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防护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嘉俊 许晓芸 +2 位作者 刘颖 赵奕 靳向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4,共6页
探讨医用防护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医用防护服的分类;系统地介绍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隔离服和手术衣的加工技术;针对国内外相关医用防护服标准,对比分析了各标准相关指标的差异,并指出了各标准的适用性。认为:结合我国医用防护服的现状... 探讨医用防护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医用防护服的分类;系统地介绍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隔离服和手术衣的加工技术;针对国内外相关医用防护服标准,对比分析了各标准相关指标的差异,并指出了各标准的适用性。认为:结合我国医用防护服的现状,应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针对主要产品的性能制定不同的分级指标,并对使用范围提出建议,指导临床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医用防护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用防护服 隔离服 手术衣 非织造材料 防护原理 后整理 标准体系
下载PDF
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丽霞 张永红 +2 位作者 王萍 殷积美 刘冰熔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811,共2页
总结了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术前积极预防并发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本组发生出血7例,穿孔5例,均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内镜 消化系统 手术中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系统追踪法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钱小芳 陈亚岚 +3 位作者 林瑾 念金霞 刘桂华 徐爱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运用系统追踪法发现追溯系统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质量追踪团队,制定质量追踪优先关注流程、内容,应用系统追踪方法对计算机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使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追溯系统流程进... 目的运用系统追踪法发现追溯系统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质量追踪团队,制定质量追踪优先关注流程、内容,应用系统追踪方法对计算机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使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追溯系统流程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结果应用系统追踪后,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内容物不符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和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考核成绩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系统追踪法可及时发现硬式内镜手术器械追溯系统使用流程的缺陷,有利于有效改进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式内镜 手术器械 系统追踪法 可追溯系统
下载PDF
胃底贲门癌根治性切除与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昌明 张祥福 +7 位作者 卢辉山 郑知文 吴心愿 官国先 王川 周永建 张建中 郑朝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性手术的最佳范围。 方法 对 41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 ,其中扩大根治性切除 192例 (扩大组 ) ,Ⅰ期 11例 ,Ⅱ期 40例 ,Ⅲ期 12 1例 ,Ⅳ期 2 0例 ;根治性切除 2 2 6例 (根治组 ) ,Ⅰ期 19例 ,Ⅱ期 ...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性手术的最佳范围。 方法 对 41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 ,其中扩大根治性切除 192例 (扩大组 ) ,Ⅰ期 11例 ,Ⅱ期 40例 ,Ⅲ期 12 1例 ,Ⅳ期 2 0例 ;根治性切除 2 2 6例 (根治组 ) ,Ⅰ期 19例 ,Ⅱ期 5 3例 ,Ⅲ期 131例 ,Ⅳ期 2 3例。对 2组患者术后 5、10年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2种术式的 5、10年生存率 :Ⅰ、Ⅱ期患者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Ⅲ期患者扩大组 5、10年生存率较根治组分别提高了 14 2 %和 15 9%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Ⅳ期患者 5、10年生存率虽有提高 ,但与根治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对于胃底贲门癌已浸润浆膜层或第 2站淋巴结有转移的Ⅲ期患者 ,均应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 ,以彻底清扫脾门、脾动脉干淋巴结 ,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手术 预后 胃底贲门癌
原文传递
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娜 吉琦 +2 位作者 胡晓艳 李远洋 张明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研发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优化交接流程,实现无缝式交接。方法 2019年4~7月使用传统的电话沟通、口头传达方式进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2020年4~7月研发并应用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手术患者交接,信息同... 目的研发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优化交接流程,实现无缝式交接。方法 2019年4~7月使用传统的电话沟通、口头传达方式进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2020年4~7月研发并应用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手术患者交接,信息同步推送,扫码识别患者身份,全流程监测患者路径信息。结果系统应用后,工勤人员接入患者用时、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士及工勤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交接流程,确保各环节标准化、精细化、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转运 交接 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节点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复用手术器械质量追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修慧 刘琼蓉 梅丹丹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通过节点控制方法,提高复用手术器械质量。方法运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复用手术器械处理质量不合格的末端原因,确定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设置质量控制环节,以达到每个节点均可追溯和质量可控,提高复用器械处... 目的通过节点控制方法,提高复用手术器械质量。方法运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复用手术器械处理质量不合格的末端原因,确定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设置质量控制环节,以达到每个节点均可追溯和质量可控,提高复用器械处置合格率。结果节点控制后手术医疗复用器械包回收器械正确率、初处理质量合格率和清洗质量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器械包过期率和物品发放错误率均明显下降。结论节点控制质量管理系统可前瞻性发现质量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处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控制 手术器械 质量管理 追溯系统
原文传递
Preoperative surgical planning for intracranial meningioma resection by virtual reality 被引量:10
7
作者 TANG Hai-liang SUN Hua-ping +12 位作者 GONG Ye MAO Ying WU Jing-song ZHANG Xiao-luo XIE Qing XIE Li-qian ZHENG Ming-zhe WANG Dai-jun ZHU Hong-da TANG Wei-jun FENG Xiao-yuan CHEN Xian-cheng ZHOU Liang-f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057-2061,共5页
Background The Dextroscope system by Volume Interactions (Singapore) had been applied to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in many units. This system enables the neurosurgeon to interact intuitively with the three-dim... Background The Dextroscope system by Volume Interactions (Singapore) had been applied to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in many units. This system enables the neurosurgeon to interact intuitively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phics in a direct manner resembling the way one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al objects. In the paper, we explored its values in pre-operation surgical planning for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resection. Methods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were performed on 10 patients with parasagittal and falcine meningiomas located on central groove area; brain CT, MR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IRA) were performed on 10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kull base meningiomas and 10 patients with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 All these data were transferred to Dextroscop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reconstructed. Then meningiomas, skull base, brain tissue, drainage vein and cerebral arteries were displayed within the system, and their anatomic relationships were evaluated. Also, the simulation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For parasagittal and falcine meningiomas, the relationships of tumor with drainage vein and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were clearly displayed in the Dextroscope system. For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 the relationships of tumor with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an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and skull base were vividly displayed within th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Surgical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peration of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as well. The real operations of all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with well outcomes.