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针叶木木材的DNA提取与分子鉴定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金良 伏建国 +2 位作者 杨晓军 安榆林 骆嘉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136,共6页
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针叶木材,这些材种的正确识别对于保护我国进口商利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木材形态学鉴定技术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始应用于木材的材种鉴定及来源地识别。选取进口的6类针叶... 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针叶木材,这些材种的正确识别对于保护我国进口商利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木材形态学鉴定技术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始应用于木材的材种鉴定及来源地识别。选取进口的6类针叶木木材为材料,研究木材DNA提取和纯化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于针叶木木材的CTAB-SDS-磁珠相结合的DNA提取和纯化体系。扩增出500 bp的trnL内含子片段,共发现85个碱基多态性位。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6类进口针叶木区分开来,为进口针叶木的鉴定及分子识别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木木材 DNA提取 纯化 PCR trnl 鉴定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 trnL内含子序列数据的檀香目科间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荣兰 郝刚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3-398,共6页
应用叶绿体DNAtrnL内含子序列分析檀香目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取样研究的檀香目个体的trnL内含子序列长度在科间呈现较大差异(从291bp到587bp)。最大简约性分析产生的严格一致树与以前已发表的基于其它基因的檀香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 应用叶绿体DNAtrnL内含子序列分析檀香目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取样研究的檀香目个体的trnL内含子序列长度在科间呈现较大差异(从291bp到587bp)。最大简约性分析产生的严格一致树与以前已发表的基于其它基因的檀香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大体一致。香芙木属(铁青树科)是最早分支出的类群;桑寄生科、槲寄生科分别表现为单系类群,檀香科为并系;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科并不具密切亲缘关系,槲寄生科从檀香科内衍生出来。本研究表明,具相对高的核苷酸替换率的叶绿体DNAtrnL内含子序列可为高等级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目 桑寄生科 铁青树科 山柑科 檀香科 系统发育 叶绿体DNA 内含子 基因序列
下载PDF
Molecular Phylogeny Determined Using Chloroplast DNA Inferred a New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i>Rorippa aquatica</i>(Eaton) EJ Palmer &Steyermark (Brassicaceae)—Lake Cress 被引量:2
3
作者 Hokuto Nakayama Kenji Fukushima +2 位作者 Tatsuya Fukuda Jun Yokoyama Seisuke Kimur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North American lake cress, Rorippa aquatica (Eaton) EJ Palmer & Steyermark (Brassicaceae), is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 species. Lake cress shows heterophyllic changes in leaf form in response to the s... North American lake cress, Rorippa aquatica (Eaton) EJ Palmer & Steyermark (Brassicaceae), is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 species. Lake cress shows heterophyllic changes in leaf form in respons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specie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ec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s. However,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and taxonomic status have long been a subject of debate. To analyze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lake cress, we investigated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s from 17 plant species. The results of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performed using trnL intron, trnG (GCC)-trnM (CAU), and psbC-trnS (UGA) indicated that lake cress is a member of Rorippa. Moreover, we found that the chromosome number of lake cress is 2n = 30.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lake cress might have originated from aneuploidy of triploid species or via intergeneric crossing.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an affinity between lake cress and Rorippa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dicating that lake cress should be treated as Rorippa aquatica (Eaton) EJ Palmer & Steyerm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CRESS Neobeckia Phylogeny psbC-trnS Rorippa trnl INTRON trnG-trnM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i>Falcaria vulgaris</i>(Apiaceae)
4
