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利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甄汉深 刘蓉 +2 位作者 丘琴 姜建国 杨永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龙利叶水提液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模型,评价龙利叶水提液(含生药14,7,3.5 g.kg-1)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和热... 目的:研究龙利叶水提液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模型,评价龙利叶水提液(含生药14,7,3.5 g.kg-1)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评价其镇痛作用。结果:龙利叶水提液的LD50为68 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P<0.05或P<0.01),但不能提高小鼠的痛阈。结论:龙利叶水提液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原文传递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8
2
作者 韦建华 李亚楠 +2 位作者 莫惠雯 陈娜 卢汝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脷叶中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烷醇(1)、β-谷...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脷叶中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烷醇(1)、β-谷甾醇(2)、(Z)-10-Eicosenoic acid(3)、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4)、亚油酸(5)、硫代乙酸酐(6)、胡萝卜苷(7)、月桂酸(8)、3-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9)、β-谷甾醇油酸酯(10)、3-乙酰氧基咖啡酸(11),异槲皮苷(12)。结论化合物1、3、5、6、9、10、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守宫木属 3-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
原文传递
龙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莫惠雯 曾艳婷 +2 位作者 韦建华 卢汝梅 朱小勇 《广西中医药》 2015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4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亚麻酸。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棕榈酸和亚麻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挥发油 CO2超临界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龙脷叶挥发油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汪小根 邱蔚芬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5A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龙脷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成分,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GC-MS分离出30个峰,鉴定1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17%,占挥发油分离成分的53... 目的分析龙脷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成分,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GC-MS分离出30个峰,鉴定1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17%,占挥发油分离成分的53.3%。结论龙脷叶精油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龙利叶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丘琴 刘玉雯 +2 位作者 甄汉深 范秀春 甄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2,共6页
目的筛选龙利叶的抗炎活性部位,并探讨其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用KM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3 mg·kg-1),龙利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 目的筛选龙利叶的抗炎活性部位,并探讨其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用KM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3 mg·kg-1),龙利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龙利叶的抗炎作用;通过研究龙利叶抗炎活性部位提取物对去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耳廓肿胀、足趾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和对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的影响,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分别按照PGE2、TNF-α、NO、MDA(TBA法)试剂盒说明测定急性胸膜炎大鼠的PGE2、TNF-α、NO、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结果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95%乙醇部位提取物能减少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少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湿重(P<0.05或P<0.01),减少去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趾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少小鼠棉球肉芽肿(P<0.05或P<0.01),乙酸乙酯部位部位提取物能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的PGE2、TNF-α的含量,正丁醇部位、95%乙醇部位提取物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的PGE2、TNF-α、NO的含量。结论龙利叶的抗炎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主要与减少PGE2、TNF-α、NO的含量有关,本研究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机制 活性部位
下载PDF
龙利叶水提物的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聪 贺勤 柳贤福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壮药龙利叶水提物的止咳、祛痰作用及祛痰的最佳给药时间。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评价龙利叶水提物的止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分泌法评价龙利叶水提物的祛痰作用以及辰时和亥时给药的祛痰效果的区别。结果龙利叶水提物低、中、高剂... 目的研究壮药龙利叶水提物的止咳、祛痰作用及祛痰的最佳给药时间。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评价龙利叶水提物的止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分泌法评价龙利叶水提物的祛痰作用以及辰时和亥时给药的祛痰效果的区别。结果龙利叶水提物低、中、高剂量(5、10、15 g·kg-1)均能有效抑制由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增强小鼠酚红分泌量;在祛痰效果上,辰时和亥时给药与空白组比较有效,但两者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龙利叶水提物对小鼠由氨水引发的咳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的酚红分泌有较显著的作用,且辰时和亥时给药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水提物 止咳 祛痰 时辰给药 氨水引咳法
原文传递
龙利叶根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丘琴 甄汉深 +2 位作者 王莹 姜建国 杨永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龙利叶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叶根的抗炎效果。结果:龙... 目的:研究龙利叶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叶根的抗炎效果。结果:龙利叶根水煎液的LD50为152.24 g.kg-1,其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湿重(P<0.05或P<0.01)。结论:龙利叶根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根 急性毒性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8
8
作者 韦建华 莫惠雯 +2 位作者 蒙秋艳 赵惠玲 卢汝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560-3564,共5页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rostr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聚酰胺、MCI、凝胶等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龙脷叶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rostr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聚酰胺、MCI、凝胶等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龙脷叶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烷醇(1)、2,4-二叔丁基苯酚(2)、3-谷甾醇(3)、胡萝卜苷(4)、3,6.anhydro-2-deoxy-D-arabino-hexono-l,4-lactone(5)、烟酰胺(6)、东莨菪亭(7)、3β-hydroxy-26α,27β-arbor-13(18)-ene-24-carboxylicacid(8)、2R*,3R*,5S*-tnhydroxy-6R*-nonadecyltetrahydropyran-4-one(9)、大黄素(10)、原儿茶酸(11)、2,3-dideoxy-D-erythro-hex-2-enono-1,4-lactone(12)、咖啡酸(13)、3-乙酰氧基咖啡酸(14)、槲皮素(15)、D-半乳糖(16)、甘露醇(17)、橙黄胡椒酰胺(18)、山柰酚(19)。结论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劂叶酸;化合物2、5-14、16-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守宫木属 2 4-二叔丁基苯酚 3β-hydroxy-26α 27β-arbor-13(18)-ene-24-carboxylic acid 龙脷叶酸 橙黄胡 椒酰胺
