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探讨 被引量:30
1
作者 孙书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6-788,共3页
为了快速繁殖蓝莓(Semen trigonellae)新品种,以蓝莓品种蓝丰(Blue-crop)、伯克利(Berkely)组培苗为材料,以1/2WPM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IBA和IAA,对蓝莓进行瓶内生根诱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激素对蓝莓的生根效... 为了快速繁殖蓝莓(Semen trigonellae)新品种,以蓝莓品种蓝丰(Blue-crop)、伯克利(Berkely)组培苗为材料,以1/2WPM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IBA和IAA,对蓝莓进行瓶内生根诱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激素对蓝莓的生根效果不同,不同品种瓶苗生根所需的浓度也有所不同,IBA效果比IAA效果好;蓝丰在0.1mg·L-1IBA的培养基上,生根数量和生根率最好,28天的生根率达100%;而伯克利在0.05mg·L-1IBA的培养基上,32天时生根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培瓶苗 外源激素 生根率
下载PDF
葫芦巴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世巍 黄述州 丁建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4-505,共2页
目的分析宁夏产葫芦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提取组合法得到葫芦巴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中胺类、酸类、醇类、酯类、酮类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0.54%、0.18%、66.32%、12.13%... 目的分析宁夏产葫芦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提取组合法得到葫芦巴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中胺类、酸类、醇类、酯类、酮类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0.54%、0.18%、66.32%、12.13%、0.61%。可为宁夏产葫芦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蓝莓主要栽培技术及其在湖南省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思政 聂东伶 +3 位作者 陈国华 柏文富 曾桂梅 欧光梅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蓝莓保健价值、经济价值和主要栽培技术。针对湖南省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推介了适合湖南省栽培的蓝莓品种,并提出了在湖南省发展蓝莓的建议。
关键词 蓝莓 栽培技术 湖南省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蒙药材芦巴子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生海 刘乐乐 杨迎龙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热回流提取芦巴子中鞣质的最佳因素。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热回流提取芦巴子中鞣质的提取率。结果与结论:采用150mL的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5h所得样品中总鞣质含量最高,该方法可用于芦巴... 目的:研究热回流提取芦巴子中鞣质的最佳因素。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热回流提取芦巴子中鞣质的提取率。结果与结论:采用150mL的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5h所得样品中总鞣质含量最高,该方法可用于芦巴子中总鞣质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巴子 提取工艺 鞣质 不同溶剂
下载PDF
蓝莓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家驹 黄作喜 李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43-46,120,共5页
蓝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人们对蓝莓的种类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条件等已开展了一定的探究,但针对繁殖技术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报道。该文在探讨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蓝莓扦插、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包括基质准... 蓝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人们对蓝莓的种类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条件等已开展了一定的探究,但针对繁殖技术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报道。该文在探讨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蓝莓扦插、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包括基质准备、培养基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扦插方法、培养条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出了今后蓝莓繁殖技术的研究重点方向,以期为蓝莓繁育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及超滤膜技术提纯蓝莓花色苷中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亚红 刘德文 +1 位作者 张新 张春英 《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比较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析能力,确定生产最适合的树脂;分析了温度、pH值、洗脱剂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确定最有利于产业化的工艺参数;通过不同压力、截留分子量比较超滤结果,选择最优化的超滤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树... 比较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析能力,确定生产最适合的树脂;分析了温度、pH值、洗脱剂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确定最有利于产业化的工艺参数;通过不同压力、截留分子量比较超滤结果,选择最优化的超滤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树脂中,D101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采用D101大孔树脂和6 000道尔顿分子量的超滤膜纯化技术对野生蓝莓花青素纯化效果最佳,花青素纯度可达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蓝莓 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 超滤膜技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芦巴药材中葫芦巴碱的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增喜 陈碧莲 +1 位作者 李文霞 戚雁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41-642,共2页
目的建立胡芦巴药材中葫芦巴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冰醋酸-0.05%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20:0.1: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30℃.结果葫芦巴碱进样量在0.07968~1.1952μg范... 目的建立胡芦巴药材中葫芦巴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冰醋酸-0.05%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20:0.1: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30℃.结果葫芦巴碱进样量在0.07968~1.195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44%,RSD为0.7%(n=6).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胡芦巴药材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色谱法 胡芦巴 葫芦巴碱
