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抗寒冻、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梁慧敏 夏阳 王太明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综述了植物在各种环境胁迫下通过诱导相关胁迫基因的表达、进而激活相应的保护代谢途径,同时对抗逆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等的研究也作了概述,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克隆、鉴定的抗逆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它们转入植物体内引起的植物抗性表达等。
关键词 抗逆基因 代谢调整 信号传导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植物抗盐碱、耐干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
作者 江香梅 黄敏仁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克隆、鉴定的抗盐、耐旱基因中细胞相容性物质合成基因及其来源、作用机制 ,及它们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稳定性及转基因植物的抗盐、耐旱性等 ;同时对抗盐、耐旱的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等的研究作了概述。
关键词 抗盐耐旱基因 调渗物质 信号传导 转录因子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变化与作用 被引量:44
3
作者 刘丽君 彭建新 +2 位作者 洪华珠 叶雯 乔媛媛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在各种凋亡信号的诱导下,线粒体会发生显著的结构与功能性的变化,包括各种促凋亡蛋白(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等)的释放,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电子传递链的变化,以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核转录因子以线粒体为中介也参与了细胞凋... 在各种凋亡信号的诱导下,线粒体会发生显著的结构与功能性的变化,包括各种促凋亡蛋白(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等)的释放,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电子传递链的变化,以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核转录因子以线粒体为中介也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线粒体在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表明,线粒体与昆虫细胞凋亡也有密切的关系。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凋亡 促凋亡蛋白 通透性转换孔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戴海夏 宋伟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 ,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 ,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并对氧...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 ,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 ,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并对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健康效应 生物学机制 污染水平 心肺系统疾病 毒理学 转录因子 自由基 氧化损伤
下载PDF
番茄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朱芸晔 薛冰 +4 位作者 王安全 王文杰 周昂 黄胜雄 刘永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7-774,共8页
bZI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应答的调控,属于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为了系统地阐明番茄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方法,对番茄基因组中的bZIP转录因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bZI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应答的调控,属于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为了系统地阐明番茄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方法,对番茄基因组中的bZIP转录因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基因组共编码70个bZIP转录因子基因,划分为14个亚族,即A、B、C、D、E、F、G、H、I、J、K、L、S和X.番茄、拟南芥和水稻bZIP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揭示了进化过程中Group 3和Group 4的成员数目大大增加,进化过程较激烈.氨基酸保守域DOG1和MFMR分别特定存在于12个和6个bZIP成员蛋白序列中.在番茄各器官组织中,干旱、盐、细菌和病毒侵染胁迫条件下,43个番茄bZIP基因不同程度地被诱导表达.以基因表达值上调或下调1.5倍为阈值,部分bZIP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地诱导上调或下调表达.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调控番茄的果实等组织的生长发育,以及逆境胁迫条件下的防御应答反应.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其中7个代表性番茄bZIP基因,被进一步验证了在叶片和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鉴定得到的番茄bZIP转录因子基因,可用于今后番茄育种及改良的基因工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BZIP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燕华 何水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11-815,共5页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抵御病害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病策略 ,在农业可持续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 (SAR)作为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抵御病害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病策略 ,在农业可持续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 (SAR)作为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其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不少进展 .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病 R基因 转录因子 启动子 信号转导 SAR
下载PDF