作者 Sarbottam Piya Madhav P. Nepal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3期590-595,共6页
Falcaria vulgaris (sickleweed) is native to Eurasia and a potential invasive pla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molecular markers have been developed so far for sickleweed.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is p... Falcaria vulgaris (sickleweed) is native to Eurasia and a potential invasive pla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o molecular markers have been developed so far for sickleweed.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is plant would allow investigation into it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biogeography thereby yielding insights into risk analysi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plant.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markers, DN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ight populations in Iowa, Nebraska and South Dakota. Nuclea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eveloped for other Apiaceae taxa were screened and tested for intergeneric transferability to sickleweed. The chloroplast trnL intron and trnL-F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 were sequenced and the sequences were used to design primers to amplify the microsatellites present within each region. We characterized eight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sickleweed that included six nuclear and two chloroplast markers. Our result showed intergeneric transferability of six nuclea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rom Daucus carota to F. vulgaris. The markers we characterized are useful for population genetic study of F. vulga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lcaria VULGARIS Invasive Species Microsatellite trnl Intron trnl-TRNF INTERGENIC Spacer Sickleweed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侯鑫 刘俊娥 +1 位作者 赵一之 赵利清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34,共9页
中间锦鸡儿CaraganadavazamciiSancz.的分类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它与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Lam.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Kom.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种被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或后两个种的变种。本文利用ITS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综合形... 中间锦鸡儿CaraganadavazamciiSancz.的分类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它与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Lam.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Kom.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种被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或后两个种的变种。本文利用ITS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综合形态和地理分布,探讨了中间锦鸡儿的起源及与另外两个种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中间锦鸡儿的trnL-F序列与小叶锦鸡儿完全一致,而与柠条锦鸡儿有明显差异。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高度纯合,不支持该种可能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相反,另外两个种的ITS序列均出现多个位点杂合,克隆后均得到2种不同的序列。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与小叶锦鸡儿2种序列中的1种完全一致。该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可能作为亲本之一参与了小叶锦鸡儿的杂交起源,或者基因流是造成这两个种形态相似的主要原因。中间锦鸡儿与柠条锦鸡儿形态上的相似可能是趋同进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 柠条锦鸡儿 ITS序列 trnl-F序列
下载PDF
利用叶绿体DNAtrn L-F序列初步探讨菊科风毛菊属的系统发育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玉金 刘建全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53,共18页
