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何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2-67,共6页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英译本对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从典籍文化翻译的视角,重点考察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英译本中关于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效果,并对译者英...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英译本对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从典籍文化翻译的视角,重点考察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英译本中关于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效果,并对译者英译过程中准确再现原语负载的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得与失进行综合评价,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文化内涵 翻译
下载PDF
从《茶经》章节的翻译谈典籍英译中的意形整合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怡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0-85,共6页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意”、“形”具佳的中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茶经》目录的章节标题言简意赅地挑明了《茶经》各章节的主题内容,成为展现原文形式美与信息丰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的首项表...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意”、“形”具佳的中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茶经》目录的章节标题言简意赅地挑明了《茶经》各章节的主题内容,成为展现原文形式美与信息丰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的首项表面效度。本文尝试从《茶经》章节标题的翻译着手,探讨如何在译文中整合《茶经》原文本的形与意,在传达原文本的指称意义的同时全方位传达原文本的言内和语用的意义,以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将《茶经》这本负载着丰饶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介绍给全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形/意 功能 社会符号学标准
下载PDF
崇尚质量,追求卓越——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的翻译教育理念 被引量:18
3
作者 苗菊 杨清珍 《语言教育》 2014年第3期52-55,66,共5页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在国际翻译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它重视时代变迁发展和社会背景需要、开拓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模式、致力于推动翻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CIUTI及时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大方向的翻译教育理...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在国际翻译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它重视时代变迁发展和社会背景需要、开拓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模式、致力于推动翻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CIUTI及时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大方向的翻译教育理念和国际高质量职业口笔译工作的标准,帮助翻译人才发展应用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变化的职业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口笔译理论研究,联合培训口笔译实践所需要的优秀人才。CIUTI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引领世界翻译教育与时俱进,促进国际化交流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UTI 翻译教育 质量评估
下载PDF
茶典籍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以《荈赋》与《茶经》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姜欣 姜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8-92,共5页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在不断扩展,展现出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以晋代诗文《荈赋》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追溯唐朝《茶经》中所包含的互文线索,使《荈赋》译文与茶文化模因"共核"保持一致连贯,同时以适当调整其翻译的"外缘",使模因在英译本这一新宿体中与时俱进,致力于让传统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典籍翻译 互文线索 强势模因 《荈赋》 《茶经》
下载PDF
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与译者的审美取向——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德宏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或凝练、或俭约的语言在译文中重现了原文的词句美、音韵美和篇章美,塑造了茶典籍英译的独特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续茶经》 翻译 审美取向
下载PDF
《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钰 姜怡 《外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51-55,共5页
典籍《茶经》是我国首部茶学专著,亦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以《茶经》及其英译本为案例,从美学角度出发,探究在原文本中体现于语音、文字、词语和句段层面的美学价值及其在译文本中的美学形式重构,展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尽量实现各... 典籍《茶经》是我国首部茶学专著,亦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以《茶经》及其英译本为案例,从美学角度出发,探究在原文本中体现于语音、文字、词语和句段层面的美学价值及其在译文本中的美学形式重构,展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尽量实现各层次跨语际的审美价值,以利于目标语读者对《茶经》中的美学思想有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翻译 审美价值 形式重构
下载PDF
“茶禅一味”——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小川 《茶叶》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寺院的僧人们种茶制茶喝茶的习俗已经十分普及,唐代茶圣陆羽就是自小在寺院里习得制茶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本文试图从茶...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寺院的僧人们种茶制茶喝茶的习俗已经十分普及,唐代茶圣陆羽就是自小在寺院里习得制茶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本文试图从茶叶的种植、制茶技术、饮茶风俗和茶文化的传播这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同时分析了"茶禅一味"的基本内涵,旨在说明佛教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禅一味的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禅-味 茶经 茶道 禅宗
下载PDF
基于多级锚点词的典籍英汉双语对齐研究——以《茶经》及其译文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姜怡 姜欣 王大鹏 《中国外语》 CSSCI 2010年第1期92-97,共6页
