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及其象征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桑开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在经历了13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佛教造像艺术体系及文化特点。依据这一特点探析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和题材类型,其题材分类为绘画类、雕塑类和雕刻类三大类,其中每个大类中还可进行类型分类,每个类...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在经历了13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佛教造像艺术体系及文化特点。依据这一特点探析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和题材类型,其题材分类为绘画类、雕塑类和雕刻类三大类,其中每个大类中还可进行类型分类,每个类型又可划分出其组成结构体系。题材类型主要分为非情节性和情节性两大类。这些造像艺术以印藏文化的源头和佛教显密经论的基本思想为依据,呈现出藏传佛教特色鲜明的文化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佛教造像 造像艺术
原文传递
西藏杂技艺术产生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玲辉 阿旺晋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7-102,共6页
西藏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在吐蕃时期就广为开展了。研究认为,在西藏历史上产生了与民族性格相一致的杂技艺术,桑耶寺、古格遗址、大昭寺等寺院壁画描绘了技艺超绝的杂技和乐舞演出的情景。吐蕃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对西藏古代... 西藏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在吐蕃时期就广为开展了。研究认为,在西藏历史上产生了与民族性格相一致的杂技艺术,桑耶寺、古格遗址、大昭寺等寺院壁画描绘了技艺超绝的杂技和乐舞演出的情景。吐蕃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对西藏古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西藏传统杂技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杂技 艺术 发展
下载PDF
西藏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关系之再议
3
作者 张亚莎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本文是基于早年相关研究的一个重新思考与讨论。以往研究认为西藏山南地区11世纪末叶的扎塘寺壁画所呈现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主要是南亚的波罗面相与吐蕃化了的服饰的一种组合,在艺术传承上应该是10-11世纪新进入的东印度波罗风格与原... 本文是基于早年相关研究的一个重新思考与讨论。以往研究认为西藏山南地区11世纪末叶的扎塘寺壁画所呈现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主要是南亚的波罗面相与吐蕃化了的服饰的一种组合,在艺术传承上应该是10-11世纪新进入的东印度波罗风格与原有的吐蕃王朝时期旧有传统(蕃式服饰)相互融合而致。新的研究表明,扎塘寺壁画人物图像的孤立性是因为即使它接收了11世纪卫藏新进入的波罗艺术样式,但其主体,无论是人物面相还是服饰主要都继承的是唐代吐蕃王朝时期的艺术脉络,并与吐蕃占领之下的敦煌石窟艺术有密切关系,从而证明即使是西藏地区在北宋年间仍能看到敦煌艺术或明或暗的影响,且远在边陲的卫藏地区仍与中国西部佛教艺术整体流变有着密切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世纪 卫藏 扎塘寺壁画 波罗面相 蕃式服饰 敦煌艺术
下载PDF
论嘉绒藏绣工艺的艺术形态及其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嘉玮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7-105,共9页
嘉绒藏绣是藏族传统刺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技艺互鉴,彰显了嘉绒藏族女性的智慧与匠心。本文以丹巴嘉绒藏绣为例,从基础针法、图案题材、色彩构成、布局特点、材质特征等五个方面对其工艺的艺术形态进行了描述... 嘉绒藏绣是藏族传统刺绣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技艺互鉴,彰显了嘉绒藏族女性的智慧与匠心。本文以丹巴嘉绒藏绣为例,从基础针法、图案题材、色彩构成、布局特点、材质特征等五个方面对其工艺的艺术形态进行了描述与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艺术形态的成因,旨在更好地保护、开发与传承嘉绒藏绣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巴 嘉绒藏族 刺绣 艺术形态 形成原因
下载PDF
藏族锅庄舞的艺术底蕴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袁婷婷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藏族锅庄舞是流传于藏族古老的民间艺术,是藏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锅庄舞成为藏族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锅庄舞成为藏族舞蹈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藏族锅庄舞展示了藏族人民的热情、淳朴和奔放,呈现出浓... 藏族锅庄舞是流传于藏族古老的民间艺术,是藏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锅庄舞成为藏族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锅庄舞成为藏族舞蹈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藏族锅庄舞展示了藏族人民的热情、淳朴和奔放,呈现出浓郁的藏族舞蹈艺术风格。伴随时间的沉淀,承载着深厚藏族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锅庄舞,因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精湛的技艺与鲜明的艺术形式,时至今日,依旧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此,研究藏族锅庄舞的艺术底蕴及未来发展,有利于提高锅庄舞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锅庄舞 艺术底蕴 未来发展
原文传递
在藏区文化旅游景点弘扬《四部医典》曼唐艺术的传播方式探讨
6
作者 安莹洁 郑访江 +3 位作者 阳嵘莎 马志强 羊措吉 公保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66-70,共5页
《四部医典》曼唐艺术是藏区独特而重要的文化遗产,弘扬这些宝贵的曼唐文化艺术已成为新时代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藏区各大文化旅游景点弘扬和传播《四部医典》曼唐艺术,需要将其翻译成藏语、汉语、英语3... 《四部医典》曼唐艺术是藏区独特而重要的文化遗产,弘扬这些宝贵的曼唐文化艺术已成为新时代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藏区各大文化旅游景点弘扬和传播《四部医典》曼唐艺术,需要将其翻译成藏语、汉语、英语3种语言,面向国内外游客进行传播,在此基础上建立曼唐艺术展览馆,培训一批专业的曼唐艺术讲解员,面向前来旅行的各国游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他们解读和讲解曼唐艺术的历史、特点和价值,提供更全面的文化体验,并与当地民众和旅游从业者合作,这不仅可以激发游客对藏区文化的兴趣,还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进一步将藏医《四部医典》曼唐艺术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文化 旅游景点 《四部医典》 曼唐艺术 文化价值 艺术展览 传播策略
下载PDF
站在神的一边——略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彭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塑和擦擦等。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体现了藏族文化鲜明的宗教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藏传佛教 雕塑艺术
下载PDF
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柴永柏 《音乐探索》 CSSCI 2012年第2期3-12,共10页
