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构建中国武陵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 被引量:19
1
作者 彭振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5,15,共6页
在全人类都在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今天,当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的时候,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地区也在寻求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就土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和土家族分布的特点,以及土家族传统文... 在全人类都在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今天,当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的时候,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地区也在寻求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就土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和土家族分布的特点,以及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存量看,开发利用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整体规划,分区域实施,构建一个中国武陵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将加快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地区 文化资源 构建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从国神到家神:武陵地区伏波信仰变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洪林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8,共8页
伏波将军马援信仰是武陵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唐宋之际,伏波将军成为国家神系中的显赫神灵。元明清时期,伏波神职功能逐渐泛化,成为武陵地区各族群广泛信仰的地方神。在武陵地区土著族群的家族化过程中,受伏波文化记忆的影响,一些... 伏波将军马援信仰是武陵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唐宋之际,伏波将军成为国家神系中的显赫神灵。元明清时期,伏波神职功能逐渐泛化,成为武陵地区各族群广泛信仰的地方神。在武陵地区土著族群的家族化过程中,受伏波文化记忆的影响,一些家族形成马援祖先认同,使得伏波神成为家神。伏波神与家神结合,使伏波信仰在武陵地区产生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波信仰 马援 武陵地区
下载PDF
武陵民族地区中药材产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忠斌 朱乾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7-165,共9页
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武陵地区中药材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的现状及主要做法和经验,指出了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武陵地区中药材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武陵地区 中药材 产业化对策建议
下载PDF
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志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6-43,共8页
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可分为民族口承教育、汉文字人文作品教育、学校教育三类。其学校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又可分为以汉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古代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所代学校教育和以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教... 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可分为民族口承教育、汉文字人文作品教育、学校教育三类。其学校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又可分为以汉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古代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所代学校教育和以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教育三阶段。对该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对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地区 民族教育 历史 现状
下载PDF
吴灵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可更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耿新新 陈立 +2 位作者 黄正国 朱谱成 马琳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83,88,共5页
为研究吴灵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更新能力,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确定了研究区不同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特点,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H的计时作用,结合全混模型,分别计算平原区及台地区的地下水年更新速率。结果表明:大部分平原区潜水更新速率... 为研究吴灵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更新能力,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确定了研究区不同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特点,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H的计时作用,结合全混模型,分别计算平原区及台地区的地下水年更新速率。结果表明:大部分平原区潜水更新速率小于0.1%/a,地下水开采量较大的地区为10.1%~10.5%/a;台地区的潜水更新速率整体上为1.8%~3.1%/a。总体上研究区承压水更新速率小于0.1%/a,地下水开采量大的区域更新速率可达2.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同位素 更新速率 吴灵地区
下载PDF
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武陵地区地域场所再造——五柳大院地方街区更新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湘琦 李旭霞 王迪 《华中建筑》 2019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地方街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地方街区的更新面临着延续历史文脉与满足时代需求的双重挑战。该文基于武陵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从"日常生活"微观层面对武陵地区五柳大院地方街区更新的定位和任务进行了解读,提出地域场所再... 地方街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地方街区的更新面临着延续历史文脉与满足时代需求的双重挑战。该文基于武陵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从"日常生活"微观层面对武陵地区五柳大院地方街区更新的定位和任务进行了解读,提出地域场所再造的四大策略——空间结构重构、邻里场所再生、地域性当代演绎及民俗节日的复兴,试图通过积极街区空间的营造、日常生活行为的引导、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强化以及民众精神的复苏实现武陵地区地方街区的有机更新,探讨关于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地区 地方街区 日常生活 地域性
下载PDF
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作——《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评介
7
作者 黄柏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180,共4页
《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一书全面、深入探讨了宋、元至民国九百余年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以及与之同步发生的区域社会转型,较系统地展示了武陵地区的移民史以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程。该书具有研究... 《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一书全面、深入探讨了宋、元至民国九百余年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以及与之同步发生的区域社会转型,较系统地展示了武陵地区的移民史以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程。该书具有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运用合理、充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结论独特的特点,是一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兼有的学术专著,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武陵地区 边界流动 族群变迁
下载PDF
中华文明发祥于武陵地区的有力论证——简评《中华文明源流新探》
8
作者 邬锡鑫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35-36,共2页