下载PDF
葫芦巴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慧 王霞 +1 位作者 贺建华 肖定福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7-42,共6页
葫芦巴为豆科葫芦巴属植物,植株高约60 cm,具有淡黄色三角形花朵和三角形的叶子,俗称苦豆、芦巴等。葫芦巴含有甾体皂苷类、黄酮类、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其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浸渍提取等。葫芦巴提取... 葫芦巴为豆科葫芦巴属植物,植株高约60 cm,具有淡黄色三角形花朵和三角形的叶子,俗称苦豆、芦巴等。葫芦巴含有甾体皂苷类、黄酮类、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其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浸渍提取等。葫芦巴提取物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血糖、降血脂、抗炎镇痛等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葫芦巴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行综述,为葫芦巴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作用
下载PDF
胡芦巴盐炙前后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金连 胡昌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建立盐炙胡芦巴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对4个产地10批胡芦巴的生品和盐炙品进行对比实验,为胡芦巴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 目的建立盐炙胡芦巴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对4个产地10批胡芦巴的生品和盐炙品进行对比实验,为胡芦巴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1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相应的色谱条件下,胡芦巴生品和盐炙品的指纹图谱比较:盐炙品较生品少5个共有峰。结论胡芦巴盐炙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或含量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盐炙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筛选胡芦巴盐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子寿 李金连 +4 位作者 胡昌江 周弋芠 李文兵 熊磊 陈杰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确定胡芦巴盐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动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醇溶性浸出物、胡芦巴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盐炙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盐炙工艺为胡芦巴100g,用食盐2g加水40ml溶解后,与胡芦巴拌... 目的:确定胡芦巴盐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动次数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醇溶性浸出物、胡芦巴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盐炙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盐炙工艺为胡芦巴100g,用食盐2g加水40ml溶解后,与胡芦巴拌匀,闷润2h,在200℃下炒炙10min,每分钟翻炒20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盐炙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蓝莓花色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平 李怡青 +3 位作者 吴越 杨艺琳 杨利琼 韩永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6,共6页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研究蓝莓花色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与HSA之间存在较强的荧光淬灭作用,且为静态淬灭。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引力和疏水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和...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研究蓝莓花色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与HSA之间存在较强的荧光淬灭作用,且为静态淬灭。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引力和疏水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花色苷使HSA主链构象发生了变化,α-螺旋结构变松散,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疏水性增加。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公式计算出不同温度下重叠积分J和结合距离r0[分别为6.83×10-15cm3·L·mol-1、3.12nm(288K),6.86×10-15cm3·L·mol-1、3.18nm(298K),6.87×10-15cm3·L·mol-1、3.22nm(308K)]。蓝莓花色苷与HSA之间存在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引起HSA发生荧光淬灭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人血清白蛋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蓝莓试管苗生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叶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0期25-28,共4页
蓝莓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新兴树种,组织培养是实现蓝莓大规模生产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其根系纤维不发达、生根困难,导致组织培养过程中繁殖系数低。该文综述了蓝莓试管苗生根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诱导组培苗生根的机理与方法,... 蓝莓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新兴树种,组织培养是实现蓝莓大规模生产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其根系纤维不发达、生根困难,导致组织培养过程中繁殖系数低。该文综述了蓝莓试管苗生根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诱导组培苗生根的机理与方法,分析了影响试管苗生根的主要因素,为组织培养技术用于蓝莓研究和种苗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离体 组织培养 生根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分析不同产地胡芦巴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丽娟 卢金清 +3 位作者 许俊洁 蔡君龙 黎强 郭胜男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胡芦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胡芦巴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胡芦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胡芦巴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4个产地胡芦巴的总离子流图整体上相似,12个批次的样本在聚类和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不同的类别,基本实现不同产地胡芦巴的鉴别,不同产地的胡芦巴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均含有正己醇、2-甲基-2-烯-1-丁醇、2-甲基-2-丁烯醛、仲丁醇等20种主要成分。另外,样本分布疏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的亲缘关系,山西和河北产胡芦巴与四川和安徽产胡芦巴差异较大。结论:本实验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胡芦巴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并且能反映不同产地胡芦巴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胡芦巴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蓝莓丛生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1
