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电动转向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7
1
作者 苗立东 何仁 +1 位作者 徐建平 徐勇刚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4,共6页
综述了汽车电动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电子控制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叙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线控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探... 综述了汽车电动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电子控制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叙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线控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探讨汽车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动转向技术 动力转向 助力转向 线控转向 电子控制
下载PDF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8
2
作者 陈俐 李雄 +2 位作者 程小宣 罗来军 喻凡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4,共12页
阐述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对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典型的线控转向布置方案,聚焦核心控制策略,对路感反馈控制中上层反馈力矩估计和下层执行器控制,以及转向执行控制中上层变传动比控制、车辆稳定性控... 阐述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对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典型的线控转向布置方案,聚焦核心控制策略,对路感反馈控制中上层反馈力矩估计和下层执行器控制,以及转向执行控制中上层变传动比控制、车辆稳定性控制和下层转向执行器控制的思路、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阐述了两部分总成控制的关键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线控转向 路感反馈控制 转向执行控制
下载PDF
基于GPS/INS和线控转向的农业机械自动驾驶系统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军 袁俊 +3 位作者 蔡骏宇 陶昌岭 王利明 程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研究旨在设计出一套农用车辆自动导航控制系统,让机器人代替农民进行田间作业,实现农用车辆自动驾驶,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精度、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并且为精细农业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农业生产的方法。该文通过GPS/INS... 研究旨在设计出一套农用车辆自动导航控制系统,让机器人代替农民进行田间作业,实现农用车辆自动驾驶,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精度、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并且为精细农业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农业生产的方法。该文通过GPS/I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技术实时获得载体的导航信息(位置、速度、航向、姿态),根据导航信息与预设轨迹参数计算出载体的目标前轮转向角,并以该目标前轮转向角与当前前轮转角的差值作为控制输入,实现对转向执行电机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载体的路径跟踪控制。同时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并对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最终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高,其定位精度可达到0.1~0.5 m;路径跟踪系统误差小,当车速分别为0.5 m/s和1 m/s时,路径跟踪的最大横向误差分别为0.16 m和0.27 m;整个系统响应速度快,可达到0.1s。通过将GPS/INS组合导航技术与线控转向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农用车辆的自动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器人 控制系统 GPS/INS 组合导航 路径跟踪 线控转向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4
作者 于蕾艳 林逸 施国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整车二自由度模型。对固定转向灵敏度型和横摆角速度反馈型主动转向控制策略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前者可以保持固定转向灵敏度,降低驾驶员负担,但是不改变系统极点;后者可以增加系统阻尼和带宽,改善操纵...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整车二自由度模型。对固定转向灵敏度型和横摆角速度反馈型主动转向控制策略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前者可以保持固定转向灵敏度,降低驾驶员负担,但是不改变系统极点;后者可以增加系统阻尼和带宽,改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主动转向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万忠 张寒 +2 位作者 邹松春 徐坤豪 刘畅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4,共17页
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线控化、智能化可以实现个性驾驶、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目标,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关键技术,其相关动力学控制技术更是影响线控转向系统整体性能的核心技术。该文介绍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其动力学建模,分... 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线控化、智能化可以实现个性驾驶、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目标,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关键技术,其相关动力学控制技术更是影响线控转向系统整体性能的核心技术。该文介绍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其动力学建模,分别对线控转向系统的路感控制技术、稳定性控制技术、容错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概述,分析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及其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状况;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技术将向着执行精准、全工况覆盖、平行驾驶、安全可靠和智能网联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路感控制 稳定性控制 容错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
下载PDF
汽车线控转向变角传动比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宗长富 韩衍东 +1 位作者 何磊 王祥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20,共6页
为了获得更有利于驾驶人驾驶汽车的变角传动比,以便提高线控转向汽车的操纵性能,研究了汽车线控转向的变角传动比特性。从变角传动比对转向特性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相关的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指标,确定以横摆角速度增益和转向灵敏度作为... 为了获得更有利于驾驶人驾驶汽车的变角传动比,以便提高线控转向汽车的操纵性能,研究了汽车线控转向的变角传动比特性。从变角传动比对转向特性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相关的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指标,确定以横摆角速度增益和转向灵敏度作为变角传动比特性的设计依据;高速段以侧向加速度增益替代转向灵敏度作为变角传动比特性的设计依据,中速段将横摆角速度增益作为设计依据,低速段的变角传动比特性通过主观试验确定,提出了具有变转向增益的变角传动比特性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变增益方法能够降低驾驶人忙碌程度,提高汽车的路径跟踪性能及行车安全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变角传动比 变增益方法 线控转向
原文传递
线控转向稳态增益与动态反馈校正控制算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宗长富 郑宏宇 +1 位作者 田承伟 徐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6-691,共6页
以29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保证线控汽车转向增益不变的稳态控制策略,使线控汽车转向特性不随车速和转向盘转角变化;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的动态校正稳定性控制算法。仿真和驾驶模拟器实验表明,基于转向增益不变的稳态控制策... 以29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保证线控汽车转向增益不变的稳态控制策略,使线控汽车转向特性不随车速和转向盘转角变化;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的动态校正稳定性控制算法。仿真和驾驶模拟器实验表明,基于转向增益不变的稳态控制策略保证了汽车转向特性不变,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适合于更多的驾驶人群;基于状态反馈的动态校正稳定性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转向增益 稳态控制 稳定性控制