风毛菊属SaussureaDC .是菊科物种分化十分剧烈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单系起源性质、属下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独特形态物种的系统位置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测定了代表该属 5个亚属 37种植物 43个样品和川木香属Dolo... 风毛菊属SaussureaDC .是菊科物种分化十分剧烈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单系起源性质、属下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独特形态物种的系统位置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测定了代表该属 5个亚属 37种植物 43个样品和川木香属DolomiaeaDC .的 1种样品的叶绿体DNAtrnL_F序列 ,并调取菜蓟族CardueaeCass.与风毛菊属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 1 3属的该序列 ,一起进行了分支分析 ,重点验证该属的属下形态分类系统以及形态特殊、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雪兔子亚属subgen .Eriocoryne中假雪兔子组sect.Pseudoeriocoryne的单系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 1 )尽管风毛菊属 5个亚属形态变异极大 ,但种间的trnL_F碱基变异却非常小 ;( 2 )根据形态学划分的 5个亚属在分支图上没有得到分辨 ;( 3)根据无明显茎、叶呈莲座状包被头状花序等特征建立的假雪兔子组是一多系群 ,与其他雪兔子亚属的种类也没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其共同拥有的形态学特征分别起源了 4次 ;( 4 )雪莲亚属假雪莲组subgen.Amphi laenasect.Pseudoamphilaena中的多鞘雪莲S .polycolea变种尖苞雪莲S .polycoleavar.acutisquama与风毛菊亚属subgen .Saussurea的长毛风毛菊S.hieracioides、美丽风毛菊S .superba、打箭风毛菊S .tatsienensis和重齿风毛菊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风毛菊属 叶绿体DNA trnl-F序列 物种 系统学 分化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变异研究高山植物偏花报春的种内谱系地理结构(英文)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凤英 龚洵 +1 位作者 胡启明 郝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2,共10页
横断山地区是许多温带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为揭示该地区分布物种的亲缘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的叶绿体trnL-trnF和rps16区序列变异。研究了11个居群109个个体,一共发现了15种单倍... 横断山地区是许多温带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为揭示该地区分布物种的亲缘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的叶绿体trnL-trnF和rps16区序列变异。研究了11个居群109个个体,一共发现了15种单倍型。只有一种单倍型为3个居群所共有,其他单倍型都只存在于单个居群内。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T=0.966),但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HS=0.178)。尽管种内形态十分一致,居群间却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分化(FST=0.976)。NST(0.982)显著高于GST(0.816),表明偏花报春在居群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结构。单倍型聚成四个主要的分支:三个分支的单倍型分布在北部,而另一分支的单倍型分布在南部。四个分支的隔离分布表明该物种在冰期存在多个避难所。未发现在其他温带物种中广泛存在的间冰期或者冰期后物种分布范围的统一扩张现象。但是,在气候变迁过程中由于居群增长-缩小反复发生,多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些推断也被巢式分支分析所证实,距离隔离而导致的限制性基因流以及异域片断化被认为是该物种现有单倍型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独特的谱系地理结构主要是由于气候变迁与该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相结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地理学 偏花报春 叶绿体DNA trnl-TRNF rps16 横断山
下载PDF
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证据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玛丽 陈之端 +2 位作者 张宪春 陆树刚 赵桂仿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6-426,共11页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复杂的大科 ,由于属间关系不甚清楚 ,该科分类系统还有一些问题 ,比如新蹄盖蕨、拟鳞毛蕨属、假冷蕨属、肠蕨属、短肠蕨属和菜蕨属的系统位置常有争议。根据蹄盖蕨科 34种植物和 3种外类群植物的叶...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复杂的大科 ,由于属间关系不甚清楚 ,该科分类系统还有一些问题 ,比如新蹄盖蕨、拟鳞毛蕨属、假冷蕨属、肠蕨属、短肠蕨属和菜蕨属的系统位置常有争议。根据蹄盖蕨科 34种植物和 3种外类群植物的叶绿体DNAtrnL_F区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 :1 .trnL_F区序列分析的结果与rbcL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几乎一致。 2 .新蹄盖蕨属NeoathyriumChing&Z .R .Wang不应成立 ,该属应与角蕨属CornopterisNakai合并。 3.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Ching和拟鳞毛蕨属KuniwatsukiaPic .Serm .应属于蹄盖蕨属AthyriumRoth。 4.肠蕨属DiplaziopsisC .Chr.与双盖蕨属DiplaziumSw .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5 .菜蕨属CallipterisBory、短肠蕨属AllantodiaR .Br.emend .Ching应与双盖蕨属Diplazium合并。 6.蹄盖蕨科应分为 5个亚科 :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Deparioideae和轴果蕨亚科Rhachidosorioid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盖蕨科 系统发育 叶绿体 DNA 蕨类植物 基因序列
下载PDF
trnL内含子及trnL-trnF间隔区序列在木兰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亚玲 张寿洲 崔铁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通过木兰科29个种的trnL基因内含子的525个碱基序列及21个种的trnL-trnF基因间隔区的370个碱基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的严格一致性材建议:①含笑属为相对一致的单系类群;②玉兰亚属的几个种形成一个单系类群,与木兰亚属的几个种无共衍位点... 通过木兰科29个种的trnL基因内含子的525个碱基序列及21个种的trnL-trnF基因间隔区的370个碱基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的严格一致性材建议:①含笑属为相对一致的单系类群;②玉兰亚属的几个种形成一个单系类群,与木兰亚属的几个种无共衍位点;③木莲属为一个相对保守的类群,种间碱基差异很小。碱基位点差异分析表明:含笑和野含笑的trnL基因序列具2个位点的差异,结合形态学特征考虑,不支持David把两个种合并的处理;杂交鹅掌揪的trnL-trnF序列相对鹅掌楸有3个位点的变异和一个简单重复序列的插入;鹅掌楸的trnL-trnF序列与GenBank(AF040679)中已注册的序列有3个位点的差异。两个严格一致性树的CI值高达0.978和0.913,说明trnL内含子和trnL-trnF间隔区序列的平行演化在木兰科这几个属间发生频率非常低,只适于木兰科高等级的(属以上)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系统分类 trnl内含子 trnl-trnF间隔区
