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技术引发的教育主体行为失范如何判定:方法、类型与表现 被引量:15
1
作者 逯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6,共10页
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教育主体行为的失范。判定教育主体行为失范是否由智能技术所引发,可从工具使用、标准制定、规范遵守、干预方式四个方面,衡量教育主体行为是否发生“失范”与“未失范... 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教育主体行为的失范。判定教育主体行为失范是否由智能技术所引发,可从工具使用、标准制定、规范遵守、干预方式四个方面,衡量教育主体行为是否发生“失范”与“未失范”之间的转换;若满足其中至少一条,则可认为该行为失范由智能技术引发。基于上述判定方法对26个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主体行为失范主要涉及过程性失范、转型期失范、周期性失范、本质性失范、原生性失范5种表现层次,涵盖82种行为表现类属的20种行为失范类型。多元教育主体的行为失范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管理者愈加难以平衡教育发展与技术进步,教师被算法绑架并破坏教学生态,企业过于关注商业利益而忽视长远教育目标及教育规律,设计者“目的至上+技术导向”引发设计风险,家长对技术过度放权造成家庭教育问题重重,研究者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育研究触犯科研伦理,学习者数字沉迷及其身份认同异化。有效治理教育主体行为失范问题,需要治理主体不断调整规制手段和治理方式,并及时应用“判定标准”对当前教育主体行为的状态进行判断,当主体行为不在属于“失范”行列时,干预和判断进程即可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教育主体 行为失范 判定标准 行为表现
下载PDF
学生作为教育主体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次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3,67,共4页
在“教育主体”的问题上之所以会形成林林总总的不同意见 ,主要是没有区分好“教育主体”与“教育中的主体”以及“师生的主体性”这三个概念。本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辨析 ,认为学生是教育主体 ;通过将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分成三个层次、... 在“教育主体”的问题上之所以会形成林林总总的不同意见 ,主要是没有区分好“教育主体”与“教育中的主体”以及“师生的主体性”这三个概念。本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辨析 ,认为学生是教育主体 ;通过将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分成三个层次、不同维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主体 教育中的主体 主体性
下载PDF
转型与赋能:人工智能推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邴英林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引起了主体场域变革、技术伦理变革、教学场域的变革、师生共同体结构的变革,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造成了广泛的社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衍生出主体性问题、过度智能化问题、教学管理问... 人工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引起了主体场域变革、技术伦理变革、教学场域的变革、师生共同体结构的变革,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造成了广泛的社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衍生出主体性问题、过度智能化问题、教学管理问题、共同体结构问题,冲击着教育主体思想和师生教育共同体关系结构,引发了“技术智能”与“人脑智能”深度关系的探讨。在此背景下,要从主体性建构、伦理规制、素质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推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边界,厘清人工智能技术与劳动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教育主体 师生共同体
下载PDF
教育美学的回归与重建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斌 《美育学刊》 2012年第4期17-23,共7页
教育美学的研究旨趣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双重品位的提升,并致力于发掘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美,阐释教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活动。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美学包括教育本质美... 教育美学的研究旨趣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双重品位的提升,并致力于发掘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美,阐释教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活动。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美学包括教育本质美、教育内容美、教育活动美、教育艺术美、教育主体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教育本质 教育主体
下载PDF
教育交往史:教育史研究新的生长点
5
作者 申国昌 白静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6,共13页
教育交往史作为教育活动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育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交往史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领,是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研究趋势的学术实践,也是丰富教育史学研究的有益探索。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开展,... 教育交往史作为教育活动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育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交往史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领,是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研究趋势的学术实践,也是丰富教育史学研究的有益探索。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开展,将有益于教育史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进而便于在回溯与阐释中重建教育历史的阐释逻辑,在提炼与反思中提供当今教育变革的历史镜鉴。教育交往史研究是对教育主体为实现人的有价值发展而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交往互动历史的探讨,主要包括志缘交往、业缘交往、学缘交往、趣缘交往、情缘交往、地缘交往、血缘交往等维度。当前,开展教育交往史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大史料挖掘力度,拓宽理论参照广度,纵横延展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 教育交往史 教育主体 人的有价值发展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主题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惠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主题教育是践行渗透式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高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应该兼具学生主体性与价值导向性,兼具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为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应从纵向上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 主题教育是践行渗透式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高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应该兼具学生主体性与价值导向性,兼具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为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应从纵向上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确定主题,横向上根据社会现实确定主题,面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确定主题,点上根据特殊学生群体和专项问题确定,构建一套涵盖大学所有阶段的,横纵交叉,从点到面全覆盖的系统的主题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教育 渗透式教育 建构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我国网络教育缺陷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梅英 李红军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我国网络教育自199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一些缺陷却使得网络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存在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缺陷是: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性、实践性、交互性;教育主体无法适应现代教育... 我国网络教育自199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一些缺陷却使得网络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存在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缺陷是: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性、实践性、交互性;教育主体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教学质量没有得到保障;以及网络教育使得各种效应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 教育结果