弄清中华文明的起源,并更进一步地考察和展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对于中华民族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自信,意义非常重大。蒋南华先生研究中华文明源与流的问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有力地论证了武陵地区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弄清中华文明的起源,并更进一步地考察和展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对于中华民族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自信,意义非常重大。蒋南华先生研究中华文明源与流的问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有力地论证了武陵地区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而形成了《中华文明源流新探》这本颇具学术分量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源流 武陵地区
下载PDF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山区的民族格局及军事互动
9
作者 吴明永 黄天一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主要有巴、武陵蛮和其他族群。这些族群与中央政府的军事活动频繁,军事联系逐渐加强,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反叛导致政府采取军事行动平叛,而且还体现在中央政府征伐带来少数民族造反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调...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主要有巴、武陵蛮和其他族群。这些族群与中央政府的军事活动频繁,军事联系逐渐加强,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反叛导致政府采取军事行动平叛,而且还体现在中央政府征伐带来少数民族造反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调等方面。这些军事互动活动,带来了武陵地区社会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格局 武陵地区 军事互动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空间特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为例 被引量:39
10
作者 刘一明 胡卓玮 +1 位作者 赵文吉 王志恒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7,共9页
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本文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县级行政区划为例,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中选取主要贫困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BP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自然致... 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本文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县级行政区划为例,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中选取主要贫困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BP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自然致贫指数、社会经济消贫指数,分析贫困的内在成因,探究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因素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大部分县的自然致贫程度在中等以上,其中,铜仁、湘西地区程度较为严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不高,缓解贫困的能力不强;黔江地区、张家界地区的贫困程度较低,铜仁地区和湘西地区的贫困程度较高。各县的贫困状况和贫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古丈、龙川,务川、正安,隆回、新化及道通、城步共同构成武陵山片区"大分散、小聚集"的贫困分布格局。今后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致贫因素,深入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武陵山片区 贫困程度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武陵山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1
作者 殷洁 裴志远 +2 位作者 陈曦炜 易湘生 孙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0-117,共8页
武陵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该区域内洪水灾害频发,使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阻力。本文基于灾害系统学原理,构建了适合区... 武陵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该区域内洪水灾害频发,使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阻力。本文基于灾害系统学原理,构建了适合区域成灾特点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风险评估模型,对武陵山区洪水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区域洪灾易发,但承灾体脆弱性较低,致使武陵山区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全区总体水平较低,高风险区呈东北-西南向条带状分布,从东南向西北,依次有:东南部的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隆回县、邵阳县、洞口县、武冈市高风险区;中部的石门-慈利-沅陵-芦溪-辰溪-溆浦-麻阳-芷江一线高风险区,西北部的丰都-石柱西北部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估 GIS 武陵山区
下载PDF
黔东及邻区武陵运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戴传固 陈建书 +2 位作者 卢定彪 马会珍 王雪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78-84,共7页
黔东及邻区武陵运动对该地区影响明显,形成了中、晚元古代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贵州梵净山北及湖南大庸、岳阳、平江地区是武陵运动的构造高位区,向南东方向在平面上出现有规律变化,表现为上覆地层从缺失区至沉积区,接触关系从高... 黔东及邻区武陵运动对该地区影响明显,形成了中、晚元古代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贵州梵净山北及湖南大庸、岳阳、平江地区是武陵运动的构造高位区,向南东方向在平面上出现有规律变化,表现为上覆地层从缺失区至沉积区,接触关系从高角度不整合、低角度不整合至平行不整合,中元古代地层的变形变质程度逐渐减弱;反映出该地区武陵运动的中心位置为贵州梵净山、湖南大庸、岳阳、平江一线,是南华狭窄洋盆萎缩、消亡,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的汇聚碰撞形成华南板块,中元古代该地区洋陆转换历程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运动 地质意义 黔东及邻区
下载PDF
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开发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清 李细归 +1 位作者 吴黎 陈刚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4,共8页
武陵山区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 武陵山区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格局 开发 湖北武陵山区
下载PDF
武陵山区薄荷油成分分析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庸 李兴发 《经济林研究》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对武陵山区引种栽培的椒样薄荷和亚洲薄荷进行水蒸汽蒸馏,提取薄荷油,采用气相色谱(GC-14A)进行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武陵山区这两种薄荷油的品质优良,优干出口日本的其他产地薄荷油。
关键词 薄荷油 成分分析 品质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海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1,183,共8页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铸牢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而重要作用。近年来,武陵山区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不断铸牢了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也还存在对其内涵理解不深、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铸牢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而重要作用。近年来,武陵山区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不断铸牢了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也还存在对其内涵理解不深、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挖掘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意识形态属性,保障制度缺位与治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两者的科学内涵,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挖掘利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形象,将民族文化产业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顶层设计,出台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民族文化产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尹华光 晏海清 尹美菊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发也有一定的基础,且当地政府和人民具有强烈的旅游扶贫致富愿望,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开发、掠夺开发和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实施航母战略、市场战略、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发也有一定的基础,且当地政府和人民具有强烈的旅游扶贫致富愿望,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开发、掠夺开发和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实施航母战略、市场战略、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Constructing a Core Collection for Maize (Zea mays L.) Landrace from Wuling Mountain Region in China 被引量:8