下载PDF
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论双参属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文蘅 陈之端 +1 位作者 陈虎彪 汤彦承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双参属TriplostegiaWall.exDC .由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 2个种组成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有时置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或败酱科Valerianaceae ,有时单立一科 ,即双参科Triplost egiaceae。本研究对广义川续断目Dipsa... 双参属TriplostegiaWall.exDC .由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 2个种组成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有时置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或败酱科Valerianaceae ,有时单立一科 ,即双参科Triplost egiaceae。本研究对广义川续断目Dipsacaless.l.的 2 1种植物 (分别来自于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Morina、广义忍冬科Caprifoliaceaes.l.、五福花科Adoxaceae)和外类群人参Panaxschin sengNees.的叶绿体DNAtrnL F区进行了测序 ,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 ,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和广义忍冬科的 4个属 (双盾木属Dipelta、虫胃实属Kolkwitzia、六道木属Abelia和北极花属Linnaea)形成了一个单系群并得到了很强的支持 ( 1 0 0 %bootstrap) ;双参属与川续断科有更近的关系 ,建议作为一个亚科置于川续断科 ;广义忍冬科为一多系类群 ;而刺参属与其他广义川续断目类群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属 广义忍冬科 刺参属 广义川续断目 trnl-F序列 系统位置 叶绿体DNA
下载PDF
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trnL-F序列测定及种间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葛燕芬 杭悦宇 +1 位作者 夏冰 韦阳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PCR技术对5种苍术属(Atractylodes DC.)药用植物的trnL-F序列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序列长886-902bp,经排序并两端切平后,序列长816bp,G+C含量为34.4%;当空位始终做缺失处理时,产物有5个变异位点。利... 采用PCR技术对5种苍术属(Atractylodes DC.)药用植物的trnL-F序列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序列长886-902bp,经排序并两端切平后,序列长816bp,G+C含量为34.4%;当空位始终做缺失处理时,产物有5个变异位点。利用trnL-F序列可准确鉴别出朝鲜苍术[A.koreana(Nakai)Kitam.]、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和白术(A.macrocephala Koidz.);而茅苍术[A.lancea(Thunb.)DC.]与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的tmL-F序列则完全一致,相互之间无法区分。采用邻接法和UPGMA法得到的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分子系统树有一定的差异,表明这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物种分化不完全,序列进化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属 叶绿体基因组 trnl-F 遗传关系 分子鉴别
下载PDF
根据cpDNA trnL-F非编码区序列变异分析黑桫椤海南和广东种群的遗传结构与系统地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应娟 王艇 +4 位作者 郑博 江宇 欧阳蒲月 陈国培 王伯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4-919,共6页
以黑桫椤分布在海南和广东 9个种群为材料 ,通过 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后再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叶绿体 DNA(cp DNA) trn L- F非编码区序列。序列长度介于 10 17bp至 10 2 1bp;碱基组成 A+T含量较高 ,百分比值为 6 0 .4 3%~ 6 2 .2 6 %。... 以黑桫椤分布在海南和广东 9个种群为材料 ,通过 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后再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叶绿体 DNA(cp DNA) trn L- F非编码区序列。序列长度介于 10 17bp至 10 2 1bp;碱基组成 A+T含量较高 ,百分比值为 6 0 .4 3%~ 6 2 .2 6 %。根据序列的核苷酸变异共鉴定出 15个单倍型。黑桫椤具高水平单倍型多样性 (h=0 .880 )和较高水平核苷酸多样性 (Dij=0 .0 0 342 ) ,其悠长的进化历史可能增加了遗传变异在谱系内的积累。单倍型最小生成网图和邻接树、种群间分化度 (FST=0 .12 6 4 5 )和基因流 (N m=3.4 9)、AMOVA分析 (地区间遗传变异占 11.91% ,p>0 .0 5 )以及 DNA歧义度结果一致显示 ,黑桫椤分布在海南和广东的种群彼此间不存在遗传分化。黑桫椤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地理式样具“星状”特征 ,提示种群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扩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桫椤 CPDNA trnl—F非编码区 单倍型 遗传结构 地理分化
下载PDF
