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生何谓”到“生生何为”——《系辞传》“生生”的原初观念与当代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玉顺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3,共9页
讨论“生生”观念,不能脱离其原初文献依据,即它在《系辞传》中的原初涵义,亦即“生生何谓”的问题;然后才是“生生何为”的问题,即“生生”观念在当代哲学语境下转化的可能。就其原初涵义来看,“生生”观念基于“生”观念,而“生”说... 讨论“生生”观念,不能脱离其原初文献依据,即它在《系辞传》中的原初涵义,亦即“生生何谓”的问题;然后才是“生生何为”的问题,即“生生”观念在当代哲学语境下转化的可能。就其原初涵义来看,“生生”观念基于“生”观念,而“生”说的是形上存在者“天地”的活动,因此,“生生”说的是形上存在者“天地”的运行。就其转化可能来看,可将“生生”观念“存在化”,即使其成为一个前存在者的观念。如此,则不论作为形而下者的“万物”,还是作为形而上者的“天地”,都是“生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传》 生生 何谓 何为
原文传递
关于“易”的两条阐释进路:“生成”与“生生”
2
作者 董春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在易学发展的历程中,易学家对“易”的诠释分为两种:一种重生成,该说根据《易纬》提出的“易一名而含三义”理论,从“易”“变易”“不易”三个层面出发,以阴阳变易交感为核心去探寻宇宙生成的根源。该说认为宇宙存在一个物质性的本源,... 在易学发展的历程中,易学家对“易”的诠释分为两种:一种重生成,该说根据《易纬》提出的“易一名而含三义”理论,从“易”“变易”“不易”三个层面出发,以阴阳变易交感为核心去探寻宇宙生成的根源。该说认为宇宙存在一个物质性的本源,世间一切均从此而出,故其更注重对此本源是什么及其如何生成万物的论述,这一理论更注重阐述“什么”即易的“生成”性。另一种重“生生”,该说以《系辞传》中的“生生之谓易”为依据,一方面详细论述了“易”所强调的阴阳交感生生不息之过程,另一方面又凸显了“易”中所蕴含的继善成性、天人相续的生生不息之理。该说认为世界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它不以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为论述的核心,不关注那个“生成”性的本源,而是将论述重心转向世界如何生生、人如何延续这个生生,即从解释“什么”转向关注“怎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名而三义 生成 生生
原文传递
生生之仁:中国古代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3
作者 刁玉萍 陈亚平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78-188,274,275,共13页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蕴含深厚的生态智慧,“生生之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儒家“生生之仁”的生态思想,从“仁生”出发,阐述了万物由“气”组成,以及生与死相互依存、循环不息的宇宙观;通...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蕴含深厚的生态智慧,“生生之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儒家“生生之仁”的生态思想,从“仁生”出发,阐述了万物由“气”组成,以及生与死相互依存、循环不息的宇宙观;通过对“仁道”的总结,深入剖析“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内在统一,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时”的重要性;以“仁心”的独特视角,揭示了“天地之仁”与“人心之仁”的紧密联系。在儒家的生态思想中,“仁生”思想强调万物一体,应当以尊重和敬畏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仁道”思想进一步揭示了顺应自然时序的生态智慧,“仁心”思想通过情感的纽带,倡导关爱万物。“生生之仁”的儒家生态智慧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对于当下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儒家生态思想 当代启示
下载PDF
《易传》“生生”哲学之我见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忠军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共11页