现存语料库中尚没有关于茶典籍的"古汉—英"句对齐的平行双语库。茶典籍的古汉—英平行双语库及其对齐研究可以为机辅翻译(CAT)和全球孔子学院的教学软件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文实验首先基于单语语料库统计出《茶经》的词... 现存语料库中尚没有关于茶典籍的"古汉—英"句对齐的平行双语库。茶典籍的古汉—英平行双语库及其对齐研究可以为机辅翻译(CAT)和全球孔子学院的教学软件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文实验首先基于单语语料库统计出《茶经》的词表,然后根据其特点归纳出具备双语1:1对应关系的四个层级锚点词对,即茶文化通用术语、语域特有词汇、专有名词和汉字音译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扩大术语表为对齐软件Winalign提供更多适合的锚点,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机器自动对齐双语的精准度。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茶典籍,亦可用于其他具有语域特性的典籍文本英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辅翻译 锚点 对齐 平行双语语料库 《茶经》
原文传递
传统茶文化翻译中的汉藏同源模因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姜欣 姜怡 赵国栋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2-88,156,共8页
少数民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茶文化展现出鲜明的藏族特色,同时也反映出其源于汉族茶文化的一脉相承。本文以《格萨尔》中的茶歌和我国唐朝茶圣陆羽所撰的茶典籍母本《茶经》为例,追溯... 少数民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茶文化展现出鲜明的藏族特色,同时也反映出其源于汉族茶文化的一脉相承。本文以《格萨尔》中的茶歌和我国唐朝茶圣陆羽所撰的茶典籍母本《茶经》为例,追溯了汉藏民族茶文化典籍之间千丝万缕的互文关联,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其中包含的同源茶文化模因,提供了《茶经》中包含对应模因内容的英语译文,旨在用于藏族茶文化外译的借鉴与参考,提升强势模因的数量与质量,维护它们在对外翻译中的一致性和标准性,促进丰富多元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早日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民族茶文化 同源模因 《格萨尔》 《茶经》 翻译
下载PDF
基于树剪枝的典籍文本快速切分方法研究——以《茶经》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欣 姜怡 +1 位作者 方淼 汪榕培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3,42,共5页
以《茶经》的翻译为例,基于树剪枝理论提出了一种典籍文本快速切分方法。首先,采用似然比统计量计算两字、三字甚至多字候选单元;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树剪枝的思想构建了典籍文本快速切分的模型算法,并构建了基本流程图;最后,以《茶经》... 以《茶经》的翻译为例,基于树剪枝理论提出了一种典籍文本快速切分方法。首先,采用似然比统计量计算两字、三字甚至多字候选单元;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树剪枝的思想构建了典籍文本快速切分的模型算法,并构建了基本流程图;最后,以《茶经》为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典籍文本进行自动切分,并简化了计算时间的复杂度,在推广中国典籍的对外传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分 树剪枝 似然比 茶典籍 机辅翻译
下载PDF
中国茶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以《茶经》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萍 《中国茶叶》 2022年第11期69-74,共6页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语境下,作为茶文化思想载体的中国茶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日益明显。文章以《茶经》为个案,梳理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轨迹,探寻译介活动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以期为中国茶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提供参考,从...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语境下,作为茶文化思想载体的中国茶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日益明显。文章以《茶经》为个案,梳理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轨迹,探寻译介活动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以期为中国茶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提供参考,从而扩大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和接受度。研究表明,《茶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由最初他国译者的间接、部分译介逐渐过渡到本土译者的主动、全本译介,并且译介活动逐步上升为有意识自觉的文化平等的对话,彰显了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绚丽姿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书 《茶经》 译介 传播
下载PDF
《茶经》茶事美学略论
12
作者 陈郑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陆羽作为茶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文人,鉴于文人的特殊身份,陆羽在从事茶学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文人视角引入其中,赋予了茶事更多的审美趣味。《茶经》作为陆羽茶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器形、文辞、和谐等方面都体现了陆羽的茶事审美。将“... 陆羽作为茶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文人,鉴于文人的特殊身份,陆羽在从事茶学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文人视角引入其中,赋予了茶事更多的审美趣味。《茶经》作为陆羽茶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器形、文辞、和谐等方面都体现了陆羽的茶事审美。将“俭德”概念引入茶事,建构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赋予饮茶俭德的审美内涵,更是陆羽对于茶文化的重要贡献,影响了国人千年以来的茶事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文人视角 茶事美学
下载PDF
茶典籍《茶经》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13
作者 卢冬丽 陆书涵 《翻译界》 2024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唐朝人陆羽所撰《茶经》是中国茶学典籍的代表性著作,对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在促进中日茶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茶经》在日本的译介分为准备期、萌芽期和高潮期,分别呈现出煎茶书籍对陆羽思想和《茶经》... 唐朝人陆羽所撰《茶经》是中国茶学典籍的代表性著作,对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在促进中日茶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茶经》在日本的译介分为准备期、萌芽期和高潮期,分别呈现出煎茶书籍对陆羽思想和《茶经》内容的部分引述、翻刻本和校注本的出版、现代译注版本的涌现等阶段性译介特征。在不同时期,日本政权及民众的需求影响了其对《茶经》内容性质的接受,总体显现出一个由物质外层逐渐深入至精神内层的接受过程,《茶经》就这样不断渗透并融入至日本的茶文化之中。《茶经》在日本的译介是中国茶学典籍海外译介的典型案例,融通了中外茶学思想与文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深度传播,为中国典籍的海外译介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日本 译介 传播 茶文化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以陆羽《茶经》译介为例
14
