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参颗粒对肺癌小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亓润智 米雪 +3 位作者 赵雨薇 郑红刚 郭秋均 花宝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52-2656,共5页
目的:验证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有效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分为双参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构建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模型,分为双参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双参颗粒、纯净水灌胃干预。观察... 目的:验证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有效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分为双参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构建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模型,分为双参颗粒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双参颗粒、纯净水灌胃干预。观察荷Lewis肺癌小鼠的移植瘤质量,脾脏T淋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比例;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肺组织micro-CT影像表现、肺组织病理改变、脾脏T淋巴细胞、TAM细胞比例,肺组织全转录组基因测序分析。结果:双参颗粒组移植瘤的瘤体质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双参颗粒组荷Lewis小鼠的脾脏CD_(3)^(+)CD_(4)^(+)T淋巴细胞比例与CD_(3)^(+)CD_(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F4/80^(+)CD_(206)^(+)TAM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经micro-CT可以观察到肺部结节与占位,肺组织经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确定为肿瘤形成,与造模前正常小鼠肺组织比较,提示模型构建成功。双参颗粒组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micro-CT扫描未观察到明确的肺部占位,经病理学观察无肿瘤形成。对两组KrasG12D自发肺癌小鼠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提示,TAM相关的非编码基因miR-21a、miR-155、miR-146b表达存在差异。结论:双参颗粒能够抑制肺癌生长及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AM细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双参颗粒 荷Lewis肺癌 自发肺癌 中医药 治未病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双参颗粒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生成的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成万华 杨晓雪 +2 位作者 蔡红娟 王翠茹 郭锦龙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双参颗粒(SG)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10)、SG低剂量组(SG-L组,n=10)、SG中等剂量组(SG-M组,n=10)、SG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双参颗粒(SG)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10)、SG低剂量组(SG-L组,n=10)、SG中等剂量组(SG-M组,n=10)、SG高剂量组(SG-H组,n=10)、复方丹参滴丸组(CDDP组,n=10);对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含量;分离大鼠心肌组织,检测毛细血管密度,检测心肌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1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T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I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SG治疗可部分恢复;②与MI组相比,LDL-C含量只在SG-H组和CDDP组有所下降(P<0.05);③各用药组CK和CK-MB的水平与MI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药物治疗组相比,M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室壁更薄,心肌细胞计数更少,梗死区胶原纤维结构紊乱;与MI组(34.29%±3.86%)相比,SG-M和SG-H剂量依赖性地将心肌梗塞面积分别缩小至(15.07%±1.50%)和(14.58%±1.46%);④与MI组比较,SG-L、SG-M、SG-H、CDDP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⑤各用药组p-P13K、p-ATK、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I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⑥免疫染色检测显示,相比MI组,各SG用药组和CDDP组的CD3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更高,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MI组相比,SGM、SG-H和CDDP治疗组VEGF的IOD值显著增加(P<0.05);⑦与Sham组相比,MI组TGF-β1和Smad2/3蛋白的表达增强;与MI组相比,各用药组TGF-β1和SG-H组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双参颗粒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心肌保护作用,其可激活PI3k-Akt-mTOR信号和增加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颗粒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双参颗粒散剂及水煎剂入血成分差异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华民 章从恩 +3 位作者 李杨帆 吴昊 俞静 林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359-2363,共5页
目的:初步分析大鼠口服双参颗粒散剂与水煎剂后的入血成分差异。方法:采用LC/MS-IT-TOF方法对双参颗粒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含药血清、散剂含药血清进行分析,根据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数据等完成各组成分差异比较。结果:和水... 目的:初步分析大鼠口服双参颗粒散剂与水煎剂后的入血成分差异。方法:采用LC/MS-IT-TOF方法对双参颗粒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含药血清、散剂含药血清进行分析,根据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数据等完成各组成分差异比较。结果:和水煎剂比较,初步鉴定出双参颗粒散剂特有的4个原型吸收入血成分,分别是Ginsenoside-Rh1,Ginsenoside-Rg2,Ginsenoside-Rb2和Ginsenoside-Rg3。结论:双参颗粒散剂和水煎剂在大鼠入血成分存在差异,这些入血成分可能是双参颗粒散剂异于水煎剂在血中起直接作用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颗粒 入血成分 散剂 水煎剂 LC/MS-IT-TOF
下载PDF
双参颗粒功能性食品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桂荣 尚金燕 +2 位作者 历娜 张宁 罗飞 《人参研究》 2020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制定双参颗粒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手册》(2003年版)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相关规定,采用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高效液相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双参颗粒影响产品的主要指标进行研究,并确... 目的制定双参颗粒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手册》(2003年版)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相关规定,采用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高效液相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双参颗粒影响产品的主要指标进行研究,并确定了高丽红参的主要成分为定量控制指标,制定出双参颗粒的质量标准。结论建立和采用的指标及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全面、有效地控制双参颗粒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颗粒 质量标准 质量指标
下载PDF