下载PDF
陕西省0~18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基于13094份问卷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秋珠 向璐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45-54,共10页
为了解陕西省0~18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当下家庭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自编陕西省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对陕西省9个地区随机抽取的13094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家庭教育的绝... 为了解陕西省0~18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当下家庭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自编陕西省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对陕西省9个地区随机抽取的13094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任务被母亲所承担;家庭教育内容重人格教育轻劳动教育,知识教育存在结构性缺失,“学校化”倾向严重;家庭教育方式总体水平偏低,以民主型教育方式为主,但也存在少量家庭教育表现为溺爱型和放任型;各年龄段儿童家长的教育需求不同,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是家长共同的教育困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供需不对等,频率有待提高。建议:家长应明确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适当提高父亲参与程度;家长应重视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劳动体验教育并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性健康教育;家长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民主型教育,给予儿童充分的关注和爱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应加大养成式教育比例,提高各类教育指导服务的互动性与开展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主体 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 教育需求 儿童 陕西省
下载PDF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琨智 丁力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针对教育是一永恒的历史范畴的本质,论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异,从而进一步阐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教育观 教育本质 教育主体
下载PDF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教育与权力的研究
10
作者 张静波 李郑心岚 《语文学刊》 2023年第3期97-107,共11页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皆与维多利亚社会初期的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对于此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夏洛蒂·勃朗特为何重点关注教育的书写,其隐性原因更待深入挖掘。师生关系是勃朗特作品中典型的教育议题,她笔下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皆与维多利亚社会初期的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对于此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夏洛蒂·勃朗特为何重点关注教育的书写,其隐性原因更待深入挖掘。师生关系是勃朗特作品中典型的教育议题,她笔下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较为强势,并不友善。考虑到从小在苛刻的学校环境中成长的夏洛蒂·勃朗特,她笔下的教学态度反映了她对于男性权力的渴望和获取的隐形心理。然而,女性在获得权力后,并未得到身份感的确立,女性无法通过与男性对抗,来获得完整的身份意识。女性身份感的真正确立,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而不是教育程度的高低和相应权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教育议题 权力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回到文学本身——高校《文学写作》课程改革刍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翠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文学写作》课作为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高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意在通过对高校《文学写作》课的静观以及"回到文学本身"的阐释和论证,为"教育主体间的狂欢"这一《文学写作》课... 《文学写作》课作为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高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意在通过对高校《文学写作》课的静观以及"回到文学本身"的阐释和论证,为"教育主体间的狂欢"这一《文学写作》课程改革突围方法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笔者认为,只有正本溯源,力求回到文学本身才能对《文学写作》的教学改革之路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写作 文学 教育主体
下载PDF
简析自我教育与几种教育模式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永红 侯立新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主体教育"、"个性教育"、"个体教育"、"自主学习"、"自学"等教育模式被突出高扬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层面,之后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模式无论...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主体教育"、"个性教育"、"个体教育"、"自主学习"、"自学"等教育模式被突出高扬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层面,之后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模式无论是塑造"主体"还是养成"个性",都没有在学生身上鲜活地找到一个准确、具体的心理载体,而显得笼统、抽象。实质上,无论是"主体教育"还是"个性教育"都是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由此,塑造、养成某种"自我"应该是这些教育模式追求的核心,这样以主动、自觉塑造自我的自我教育就必然成为了"主体教育"等教育模式的枢轴,从而就在自我教育与这些教育模式之间生出了层次不一、复杂多样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教育 主体教育 个性教育 自主学习 自学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现途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静芳 田婧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6-69,74,共5页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落实好劳动教育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存在的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教育主体单一化、教育内容简单化及评价过程形式化等问题,提出通过实现劳动教育“三覆盖”...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落实好劳动教育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存在的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教育主体单一化、教育内容简单化及评价过程形式化等问题,提出通过实现劳动教育“三覆盖”,推动劳动教育“社会化”,拓展劳动实践教育平台,制订科学评价体系等途径,进一步落实好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崇尚劳动、学会劳动、享受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 教育主体 实现途径
下载PDF
从严中有爱的“量化”到爱中有严的“柔化”——高职德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海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8-29,共2页