生活在川北的羌族和白马藏族是我国西部人文地理版图中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种群,其历史与文化主要通过口耳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打击,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其独具特色... 生活在川北的羌族和白马藏族是我国西部人文地理版图中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种群,其历史与文化主要通过口耳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打击,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其独具特色的服饰、刺绣、歌曲、舞蹈等民族民俗文化遗产日渐衰落。文章拟从上述民俗艺术的四个方面,探讨两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传统同质的社会在面临分化加剧、利益格局复杂化的挑战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调节机制,寻求原生态且民族特色浓厚的民俗文化艺术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方式。以此抛砖引玉,推动全社会对于羌族、白马藏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白马藏族 民俗艺术 服饰与刺绣 歌曲与舞蹈 保护开发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古人类的艺术创作--基于中更新世手脚印形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章典 王蕾彬 +6 位作者 Matthew R Bennett 张盛达 张海伟 李腾 张悦 苏佳佳 王晓晴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2-790,共9页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过程中,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邱桑村的古泉华沉积上新发现了由5个手印和5个脚印组成“岩面艺术”(parietal art)。对这一“岩面艺术”进行解剖学测量、3D模型模拟、铀系测年和手脚印形态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①“岩...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过程中,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邱桑村的古泉华沉积上新发现了由5个手印和5个脚印组成“岩面艺术”(parietal art)。对这一“岩面艺术”进行解剖学测量、3D模型模拟、铀系测年和手脚印形态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①“岩面艺术”是在泉华没有成岩之前由古人类有意压上去的;②“岩面艺术”所在岩层的U/Th年代为226~169 ka B.P.,这其中包含一个手指印岩层的表面直接年龄(207~188 ka B.P.);③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发表的古人类在青藏高原上活动的最早记录之一,也为古人类适应高寒、低氧环境提供了新的证据;④此岩面艺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上面的手印也是古人类留下的最早的手印;⑤这一原始的岩面艺术表明,创作它的古老人种可能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空间感知能力,此岩面艺术的发现也将有可能改写人类艺术史,并且加深我们对已消失的古人类认知水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面艺术 古人类 认知水平
下载PDF
藏族唐卡艺术的创新与嬗变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琳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102,共4页
藏族唐卡艺术是我国藏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在当今时代下推动藏族唐卡艺术的发展备受民族研究者们的关注。藏族唐卡艺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弘扬我国藏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需要。论文在分析藏族唐卡艺术创新... 藏族唐卡艺术是我国藏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在当今时代下推动藏族唐卡艺术的发展备受民族研究者们的关注。藏族唐卡艺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弘扬我国藏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需要。论文在分析藏族唐卡艺术创新发展的轨迹上,剖析了藏族唐卡艺术元素在当代艺术形式下的嬗变过程,最后探讨了藏族唐卡艺术的创新发展对藏族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唐卡 创新 嬗变
原文传递
浅析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化元素及其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桑开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在佛教造像艺术中没有比藏传佛教造像拥有更为丰富和繁多的神祇及法器,于是就有了藏族人人皆有一尊佛的荣誉。如此庞大的神灵体系源于佛教自身的显密教法中三身变现,藏传佛教各派传承中涌现出来的上师、本尊和护法神等。藏传佛教造像艺... 在佛教造像艺术中没有比藏传佛教造像拥有更为丰富和繁多的神祇及法器,于是就有了藏族人人皆有一尊佛的荣誉。如此庞大的神灵体系源于佛教自身的显密教法中三身变现,藏传佛教各派传承中涌现出来的上师、本尊和护法神等。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是以印度佛教选像艺术、本土造像艺术、汉地造像艺术、尼泊尔造像艺术融为一体的具有藏族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造像艺术 文化特征
原文传递
西藏题材电影艺术发展路径探讨
12
作者 赵明远 熊永松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20-127,共8页
西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既包括作品本身在艺术质量上的提高,也包括其文化传播、社会影响、繁荣经济等艺术功能的实现。文章通过对西藏题材电影的创作意识、创作途径、风格类型以及制作模式进行讨论,... 西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既包括作品本身在艺术质量上的提高,也包括其文化传播、社会影响、繁荣经济等艺术功能的实现。文章通过对西藏题材电影的创作意识、创作途径、风格类型以及制作模式进行讨论,总结其在影片创作、传播推广和人才培养3个方面的发展路径,试图为提升西藏题材电影艺术水准、增强西藏题材电影文化影响、促进西藏题材电影行业兴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题材 西藏电影 电影艺术 发展路径992
下载PDF
聚焦藏族美术创作的民族心理嬗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若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6-78,共3页
藏族美术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社会环境的制约,美术创作者基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形成的心理意识,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政治、宗教束缚下的传统藏族美术到解放后自由创新的现代藏族美术,藏族美术创作具有明... 藏族美术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社会环境的制约,美术创作者基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形成的心理意识,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政治、宗教束缚下的传统藏族美术到解放后自由创新的现代藏族美术,藏族美术创作具有明显的民族心理嬗变痕迹。基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决定作用,对藏族美术创作的民族心理嬗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美术 民族心理 宗教 艺术
原文传递
西藏艺术研究执着的追梦人--访四川大学知名藏族学者熊文彬教授
14