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熊莺 王广发 +5 位作者 张俊艳 吴少瑜 徐伟 张嘉杰 吴曙光 饶进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后,采用不同剂量的柚皮苷预处理HUVECs,然后高糖诱导HUVECs;加入荧光染料标记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与HUVECs共同孵育,荧光显微...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后,采用不同剂量的柚皮苷预处理HUVECs,然后高糖诱导HUVECs;加入荧光染料标记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与HUVECs共同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并拍照,比较粘附密度;提取总蛋白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处理后HUVECs粘附分子的表达;荧光染料结合法检测处理后HUVECs活性氧的产生;提取处理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蛋白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在核内的量。结果高糖诱导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柚皮苷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间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活性氧产生,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核因子-κBp65活化。结论柚皮苷可能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活性氧产生,从而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进一步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影响HUVECs与THP-1细胞的粘附,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粘附分子 活性氧 转录因子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T-bet和GATA3的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少敏 张春霞 李维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童血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探讨急性ITP发病机制中Th1/Th2细胞分化的趋势及其与转录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测定急性TIP患儿发作期(n=...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童血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探讨急性ITP发病机制中Th1/Th2细胞分化的趋势及其与转录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测定急性TIP患儿发作期(n=30)和缓解期(n=28)外周血中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并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和IL-4含量。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ITP患儿发作期血中T-betmRNA表达和IFN-γ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发作期血中GATA3mRNA表达和IL-4的含量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急性ITP存在明显的Th1优势分化现象,且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1/TH2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儿童
原文传递
土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胜雄 刘永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WRKY转录因子家族属于一类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植物防御应答反应的转录因子.通过HMMER 3.0软件,在土豆基因组中进行WRKY转录因子的比对搜索和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得到81个土豆WRKY转录因子,被划分为3个大... WRKY转录因子家族属于一类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植物防御应答反应的转录因子.通过HMMER 3.0软件,在土豆基因组中进行WRKY转录因子的比对搜索和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得到81个土豆WRKY转录因子,被划分为3个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Ⅱ组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组:Ⅱ-a、Ⅱ-b、Ⅱ-c、Ⅱ-d和Ⅱ-e.土豆、拟南芥和水稻的WRKY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揭示出:土豆和水稻基因组中分别发生了物种特异的WRKY基因扩增事件,其中Ⅱ-e组中发生了土豆基因组中特有基因扩增.同组中的WRKY成员蛋白序列中的氨基酸保守域构成基本一致.各个分组成员的氨基酸保守域组成特异;但共有的保守域区段在各个分组中仍然存在.在受伤、干旱、盐以及病毒侵染胁迫条件下,28个土豆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模式被阐明;其中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地诱导增加或者降低,很可能参与了调控土豆逆境胁迫条件下的防御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WRKY 土豆 进化分析 表达模式 胁迫防御应答
原文传递
调控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宗艳 李名扬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植物色泽表型的差异取决于体内色素种类、含量、色素分布及表皮细胞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在因素。笔者从调控类黄酮色素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入手,结合国外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对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的类型、表达特性、功能和进... 植物色泽表型的差异取决于体内色素种类、含量、色素分布及表皮细胞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在因素。笔者从调控类黄酮色素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入手,结合国外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对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的类型、表达特性、功能和进化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在花色选育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人UCA1基因转录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梅 李旭 陈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人类膀胱癌特异性表达的UCA1基因转录调控作用原理。方法运用CpG岛预测软件EMBOSS CpGplot、CpG Island Searcher、Methprimer、CpG finder对UCA1基因启动子CpG岛进行分析。利用转录因子预测软件MatrixCatch和T... 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人类膀胱癌特异性表达的UCA1基因转录调控作用原理。方法运用CpG岛预测软件EMBOSS CpGplot、CpG Island Searcher、Methprimer、CpG finder对UCA1基因启动子CpG岛进行分析。利用转录因子预测软件MatrixCatch和TFSEARCH对UCA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进行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对所预测到的转录因子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结果 CpG岛预测发现UCA1基因全长启动子区中不存在CpG岛,因此UCA1基因属于组织特异性基因与前期研究报道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预测及筛选发现UCA1基因核心启动子存在4个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转录因子。根据预测结果选取2个转录因子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鉴定,确定1个转录因子可与UCA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结合。结论 UCA1基因启动子区无CpG岛存在,该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可能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并确定转录因子c-Myb可以与UCA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UCA1基因 转录调控 转录因子
下载PDF