17
作者 YAO Qi-lun FAN Ping ZOU Shu-xi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23-1432,共10页
Based on the genetic clustering from 42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ir geographic origin and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124 maize landraces from Wuling Mountain region in China were used fo... Based on the genetic clustering from 42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ir geographic origin and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124 maize landraces from Wuling Mountain region in China were used for constructing a core collection. Four evaluating parameters for maize landrace core collection, including mean difference percentage (MD), variance difference percentage (VD), coincidence rate of range (CR), and variable rate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R), were assessed With 20 quantitative traits. It was shown that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landraces in Wuling Mountain region had the tendency to associate with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The 124 landraces were clustered into 18 subgroups when the coefficient of genetic similarity (GS) is 0.28. Eighteen landraces, each of which was from one subgroup, were applied to construct the core collection with a sampling percentage of 15%. Comparison of the initial and core collec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st quantitative traits. An average of 6.3 and 6.5 alleles were detected in the initial and core collection, respectively. Mean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in the core collection (0.7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itial one (0.72). MD was lesser than 20% and CR was more than 8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strategy would be feasible for constructing the core collection that well represents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initial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 collection MAIZE LANDRACES SSRS wuling Mountain region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其管理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小琳 秦雄 +2 位作者 黄明江 段于峰 梁晓刚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建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并探讨其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武陵山片区怀化市城北社区45名糖尿病患者,建立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对纳入患者管理3个月,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血压等指标的达标率,以... 目的建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并探讨其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武陵山片区怀化市城北社区45名糖尿病患者,建立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对纳入患者管理3个月,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血压等指标的达标率,以及个体化治疗知晓率、3个月复诊率、并发症筛查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社区医护人员在专科医师指导前后糖尿病专科知识水平。结果建立了比较适合该社区的医院-社区管理的具体实施模式以及45份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互联电子档案。干预后45例糖尿病患者GHb、甘油三酯、血压等达标率以及个体化治疗知晓率、3个月复诊率、并发症筛查率均较前提高(P<0.05),低血糖发生率降低(P<0.05)。16名社区医护人员在专科医师指导后糖尿病专业知识笔试分数由(48.1±10.4)分上升至(85.3±6.1)分(P<0.05)。结论所建立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能更好地让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更符合我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 管理模式 湖南 武陵山
下载PDF
武陵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1 位作者 周金星 王昭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9-716,共8页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C1)、杉木人工林(C2)、杜仲人工林(C3)、油桐人工林(C4)、润楠次生林(C5)、毛竹杉木混交林(C6)及荒草灌丛(C7)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产流量大小排序...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C1)、杉木人工林(C2)、杜仲人工林(C3)、油桐人工林(C4)、润楠次生林(C5)、毛竹杉木混交林(C6)及荒草灌丛(C7)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产流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3>C7>C5,产沙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7>C5>C7,润楠次生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而油桐人工林最差;产流量与产沙量线性关系显著,降雨量与产流量、产沙量的回归关系以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优。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结构与持水状况、植被盖度等下垫面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较大,而海拔、坡度的影响较小,其中产流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毛管持水量和总孔隙度,产沙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产流 产沙 武陵山区
下载PDF
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灿 黄璜 +2 位作者 郑华斌 黄尧 隆斌庆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武陵山区地域广阔,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武陵山区各民族经典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的养生、教育、旅游、文化传播功能的开拓。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乡村旅游的精神文化特点入手,分析了多样的... 武陵山区地域广阔,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武陵山区各民族经典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的养生、教育、旅游、文化传播功能的开拓。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乡村旅游的精神文化特点入手,分析了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下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方式,认为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能拓展乡村旅游的功能,带动文化游、民俗游、景观游、养生游、体验游,有助于促进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和谐互动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