世界之所以恒生,是因为“生生”为宇宙本体“道”的本质属性。由道而形成的天地秉承了道生生的属性,通过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天地生生展现的宇宙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即太极生天地四象八卦万物。自然界八卦相互交感、切摩、推荡而成就... 世界之所以恒生,是因为“生生”为宇宙本体“道”的本质属性。由道而形成的天地秉承了道生生的属性,通过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天地生生展现的宇宙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即太极生天地四象八卦万物。自然界八卦相互交感、切摩、推荡而成就两大类事物。万物生成后,按照自己属性,随着四时更替、八卦方位流转,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六十四卦符号排列及其互变,则再现了世界物与物生生之图式。生生是人类生存属性,《易传》以人体及其属性解释天地自然,如以男女比喻阴阳,以家庭成员解释八卦关系,以人体器官对应八卦。《易传》详细地描述了男女交媾时生殖器的状态及其生男生女的结果,这一思想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遗存。人之生生是家庭、社会、伦理、制度及其文明创新之源。《易传》从人体出发解释天地自然,天地之道内涵了人道,人道是天道的原型,然后以天道立人道,实现了天人合一。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人是天地的副本,不如说天是人的副本。《易传》天人观根植于人体,是通过对人体的解释完成的。这是中国古代天人之学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早期儒家哲学的显著特点。《易传》生生哲学与老子哲学皆重视人体,但出发点不同,《易传》的生生哲学更异于西方的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生生 本体 人体 原型
原文传递
中晚明心学的“生之谓性”诠释——兼论阳明心学的人性论特质及其嬗变
5
作者 石霞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阳明继承了明道性气、形上形下一体浑融的思维方式,对“生之谓性”进行了价值重估。一方面以“气”释“生”,将“气”直接置入心性论领域之中加以定位,在肯定本源善性“气上始见”的基础上,对“生”的问题作出了正面积极的肯定。另一方... 阳明继承了明道性气、形上形下一体浑融的思维方式,对“生之谓性”进行了价值重估。一方面以“气”释“生”,将“气”直接置入心性论领域之中加以定位,在肯定本源善性“气上始见”的基础上,对“生”的问题作出了正面积极的肯定。另一方面,重视“性之生理”,认为人的现实生存活动造就人的规定性,强调良知具有动态生成性内涵而非一悬置的抽象、静态本体。如此一来,阳明很好地解决了生命实存与道德超越之间的内在关联问题,建立起了主客一贯、一体浑融的心性之学。然而阳明后学却误解了“生之谓性”作为诠释“性”的原则的真实意蕴,落实到人性具体内容的理解上割裂了性与气在生成现实人性上的内在统一性,执着于良知性体静态的先验永恒性,而忽略了良知的动态生成性内涵,以至于玄想、孤立良知心体,最终导致道德理性与行动践履的割裂,产生了“以生言性”“以自然为宗”的流弊。这不仅仅是“人病”,更是基于哲学形上思路的阳明后学之“法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之谓性 阳明心学 人性论 生生
下载PDF
“生生哲学”与“存有三态论”的构成——以《易传》为核心的哲学诠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安梧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共9页
“逆向格义”是在文化被殖民的背景下兴起的,文化的话语权在对方手上。以“逆向格义”的方式提问,问题的焦点往往是不准确的,现在到了检讨、跨越逆向格义的时候了。我们应当回到汉语本身,唤醒汉语的语感,对古汉语作文字溯源,让汉语的意... “逆向格义”是在文化被殖民的背景下兴起的,文化的话语权在对方手上。以“逆向格义”的方式提问,问题的焦点往往是不准确的,现在到了检讨、跨越逆向格义的时候了。我们应当回到汉语本身,唤醒汉语的语感,对古汉语作文字溯源,让汉语的意义如其本然地显发。西方的拼音文字以“话语”为中心,重视逻辑与理性,重视的是“是”,这是由“to be”来讲“being”。汉字以“存在”为本位,重视生命、情感,重视的是“生生”。就《易经》哲学的脉络而言,回到存在本身,是从“存”讲“在”、从“屯”讲“生”。“存在与价值的和合性”优先于“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性”。存在不是静态的被确立,而是动态的生成,更重要的是人的参赞化育。“存有三态论”与《易经》的“生生哲学”关联紧密,有别于牟宗三先生的“两层存有论”。《易经》的“生生哲学”是充满了可能性、发展性的哲学,是强调共生共长、共存共荣的哲学。“生生哲学”的智慧亮光将会为现当代哲学带来更多的实存反思,迎向“文明互鉴”下的哲学交谈。由此,我们可以体知生生、契入存在、启动觉性、迎向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生生 存有三态论 参赞 存在
原文传递
《淮南子》的生生身体观论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健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共13页
《淮南子》的生生思想是以道体与仁体为核心、由天人多维感应所构成的生生哲学体系。同时,由道体与仁体所建构的宇宙图式亦是落实于天地大化流行的大生命体。鉴于此,《淮南子》中的身体呈现为不断经由形气神的无限运化向世界开显和生成... 《淮南子》的生生思想是以道体与仁体为核心、由天人多维感应所构成的生生哲学体系。同时,由道体与仁体所建构的宇宙图式亦是落实于天地大化流行的大生命体。鉴于此,《淮南子》中的身体呈现为不断经由形气神的无限运化向世界开显和生成的人体宇宙,故身体之美凸显为一种“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宇宙生生之美。道体作为天地之根、万物之宗的统一本体,内蕴着朝向身体的生生之势。仁体指涉天地万物本然流行的仁生之体,是统合觉之知、力之行和情之动的生生之体,在“审死生之分,别同异之迹,节动静之机”的摄生正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故而,《淮南子》中的身体观与道体、仁体在生生这一点上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道体 形气神 仁体 身体
