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5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易永林 李薇 郝秀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本文报道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5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其中原粒细胞白血病M_19例,M_215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2例,粒单细胞白血病M_414例,单核细胞白血病M_58例。结果表明:GSL对各型原... 本文报道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5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其中原粒细胞白血病M_19例,M_215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2例,粒单细胞白血病M_414例,单核细胞白血病M_58例。结果表明:GSL对各型原代培养的急非淋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对急性粒单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较强。除8例外,50例诱导后的细胞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形态学、功能及细胞化学方面的改变。这一研究结果提示,GSL可能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分化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 原代培养 白血病
下载PDF
抗凋亡基因livin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娴静 孙慧 +1 位作者 王桂叶 范清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了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原代细胞l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l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以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livin mRN... 为了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原代细胞l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l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以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livin mRNA在初治ANLL患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p<0.05);复发后其表达又升高。在初治ANLL患者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livin基因过度表达和ANLL的发病呈正相关;livin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livin可作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基因 LIVIN基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NF-κB活化及WT1、MDR1的表达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雷瑚仪 赵谢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3-257,共5页
本研究通过观察初治与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活性及WT1、MDR1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为寻找新的改善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45... 本研究通过观察初治与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活性及WT1、MDR1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为寻找新的改善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初治组20例(A组),难治组25例(分为B、C两组)。以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各组病人NF-κB的活化水平,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病人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对照组未检测到NF-κB活化及WT1和MDR1表达;在初治组中NF-κB的活化水平、WT1和MDR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难治组,而在难治B、C两组中三者无明显区别;各组病人细胞中NF-κB活化水平与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F-κB的活化,WT1、MDR1的高表达可能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的原因之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的活化水平与WT1、MDR1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WT1 MDR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芳 田文亮 +3 位作者 汤平 陈晨 姜中兴 孙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整理2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影像学数据,按照疾病发展演变分期归纳总结各个病例的特点与共性。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淋... 目的总结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整理2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影像学数据,按照疾病发展演变分期归纳总结各个病例的特点与共性。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还有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26例患者随访统计死亡12例,失访2例,存活12例;CNSL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与程度不同,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并发于急性白血病的各个亚型,临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娟霞 蔡瑞娜 +1 位作者 张丽平 李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5期530-532,536,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期间健康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ANLL患者分为对照组(n=60,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n=60,采取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期间健康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ANLL患者分为对照组(n=60,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n=60,采取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LP量表各维度(自我实现、压力应对、健康责任、运动行为、营养支持、人际支持)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心理领域、躯体领域、生活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NLL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模式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下载PDF
