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内涵的丰富发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树勇 舒伟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8,160,161,共27页
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定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近五年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作者选取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在国际场合的重要讲话与演讲... 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定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近五年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作者选取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在国际场合的重要讲话与演讲等作为基本文献,对照2018年确立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研究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将长期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与此同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主要包括对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丰富完善、提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近五年来,除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外,主要有四方面因素推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内涵的丰富创新:一是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的变化对习近平关于时代内涵新判断的影响,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发展对外交思想的塑造,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促进,四是大国外交理论话语权较量对外交理论的梳理和完善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精髓要义:法宝、和合与平衡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虎生 赵文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一个集理论观点、价值原则和实践方法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在新时代,其视野范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中华民族向全体人类延展,这就要求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处理...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一个集理论观点、价值原则和实践方法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在新时代,其视野范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中华民族向全体人类延展,这就要求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相贯通的视域下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精髓要义——以"法宝"为核心的本质定位、以"和合"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以及以"平衡"为核心的实践要求,从而能够把不断推动中国模式的成熟定型与深入挖掘中国经验的世界价值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12
3
作者 左海聪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适应性和不公平性凸显,变革迫在眉睫。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变革主张具有片面性,不能有效解决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适应性问题,也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人类...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适应性和不公平性凸显,变革迫在眉睫。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变革主张具有片面性,不能有效解决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适应性问题,也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客观揭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共同繁荣”的发展目标,明确了解决发展难题的基本途径和法律原则,指明了实现共同繁荣的途径。它冲破了发达国家学者的传统窠臼,成为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源泉;其中的目标设置和原则确立,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可以成为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变革的指导性思想。“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施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威力。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变革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变革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瑶 《政法学刊》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是这一论断的意涵之一,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是这一论断的意涵之一,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开展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亟需着力培养国际法律人才,需要国家从战略储备的高度加大扶持力度,并鼓励高校国际法教师的外文发表,因为许多国际法职业律师都兼具学者和从业者两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涉外法治人才
原文传递
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学理分析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伟鹏 宁团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安全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一系列重大主张和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不仅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安全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一系列重大主张和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不仅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已成为传播中国生态安全治理理念、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和把握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学理内涵与中国实践,有利于更好理解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凝聚更多国际合作共识,与各国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安全治理体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不断开辟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球生态安全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非合作观: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传华 贺杨 卫白鸽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85,157,158,共2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基于对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的把握,通过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的丰富外交实践,就发展中非关系和推进中非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倡议,形成了新时代中非合作观,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高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基于对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的把握,通过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的丰富外交实践,就发展中非关系和推进中非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倡议,形成了新时代中非合作观,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高屋建瓴。具体而言,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力量源泉;构建高水平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奋斗目标;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方向定位;“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理念原则;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平台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非合作观是从历史中走来、适应新时代要求、面向未来发展的中非合作乃至南南合作指导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具体成果。它引领中非关系行稳致远,推动中非合作走深走实;促进中非实现共同发展,树立南南合作典范;走出中非合作共赢之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新时代中非合作观 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剑英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9,154,155,共18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光辉与中国哲学智慧。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察和把握当今时代历史方位与特征的大历史观,这是构成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第二,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的崇高理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三,关于要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外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深刻的历史规定性和文化规定性,这决定了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和战略。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哲学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新时代构建现代环境法治体系路径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顾华详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7,共13页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现代环境法治体系建设,高质量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全球防疫...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现代环境法治体系建设,高质量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全球防疫时代的生态环境法治问题。构建现代环境法治体系,必须深刻检视现代环境法治,系统谋划以生态环境为核心包括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法治,构建和健全现代环境法治体系,规范人与生态环境的法治关系,强化现代环境法治措施的系统性、统筹性和协调性,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加强党对现代环境法治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现代环境法治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甘代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全球整体利益和人类未来命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为把握世界局势和人类前途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国际关系的发展现状、困境及中国外交经验,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全球整体利益和人类未来命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为把握世界局势和人类前途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国际关系的发展现状、困境及中国外交经验,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行动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国际社会存在的价值根基、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冲突,为世界提供了化解价值冲突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抓住了人类解放的过程性、阶段性的本质特征,通过阐述人类摆脱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观念等束缚的方法和对策,指明了人类走向解放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世界局势 时代困境 价值冲突 人类解放
下载PDF
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红线——以国际性代表人物访问韶山为研究支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社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2,共6页