作者 黄静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中华茶典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茶文化走出去,对于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详细梳理陆羽《茶经》的对外译介和跨文化传播历... 中华茶典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茶文化走出去,对于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详细梳理陆羽《茶经》的对外译介和跨文化传播历程,聚焦《茶经》英译本情况及接受度调研,并以《大中华文库·茶经》为语料剖析其典型翻译问题以及对茶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启示,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典籍 茶经 译介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茶经》首部英译本的副文本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7-123,共7页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其有效译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进程影响深远。在现有的两个《茶经》英译本中,美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译本副文本信息占比近半。杰拉德·热奈特的理论将副文本作为文本不可分割...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其有效译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进程影响深远。在现有的两个《茶经》英译本中,美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译本副文本信息占比近半。杰拉德·热奈特的理论将副文本作为文本不可分割的研究对象,为译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译本副文本的科学、史学价值和意义进行历史语境解读,旨在重新评估首部英译本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有利于从国际层面加强对中华茶文化丰富内涵的诠释和体认,以促进副文本视角下翻译研究的发展、推进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副文本 FRANCIS ROSS CARPENTER 英译本
下载PDF
《茶经》中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英惠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82-185,共4页
本文从《茶经》中崇敬自然的健康思想和运用自然的健康思想等两方面进行分析,挖掘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同时,探讨了《茶经》中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的意义所在:有助于塑造淡泊宁静的人格,实现精神的超越与升华;有益... 本文从《茶经》中崇敬自然的健康思想和运用自然的健康思想等两方面进行分析,挖掘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同时,探讨了《茶经》中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的意义所在:有助于塑造淡泊宁静的人格,实现精神的超越与升华;有益于营造和谐有度、健康持久的养生之道;有利于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认为,自然环境是环绕人类生活所需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同样也是社会环境的基础,阐述与传播《茶经》中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自然和谐的健康思想
下载PDF
陆羽《茶经》卷一释读(五则)
17
作者 陆韵竹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陆羽所著的《茶经》是茶学史上的传世佳作,现存50余种版本。本研究以南宋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兹举《茶经》卷一中的五例,通过字词的考释对《茶经》进行释读,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不同的诠释,如“嘉木”指代品行高洁;... 陆羽所著的《茶经》是茶学史上的传世佳作,现存50余种版本。本研究以南宋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兹举《茶经》卷一中的五例,通过字词的考释对《茶经》进行释读,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不同的诠释,如“嘉木”指代品行高洁;“伐而掇之”是砍下树枝后拾掇茶叶;从“荼”到“茶”是一个词义范围缩小并分化的过程,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嘉木 伐而掇之 精行俭德
下载PDF
《茶经》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霖 王俊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6-11,共6页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物我同源”的“一体观”、“崇敬自然、遵循规律”的“自然观”、“天人调和、平和淡然”的“中庸观”以及“精行俭德、清心御欲”的“道德观”...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物我同源”的“一体观”、“崇敬自然、遵循规律”的“自然观”、“天人调和、平和淡然”的“中庸观”以及“精行俭德、清心御欲”的“道德观”四个方面。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深入分析《茶经》的生态哲学内涵,并尝试从“整体观”、“系统观”、“自然观”等角度寻求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契合,实现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理论的结合,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茶经》 生态哲学 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下载PDF
他者的镜像:英语世界对《茶经》的首次译介--兼评All About Tea by William Ukers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萍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79-182,共4页
780年,陆羽的《茶经》开创了中国茶道和为茶"著书立学"的先河,其历史文化价值非凡。1935年,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思(William Ukers)所著《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一书对《茶经》的译介实现了陆羽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首... 780年,陆羽的《茶经》开创了中国茶道和为茶"著书立学"的先河,其历史文化价值非凡。1935年,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思(William Ukers)所著《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一书对《茶经》的译介实现了陆羽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亮相。本文通过回顾此次译介活动和对All About Tea及其汉译历程的梳理,以求彰显茶文化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传播与传承、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译介 英语世界 ALL ABOUT tea
下载PDF
西安唐杜华墓出土茶器与唐代长安茶道文化
20
作者 梁子 司雅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4,共7页
唐解县尉苏顺为出生于京兆城南的夫人杜华撰并书墓志铭,葬夫人于浐河岸边的杜氏祖茔,并陪葬她生前喜爱的一套精致茶器。杜华(745—798)生活的年代正是《茶经》780年正式刊布前后中国茶道文化发展的第一高峰期,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积淀... 唐解县尉苏顺为出生于京兆城南的夫人杜华撰并书墓志铭,葬夫人于浐河岸边的杜氏祖茔,并陪葬她生前喜爱的一套精致茶器。杜华(745—798)生活的年代正是《茶经》780年正式刊布前后中国茶道文化发展的第一高峰期,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积淀与经济地位的京兆庶族地主,她的茶器虽然与以代宗德宗为代表的皇家贵族有较大差距,但其尺寸大小及形制,符合《茶经》所要求,揭示了《茶经》在京师中下层的巨大影响,是《茶经》煎茶道的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华 《茶经》 煎茶道 茶器 执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