急慢性白血病P27(Kip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卢瑞南 盛瑞兰 +4 位作者 李建勇 朱广荣 丁小建 朱兰兰 苏恩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观察P2 7(Kip1)蛋白在常见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白血病类别、染色体异常、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用蛋白印迹法加化学发光法对 82例初诊或复发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P2 7(Kip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 ,P2 7(Kip1)在急... 为观察P2 7(Kip1)蛋白在常见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白血病类别、染色体异常、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用蛋白印迹法加化学发光法对 82例初诊或复发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P2 7(Kip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 ,P2 7(Kip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表达高于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P =0 .0 33)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P =0 .0 0 8)中表达。P2 7(Kip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中表达高于在CML中表达 (P =0 .0 17)。P2 7(Kip1) >0 .6 5 5组首次化疗有效率 (CR和PR)高于P2 7(Kip1)≤ 0 .6 5 5组 ,两者有显著差异(P =0 .0 4 1)。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P2 7(Kip1) >0 .6 5 5组生存期长于P2 7(Kip1)≤ 0 .6 5 5组 ,P =0 .0 0 6 5 ;而且在ANLL(P =0 .0 2 71)、ALL(P =0 .0 2 6 6 )组中均有显著差异 ,P2 7(Kip1)表达高的 ,生存时间长 ,P2 7(Kip1)表达低的 ,生存时间短。P2 7(Kip1)表达低似乎与ALL患者多种染色体异常相关 (r =- 0 .775 ,P =0 0 4 )。而P2 7(Kip1)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原始细胞数、血LDH以及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2 7(Kip1)表达的高低与急性白血病的首次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密切相关 ,低表达预示着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27(Kip1)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参数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志雄 张阳根 朱小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15-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特点,揭示血细胞分析参数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初诊和检验人员血细胞分析复检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的140例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参考值进行对照分析。结...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特点,揭示血细胞分析参数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初诊和检验人员血细胞分析复检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的140例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参考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主要特点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升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RBC、NEU%、PLT降低,RDW、BASO%、MONO%、MONO、BASO、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参数主要特点为Hb、HCT、NEU%、RBC、PLT、NEU、EOS%降低,LYM%、RDW、WBC、LYM升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特点为贫血且红细胞大小不一,PLT减少,NEU%和EOS%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数增高,BASO和WBC总数增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细胞分析区别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BASO%、MONO%、MONO、BASO、NEU升高为主要特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以LYM%、WBC、LYM升高,NEU、EOS%降低为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 急性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氟达拉滨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宇宏 曹慧琴 +5 位作者 葛繁梅 高雪梅 苏保雄 郝彩霞 刘卉 张筱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794-7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氟达拉滨(FA方案)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化疗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FA方案巩固化疗,Flu 30mg/(m2.d)d1-3,Ara-c(1.0-2.0)g/q12h×3d,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应用FCM... 目的:观察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氟达拉滨(FA方案)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化疗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FA方案巩固化疗,Flu 30mg/(m2.d)d1-3,Ara-c(1.0-2.0)g/q12h×3d,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应用FCM以白血病细胞(leukemiam cell,LC)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监测两组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并与传统骨髓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A方案组MRD逐渐减少,3年复发率48%,对照组3年复发率64%,且容易出现髓外复发,两组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FA方案组患者均发生IV级骨髓抑制现象,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其他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黏膜炎、肝功能损伤;大多数不良反应能被患者耐受,F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A方案可以清除缓解后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能预防中枢白血病,不良反应轻,体内代谢快,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化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剂量阿糖胞苷 氟达拉滨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巩固化疗 残留病灶
下载PDF
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梅君 李哲 +1 位作者 金洁萍 李斌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8期2867-2868,共2页
目的探讨米托葸醌和阿糖胞苷(MA方案)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方案治疗30例ANLL患者,其中米托葸醌10-15mg/d静脉滴注,连续3d;阿糖胞苷100mg,2次/d静脉滴注,连续7d,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 目的探讨米托葸醌和阿糖胞苷(MA方案)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方案治疗30例ANLL患者,其中米托葸醌10-15mg/d静脉滴注,连续3d;阿糖胞苷100mg,2次/d静脉滴注,连续7d,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MA方案治疗初治/复发ANLL患者总有效率为90%,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继发感染,脱发和肝功能损害。结论MA方案治疗初治/复发ANLL患者总有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初治/复发
下载PDF
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钊宇 张宇 +2 位作者 杨洁飞 钟剑文 刘兰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8-150,152,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网织血小板水平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网织血小板水平在ANLL患者化疗期间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中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ANLL患者23例,年龄16~70岁.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 目的 研究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网织血小板水平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网织血小板水平在ANLL患者化疗期间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中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ANLL患者23例,年龄16~70岁.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3例ANLL患者(ANLL组)化疗前、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及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网织血小板百分数(RP%),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NLL患者RP,RP%和PLT在疾病的不同状态下检测的结果是不同的,ANLL组化疗前PLT和RP低于对照组(t=4.837,13.930,P均〈0.05);R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023,P〉0.05);骨髓恢复期RP和RP%高于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后(t=0.220~1.040,P均〈0.05),而PLT计数无显著改变(t=0.029~0.987,P均〉0.05);ANLL患者RP%与PLT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 外周血RP和RP%是反映ANLL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一个早期而且敏感的指标,与PLT比较,RP能更有效地反映ANLL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恢复,以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化疗 骨髓造血功能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文艳 涂三芳 +1 位作者 陆志刚 李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36-539,共4页