转录因子调控EMT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文静 邓文彬 秦鑫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2期272-276,共5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转录因子SNAIL、TWIST和ZEB在EMT中作用研究较多。它们转录调控EMT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同时,它们受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复杂而精准的调控。阐明转录因子调控EMT在肿瘤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转录因子SNAIL、TWIST和ZEB在EMT中作用研究较多。它们转录调控EMT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同时,它们受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复杂而精准的调控。阐明转录因子调控EMT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为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上皮间质化 肿瘤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活性氧对低氧诱导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学军 彭兆云 +1 位作者 陈箫莹 陶恒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0-664,共5页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脂质损伤。许多证据表明,氧分压改变、激素、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均可引起的ROS增加,作为细胞信号分子,ROS可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各种低氧诱导基因调节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活性复合体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构体。最近研究发现,无论是缺氧或非缺氧情况,ROS均参与HIF活性的调节。本文主要就ROS的产生及其对HIF活性调节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活性氧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防治抑郁症的药理靶点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睿 张佳莉 +2 位作者 赫明超 李钺 张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67-474,共8页
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在抑郁症的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转录因子(CREB、NF-κB、Nrf2)、分子信号通路(BDNF-Trk... 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在抑郁症的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转录因子(CREB、NF-κB、Nrf2)、分子信号通路(BDNF-TrkB、MAPK、GSK-3β、TLR-4-NLRP3-IL-1β)等靶点干预的药理作用及中药复方防治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抑郁症 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作用靶点
下载PDF
TGFβ1对肺成纤维细胞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杨 王德文 +3 位作者 宋良文 彭瑞云 高亚兵 马俊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进行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应用10μg/L TGFβ1进行处理,通过凝胶阻滞电泳(EMSA)、免疫印迹和免疫...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进行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应用10μg/L TGFβ1进行处理,通过凝胶阻滞电泳(EMSA)、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照射后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变化及Ⅰ型胶原和Ⅰ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Ⅰ,PAI-1)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RLF中AP1和Smad3-Smad4形成弱阻滞条带,SP1无阻滞条带形成。以10μg/LTGFβ1处理后,3种转录因子所形成的阻滞条带明显增强,PAI-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多。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1可促进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的活化,并进而增加PAI-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转录因子 Ⅰ型胶原 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regulates fengycin product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NCD-2 under low-phosphate conditions 被引量:8
16
作者 GUO Qing-gang DONG Li-hong +5 位作者 WANG Pei-pei LI She-zeng ZHAO Wei-song LU Xiu-yun ZHANG Xiao-yun MA P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9-157,共9页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NCD-2 is an excellent biocontrol agent for plant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he lipopeptide fengycin is one of the active antifungal compounds in strain NCD-2. The regulator PhoP and its sensor ...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NCD-2 is an excellent biocontrol agent for plant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he lipopeptide fengycin is one of the active antifungal compounds in strain NCD-2. The regulator PhoP and its sensor kinase PhoR compose a two-component system in B. subtilis. In this study, the phoR- and phoP-knockout mutants were constructed by in-frame deletion and the role of PhoR/PhoP on the production of fengycin was determined. Inactivation of phoR or phoP in B. subtilis decreased its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growth in vitro compared to the strain NCD-2 wild type. The lipopept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strain NCD-2 wild type and its mutant strains by hydrochloric acid precipitate, and the lipopeptides from phoR-null mutant orphoP-null mutant almost lost the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B. cinerea growth compared to the lipopeptides from strain NCD-2 wild type. 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FPLC) analysis of the lipopeptides showed that inactivation of phoR or phoP genes reduced the production of fengycin by strain NCD-2. The fengycin production abilities were compared for bacteria under low-phosphate medium (LPM) and high-phosphate medium (HPM), respectivel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gulation of fengycin production by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occurred in LPM but not in HPM. Reverse transcriptionaI-PCR confirmed that the fengycin synthetase gene fenC wa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phoP when cultured in LPM. 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partially restored by complementation of intact phoR or phoP gene in the mutant.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greatly regulated fengycin production and antifungal ability in B. subtilis NCD-2 mainly under low-phosphat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two-component system Iipopeptides transcriptional factor PhoR/PhoP