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reality planning, neurosurgeons could get more anatomic information about meningioma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s, especially important vessels, and choose the best approach for tumor resection, which would lead to better prognosis fo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reality Dextroscope system intracranial meningioma surgical planning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的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贵和 赵铁军 +1 位作者 束宽山 孙学工 《腹部外科》 2007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39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19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1d及5d取外周血,测定白介素(IL)-6、肿瘤坏死...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39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19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1d及5d取外周血,测定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及CD3+、CD4+、CD8+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开腹组术后第1d,IL-6、TNF及CRP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第5d,IL-6、TN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下降缓慢,两组仍有差异(P<0.01)。开腹组术后第1d、5d,CD4+、CD8+细胞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而腹腔镜组术后第1d,CD4+、CD8+细胞下降低于开腹组(P<0.01);术后第5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全身炎性反应较开腹手术者轻,且具有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免疫系统 炎症
下载PDF
TightRope与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超 林木良 +1 位作者 李桓毅 许福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30-2234,共5页
[目的]比较TightRope系统与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1月,采用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2例,2008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钩钢板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与随访... [目的]比较TightRope系统与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1月,采用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2例,2008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钩钢板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26个月,平均(18.23±2.48)个月。术后12个月时,TightRope组的Constant评分疼痛亚评分[(14.38±1.68) vs (10.94±2.35),P<0.05],外展活动亚评分[(9.38±0.94) vs (8.81±1.23),P<0.05],以及总分[(94.31±6.06) vs (89.84±7.31),P<0.05]均显著高于钩板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AO锁骨钩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TightRope系统 锁骨钩钢板
原文传递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鹏 方波 +2 位作者 黄涛 邹胜伟 刘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66-1567,1570,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治疗脑静脉窦破裂出血中的实用价值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联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重叠缝合以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方法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治疗脑静脉窦破裂出血中的实用价值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联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重叠缝合以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方法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78例患者中38例痊愈,33例好转出院,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的治疗中能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手术 创伤 神经系统 脑静脉 并发症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下载PDF
外科手术质量体系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季加孚 薛侃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手术质量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然而,外科手术质量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对手术本身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生活质量、... 手术质量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然而,外科手术质量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对手术本身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生活质量、总生存期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等关键评价都应该纳入其中。同时,整个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合理的配套制度作为保障,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持续的改进也将是维持体系生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质量体系
原文传递
医用机器人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超 孟祥峰 +3 位作者 王权 王浩 唐桥虹 李佳戈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9期4-8,共5页
为了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用机器人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手术治疗、术后康复领域显现了巨大的优势和先进性。但医用机器人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多技术的复杂医疗器械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 为了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用机器人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手术治疗、术后康复领域显现了巨大的优势和先进性。但医用机器人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多技术的复杂医疗器械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需要制定专用的标准体系来对该类产品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本文阐述了医用机器人相关标准现状,梳理了国内外医用机器人的标准化需求,从通用定义、可靠性、可用性、系统集成、部件级性能及测试方法、产品级性能及安全六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专用标准体系的设计思路,以期后续为我国医用机器人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 标准体系 质量评价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供应链服务系统对南京市某儿童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春梅 李梅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供应链服务(SPD)系统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对南京市某儿童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效果,为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SPD系统应用前按照手术室传统管理方式对儿科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应用后运用供应链服务对接医院信... 目的:探讨供应链服务(SPD)系统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对南京市某儿童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效果,为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SPD系统应用前按照手术室传统管理方式对儿科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应用后运用供应链服务对接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应用前、后的相关数据。结果:应用SPD系统后,手术室高值耗材月存放种类数、存放总数量、订货提前期、储存空间、人力成本、高值耗材使用记录单填写错误月发生例数、追溯条码粘贴错误月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费错误抽查中收费名称、规格型号2个方面应用后少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遗漏收费方面应用后明显少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调查中配送速度、使用方便、配备齐全3个项目应用后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D系统对于儿科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效果可靠,贴合儿科手术室运转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耗材 儿科手术室 自动数据处理 SPD系统