随着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急性白血病(AL)的研究进展中的运用,AL的诊断分型已由1976年提出的以形态学为主的FAB分型发展到2001年的MICM分型,突出体现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在AL诊断分型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 随着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急性白血病(AL)的研究进展中的运用,AL的诊断分型已由1976年提出的以形态学为主的FAB分型发展到2001年的MICM分型,突出体现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在AL诊断分型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还对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及新药研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论述染色体异常和融合基因的表达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对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NLL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对疾病预后评估做个总结。近年来,对ANLL各型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的进一步阐释有助于开发新的白血病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融合基因
下载PDF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丽雅 赖冬波 佟莉贞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临床特征及对不同治疗的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89例儿童ANLL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儿童ANLL以M1、M2亚型居多,占37.1%;临床表现中髓外浸润较多见;②总诱导缓解率6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临床特征及对不同治疗的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89例儿童ANLL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儿童ANLL以M1、M2亚型居多,占37.1%;临床表现中髓外浸润较多见;②总诱导缓解率68.6%,使用DAE诱导方案1疗程CR率为40.1%;③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缓解率87.5%,平均CCR33个月;④进入巩固治疗的ANLL患儿中5例完成4次大剂量Ara-c强化治疗,其中3例CCR≥36个月。结论①儿童ANLL的1疗程CR率与诱导治疗的强度相关;②As2O3有助于降低APL患儿的复发率,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③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强化治疗有助于提高儿童ANLL的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青兰 权建文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8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NLL)74例...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8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NLL)74例。对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PLT),并比较治疗效果及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和淋巴细胞毒试验(LCT)变化情况。结果162例患者输注PLT均超过4次,所有患者均选择第4次输注PLT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输注前,ALL组患者的PLT为(11.7±9.3)×10^9/L,ANLL组为(10.3±6.5)×10^9/L(P〉0.05);输注24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患者中64例为CCI无效,其中CCI无效组LCT阳性48例,CCI有效组LCT阳性4例;ANLL组患者中24.例为CCI无效,其中CCI无效组LCT阳性8例,CCI有效组LCT阳性4例。结论相对于ALL患者而言,PLT输注治疗ANLL患者的临床效果似乎更为显著,而两组患者PLT输注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为LCT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原文传递
STI57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CD_(117)分化抗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澹台林芳 冯茹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STI571对急性非淋巴(ANLL)白血病细胞CD117及原代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STI571培养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7的表达,涂片吉姆萨、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粒、单核细胞均有不同... 目的探讨STI571对急性非淋巴(ANLL)白血病细胞CD117及原代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STI571培养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7的表达,涂片吉姆萨、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粒、单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原早幼细胞逐渐减少,中晚幼和成熟细胞数增加,并且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改变,有诱导向同系终末分化的作用。CD117的表达于STI571作用后下降,培养后各药物浓度组与培养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培养前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后各浓度组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0.1μmol·L-1与10μmol·L-1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I57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有诱导向同系终末分化的作用,对c-kit酪氨酸激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药物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STI571 CD117 影响的研究 分化抗原 细胞分化 显著性差异 过氧化物酶染色 药物浓度 ST1571 原代细胞 终末分化 白血病细胞 流式细胞仪 酪氨酸激酶 c-kit 分化作用 不同浓度 染色观察 不同程度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伍卿 刘晓艳 +1 位作者 刘利群 邓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0-252,255,共4页