原文传递
儒学“新本体”的出场--“生生”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成为儒学的本体?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承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在深邃广袤的儒家思想世界,徘徊着一个幽灵,这个幽灵“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它根自儒家思想的底部,贯通儒家思想的所有,这个幽灵就是“生生”。“生生”不仅具有传统本体之属性,而且拥有其独特的品质,从而“荣升”为儒... 在深邃广袤的儒家思想世界,徘徊着一个幽灵,这个幽灵“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它根自儒家思想的底部,贯通儒家思想的所有,这个幽灵就是“生生”。“生生”不仅具有传统本体之属性,而且拥有其独特的品质,从而“荣升”为儒家思想的“新本体”。作为儒家思想新本体的“生生”,不仅是维系儒家思想体系的枢纽,而且是激活儒家思想生命的源泉;不仅是认识儒家思想本色的钥匙,亦是实践儒家思想价值的途径;不仅是更新发展儒家思想的定力,而且是展示、焕发儒学精神的道场。因此,“生生”之为本体,或许能为困顿中的儒家思想注入新的活力,使儒家思想与任何时代的生命实现无缝隙融合,既生生自我,亦生生人类,如是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新本体 生生 出场
下载PDF
存在哲学的Ereignis与儒家的生生之道
9
作者 余治平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7,共13页
具有发生、生发含义的Ereignis概念在晚期海德格尔哲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物自身的“绽出”(Ekstase)是物的存在方式,是物在生生与存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儒家哲学主张“生生”是物之为物的存在方式,强调万物都处于不断出离... 具有发生、生发含义的Ereignis概念在晚期海德格尔哲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物自身的“绽出”(Ekstase)是物的存在方式,是物在生生与存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儒家哲学主张“生生”是物之为物的存在方式,强调万物都处于不断出离自己的生生过程之中。万物生生、存在的真实性状可以借助并通过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而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诠释。“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为道”等命题则可揭示,生是万物的本性,万物由生而成就自己的本能。物生成、生化的过程即是物自身内在价值的自行展示、自行完成的整个经历。物的存在是它自身整体生性的必然涌现,物的降生是来到它自己应该去、应该存在的地方。《中庸》以及朱熹《集注》对心性理气的深度挖掘,实际上所面对和追寻的都是天地万物生发之前的本体境界,都可以与“物是怎么产生的”“运动、存在如何可能”之类的艰深哲学问题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 EREIGNIS 生生 未发 已发
原文传递
“生生”: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内在依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迪 《理论界》 2022年第5期37-44,共8页
儒家主张道德修养是持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使儒家修养论呈现目标高远、始终在求“道”路上的特色,这一特色正是建基于《周易》“生生”思想之上的。“生生”即阴阳转易、化生万物,是天道之运行,具有孕生万物之德,这一德性赋予天道... 儒家主张道德修养是持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使儒家修养论呈现目标高远、始终在求“道”路上的特色,这一特色正是建基于《周易》“生生”思想之上的。“生生”即阴阳转易、化生万物,是天道之运行,具有孕生万物之德,这一德性赋予天道以至善性与恒久性,并通过天人会通,下贯至人道,使人得以继善成性,在道德修养领域同样体现为至善性与恒久性的特征。“生生”为儒家道德修养论提供了本体论层面的依据,使道德修养不拘泥于具体的行为规范而获得超越性的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儒家 道德修养 周易
原文传递
对《说文解字》中“省形”“省声”现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琼琼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8-100,123,共4页
《说文解字》中的"省形""省声"条例不是对字形省减的概括,而是重构汉字理据的一种补救措施。许慎言"省"的目的在于析字,而不是为了描述汉字发展的客观状况。"省形""省声"作为许书的... 《说文解字》中的"省形""省声"条例不是对字形省减的概括,而是重构汉字理据的一种补救措施。许慎言"省"的目的在于析字,而不是为了描述汉字发展的客观状况。"省形""省声"作为许书的一种析字条例,有其主观随意性之处。汉字记号化导致的理据丧失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借用"省形""省声"进行蒙学识字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编纂字典辞书则不可滥用这种体例,否则过于主观随意性的解释会掩盖汉字发展的真正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省形 省声 字形简化 理据重构