作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国家的交往与日俱增。韶山历史窗口有力证明,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一脉相承,贯穿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正义,丰富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历史画面,践... 作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国家的交往与日俱增。韶山历史窗口有力证明,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一脉相承,贯穿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正义,丰富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历史画面,践行了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人民性"的历史内核,展现了"互利共赢""文明互鉴"的历史张力,凸显了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基础和历史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 韶山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渊源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庆波 范绪枝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6-80,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大发展理念在外交关系中的"国际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大发展理念在外交关系中的"国际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寻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生成脉络,有助于在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类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理论渊源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外交思想和大国外交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广程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年第4期4-14,123,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外交是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人类命运...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外交是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世界之问”的最佳方案,也是中国外交工作的目标,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平台和载体,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和载体。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视野下,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着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新型国家关系的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大国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下载PDF
玛莎·努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琪 《北方论丛》 2019年第6期52-58,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地球村"的形成更加预示着各国公民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玛莎·努斯鲍姆追溯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世界公民"思想,还对非功利主义的"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地球村"的形成更加预示着各国公民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玛莎·努斯鲍姆追溯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世界公民"思想,还对非功利主义的"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人文学科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建议。玛莎·努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世界公民"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公民" 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玛莎·努斯鲍姆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法理内涵及对国际法治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磊 董博儒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68-77,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在全球系统性风险增加、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其核心是将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总结为世界各国既有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在全球系统性风险增加、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其核心是将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总结为世界各国既有挑战又高度融合的“休戚与共”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价值目标的先进性,能够引领国际法治变革。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特定时空条件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念应运而生,可以为国际法治变革突破“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困局提供价值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完备,充分彰显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价值取向,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明确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从理念向法律规则转型。深入研究国际法规则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为理念向国际法规则转型提供路径指引,对新时期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理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法治
下载PDF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和同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有为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5-23,1,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和同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论述了和与同的区别,从总体上倡导和、同,并将它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同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杂家对和、同思想多有阐述,唯法家... 中国古代的和同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论述了和与同的区别,从总体上倡导和、同,并将它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同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杂家对和、同思想多有阐述,唯法家罕有论及,出现了玄同、太和、和合、和同、大同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表现于人们的宇宙观,成为士人自身修养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也成为一种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经过秦汉以降思想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同思想的弘扬对于提高民众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同之辨 和合思想 大同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蓉 《成才之路》 2022年第27期29-32,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国开展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根基,是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依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国典范,为国际法治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为涉外法治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当前我国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存在对国际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国开展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根基,是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依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国典范,为国际法治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为涉外法治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当前我国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存在对国际法治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具有中国学派的全球法治理论知识、新兴国际法领域教材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要创新高校涉外法治思政教育理念,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理论教学中的互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第二课堂的融入,丰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课程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 涉外法治 全球法治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诠释
17
作者 张晶晶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8-55,共8页
共同体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是马克思探求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共同体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存在形式,是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现实的个体,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了共同体... 共同体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是马克思探求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共同体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存在形式,是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现实的个体,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了共同体作用的内在机制,强调“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共同体”这一历史的阐述。通过对共同体历史形态的深入剖析,马克思集中批判了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代表的虚假共同体的抽象性、虚幻性,剑指自由人联合体下的社会是人的真实生活状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新时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虚幻共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邵雍“公天下”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8
作者 张昊雷 陈力祥 程呈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邵雍“公天下”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的“宽民”“公天下”、忧天下、奉献社会等合理内核,值得当代人们在双重继承过程中进行综合创新,赋予邵雍“公天下”政治伦理思想以时代...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邵雍“公天下”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的“宽民”“公天下”、忧天下、奉献社会等合理内核,值得当代人们在双重继承过程中进行综合创新,赋予邵雍“公天下”政治伦理思想以时代内涵,发挥其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公天下” 政治伦理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19
作者 陈苗苗 虞新胜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8-101,共4页
儒家中和思想是指导古人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普遍法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今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二者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密切相关。这种关联具体表现为: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贯穿着“和为贵”的天下观,蕴涵着“... 儒家中和思想是指导古人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普遍法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今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二者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密切相关。这种关联具体表现为: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贯穿着“和为贵”的天下观,蕴涵着“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共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实现了对儒家中和思想的创新性超越,将二者联系起来探讨,彰显了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对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和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究
20
作者 谢永萍 易海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同时,这一思想也具有清晰的形成历程和详细的理论架构,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同时,这一思想也具有清晰的形成历程和详细的理论架构,对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党的十九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