基于UPLC-ESI-Q-TOF-MS/MS技术分析双参平肺颗粒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叶青 范欣生 +2 位作者 朱振华 彭国平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1-329,共9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对双参平肺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快速鉴定和归属分类。方法采用SynaptTMQ-TOF型高分辨质谱仪、WatersACQUITYUPLC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对双参平肺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快速鉴定和归属分类。方法采用SynaptTMQ-TOF型高分辨质谱仪、WatersACQUITYUPLC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 mm3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质谱数据信息对比,并结合文献报道及质谱数据库中相同成分或同类成分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匹配,对双参平肺颗粒中复杂成分进行快速准确识别,并明确各成分的药材归属。结果共鉴定了63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24个、酚酸类7个、丹参酮类成分6个、黄酮类14个、其他类12个。结论利用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双参平肺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平肺颗粒 UPLC-ESI-Q-TOF-MS/MS 皂苷类 酚酸类 丹参酮类 黄酮类
原文传递
双参宁心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竞方 马晓昌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双参宁心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双参宁心颗粒剂治疗组(颗粒剂治疗组,62例)和双参宁心汤剂治疗组(汤剂治疗组,61例)。对照组予降脂... 目的:观察双参宁心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双参宁心颗粒剂治疗组(颗粒剂治疗组,62例)和双参宁心汤剂治疗组(汤剂治疗组,61例)。对照组予降脂、抗凝等西医常规治疗,两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双参宁心颗粒或汤剂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症状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脂水平、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两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P<0.05);两治疗组血脂水平、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参宁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 双参宁心颗粒
下载PDF
双参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迪 刘彤 杨莺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双参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及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对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动物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2 mm处结扎建立急性心... 目的观察双参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及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对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动物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2 mm处结扎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空白对照组只进行开胸手术不结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双参通脉颗粒,西药组予合心爽,用药治疗2周。治疗2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做比较。结果空白对照组中VCAM-1蛋白及TNF-α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程度低。模型组可观察到VCAM-1蛋白及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高表达。中药组的心肌组织VCAM-1及TNF-α的表达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介于空白组与西药组之间。西药组的心肌组织中VCAM-1及TNF-α的表达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介于中药组及模型组之间。且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参通脉颗粒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的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脉颗粒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 病理 VCAM-1 TNF-α
下载PDF
双参通脉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卓 杨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研究双参通脉颗粒(GSG)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RI组)、合心爽组(DH组)、中药组(GSG组),每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成功后Sham组、MIRI组应用生... 目的研究双参通脉颗粒(GSG)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RI组)、合心爽组(DH组)、中药组(GSG组),每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成功后Sham组、MIRI组应用生理盐水灌胃,DH组、GSG组药物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心功能、病理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DH组、GSG组与MIRI组比较,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DH组、GSG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MIRI组(P<0.05),且GSG组低于DH组(P<0.05);DH组、GSG组心肌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MIRI组(P<0.05),且GSG组低于DH组(P<0.05)。结论GSG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释放减少,NF-κBp65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双参通脉颗粒 NF-ΚBP65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双参活血颗粒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嘉敏 杨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探讨双参活血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6...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探讨双参活血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与西药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西药组、中药组分别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中药双参活血颗粒灌胃连续2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I3K、Ak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其中以西药组上调极为显著,且中药组的上调幅度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I3K、Ak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活血颗粒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过度自噬,从而减轻大鼠心肌梗死晚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活血颗粒 心肌梗死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黄金双参加味颗粒干预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张牧晨 孙雨晨 +5 位作者 王雅琴 赵庶君 唐三春 尹举 赵一霖 张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讨黄金双参加味颗粒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诊断为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盲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47例)予以黄金... 