目的评价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用1997年7月~2002年5月的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对以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组(米托蒽醌组,24例)和以柔红霉素为主的... 目的评价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用1997年7月~2002年5月的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对以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组(米托蒽醌组,24例)和以柔红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组(对照组,11例)之间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诱导治疗1疗程后,米托蒽醌组完全缓解率59.09%,对照组40.00%,米托蒽醌组不缓解率13.64%,对照组30.00%,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坚持治疗的病例随访1~5.5a,米托蒽醌组(10例)有2例无病生存超过5a,1例超过2.5a,2例超过1a;对照组(6例)中,1例无病生存超过5a,1例完全缓解4a,但死于扩张性心肌病。随访期间,米托蒽醌组有50.00%复发,对照组有66.70%复发。在诱导缓解期,米托蒽醌组粒细胞缺乏时间长于对照组[(12.2±3.7)dvs(8.1±2.6)d],P<0.01,血小板小于20×109/L的时间亦长于对照组[(8.1±2.6)dvs(6.2±1.6)d],P<0.05。米托蒽醌组并发感染率90.90%,高于对照组50.00%(P<0.05),而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55%vs40.00%)(P<0.05)。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和脱发等毒副反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儿童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治疗 米托蒽醌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佩艳 杨文博 +5 位作者 刘红 张怡 刘林 张曦 龚奕 陈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306-130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多样,髓外浸润较多见,MICMe分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t(15,17)、inv(16)等遗传学...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多样,髓外浸润较多见,MICMe分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有t(15,17)、inv(16)等遗传学异常者治疗反应良好.结论了解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体外长期培养的生长类型与临床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海 达万明 +1 位作者 董国平 刘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作者应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进行了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骨髓的长期培养,按照培养4周后基质细胞、CFU-ANLL和CFU-GM的生长情况,将其生长状态分为三型.Ⅰ型(11/17例)为培养净化有效... 作者应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进行了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骨髓的长期培养,按照培养4周后基质细胞、CFU-ANLL和CFU-GM的生长情况,将其生长状态分为三型.Ⅰ型(11/17例)为培养净化有效型;Ⅱ型(3/17例)为部分净化有效或需经4周以上培养观察其净化效果型;Ⅲ型(3/17)其基质细胞缺陷,体外培养各种细胞均同步死亡.Ⅰ型患者化疗后有效率(81.8%)比Ⅱ型(66.7%)和Ⅲ型(33.3%)显著地高(P<0.05).该结果提示临床应用Dexter体系净化白血病细胞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时,应按其体外生长类型选择患者,此类型分类与临床状态无关,其净化作用与临床化疗之间无选择性交叉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骨髓培养 生长类型 临床病理
下载PDF
Neuropilin-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宿颖 陈少华 +5 位作者 黄梅娟 杨力建 韩素芳 王震 吴秀丽 李扬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了解neruophlin 1(NP 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 12例ANLL和 2 0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 ,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收集贴壁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 目的 :了解neruophlin 1(NP 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 12例ANLL和 2 0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 ,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收集贴壁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的cDNA ,了解NP 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ANLL和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方法 ,NP 1基因在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率为 (4 7.1%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85 % )P <0 .0 5。结论 :参与调控骨髓基质细胞的NP 1基因可表达于部分ANLL和大部分正常人的骨髓基质细胞中 ,NP 1在AN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低表达 ,可能与其调节造血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pilin-1基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RT-PCR
下载PDF
以多饮多尿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彤 杨文娟 +1 位作者 李高 白海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88-78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多饮多尿起病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口干、多尿入院,病初在外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多饮多尿起病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口干、多尿入院,病初在外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在我院行骨髓穿刺确诊为AML。结论:AML除广泛浸润髓外脏器外,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并发尿崩症,若临床发现不明原因的尿崩症,要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枢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下载PDF
PURGING OF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PROGENITORS BY PROCAINE AND HYPERTHERMIA
20
作者 荣跃 夏学鸣 林宝爵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3-76,共4页
Procaine and hyperthermia have been shown to possess a relatively selective cytotoxicity to leukemlc cells.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ocaine and hyperthermia on the growth of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 Procaine and hyperthermia have been shown to possess a relatively selective cytotoxicity to leukemlc cells.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ocaine and hyperthermia on the growth of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GM-CFU) and ieukemic progenitors (L-CFU)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if this combination resulted in a great selective killing of leukemlc cells than that achieved by procaine or heat alone. When the cells were treated simutaneously with procaine (2 mM) and hyperthermia (42℃) for one hour, the killing of L-CFU was enhanced considerably whereas GM-CFU were not markedly affected.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procain and hyperthermia might offer an efficient mean to selectively purge residual leukemlc cells in vitro. Procaine with hyperthermia may have a role in clinical autoi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leuk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AINE Hyperthermies acute non- lymphocytic leukemia Pur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