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ve factors for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被引量:50
1
作者 Antonio Sciuto Giovanni Merola +4 位作者 Giovanni D De Palma Maurizio Sodo Felice Pirozzi Umberto M Bracale Umberto Bracal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21期2247-2260,共14页
Every colorectal surgeon during his or her career is faced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AL); one of the most dreaded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any type of gastrointestinal anastomosis due to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mor... Every colorectal surgeon during his or her career is faced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AL); one of the most dreaded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any type of gastrointestinal anastomosis due to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mortality, overall impact on functional and oncologic outcome and drainage on hospit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AL risk factors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we carried out a careful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and found several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AL which leads us to believe that the lack of a consensual, standard definition can partly explain the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in reported rates of AL in clinical studies. Colorectal leak rates have been found to vary depending on the anatomic location of the anastomosis with reported incidence rates ranging from 0 to 20%, while the 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olorectal resections has not yet been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L incidence. As well, numerous risk factors, though identified, lack unanimous recognition amongst researchers. For example, the majority of papers describe the risk factors for left-sided anastomosis, the principal risk being male sex and lower anastomosis, while little data exists defining AL risk factors in a right colectomy. Also, gut microbioma is gaining an emerging role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leak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COLORECTAL SURGERY Anastomotic leakage LAPAROSCOPY Risk factor RECTAL cancer Diverting stoma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肠造瘘必要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孙轶 杨红杰 +1 位作者 卢永刚 梁天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探讨吻合口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肠造瘘的必要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648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吻合口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肠造瘘的必要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6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瘘组332例.未造瘘组316例)和25篇回顾性对照研究(包括107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瘘组4470例,未造瘘组6252例)纳入研究分析。综合分析显示,与未造瘘组比较,预防性肠造瘘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随机对照研究RR=0.33,95%CI:0.21-0.53;回顾性对照研究OR=0.60,95%CI:0.42-0.85)、吻合口瘘再手术率(随机对照研究RR=0.30,95%CI:0.16~0.53;回顾性对照研究OR=0.26:95%CI:0.21~0.32)及吻合口瘘相关死亡率(回顾性对照研究OR=0.41;95%CI:0.27~0.62)(均P〈0.05)。结论对于具有术后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常规行预防性造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预防性造瘘 吻合口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保护性肠造口自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加鹤 周喜乐 +5 位作者 王金海 华汉巨 林才照 刘凡隆 李炎冬 陈文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索保护性肠造口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对128例结直肠手术病人用末端回肠插管造口加远端回肠单排钉闭合器钉闭肠腔阻断粪流,观察保护性造口自闭回纳及吻合口漏的发生情... 目的探索保护性肠造口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对128例结直肠手术病人用末端回肠插管造口加远端回肠单排钉闭合器钉闭肠腔阻断粪流,观察保护性造口自闭回纳及吻合口漏的发生情况。结果钉闭肠腔自动开放(肛门恢复排便)的成功率为100%。肛门恢复排便的时间,即吻合口的保护期平均为29.3(12~75)d。造口导管拔除后造口自动闭合(愈合)的成功率为100%。拔管后造口自动闭合时间平均为12.4(7~30)d。术后化疗期间发生与插管部位有关的腹壁感染1例。未发现与肠腔钉闭有关并发症,也未发现与吻合口漏有关并发症。结论自闭性保护性造口手术方式为先在末端回肠用单排钉闭合器钉闭肠腔,然后在近端回肠做一插管造口(末端回肠插管造口加远端单排钉肠腔闭合法)。其对远端吻合口的保护期限平均为4周,在这期间绝大多数吻合口漏如果存在应已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造口回纳
原文传递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广 边远 +2 位作者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合口漏及造口闭合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16-35 d,平均24 d。拔管后造瘘口全部自行愈合,闭合时间5-24 d,平均11.6 d。无死亡和再手术病例,肠内容物转流效果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末段回肠置管操作简单,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避免传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直肠癌 末段回肠
下载PDF
留置肛管与保护性造口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向欣 崔滨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021-2024,共4页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概念普及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越来越多。目前吻合口瘘依然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与代谢性疾病、术前新辅助治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血供、张力等因素相关。大多数文献认为...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概念普及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保肛手术越来越多。目前吻合口瘘依然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与代谢性疾病、术前新辅助治疗、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血供、张力等因素相关。大多数文献认为留置肛管对于预防吻合口瘘有积极作用,但因为纳入标准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目前公认的预防吻合口瘘的方法是留置肛管和保护性造口,但是二者比较研究尚存争议。因此,期待未来开展更多的前瞻性与回顾性实验来比较研究留置肛管与保护性造口对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留置肛管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瘘
下载PDF
How to assess intestinal viability during surgery: A review of techniques 被引量:11
6
作者 Linas Urbanaviius Piet Pattyn +1 位作者 Dirk Van de Putte Donatas Venskuton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1年第5期59-69,共11页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raoperative methods of bowel viability assessment are essential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Exact determination of the borderline of the viable bowel with the help of an objective test c...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raoperative methods of bowel viability assessment are essential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Exact determination of the borderline of the viable bowel with the help of an objective test could result in a decrease of postoperative ischemic complications. An accurate, reproducible and cost effective method is desirable in every operating theater dealing with abdominal operations. Numerous techniques assessing various parameters of intestinal viability are described by the studies. However, there is no consensus about their clinical use. To evaluate the available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Virtues and drawbacks of the techniques and possibiliti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reviewed. Valuable parameters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anastomotic or stoma complications are analyzed.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bowel viability are discussed. To date, only a few methods are applicable in surgical practice.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limiting values of intestinal tissue oxygenation and flow indicative of ischemic complications and to standardize th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ERFUSION Tissue ISCHEMIA COLON PERFUSION Anastomotic leakage stoma
