有一类身份特殊的群体,即清遗民。出于对清王朝的忠诚以及对民国新政权的否定,避免现实生存环境的冲击,其避世于高度城市化的上海租界,并有意识地通过园林,营造前代遗民的隐居气氛,以强化身份记忆,还... 民国时期,在上海租界生活的华人中,有一类身份特殊的群体,即清遗民。出于对清王朝的忠诚以及对民国新政权的否定,避免现实生存环境的冲击,其避世于高度城市化的上海租界,并有意识地通过园林,营造前代遗民的隐居气氛,以强化身份记忆,还原文化语境,与之相对应的即是其园林诗中山林隐居意蕴以及遗民情结意蕴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清遗民 园林 气氛美学
下载PDF
从《女巫》看儿童电影改编的美学策略
16
作者 徐洁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
从儿童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女巫》改编中的美学策略确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对游戏精神的稀释、恐怖艺术的失范和家园主题的淡化。这些不当的改编减少了原著的魅力,也对儿童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电... 从儿童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女巫》改编中的美学策略确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对游戏精神的稀释、恐怖艺术的失范和家园主题的淡化。这些不当的改编减少了原著的魅力,也对儿童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电影改编时必须得当地应用美学策略,考虑其观众的特殊性,把握好游戏精神的精髓和恐怖的"度"以避免负面创伤的产生。而作品若能涉及有关人性、人生思考的主题,则更利于引导儿童精神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巫 美学策略 儿童电影 游戏精神 恐怖艺术 家园主题
下载PDF
高校美育的价值逻辑、现实难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麻凯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22,共3页
美育在人格塑造、陶冶情操、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的需要。高校美育作为五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面临着重构与改革,完善高校美育体系是高校实现基本功能的... 美育在人格塑造、陶冶情操、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的需要。高校美育作为五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面临着重构与改革,完善高校美育体系是高校实现基本功能的重要途径,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德智体劳的关键桥梁。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存在许多现实难点,需要通过进一步明确高校美育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高校美育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健全高校美育的评价机制,才能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目标定位 环境氛围 评价机制
下载PDF
课堂教学气氛美的特点、价值与实现——基于气氛美学新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美雅傈 李如密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5期33-38,共6页
教学气氛用来描述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发生的课堂情绪。教学气氛的主要特点是双重性,它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既是影响教学的主体,也是被影响的客体;它具有半即兴性的性质。教学气氛美是教学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感性和理性和... 教学气氛用来描述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发生的课堂情绪。教学气氛的主要特点是双重性,它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既是影响教学的主体,也是被影响的客体;它具有半即兴性的性质。教学气氛美是教学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感性和理性和谐的特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富有新意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和维持。教学气氛美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让学习更有意义,增加迁移的可能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完善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氛美学 教学气氛 教学气氛美 特点 价值 实现
下载PDF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意境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宏 《艺术探索》 2007年第1期103-104,共2页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对它的探源以及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本文从意境说产生的历史渊源、意境的美学本质以及意境的创构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 意境 艺术精神实质 艺术想像 意境创构
下载PDF
梦意象形式美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意象,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对其都格外重视,堪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永恒的主题。梦意象之所以能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特有的美学特征关系密切。在形式美学特征方面,梦意象最为突... 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意象,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对其都格外重视,堪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永恒的主题。梦意象之所以能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特有的美学特征关系密切。在形式美学特征方面,梦意象最为突出的特征有凝缩的时间、结构的多样化以及拟实的氛围等。这些形式美学特征为梦意象塑造了一个绚丽离奇、亦真亦幻的审美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梦意象独特的审美感染力和神奇的美学功能才有了释放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意象 形式美学 凝缩的时间 结构 拟实的氛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