基于ITS和trnL-F序列碱基差异的繁缕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海光 周建建 +3 位作者 曹珊珊 郑玉红 单宇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繁缕〔Stellaria media(L.)Villars〕及其近缘种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L.)Moench〕的ITS和trnL-F序列的碱基差异,并以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为外类群构建N-J系统树...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繁缕〔Stellaria media(L.)Villars〕及其近缘种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L.)Moench〕的ITS和trnL-F序列的碱基差异,并以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为外类群构建N-J系统树,分析了这些种类的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繁缕属(Stellaria L.)种类及鹅肠菜的ITS和trnL-F序列长度分别为521-784和788-951 bp,各有变异位点77和59个,其中信息位点分别为18和11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分别为6.5%和3.1%。ITS的碱基组成为A22.1%、T20.9%、G28.5%和C28.5%,G+C含量57.0%;trnL-F的碱基组成为A 35.9%、T33.7%、G 15.7%和C 14.8%,G+C含量30.5%。繁缕、雀舌草(S.alsine Grimm)和箐姑草(S.vestita Kurz)的ITS和trnL-F序列一致;鹅肠菜的ITS序列中有4个位点与前述种类不同,但trnL-F序列则相同;中国繁缕(S.chinensis Regel)的ITS和trnL-F序列与孩儿参较相似。在N-J系统树中,鹅肠菜与繁缕、雀舌草和箐姑草聚为一支,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支持将鹅肠菜重新归入繁缕属的分类处理。研究结果显示,ITS和trnL-F序列分析均可用于繁缕及其近缘种的鉴别,且ITS是更为适宜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 近缘种 ITS trnl-F 种间关系
下载PDF
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仁芳 张泽 +3 位作者 唐洲 余茂德 徐立 王茜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3-1561,共9页
【目的】分析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探讨系统学价值。【方法】67份桑资源,经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用软件拼接、比对,并从GenBank下载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计算其长度、G+C(或A+T)含量、变异位点... 【目的】分析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探讨系统学价值。【方法】67份桑资源,经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用软件拼接、比对,并从GenBank下载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计算其长度、G+C(或A+T)含量、变异位点、信息位点,将3个序列合并,以构树、柘树为外类群,采用MP法分析进化关系。【结果】桑ITS(包括5.8S)基本序列长度为576 bp,变异范围为576—590 bp,G+C含量为59.55%—62.25%,40个信息位点;trnL-F(包括tRNA-Leu内含子)基本序列长度为923 bp,变异范围为920—924 bp,A+T含量为65.87%—66.31%,23个信息位点;rps16内含子基本序列长度为929 bp,变异范围为923—929 bp,A+T含量为67.28%—67.49%,17个信息位点。3个序列的最适碱基进化模型分别为(GTR+G)、(GTR)和(GTR+G),可能的分支概率—混合卡方概率值分别为0.000001、0.027175和0.000222,3个片段合并最适碱基进化模型为(GTR+G),基于模型用MP法分析,在2 538个位点中,有80个信息位点。分支图结果表明,首先将黑桑(M.nigra)分出,其它桑种分成2支,第一支包括长穗桑、瑞穗桑、蒙桑、鬼桑、鸡桑、山桑、白桑和广东桑,第二支包括华桑、奶桑和川桑。【结论】桑属trnL-F和rps16序列信息位点有限,单独研究桑属系统学,价值不大,与ITS序列合并研究,则能增加分支图的信息位点,使分支图更近于似然。基于ITS、trnL-F、rps16序列MP分支图,新疆黑桑为最原始类型,乌克兰等栽培种为进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属 ITS、trnl-F、rps16序列 MP分析法 进化关系
下载PDF
梨属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trnF和accD-psaI特征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春云 郑小艳 滕元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1-2272,共12页
对梨属19个种共26个供试样本及两个苹果属外类群样本的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trnF和accD-psaI进行了序列分析。排列后的序列长度分别为927 bp和944 bp。两个区域组合后共有36个核苷酸替换(substitution)和11个插入/缺失(indel)。将所有in... 对梨属19个种共26个供试样本及两个苹果属外类群样本的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trnF和accD-psaI进行了序列分析。排列后的序列长度分别为927 bp和944 bp。两个区域组合后共有36个核苷酸替换(substitution)和11个插入/缺失(indel)。将所有indel处理为一次变异事件并编码为替换,用于简约法系统树和NeighborNet系统发育网络(phylogenetic networks)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indel为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相比trnL-trnF,accD-psaI因进化速率较快,更适合应用于种及种以下分类水平的梨属植物系统关系研究;NeighborNet系统发育网络表明系统树上部分较低的分支支持率由冲突的信息引起,其余则由信息位点不足引起。此外结果还揭示了可疑种间杂交种的母系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属 trnl-TRNF accD-psaI 长度突变 系统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研究肋果沙棘的谱系地理学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孟丽华 杨慧玲 +1 位作者 吴桂丽 王玉金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40,共9页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肋...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肋果沙棘亚种subsp.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扩张 叶绿体DNA 肋果沙棘 谱系地理学 青藏高原 避难所 亚种分化 trnl-F序列
下载PDF