下载PDF
植物WRKY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超 王翠香 +4 位作者 梁燕 李春明 张兆云 矫兴杰 韩传明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79-84,共6页
植物生命过程依赖于众多转录因子对基因的调控表达。WRKY转录因子是近20多年来发现的植物特有的、数量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研究发现,WRKY转录因子共同的结构特征是含有高度保守的、结合目的基因W-box的WRKY结构域。WRKY转录因子通... 植物生命过程依赖于众多转录因子对基因的调控表达。WRKY转录因子是近20多年来发现的植物特有的、数量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研究发现,WRKY转录因子共同的结构特征是含有高度保守的、结合目的基因W-box的WRKY结构域。WRKY转录因子通过自我调节或交叉调节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物进程。本文对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和分类、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其在植物中的作用,以期为未来WRKY转录因子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转录因子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学习记忆过程中磷酸化的CREB在大鼠脑纹状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刚 舒斯云 +2 位作者 包新民 陈旭 红常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磷酸化的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 (cAMPresponsiveelementbindingprotein ,CREB)在脑纹状体内的表达。 方法将动物首先在Y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训练 ,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的CREB ... 目的探讨大鼠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磷酸化的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 (cAMPresponsiveelementbindingprotein ,CREB)在脑纹状体内的表达。 方法将动物首先在Y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训练 ,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的CREB ( phosphorylatedCREB ,pCREB)在脑纹状体内的表达。结果大鼠经电Y迷宫训练后 ,脑纹状体内侧的边缘区内即有明显的 pCREB阳性表达 ,而假训练组或对照组的边缘区内均无明显的pCREB阳性表达。此外 ,在海马、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处也有较多的 pCREB阳性表达。结论大鼠进行电Y迷宫厌暗学习时 ,脑纹状体边缘区内磷酸化的转录因子pCREB参与学习记忆的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CREB Y迷宫 逃避性学习 记忆 纹状体 边缘区 动物
下载PDF
抗逆转ABP9基因黑麦草和高羊茅植株的鉴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磊 吴金霞 +4 位作者 董芳 梁华 叶兴国 路铁刚 赵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77,共6页
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barti和telstar品系以及高羊茅(Festuca elata)追寻者品系作为相应的受体材料,采用实验室克隆的玉米(Zea mays)抗逆相关转录因子ABP9通过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轰击2种方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再生植株;并对再生... 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barti和telstar品系以及高羊茅(Festuca elata)追寻者品系作为相应的受体材料,采用实验室克隆的玉米(Zea mays)抗逆相关转录因子ABP9通过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轰击2种方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再生植株;并对再生植株进行PCR、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子检测以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ABP9在基因组中整合并表达且抗逆性得到显著提高的转基因黑麦草和高羊茅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高羊茅 转基因 ABP9 抗逆性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水稻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成科 肖国举 李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2-947,共6页
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等逆境因子胁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水稻的抗逆性,尤其是揭示其抗逆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水稻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在... 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等逆境因子胁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水稻的抗逆性,尤其是揭示其抗逆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水稻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在水稻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类型主要有b ZIP、MYB/MYC、WRKY、AP2/EREBP和NAC,它们的结构通常由DNA结合结构域、转录活化结构域、寡聚化位点和核定位信号组成。转录因子在水稻逆境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们将逆境信号传递和放大,通过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中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结合,调控下游多个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水稻对逆境应答反应,最终实现水稻获得综合抗逆性的提升。该文简要概述了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构特点、分类与功能特性,重点论述了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指出了转录因子应用过程中转基因水稻产生的负效应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负效应问题的研究思路,同时展望了今后转录因子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挖掘和应用新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以及阐明其抗逆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胁迫 抗逆性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