高职校中德育管理多以量化为主,多体现教师的权威性,此理念尤其缺陷和弊端。在社会发展前提下,高职生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可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构建网络平台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实行柔性德育管理,促进... 高职校中德育管理多以量化为主,多体现教师的权威性,此理念尤其缺陷和弊端。在社会发展前提下,高职生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可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构建网络平台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实行柔性德育管理,促进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实效性 量化管理 柔性管理 教育主体
下载PDF
论教育主体的生成与消亡——基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新龙 徐瑞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关于主体实质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在福柯看来,主体具有历史性,是知识、权力、道德的奴役化和实践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知识型决定着主体必将消亡的命运。基于这些思考,他最终喊出了"人死了"和"主体的消亡"的口号,这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也表达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的担忧。通过运用福柯的主体解构观来观照教育主体,揭露教育主体的真相,描述教育主体的"生产"过程,阐释教育主体必将消亡的趋势,对于教育中主体的真正解放,回归人的本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主体 教育主体 主体解构 主体消亡 知识-权力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客体性表现及主体性彰显的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琴 颜廷丽 柳世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3-74,85,共3页
从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出发,学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客体性的突出表现为"受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交互作用影响"及其"受控性"。分析学生在创... 从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出发,学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客体性的突出表现为"受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交互作用影响"及其"受控性"。分析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自动学习行为""自觉学习行为"和"自主学习行为"三种类型的特点,提出教师需要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性发展阶段、特点的观念体系"及"针对主体性阶段特点,设定不同的任务难度"等途径来彰显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教育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元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化危机及其超越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春龙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11,共5页
元教育学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是对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检验、批判的一种方法论。元教育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并在90年代中后期引发了中国元教育学研究的高潮,但随后这一时髦理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沉寂期... 元教育学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是对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检验、批判的一种方法论。元教育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并在90年代中后期引发了中国元教育学研究的高潮,但随后这一时髦理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沉寂期。曲高和寡的理论专业性、缘木求鱼的学科化倾向与实用主义的研究价值等因素,制约了元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沉寂并不意味着元教育学理论的退场,而应转换思路,汲取元教育学的精髓,即元思维的分析方式,从价值引领、方法多元、规范导向等方面为教育学理论建构与学科梳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教育学 本土化 教育学科 危机 元思维
下载PDF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丽君 陈颖峰 李长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特点、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进行了梳理;通过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目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学生兴趣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学生对国民义务的认知等方面分析了中德国职业教育的差异;基于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特点、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进行了梳理;通过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目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学生兴趣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学生对国民义务的认知等方面分析了中德国职业教育的差异;基于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分析其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教育主体 能力培养 多元教育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4-99,共6页
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背景之下,结合全国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研究报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结构,同时从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得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结论,论述家... 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背景之下,结合全国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研究报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结构,同时从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得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结论,论述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性格养成、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借鉴国外儿童家庭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 教育主体 教育方法 弱化
下载PDF
新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式下民族教育内涵的拓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美洲 谭志松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7-221,共5页
民族教育通过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来推动新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式的实现,而此范式的推广运用又会导致民族教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民族教育的主体从政府拓展到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劳动者自身,民族教育的对... 民族教育通过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来推动新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式的实现,而此范式的推广运用又会导致民族教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民族教育的主体从政府拓展到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劳动者自身,民族教育的对象从城乡富余劳动力和困难群体拓展为该地区农村所有的劳动者或潜在的劳动者,民族教育的目的从"输得出去"扩展为回乡创业带动地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民族教育主体 民族教育对象 民族教育目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