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生生何谓”到“生生何为”——《系辞传》“生生”的原初观念与当代转化 |
黄玉顺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
|
关于“易”的两条阐释进路:“生成”与“生生” |
董春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生生之仁:中国古代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刁玉萍
陈亚平
|
《中国文化与管理》
|
2024 |
0 |
|
4
|
《易传》“生生”哲学之我见 |
林忠军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5
|
中晚明心学的“生之谓性”诠释——兼论阳明心学的人性论特质及其嬗变 |
石霞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23 |
0 |
|
6
|
“生生哲学”与“存有三态论”的构成——以《易传》为核心的哲学诠释 |
林安梧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淮南子》的生生身体观论析 |
王健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儒学“新本体”的出场--“生生”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成为儒学的本体? |
李承贵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9
|
存在哲学的Ereignis与儒家的生生之道 |
余治平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生生”: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内在依据 |
王明迪
|
《理论界》
|
2022 |
2
|
|
11
|
对《说文解字》中“省形”“省声”现象的再认识 |
牛琼琼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2
|
《周易》“重生”精神的生态美学解读 |
李天道
蔺若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3
|
易学与仁学的融通--以泰州学派罗近溪为例 |
石霞
翟奎凤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4
|
中华文学生命精神及创生的审美进路 |
盖光
|
《中国美学研究》
|
2020 |
0 |
|
15
|
中国哲学的“生生”和“创造”思想刍议 |
宋文兴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不已、生生与对待——《程氏易传》中的天道观 |
唐纪宇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从“生”到“生生”——儒家“生生”之学的雏形 |
李承贵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8
|
论《声声慢》叠词翻译中“美学对等”的再现 |
孙芸珏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8
|
|
19
|
儒家生生伦理学何以为“生生” |
杨泽波
|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