14
作者 宁志怨 江芹 +2 位作者 陈静娴 廖华俊 董玲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F11期64-66,共3页
利用蓝莓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添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研究蓝莓茎段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出蓝莓离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2 mg/L ZT+0.2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蓝莓的增殖系数可达... 利用蓝莓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添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研究蓝莓茎段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出蓝莓离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2 mg/L ZT+0.2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蓝莓的增殖系数可达到30~50倍左右,在1/2 WPM+0.5 mg/L 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单株试管苗平均可产生7.5条根系,生根率可达到95%以上,通过炼苗和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5%左右,从而建立了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良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丛生芽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蓝莓果冻中明胶和果胶添加比例的确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贺 李影 +4 位作者 韩立杰 刘子菱 吕佳宁 张玲 金铁岩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276,共5页
为了研制出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的蓝莓果冻,实验以蓝莓和白砂糖为原料,通过改变明胶和果胶的添加比例,并对蓝莓果冻的基本指标以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从而确定制作蓝莓果冻的最佳加工工艺。通过实验得出:蓝莓果冻的明胶添加量为... 为了研制出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的蓝莓果冻,实验以蓝莓和白砂糖为原料,通过改变明胶和果胶的添加比例,并对蓝莓果冻的基本指标以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从而确定制作蓝莓果冻的最佳加工工艺。通过实验得出:蓝莓果冻的明胶添加量为18%、果胶添加量为12%,果冻的pH、总酸、总糖、色度、质地等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冻 明胶 果胶 理化特性
原文传递
内生菌根菌对蓝莓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军 陈珣 +6 位作者 肇莹 王红 龚娜 王娜 丑静 杨涛 杨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08-2410,共3页
分析内生菌根菌对蓝莓(Semen trigonellae)鲜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以北陆蓝莓为材料,对接种和未接种菌根菌蓝莓鲜果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鞣花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接种菌根菌后鞣花酸... 分析内生菌根菌对蓝莓(Semen trigonellae)鲜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以北陆蓝莓为材料,对接种和未接种菌根菌蓝莓鲜果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鞣花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接种菌根菌后鞣花酸、花青素、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比未接种分别高31.3%,125.0%和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semen trigonellae) 内生菌根菌 鞣花酸 花青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盐胡芦巴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云 许小华 +1 位作者 刘富岗 肖功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建立盐胡芦巴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henom enex Hydro-RP 80A(4.6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与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1 nm,流速1.0 mL/m in,柱温为40℃。结果:建立了以17个... 目的:建立盐胡芦巴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henom enex Hydro-RP 80A(4.6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与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1 nm,流速1.0 mL/m in,柱温为40℃。结果:建立了以1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各产地采用规范化炮制工艺制备的盐胡芦巴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盐胡芦巴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胡芦巴 HPLC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呼玛县林业局野生蓝莓人工抚育技术探讨
18
作者 刘复明 梁继国 夏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年第6期35-36,114,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呼玛县林业局野生蓝莓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提高野生蓝莓产量和质量的抚育技术。
关键词 野生蓝莓 抚育 技术
下载PDF
中药胡芦巴磷脂成分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益民 陈建伟 +1 位作者 毛惠新 刘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本文首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直接分析了中药胡芦巴总磷脂成分含量及磷脂组分的分布。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本法将是适用于补益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分析的新方法。
关键词 胡芦巴 磷脂 X-射线荧光法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