下载PDF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郑宏宇 宗长富 王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2,共5页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传统转向系统方向盘到转向车轮的机械连接,因而转向路感无法直接反馈给驾驶员,为此通过对汽车转向系统路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汽车转向系统齿条受力进行估计,并引入电动...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传统转向系统方向盘到转向车轮的机械连接,因而转向路感无法直接反馈给驾驶员,为此通过对汽车转向系统路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汽车转向系统齿条受力进行估计,并引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复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路感的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路感模拟方法可以使驾驶员获得有效的路感信息,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线控转向 路感 模拟方法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FlexRay的车载网络系统开发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峰 陈智琦 +1 位作者 刘矗 孙泽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289-295,共7页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节点替换掉通信模型中的仿真节点,利用CANoe.FlexRay和具有FlexRay协议分析功能示波器对通信的时序和波形物理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此验证本文所设计的FlexRay通信集群满足设计需求并符合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AY 时间触发总线 线控系统 CANoe.FlexRay
下载PDF
汽车多增益融合线控转向传动比及防侧翻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智林 梁为何 赵万忠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180,共9页
转向传动比是汽车操纵稳定性及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理想转向传动比忽略转向执行机构影响,仅考虑汽车单一运动稳定性,难以实现汽车主动转向防侧翻实际要求。考虑线控转向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提出融合汽车横摆、横向及侧倾运动增益... 转向传动比是汽车操纵稳定性及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理想转向传动比忽略转向执行机构影响,仅考虑汽车单一运动稳定性,难以实现汽车主动转向防侧翻实际要求。考虑线控转向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提出融合汽车横摆、横向及侧倾运动增益的线控转向传动比,设计多增益融合转向传动比的主动转向防侧翻控制策略。建立线控转向系统模型,分析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特性;由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求解横摆运动、横向运动及侧倾运动的转向传动比增益,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不同工况的转向传动比优化,获得多增益融合线控转向传动比;根据典型工况汽车稳定性分析规律,设计多增益融合线控转向传动比的汽车主动转向防侧翻控制策略。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多增益融合线控转向传动比能同时改善车辆低速转向灵活性和高速转向稳定性,设计的控制策略在绊倒型及非绊倒型工况均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车侧翻,减少控制器对驾驶员转向意图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多增益融合转向传动比 防侧翻控制 绊倒型侧翻 汽车主动安全
原文传递
线控转向系统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庭芳 何新毅 +1 位作者 曹铭 张超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6-269,共4页
针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整车控制仿真模型,其中包括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魔术公式"轮胎模型、预瞄最优化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并基于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理想传动比、最优滑模面的... 针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整车控制仿真模型,其中包括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魔术公式"轮胎模型、预瞄最优化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并基于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理想传动比、最优滑模面的滑模控制算法以及消除抖振的滤波算法;然后进行了操纵稳定性试验仿真,并与前述仿真模型改用PID控制算法以及无控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模控制下的线控转向系统可以更好地追踪理想值,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驾驶轻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 理想传动比 滑模控制 滤波
下载PDF
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磊 马伯祥 宗长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0,345,共5页
以多维高斯隐式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础,采用软硬件冗余技术,提出了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应用于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汽车 线控转向 转角传感器 容错控制 隐式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现代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驰云 谢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现代汽车正面临着转向技术的革命。多年来,动力转向技术主要集中在液压系统上,但由于其燃油消耗和物流方面的缺陷,如今市场需求偏向于电子动力转向系统。
关键词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 汽车 转向轴 转向器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永强 宋瑞琦 +2 位作者 刘贺 姚俊明 刘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5323-15332,共10页
汽车转向系统先后经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然而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难以满足智能汽车对转向技术的需... 汽车转向系统先后经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然而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难以满足智能汽车对转向技术的需求。线控转向系统作为线控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汽车架构中必不可少的智能转向系统。为剖析线控转向中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线控转向的发展概况,然后分别针对线控转向系统关键软硬件技术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对比分析了4种路感反馈策略、智能算法在位置闭环的应用及双电机协同控制策略、基于线控转向中主动前轮转向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研究、面向功能安全方面的软件冗余方案和硬件冗余方案;最后,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线控转向系统将朝着真实舒适、精准快速、安全可靠和集成控制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路感 转角控制 车辆稳定性控制 功能安全
下载PDF
商用车底盘线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耀华 丁金全 +2 位作者 王长新 王士军 张永学 《汽车工程学报》 2022年第6期695-714,共20页