下载PDF
直肠癌手术行保护性造口的争议与共识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忠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自提出以来,便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随着设备与技术的发展,由TME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术式,TME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仍不能完全杜绝吻合口漏的发生。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自提出以来,便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随着设备与技术的发展,由TME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术式,TME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仍不能完全杜绝吻合口漏的发生。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保护性造口,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或减轻吻合口漏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但目前保护性造口尚存在许多争议,如保护性造口的指征、意义及还纳时机,是否真正能够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还纳后是否影响肛门的功能;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差异,诸如造口方式的选择、还纳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Risk factors causing structural sequelae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in mid to low rectal cancer 被引量:7
8
作者 Woong Bae Ji Jung Myun Kwak +2 位作者 Jin Kim Jun Won Um Seon Hahn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9期5910-5917,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causing structural sequelae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in patients with mid to low rectal cancer.METHODS: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of consecutive subjects who had anastomotic l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causing structural sequelae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in patients with mid to low rectal cancer.METHODS: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of consecutive subjects who had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from March 2006 to May 2013 at Korea University Anam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wo subgroup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he patients were initially divided into the sequelae(stricture, fistula, or sinus) and no sequelae groups and then divided into the permanent stoma(PS)and no PS groups.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structural sequelae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RESULTS: Structural sequelae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were identified in 29 patients(39.7%).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version ileostomy at the first opera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structural sequelae [odds ratio(OR) = 6.741; P = 0.017].Fourteen patients(17.7%) had permanent stoma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median, 37 mo).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umor level from the dentate lin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permanent stoma(OR = 0.751; P = 0.045).CONCLUSION: Diversion ileostomy at the first operation increased the risk of structural sequelae of the anastomosis, while lower tumor loc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permanent stoma in the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stomotic leakage PERMANENT stoma leakage SEQUELAE RECTAL cancer Anastomotic leakagefate
下载PDF
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温咏珊 张惠芹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在本院造口门诊就诊发生造口底盘渗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生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结果本组20例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是:患者造口护理技能... 目的了解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在本院造口门诊就诊发生造口底盘渗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生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结果本组20例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是:患者造口护理技能差、造口周围皮肤凹陷、造口底盘选用不当、体重增加及造口位置差、造口回缩。结论教会造口患者认识造口底盘渗漏的原因,重新选择造口底盘、或加猪油膏补片、或增高凸面底盘的高度,从而防止造口底盘渗漏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 底盘渗漏 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亚鹏 张雪民 +1 位作者 张新伟 王培民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246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24例和对照组222例,统计分析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卡方检验,性别、... 目的:探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246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24例和对照组222例,统计分析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卡方检验,性别、低蛋白血症、肿瘤与肛缘距离及留置肛管是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性别、低蛋白血症、肿瘤与肛缘距离和留置肛管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低蛋白血症、肿瘤与肛缘距离和留置肛管可能是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格外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自闭性保护性回肠造口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在高危结直肠吻合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祖来 黄顺荣 +4 位作者 邓褫夺 孙伟峰 虞敏 钟雪梅 李冬梅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比较自闭性保护性回肠造口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在高危结直肠吻合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行保护性造口的59例高危结直肠吻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造口方法不同... 目的比较自闭性保护性回肠造口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在高危结直肠吻合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行保护性造口的59例高危结直肠吻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造口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自闭性保护性回肠造口术(n=36),对照组行传统袢式回肠造口术(n=23)。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再通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钉闭肠腔的回肠均能自行开放。观察组肠再通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性保护性回肠造口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保护高危结直肠吻合口均收效良好,前者操作更为简单且避免了二期造口还纳手术,更有助于缩短肠再通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也有利于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吻合口 保护性造口术 高危因素 吻合口漏