目的:探讨黄金双参加味颗粒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诊断为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盲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47例)予以黄金双参加味颗粒治疗12周,对照组(47例)予以模拟安慰剂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HAMA-14、HAMD-24)、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西雅图心绞痛评分(SAQ)、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血清水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MA-14、HAMD-24和PSQI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14、HAMD-24和PSQI的指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AQ的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个维度评分指标上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经治疗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22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s-CPR、IL-6、TNF-α水平均下降(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PR、IL-6、TNF-α降低更明显(P<0.05)。研究结果显示,随访期90 d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42,P<0.05)。在试验期间未观察到使用黄金双参加味颗粒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黄金双参加味颗粒能够缓解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减轻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损伤,改善预后,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双参加味颗粒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焦虑抑郁障碍 细胞炎症因子 瘀毒郁结证
原文传递
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然 谢朋呈 +4 位作者 辛高杰 李磊 任建勋 刘建勋 付建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拉伤法造模,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舒降之组及双参芎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相应干... 目的观察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拉伤法造模,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舒降之组及双参芎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相应干预,连续8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腹主动脉组织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ox-LDL-C、hs-CRP水平升高(P<0.01),腹主动脉组织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及大小不等的脂质空泡,斑块面积增加,腹主动脉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C、LDL-C、ox-LDL-C、hs-CRP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腹主动脉斑块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斑块面积缩小,腹主动脉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双参芎连颗粒能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TC、LDL-C、ox-LDL-C、hs-CRP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双参芎连颗粒 BCL-2 BAX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婧 黄维洁 +1 位作者 杨苏蓓 张如松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55-425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巴俄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 目的:建立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巴俄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测定二苯乙烯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哈巴俄苷、二苯乙烯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555 8~8.893 4μg(r=0.999 9)、0.010 6~0.340 2 mg(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0%~101.35%、96.67%~100.83%,RSD分别为1.43%、1.4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参消癃颗粒 哈巴俄苷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筱琴 杨宪 +4 位作者 张雪 唐倩 刘碧林 杨沛 薛莉君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27期2559-2561,共3页
目的:建立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中的三七、丹参、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C18(250 mm×... 目的:建立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中的三七、丹参、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TLC图中能清晰检出三七皂苷R1、丹参酮ⅡA和五味子甲素,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16 896-0.337 9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0.41%(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蔗糖型双参活血通络颗粒 质量标准 丹参酮ⅡA 薄层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双参克癃方的提取工艺的优选
14
作者 陈旖湛 丁艺雪 +2 位作者 李膺 戚虎昶 张如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93-2796,共4页
目的:优化双参克癃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指标,考察哈巴俄苷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筛选双参克癃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 目的:优化双参克癃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指标,考察哈巴俄苷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筛选双参克癃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适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克癃方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斑块的影响
15
作者 李然 谢朋呈 +4 位作者 辛高杰 李磊 任建勋 刘建勋 付建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1-105,共5页
目的 观察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拉伤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舒降之组和双参芎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 目的 观察双参芎连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拉伤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舒降之组和双参芎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6只,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HE染色测定腹主动脉斑块面积和管腔狭窄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F)-κB p65和p-NF-κB p65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组织校正斑块面积和管腔狭窄率显著增加(P<0.01),血浆Hcy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腹主动脉组织MMP-2表达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第6、8周腹主动脉组织校正斑块面积减少、管腔狭窄率降低(P<0.05,P<0.01),血浆Hcy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腹主动脉组织MMP-2表达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双参芎连颗粒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面积和管腔狭窄率,减少斑块形成,提高易损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浆Hcy含量、降低MMP-2表达和NF-κB 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芎连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核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