原文传递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素斌 张欣 李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利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龙利叶多酚的得率为4.38 mg/g。龙利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91 g/mL,抗坏血酸的IC50为6.75 g/mL。还原力的测定中,当吸光度同为0.5时,龙利叶多酚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4 g/mL与32.06 g/mL,表明龙利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均强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多酚 提取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龙利叶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丘琴 王莹 +2 位作者 甄汉深 彭勃 蒋兰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对龙利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分析龙利叶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结果表明龙利叶根可能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有机酸、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与内... 目的:对龙利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分析龙利叶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结果表明龙利叶根可能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有机酸、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与内酯等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可为龙利叶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化学成分 系统预试验
下载PDF
壮药龙利叶茎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丘琴 甄汉深 +2 位作者 陈明伟 黄培倩 范秀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壮药龙利叶茎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8%醋酸溶液(体积比)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壮药龙利叶茎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8%醋酸溶液(体积比)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批龙利叶茎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指纹峰,相似度均达到0.9以上,为建立龙利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茎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龙利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丘琴 张玲 +2 位作者 甄汉深 吴滨滨 赵芯芝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研究龙利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利叶石油醚部位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豆甾醇、β-谷甾醇醋酸酯、β-谷甾醇和cyclohomonerv... 目的研究龙利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利叶石油醚部位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豆甾醇、β-谷甾醇醋酸酯、β-谷甾醇和cyclohomonervilol。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龙利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化学成分 石油醚部位 结构鉴定 柱色谱 分离纯化 波谱法
原文传递
龙利叶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蓉 丘琴 +3 位作者 甄汉深 杨永榆 姜建国 马雯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龙利叶的叶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仅见于下表面,多为平轴式。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行,呈放射状;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常含草酸钙簇晶。粉末可见螺纹...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龙利叶的叶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仅见于下表面,多为平轴式。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行,呈放射状;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常含草酸钙簇晶。粉末可见螺纹导管、伴有含草酸钙簇晶薄壁细胞,并有纤维及非腺毛等。[结论]上述显微特征可为龙利叶的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显微鉴别
下载PDF
龙利叶根的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怀恩 刘蓉 +2 位作者 姜建国 杨永榆 甄汉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11期4-5,共2页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龙利叶的根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木栓层由5~10例细胞组成,皮层中含有很多淀粉粒,偶有簇晶,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宽广,射线明显。粉末可见网纹、孔纹及梯纹导管,并伴有纤维、含草酸钙簇晶的...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龙利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龙利叶的根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木栓层由5~10例细胞组成,皮层中含有很多淀粉粒,偶有簇晶,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宽广,射线明显。粉末可见网纹、孔纹及梯纹导管,并伴有纤维、含草酸钙簇晶的薄壁细胞,淀粉粒多为复粒等。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对龙利叶的根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显微鉴定
下载PDF
不同产地龙利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红泓 丘琴 +3 位作者 甄丹丹 甄汉深 范秀春 庾丽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建立了不同产地龙利叶HPLC指纹图谱,为龙利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Phenomenex(4.6mm×250mm,5μm)色谱柱对10批不同产地龙利叶进行分离分析,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5nm,柱温30℃,流... 建立了不同产地龙利叶HPLC指纹图谱,为龙利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Phenomenex(4.6mm×250mm,5μm)色谱柱对10批不同产地龙利叶进行分离分析,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5nm,柱温30℃,流速1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批不同产地龙利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8个共有指纹峰,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该研究为建立龙利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龙脷叶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兵 曾艳婷 +2 位作者 莫惠雯 陈圣斌 卢汝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龙脷叶中咖啡酸的含量,为龙脷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 Hypersil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在0.024~0.600mg·mL^(-1)...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龙脷叶中咖啡酸的含量,为龙脷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 Hypersil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在0.024~0.600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龙脷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龙利叶茎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丘琴 黄培倩 +1 位作者 甄汉深 范秀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1-542,共2页
目的研究龙利叶茎水提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寇氏法对龙利叶茎水提液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茎水提液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龙利叶茎水提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寇氏法对龙利叶茎水提液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茎水提液的抗炎作用。结果龙利叶茎水提液的LD_(50)为160.55 g·kg^(-1),高剂量的龙利叶茎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的龙利叶茎水提液均能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湿重,但龙利叶茎水提液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较小。结论龙利叶茎水提液毒性较小,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茎 急性毒性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