下载PDF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宏彬 张国强 李高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B组不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B组不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及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逐渐恢复,术后1、3、6、9、12个月各时间点肛门功能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虽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且不影响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安全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保肛术 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 肛门功能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万里 王晖 苟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将CR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将CR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吻合口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 <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CRC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血清MMP-9联合白蛋白、前白蛋白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白蛋白、前白蛋白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直肠癌且采用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白蛋白、前白蛋白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直肠癌且采用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将其分为发生组20例和未发生组76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MMP-9、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对血清MMP-9、白蛋白、前白蛋白与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吻合口漏发生组血清MMP-9在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均高于未发生吻合口漏组(P<0.05),血清白蛋白在术后第3天、第5天明显低于未发生吻合口漏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均低于未发生吻合口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9、白蛋白、前白蛋白均为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MP-9联合白蛋白、前白蛋白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高于血清MMP-9、白蛋白、前白蛋白单项检测。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MMP-9联合白蛋白、前白蛋白预测早期吻合口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根治术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彦 周业庭 叶松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于我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资料,以术中是否保留LCA分组,即保留组(39例)和未保留组(41例)。比较2组...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于我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资料,以术中是否保留LCA分组,即保留组(39例)和未保留组(41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吻合口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未保留组(P<0.05),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安全可行,而且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吻合口漏 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小侠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我科收治的直肠癌需行腹腔镜Dixon术患者19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将出现吻合口漏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无吻合口漏的患者170例设为对照...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我科收治的直肠癌需行腹腔镜Dixon术患者19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将出现吻合口漏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无吻合口漏的患者170例设为对照组,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共有2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0.52%。男性、存在吸烟和/或饮酒史、肿瘤大小≥5cm、吻合口距离≤5cm、手术时间≥300min,是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男性、肿瘤大小≥5cm、吻合口距离≤5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在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腹腔镜Dixon术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原文传递
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童锋 应佑华 +3 位作者 蒋文良 潘海华 赵伟 李红晨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11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术在结直肠手术中预防吻合口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手术中合并行保护性造口病例106例,分为2组,插管组行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术在结直肠手术中预防吻合口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手术中合并行保护性造口病例106例,分为2组,插管组行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术83例,传统组行传统回肠或横结肠中段襻式造口术23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及感染相关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肠道再通时间、经济性等。结果 2组造口方法对结直肠术后吻合口均有保护作用,2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7 d感染及术后14 d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组肠道再通时间平均19 d,传统组肠道再通时间平均125 d,插管组肠蠕动恢复及造口排便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造口旁疝、肠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针对高龄,营养不良,存在糖尿病等合并症,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患者;术中吻合情况不满意;左半结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左半结肠、直肠急性损伤等肠道准备不满意患者适用保护性造口术。末端回肠自闭插管保护性造口术与传统回肠或横结肠中段襻式造口术比较,不但有着相同的预防吻合漏作用,而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二期回纳手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手术 保护性造口术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回肠插管造口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艺聪 王希平 +1 位作者 郭银枞 杨乐艺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年第8期22-23,共2页
为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措施,对25例直肠癌行保肛术使用24号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结果表明,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疗效明显,具... 为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措施,对25例直肠癌行保肛术使用24号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结果表明,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疗效明显,具有免除患者再次手术,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早日进行术后肿瘤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造口术 吻合口
原文传递
从手术操作细节预防直肠肿瘤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峰 宋枫 +2 位作者 张鑫 赵勇 徐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低位Dixon手术后吻合口瘘的要点。方法:对连续进行的146例低位Dixon手术进行分析,手术在直肠系膜全切除基础之上,行经腹根治性切除。于直肠上动脉根部双重结扎,吻合部位直肠系膜要剃除干净。吻合口在距肛缘3 cm以内时放置... 目的:探讨预防低位Dixon手术后吻合口瘘的要点。方法:对连续进行的146例低位Dixon手术进行分析,手术在直肠系膜全切除基础之上,行经腹根治性切除。于直肠上动脉根部双重结扎,吻合部位直肠系膜要剃除干净。吻合口在距肛缘3 cm以内时放置肛管,所有患者均经会阴部戳孔放置骶前引流管。结果:146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渗血2例、狭窄3例;大便次数增多48例,每日排便4~6次;有肛门刺激症状者34例;稀便控制能力差6例。结论:确保吻合部位血液供应良好、无张力、准确对合和积极治疗合并的全身性疾病是预防吻合口瘘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预防
下载PDF
结肠内旁路在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全进 曹鸿峰 +6 位作者 邓高里 屠世良 厉军 陈永伟 郑伯安 袁航 徐慧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介绍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39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基础上,用生物可降解吻... 目的介绍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39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基础上,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及避孕套在吻合口上方5cm处做成结肠内旁路以保护吻合口;一组为对照组(42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基础上,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或横结肠造口。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等生理、病理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为2~5d(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率7.7%(3/39),吻合环自然排出时间为术后14~23d(平均17d),无引流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有7.7%(3/39)的病例出现轻度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漏后引流时间平均7.1d。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1.9%(5/42);35.7%(15/42)的病例伴有造口相关并发症,6个月后有28.6%(12/42)的病例出现吻合口轻度狭窄,7.1%(3/42)的病例出现吻合口重度狭窄,需进行松解治疗;吻合口瘘后引流时间平均18.2d。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吻合口瘘后骶前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保肛手术中,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或横结肠造口相比,结肠内旁路技术简单、安全,可有效保护吻合口,降低了吻合口瘘带来的风险,减少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内旁路 直肠肿瘤 急性肠梗阻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 避孕套 肠造口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