下载PDF
《周易》“重生”精神的生态美学解读
12
作者 李天道 蔺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周易》具有一种“重生”精神,肯定与歌颂“生”“生生”品格,以“生”为“美”与最高审美域。这种“重生”精神具有一种浓厚的质朴、率真的风韵品性。并且,《周易》还对“乾元”与“坤元”等两种“阴阳”元素的生命底蕴与生命潜核进... 《周易》具有一种“重生”精神,肯定与歌颂“生”“生生”品格,以“生”为“美”与最高审美域。这种“重生”精神具有一种浓厚的质朴、率真的风韵品性。并且,《周易》还对“乾元”与“坤元”等两种“阴阳”元素的生命底蕴与生命潜核进行了深入考察,极力赞美“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推举生命的“动静结合”之“美”,推崇“保合太和”之生态审美域。运用现代生态美学理论,对其“重生”美学精神以及“生”“生生”等概念作一阐释,揭示其生态美学意义,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生生 生命绵延 “重生”精神 生态美学意义
下载PDF
易学与仁学的融通--以泰州学派罗近溪为例
13
作者 石霞 翟奎凤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罗近溪三十四岁学《易》而悟太极生生为画前本旨,由此将四书五经融会贯通,并以《易》作为五经之源。在此基础上,将乾坤作为生生的根源,认为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就是心,由此构建了心学体系中仁、良知、... 罗近溪三十四岁学《易》而悟太极生生为画前本旨,由此将四书五经融会贯通,并以《易》作为五经之源。在此基础上,将乾坤作为生生的根源,认为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就是心,由此构建了心学体系中仁、良知、德性等基本观念的本体论依据并赋予其形上含义。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复以自知"的功夫论,以复卦统言功夫,主张通过"逆觉体证""不动心""自然"的"不远复"功夫来求仁、致良知、尊德性。在易理"一以贯之"、四书五经融通之中,罗近溪构建起了心学为本、天人物我、天道与人道双向贯通的一体圆融之学,其学问亦呈现出浑融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近溪 易学 生生 乾坤
下载PDF
中华文学生命精神及创生的审美进路
14
作者 盖光 《中国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5-29,326-327,共17页
中华文学中由"生"及"生生"彰显着无尽的智慧,至深体悟着"生"的不竭,执守诗意性并调协着循生而创生特有的生命精神。循"生生"的有机律动,植生有生有脉,有物有形,有情有理,有律合韵的生命精神,... 中华文学中由"生"及"生生"彰显着无尽的智慧,至深体悟着"生"的不竭,执守诗意性并调协着循生而创生特有的生命精神。循"生生"的有机律动,植生有生有脉,有物有形,有情有理,有律合韵的生命精神,含蕴着"和"的审美创生。解道逐"本":既接根之本,更理生之本,其"本"非静止及凝定的,而呈过程性、动态性。多向融"和":其必要条件为"冲气以为和",循"道生"而尊"道法",舒"气韵"。觉知行"韵":悟解并植生新意,更觉识"真意","真意"并非单指对自然物摹写的客观之实,更包含自然与主体身心共参的"实"。聚象含"意":"象"本就是一种生命现象,既因于实在的物与体,又非独体的自然及生命之物象合成的"体",其物之形及生之态的通联承象而蓄意、生意、显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学 生命精神 “生生” 审美创生 有机—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的“生生”和“创造”思想刍议
15
作者 宋文兴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6-77,共2页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创造 中国哲学
下载PDF
不已、生生与对待——《程氏易传》中的天道观
16
作者 唐纪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与王弼、胡瑗的解释不同,程颐在未济的注释中凸显"不已"之义。"不已"的世界,构成了理解其天道观的重要基点。而程颐所谓的"不已",必以"生生"作为其存有模式。那么"生生"又是何以可能... 与王弼、胡瑗的解释不同,程颐在未济的注释中凸显"不已"之义。"不已"的世界,构成了理解其天道观的重要基点。而程颐所谓的"不已",必以"生生"作为其存有模式。那么"生生"又是何以可能的?《程氏易传》中以"对待"作为"生生之本",对待的观念不同于对立,它旨在解释万物之生成。作为一切对待根源的乾坤并非截然对立的观念,而是道的不同维度。乾是"道"之普遍化的倾向,赋予万物以超越性;坤是将普遍化倾向现实化的倾向,赋予万物以同一性。因此,乾坤本质上是一种一体化的二元结构,二者统一于"道",由此构成了"生生不已"的真正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已 生生 对待 乾坤
原文传递
