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进展 被引量:49
1
作者 夏良君 夏有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回顾和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PO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整理自1998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针... 目的:回顾和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PO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整理自1998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针灸治疗POF的文献,从选穴规律、治疗方法等方面归纳分析,阐述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最终获得针灸治疗POF的临床文献26篇,阐释作用机制的实验类文献5篇。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辨证分型及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分别为少阴病证(太溪、三阴交、关元穴),太阴病证(三阴交、足三里、次髎穴),厥阴病证(太冲、神庭、关元穴),少阴、厥阴兼证(三阴交、肝俞、肾俞穴),少阴、太阴兼证(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冲任失调(关元、子宫、肓俞穴)。十四经经脉腧穴使用频率前5位的穴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脾俞、太溪、肝俞。经外奇穴则以局部取穴为主。按经脉腧穴使用个数排序前5位的经脉由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选穴部位多分布在胸腹部、腰背部及下肢。临床方法多样,包含毫针刺、电针疗法、灸法、穴位埋线疗法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功能,恢复性激素正常水平;改善卵巢、子宫的组织学形态;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卵巢早衰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等,达到治疗效果。结论:虽然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在临床上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却有限。从机制上阐明针灸治疗POF,可以指导临床实践。今后应规范临床路径,探究效应机制,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选取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针灸 临床 机制 腧穴频次 毫针 电针 灸法 埋线 综述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汤杰 王振伟 +5 位作者 马春花 顾超 张喆 黄怡 张静灏 杨佩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穴位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穴位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年AECOPD次数,CAT评分,mMRC,肺功能(FEV1)的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后完成随访87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穴位埋线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1年后,AECOPD发作次数≥1次的人数,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但是穴位埋线组治疗1年后AECOPD发作次数≥1次的人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治疗1年后,穴位埋线组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而肺功能(FEV1实测值)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穴位埋线组无局部组织不良反应及不适症状。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减少AECOPD次数的优势不明显,未能缓解患者肺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穴位埋线 远期疗效 AECOPD CAT mMRC FEV1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振伟 杨佩兰 +3 位作者 翁凤钗 黄海茵 马春花 汤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热壅肺)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发生AECOPD的次数及重度AECOPD的次数、圣乔治呼吸问卷(...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热壅肺)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发生AECOPD的次数及重度AECOPD的次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并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气短、乏力、紫绀、痰色黄黏及咯痰不爽的单个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治疗后3个月内,穴位埋线组AECOPD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重度AECOPD次数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在SGRQ的症状、活动、影响及总分的评分上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其中穴位埋线组治疗后在症状、影响及总分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而在活动评分上,两组改善相近。结论穴位埋线治疗AECOPD患者(痰热壅肺)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中医证候,减少AECOPD的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痰热壅肺 中医证候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对患者血清TNF-α、IL-8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汤杰 陈路军 +4 位作者 李璟 王振伟 黄海茵 杨佩兰 东贵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肺功能、血清中TNF-α、IL-8水平。结果:埋线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COPD患者可以减少AECOPD次数,特别是重度AECOPD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TNF—α IL-8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彦军 焦生林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1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及GH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及G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耐量,减少糖尿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埋线疗法 糖尿病 2型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体重指数
下载PDF
背俞穴埋线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古柱亮 黄凡 +3 位作者 陈天龙 萧婷 原筝 梁佩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RP、WBC、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WBC、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埋线 背俞 肺炎 卒中相关性 埋藏疗法 中风并发症
下载PDF
PGLA线体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佐阳 孙文善 张欣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PGLA线体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PGLA线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1年后随访时体重、腰围、腹... 目的观察PGLA线体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PGLA线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1年后随访时体重、腰围、腹围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和1年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7.3%,对照组分别为97.5%和37.5%。两组1年后随访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后随访时腰围、臀围、肥胖度、TG和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LA线体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肥胖症 PGLA线体 埋藏疗法
下载PDF