底盘线控技术是实现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基础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底盘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执行系统和线控集成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分别对商用车的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等线控执行系... 底盘线控技术是实现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基础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底盘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执行系统和线控集成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分别对商用车的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等线控执行系统,以及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Lane Keeping Assist,LKA)系统等线控集成控制技术的构成、控制原理与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商用车各类构型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及其应用场景。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家智能底盘技术路线框架图和商用车未来的客户需求,给出了商用车线控底盘各技术方向的发展趋势,为商用车线控底盘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线控制动 线控底盘 商用车
下载PDF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炳华 陈祯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8年第3期420-423,428,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各种主动转向系统的性能特点,EPS能根据汽车行驶速度调节助力大小,在必要时能主动向驾驶员提出合理的转向建议或者直接进行转向干预,从而改善操作轻便性、提高汽车直线行驶性能和转向回正能力;AFS通过执行机构给转向轮叠加... 系统地分析了各种主动转向系统的性能特点,EPS能根据汽车行驶速度调节助力大小,在必要时能主动向驾驶员提出合理的转向建议或者直接进行转向干预,从而改善操作轻便性、提高汽车直线行驶性能和转向回正能力;AFS通过执行机构给转向轮叠加一个额外的转向角,实现转向系统的变传动比和对转向角的动态干预,从而改善汽车的驾驶舒适性、机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线控转向系统能够自动地进行转向干预,实现汽车动态偏行稳定性控制和自动道路轨迹跟踪,为最终实现汽车驾驶的全自动化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转向系统 主动前轮电动助力转向 主动前轮叠加转向 线控转向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罗玉涛 郭海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传统滑模控制(SMC)方法应用到线控转向系统时,需要预先获取系统干扰的上界值,且系统干扰变化会导致转角控制稳定性变差。为了提高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轮转角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干扰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控制(RBFSMC)方法。RBFSMC... 传统滑模控制(SMC)方法应用到线控转向系统时,需要预先获取系统干扰的上界值,且系统干扰变化会导致转角控制稳定性变差。为了提高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轮转角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干扰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控制(RBFSMC)方法。RBFSMC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电机力矩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再结合传统滑模控制设计车轮转角控制器,以提高转角控制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Matlab/Simulink、CarSim对SMC和RBFSMC的联合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在车辆维持转向、连续转向和单移线/双移线工况下,RBFSMC能更好地维持0°车轮转角和实现动态车轮转角快速稳定的跟踪,较SMC具有更好的转角响应和跟踪性能,说明RBFSMC比SMC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径向基神经网络 自适应性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CarSim的线控转向汽车理想传动比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晓志 石沛林 +4 位作者 曹凡 吕少文 徐国辉 章曾 李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2-2132,共11页
为设计线控转向汽车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以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基于Car Sim实车模型进行车辆特性化仿真分析,推导了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分段研究。中低速段采用定增益法,... 为设计线控转向汽车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以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基于Car Sim实车模型进行车辆特性化仿真分析,推导了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分段研究。中低速段采用定增益法,将遗传算法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优化从方向盘转角到汽车响应的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以作为中低速段理想传动比的设计依据;中高速段提出将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按可变权重共同控制的方法设计理想转向传动比。通过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选取双移线实验工况、角阶跃实验工况及稳态加速回转实验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采用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相结合的方法分段设计理想传动比,能够减轻驾驶员的转向驾驶负担,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 侧向加速度增益 理想传动比
下载PDF
Shared Control of 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 Using Steer-By-Wire Systems 被引量:10
19
作者 Chao Huang Fazel Naghdy +1 位作者 Haiping Du Hailong Hua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410-423,共14页
A shared control of highly automated Steer-by-Wire system is proposed for cooperative driving between the driver and vehicle in the face of driver's abnormal driving. A fault detec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o detect... A shared control of highly automated Steer-by-Wire system is proposed for cooperative driving between the driver and vehicle in the face of driver's abnormal driving. A fault detec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o detect the abnormal driving behaviour and transfer the control of the car to the automatic system designed based on a fault toleran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controller driving the vehicle along an optimal safe path.The proposed concept and control algorithm are tested in a number of scenarios representing intersection, lane chang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driver's abnormal behaviou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er behaviour highly automation shared control steer-by-wire system
下载PDF
线控转向车辆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沛林 唐绍丰 +1 位作者 邱绪云 唐俊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前轮转角采用基于理想变传动比的前馈控制和期望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的动态校正控制算法,从而确定合适的前轮转角,实现前轮主动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员负担。通过对两种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仿真研究,...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前轮转角采用基于理想变传动比的前馈控制和期望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的动态校正控制算法,从而确定合适的前轮转角,实现前轮主动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员负担。通过对两种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仿真研究,可以得出采用该控制策略可以缩短车辆的反应时间,减小质心侧偏角稳态值及超调量,使线控转向车辆转向更加平稳,提高抗干扰性,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控制策略 横摆角速度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