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的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3 位作者 杭悦宇 王筱璐 周义峰 吴宝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4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6%,其中转换率为0.6%,颠换率为1.0%;序列的G+C含量为32.5%。薯蓣及其近缘种rbcL序列长1 096-1 160 bp,存在变异位点42个,其中信息位点1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9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6%,其中转换率为0.3%,颠换率为0.3%;序列G+C含量为44.1%。基于2个序列分别重建了薯蓣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个系统树的结构基本一致,均支持经典分类方法对薯蓣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的划分。同时,本研究也证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测定是鉴定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的快速、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 trnl-F RBCL 分子鉴别 亲缘关系 近缘种 山药原植物
下载PDF
名贵中药材血竭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俊 刘霞 +5 位作者 孙伟 汪波 李丹平 樊佳佳 张晓存 陈士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筛选适合树脂类药材血竭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探索血竭药材鉴定的新方法。方法提取41份药材和基原植物样本的基因组DNA,对药材样本基因组DNA的7条候选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 A-trn H、rbc L、mat K、trn L(UAA)内含子、trn L(U... 目的筛选适合树脂类药材血竭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探索血竭药材鉴定的新方法。方法提取41份药材和基原植物样本的基因组DNA,对药材样本基因组DNA的7条候选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 A-trn H、rbc L、mat K、trn L(UAA)内含子、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采用软件Codon Code Aligner V4.2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应用MEGA5.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g tree,NJ Tree)。结果血竭药材的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可以成功扩增并得到高质量序列,而其他6个候选序列[ITS、ITS2、psb A-trn H、rbc L、mat K、trn L(UAA)内含子]均不能成功扩增,难以用于鉴别。血竭的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长度为45 bp,麒麟竭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麒麟竭与品剑叶龙血树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显示血竭与其混伪品各自聚为一支,可明显区分。结论 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可作为血竭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序列,成为血竭药材真伪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树脂 DNA条形码 trnl(UAA)内含子 P6环
原文传递
不同地理种群巴山榧树及近缘种叶绿体trnL-trnF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俊 陈发波 +2 位作者 周先容 汪建华 宋晓宏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3-1058,共6页
本文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巴山榧树10个地理种群的trnL-trnF序列进行了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6个近缘种的trnL-trnF序列,选用MEGA 4.1软件对巴山榧树不同地理种群及近缘种间的trnL-trnF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山榧树10个地理种群... 本文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巴山榧树10个地理种群的trnL-trnF序列进行了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6个近缘种的trnL-trnF序列,选用MEGA 4.1软件对巴山榧树不同地理种群及近缘种间的trnL-trnF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山榧树10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只有34个变异位点,1个信息位点;7个近缘种间的遗传分化较显著,有75个变异位点,30个信息位点。聚类分析将巴山榧树10个地理种群与6个近缘种聚为2个分支,巴山榧树、云南榧和日本榧树聚为一支,榧树、长叶榧树、佛罗里达榧和加州榧聚为另一个分支。trnL-trnF序列系统树不支持将榧树属分为皱乳榧组和榧树组;赞同将云南榧并入巴山榧树,或作为巴山榧树的变种处理;不支持将巴山榧树和云南榧合并在榧树下作为变种的处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榧树 地理种群 近缘种 trnl-trnF序列 遗传分化
原文传递
石蒜属叶绿体trnL-F序列的变异与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袁菊红 孙视 +3 位作者 彭峰 冯煦 郑玉红 夏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石蒜属和近缘属植物中国水仙trnL基因的部分序列和trnL-trnF间隔区的完整序列,为石蒜属物种鉴别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分子佐证。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用Clustal X 1.81,MEGA 2.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最大简... 目的:分析比较石蒜属和近缘属植物中国水仙trnL基因的部分序列和trnL-trnF间隔区的完整序列,为石蒜属物种鉴别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分子佐证。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用Clustal X 1.81,MEGA 2.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所测物种的序列全长在905~1036 bp,经排序后,两端切平,得到886 bp的整齐序列,所测物种的核苷酸变异位点14个,信息位点10个,主要在trnL内含子区,这些位点可用于区分石蒜属物种;4个碱基"ATAT"缺失/插入是区别石蒜属与其近缘植物水仙的显著特征。重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供试的石蒜属物种聚成3类,除稻草石蒜、忽地笑、香石蒜的系统位置有所不同之外,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符。水仙属2个种形成1个单系类群,表明属间trnL-F序列差异明显。结论:分子系统树支持安徽石蒜是长筒石蒜的变种或杂交种观点,换锦花可能是玫瑰石蒜、红蓝石蒜的杂交母本。石蒜属种间trnL-F序列存在一定变异,是物种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trnl—F序列 序列变异 分子鉴别 系统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