从“生”到“生生”——儒家“生生”之学的雏形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承贵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早期儒家围绕“生”展开了广泛的思考,这种思考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生”的本源、方式、条件、特点以及宇宙万物化生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另一个是关于养生、护生、成生、贵生、圆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表现为形上、形下结构模式。“... 早期儒家围绕“生”展开了广泛的思考,这种思考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生”的本源、方式、条件、特点以及宇宙万物化生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另一个是关于养生、护生、成生、贵生、圆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表现为形上、形下结构模式。“形上”部分是关于生生之学基本理论部分的论述,“形下”部分是关于生生之学实践运用部分的论述,从而又表现为“即体即用”结构模式。由此便形成了以“生生”为主轴、以“体用”为框架的儒家生生之学。儒家生生之学既有关于道德性命等形上问题的探讨,亦有关于经世致用等形下问题的关切,从而构成了儒学的两大主题。诚然,先秦时期儒家生生之学的结构模式仍然是初步的、粗浅的、稚嫩的,但它奠定了儒学叙述的基础,规划了儒学展开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生之学 雏形
原文传递
论《声声慢》叠词翻译中“美学对等”的再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芸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瑰宝,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典雅的风格及丰富的文化意象著称。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之难众所周知,令人望而却步。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相对比较成熟完善,和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中西方诗歌... 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瑰宝,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典雅的风格及丰富的文化意象著称。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之难众所周知,令人望而却步。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相对比较成熟完善,和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中西方诗歌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完美的翻译"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对等"是无法实现的。将美学观点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通过借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翻译美学角度,提出"美学对等"命题,指出其实质是一种动态对等,即译诗和原诗之间美学效果的对等;通过对宋词《声声慢》叠词翻译的对比分析,集中探讨了中英诗歌翻译中语音层的审美再现,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美学对等"的本质及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声声慢》 叠词 美学对等
下载PDF
儒家生生伦理学何以为“生生”
19
作者 杨泽波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2,73,共8页
儒家生生伦理学以“生生”为核心,理由有三:一是它对道德本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时间和空间因素加入其中,打破了道德本体一成不变的传统观点,此为“道德本体之生生”。二是它以三分法为基础,将通常所说的道德本体析分为仁性和智性两个部... 儒家生生伦理学以“生生”为核心,理由有三:一是它对道德本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时间和空间因素加入其中,打破了道德本体一成不变的传统观点,此为“道德本体之生生”。二是它以三分法为基础,将通常所说的道德本体析分为仁性和智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互动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始终在路上,此为“道德过程之生生”。三是它重新考察了天人关系,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再讲天给人以道德,而是讲人给天以道德,天与人的交互关系有了全新的面貌,此为“天人关系之生生”。这些变化意义深远,预示着儒学思想范式很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生伦理学 生生 三分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