下载PDF
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TriVex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少芒 张智辉 +1 位作者 姚燕丹 萧剑彬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评价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TriVex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15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50条患肢)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5例。A组行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联合曲张浅静脉TriVex刨吸术,B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 目的评价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TriVex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15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50条患肢)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5例。A组行大隐静脉射频闭合术联合曲张浅静脉TriVex刨吸术,B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曲张浅静脉TriVex刨吸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PS)值、术后住院天数、皮下血肿和皮下硬结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对手术的自身评价、手术前后美国静脉联盟CEAP分级、临床严重程度计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A组术后疼痛轻、下床时间早、住院天数少、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但皮下硬结发生率高于B组;术后4周对手术的评价A组优于B组;A、B手术前后CEAP分级、VCSS、CIVIQ评分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CSS分差、CIVI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射频闭合术联合TriVex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有效,且微创、并发症少、更具人性化;CEAP临床分级、VCSS临床计分和CIVIQ生活质量评分可用于评价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静脉内射频治疗 TriVex系统
原文传递
腹腔镜消化道内镜联合治疗胰胆管病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红兵 高春芳 秦明放 《腹部外科》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胰胆管病的腹腔镜 -消化道内镜联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中 2镜或 3镜有机联合 ,治疗胰胆管病 2 0 0 5例 ,包括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 2 82例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32 3例 ,肝内胆管结石 1 ... 目的 探讨胰胆管病的腹腔镜 -消化道内镜联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中 2镜或 3镜有机联合 ,治疗胰胆管病 2 0 0 5例 ,包括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 2 82例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32 3例 ,肝内胆管结石 1 0 6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 2 5 1例 ,慢性胰腺炎 6例 ,Mirizzi综合征 2 4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Ⅰ型 ) 1例 ;恶性梗阻性黄疸 1 2例。结果 各治疗方案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轻、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 腹腔镜 -消化道内镜联合治疗胰胆管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消化道内镜 联合治疗 胰胆管病 胆囊结石 合并症 慢性胰腺炎
下载PDF
流程再造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外科防控中的应用——以四川某地级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尚建英 王东 +2 位作者 何梅 石波 邓志刚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3,共4页
截至2020年2月,四川省一代输入型病例已几乎筛查完毕,但是无湖北武汉旅居史的二代感染病例量逐渐增加。作为一所各类资源并不丰富的地级市医院的外科系统,如何在积极支援武汉的同时做好自身院内感染的防控,避免手术室和外科病人以及医... 截至2020年2月,四川省一代输入型病例已几乎筛查完毕,但是无湖北武汉旅居史的二代感染病例量逐渐增加。作为一所各类资源并不丰富的地级市医院的外科系统,如何在积极支援武汉的同时做好自身院内感染的防控,避免手术室和外科病人以及医务人员的感染,成为管理者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运用流程再造的理念,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外科防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应急管理的措施,以供基层医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流程再造 外科系统 感染防控 应急管理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翁永强 彭友多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原发性肝癌作为常见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利于其早期诊断。慢性肝炎患者的背景、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及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三大因素。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结合其临床分期、患者... 原发性肝癌作为常见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利于其早期诊断。慢性肝炎患者的背景、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及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三大因素。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结合其临床分期、患者肝功能和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或非手术疗法,并重视多学科诊疗团队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系统治疗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临床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微创、精准的技术优势,还可实现远程操作,是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是... 近年来,随着临床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微创、精准的技术优势,还可实现远程操作,是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达芬奇手术系统的使用较为常见。本文着重介绍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肾移植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概述其主要优缺点,探讨技术要点,并对该技术的评估方案及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为促进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改善肾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手术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 肾移植 肾切除术 供肾 肥胖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佳 李帼双 +6 位作者 苏醒 张贝贝 李冰 张伟 赵黎明 孙铭阳 张加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5-918,共4页
目的筛选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烟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早期神经... 目的筛选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烟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组和未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临床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尿量、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和麻醉后观察室(PACU)停留时间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成人烟雾病患者510例,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缺血、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3次和PACU停留时间>90 min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缺血、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3次和PACU停留时间>90 min是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系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隐睾的诊断、治疗进展及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国壕(综述) 吴江(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70-1172,共3页
隐睾(undescended testis)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疾病。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隐睾患者早期治疗,对于隐睾的预后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出发,就近年国内外隐睾的治疗指南及相关隐睾... 隐睾(undescended testis)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疾病。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隐睾患者早期治疗,对于隐睾的预后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出发,就近年国内外隐睾的治疗指南及相关隐睾治疗的文献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究隐睾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睾丸 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 诊断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