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克平 李新伟 杜嘉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十七椎及双侧次髎穴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十七椎及双侧次髎穴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及VA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3.8%和78.1%,对照组分别为85.2%和5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6%和68.8%,对照组分别为70.6%和38.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埋线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疗法 痛经 原发性 针药并用 穴位疗法
下载PDF
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埋线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晓明 史莹莺 +2 位作者 虞定鹃 梁伟平 陈燕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3期306-307,共2页
目的观察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治疗1个... 目的观察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TH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TH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耳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耳鸣 穴位全息性 埋藏疗法
下载PDF
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君 庄礼兴 林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7例和针刺组45例。埋线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针刺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28 d)后观察2...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7例和针刺组45例。埋线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针刺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28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浆胃泌素(Gas)和P物质(SP)含量、体表胃电图(EGG)的动态改变。【结果】临床治愈率埋线组为34.04%,针刺组为20.00%,临床总有效率埋线组为89.36%,针刺组为80.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埋线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埋线组可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常见的上腹部疼痛、嗳气、嘈杂、恶心及不适感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P<0.01),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泌素(Gas)和P物质(S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P<0.05),并可明显改善其餐前、餐后胃电图的平均峰值幅度(Ap)值、主频率(fp)值、中心频率(fc)值和平均过零频率(fz)值(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幅值和频率趋于正常化,且其作用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增强胃蠕动,改善胃电节律,促进胃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埋线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动素/血液 胃电图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杰 王振伟 +5 位作者 翁凤钗 马春花 张喆 顾超 黄海茵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开启时间及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PIC窗开启所需时间为(7.20±1.19)天,对照组为(8.03±1.22)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MRC评分、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两项评分及CR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药能缓解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困难、缩短PIC窗开启时间,有助于控制肺部感染及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埋线 肺部感染控制窗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整体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玉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7期763-768,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整体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绝经指数...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整体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绝经指数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为72.0%和96.0%,优于对照组的50.0%和82.0%(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整体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埋线 埋藏疗法 护理
下载PDF
俞募配穴埋线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贺君 廖穆熙 庄礼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0-1923,共4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胃镜影响。方法:将72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疗程(28 d)后观察...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胃镜影响。方法:将72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疗程(28 d)后观察两组前后临床症状、胃镜下胆汁返流程度改变。结果: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针刺组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泛酸/吐酸、不适感等常见临床症状,并明显改善其胃镜下胆汁返流程度,使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趋于正常化。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调节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胃肠道不适感等临床症状,并改善胆汁返流程度,增强胃蠕动,使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趋于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埋线疗法 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临床观察 胃镜
下载PDF
俞募配穴埋线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病理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展琼 贺君 +1 位作者 廖穆熙 庄礼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内镜下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35例采用俞募配穴针刺...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内镜下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35例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前后内镜下疗效差异及病理学积分评定。结果:俞募配穴埋线法总有效率为89.19%,俞募配穴针刺法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改善患者内镜下黏膜组织水肿、胃小凹增生、黏膜机增生、血管扩张程度、炎症程度;其中,俞募配穴埋线法对黏膜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程度、炎症程度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相比,以俞募配穴埋线组为优。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内镜下病理积分程度,使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趋于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募配穴 埋线疗法 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镜 病理积分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晓宇 宋越 +2 位作者 冯敏 高珍珍 杨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75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埋线疗法对运动疲劳的改善作用。以运动性疲劳大鼠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跑台组、埋线组,每组12只,埋线组进行相应穴位埋线,研究其对骨骼肌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采用7周递增跑台训练法构建运动疲劳模型... 本试验旨在探讨埋线疗法对运动疲劳的改善作用。以运动性疲劳大鼠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跑台组、埋线组,每组12只,埋线组进行相应穴位埋线,研究其对骨骼肌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采用7周递增跑台训练法构建运动疲劳模型。7周训练结束后,除空白组外,跑台组、埋线组进行大速度力竭运动,记录力竭时间,测定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及疲劳相关生物标志物,制作骨骼肌切片。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跑台组、埋线组血糖、糖原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尿素氮、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骨骼肌切片光镜下均观察到病理损伤现象。埋线组ATP含量、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跑台组(P<0.05),肌酸激酶含量上升幅度低于跑台组。综上所述,穴位埋线可以使机体具有更多的能源物质、更少的代谢产物,并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提高能量供应等调节机体能量代谢水平,延缓运动疲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运动性疲劳 能量代谢 骨骼肌 大鼠