作者 贡布多加 索朗旺杰 熊文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熊文彬先生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西藏历史、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西藏艺术研究领域执着的追梦人。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成果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藏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 熊文彬先生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西藏历史、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西藏艺术研究领域执着的追梦人。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成果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藏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先后出版《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江孜白居寺壁画研究》《元代藏汉艺术交流》《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西藏通史·明代卷》《早期汉藏艺术》和《十二世达赖喇嘛传》等专著和译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百余篇。文章围绕熊文彬先生的学术经历,结合他在西藏艺术特别是西藏美术考古等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学术影响及其学术观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学术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文彬 西藏艺术 美术考古 西藏历史
下载PDF
浅析唐卡艺术在藏族宗教文化中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世娇 沈康亮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唐卡是一种饱含了藏族佛教精华的宗教艺术文化,完美地将西藏地区的民间艺术和藏传佛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明珠,在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心中珍贵无比。文章以唐卡的历史起源、艺术特色以... 唐卡是一种饱含了藏族佛教精华的宗教艺术文化,完美地将西藏地区的民间艺术和藏传佛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明珠,在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心中珍贵无比。文章以唐卡的历史起源、艺术特色以及唐卡与藏传佛教的联系这三方面为主线,阐述了唐卡艺术在西藏地区的发展和在藏族宗教文化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艺术 藏传佛教 宗教文化 藏族人民 民间艺术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观音形象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锦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8,共5页
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藏传佛教的观音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藏传佛教观音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问题,可以深入理解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使我们深入理... 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藏传佛教的观音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藏传佛教观音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问题,可以深入理解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使我们深入理解藏传佛教对于观音的信仰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艺术 观音 观音形象
下载PDF
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藏区绘画艺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重曦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2-44,F0003,共4页
中国藏族传统绘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较强民族地域特点的宗教艺术,但是传统审美价值观已然不能满足时代审美需求,建国以来的许多中国画家有感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藏地传统绘画艺术与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接轨,实现藏画从传统型体格向现代型... 中国藏族传统绘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较强民族地域特点的宗教艺术,但是传统审美价值观已然不能满足时代审美需求,建国以来的许多中国画家有感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藏地传统绘画艺术与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接轨,实现藏画从传统型体格向现代型体格的转化,正不断地在丰厚藏地文化的基础上,尝试着以各种绘画手段、语言、理念介入变革的可能性。本文试就建国以来藏区绘画艺术发展中这些颇具代表意义的变革迹象作了相应论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绘画艺术 安多·强巴 新唐卡 寻根文化情结
下载PDF
西藏当代美术的发展历史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永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章以美术作品为依据,论述了西藏当代美术的发展历史,将这段历史分为启蒙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三个阶段,总结了每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成就,论述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创作特点,勾勒出了西藏当代美术的大致面貌。
关键词 西藏美术 当代美术 发展历史
下载PDF
再探西藏面具艺术活态生存的本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映婕 张虎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0-45,139,共6页
古老的面具艺术形态在现代语境下正处于整体衰落的境地,许多地区悠久的面具表演传统都已经荡然无存。然而西藏面具的寺院和民间两大社会系统,至今依旧保留了活态的艺术造型与较完整的表演艺术。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即:面具一直... 古老的面具艺术形态在现代语境下正处于整体衰落的境地,许多地区悠久的面具表演传统都已经荡然无存。然而西藏面具的寺院和民间两大社会系统,至今依旧保留了活态的艺术造型与较完整的表演艺术。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即:面具一直存活于一个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独立社会,面具艺术因西藏"神性社会"的宗教传统而得到繁荣,以及民间社会对面具表演形态与多元世俗功能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面具 活态生存 宗教艺术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藏族首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宁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4期98-100,共3页
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对藏族首饰艺术进行解析。通过火镰、嘎乌、发饰带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藏饰论述了藏族首饰的造型特点及其蕴涵的社会属性以及藏传佛教文化对首饰设计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藏族 首饰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