下载PDF
穴位药线植入疗法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学玉 陈贵珍 +1 位作者 李艺彤 许云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5,共5页
穴位药线植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针药结合疗法,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总结常用疾病治疗、药线制作方式、穴位选择的临床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推广上仍存在作用机制不明、药线制作缺乏规范、埋线工具落后、不良反应不... 穴位药线植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针药结合疗法,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总结常用疾病治疗、药线制作方式、穴位选择的临床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推广上仍存在作用机制不明、药线制作缺乏规范、埋线工具落后、不良反应不明确等问题,指出通过加强作用机制研究、优化线体材料、合理设计实验、规范药线制备、创新埋线工具、合理配方、优化选穴等,有望推进穴位药线植入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植入 药线 埋线疗法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加中药内服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38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玉花 韩静 +2 位作者 张强 杨志军 赵素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加中药内服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包头市九原区蒙医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每次3~6个,每周一次,加服中药,...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加中药内服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包头市九原区蒙医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每次3~6个,每周一次,加服中药,每天一剂,早晚分服,疗程为3~6周;对照组给予单纯中药内服,一天一剂,早晚分服,疗程3~6周。两组治疗期间均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3周后观察记录疗效,治疗前后记录皮损积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5.26%)、显效13例(34.21%)、有效21例(55.26%)、无效2例(5.26%)、总有效率36例(94.73%);对照组痊愈1例(2.50%)、显效12(30.00%)、有效率20例(50.00%)、无效7例(17.50%),总有效率33例(82.50%)。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加中药内服疗法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疗法 寻常痤疮 肺胃蕴热型痤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疏肝调神”组方的埋线法与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昕蓉 侯璇 +3 位作者 叶钰娟 卜筱梅 安彩莲 严兴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7-1280,1285,共5页
目的:比较"疏肝调神"组方埋线法与针刺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4例)及针刺组(34例)。两组均穴取百会、神门、内关、太冲、肝俞、心俞,分别行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针刺... 目的:比较"疏肝调神"组方埋线法与针刺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4例)及针刺组(34例)。两组均穴取百会、神门、内关、太冲、肝俞、心俞,分别行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针刺组隔日1次,穴位埋线组每周1次,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评分及医疗费用,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各分项评分及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穴位埋线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除便秘、尿黄外,两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穴位埋线组治疗后睡眠不安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穴位埋线组医疗费用低于针刺组(P<0.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5.3%(29/34),针刺组为82.4%(28/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疏肝调神"组方的埋线法和针刺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均有显著的疗效,穴位埋线法在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方面优于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穴位埋线 针刺 肝郁气滞
原文传递
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斌 刘仍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6-82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门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5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治疗组26例应用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乳果糖...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门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5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治疗组26例应用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3.04±0.96)分,对照组(4.90±2.0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中药联合穴位埋线临床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功能性便秘 温阳健脾 穴位埋线
下载PDF
PGLA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幸冰峰 洪敏 +3 位作者 周歆 张凯娜 刁胜朋 吴洪鸿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PGLA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近、远期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疗法,每日1次。治疗组采用PGLA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疗法,埋线治疗... 目的:观察PGLA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近、远期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疗法,每日1次。治疗组采用PGLA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疗法,埋线治疗每5 d进行1次。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56.67%(17/30),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6.67%(26/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GLA穴位埋线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Ⅰ期SHS近、远期疗效方面优于普通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LA穴位埋线 脑卒中 Ⅰ期肩手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