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星堆及金沙出土古象牙的物相及其结晶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樊华 汪灵 +5 位作者 邓苗 叶巧明 旦辉 孙杰 宋艳 杨颖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4-748,共5页
为了查明埋藏3000-5000a的三星堆和金沙出土古象牙珍贵文物的损害机理,为实施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X射线衍射对比分析了古象牙物相和结晶特征及其与新鲜亚洲象牙的差别。结果表明:金沙和三星堆古象牙和新鲜象牙的主要物相是结晶度... 为了查明埋藏3000-5000a的三星堆和金沙出土古象牙珍贵文物的损害机理,为实施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X射线衍射对比分析了古象牙物相和结晶特征及其与新鲜亚洲象牙的差别。结果表明:金沙和三星堆古象牙和新鲜象牙的主要物相是结晶度较差的碳羟磷灰石。由于古象牙的衍射峰比新鲜象牙的分裂更为明显、尖锐,且(002)衍射峰半高宽值比新鲜象牙的小,说明虽经几千年地下埋藏,古象牙中碳羟磷灰石晶体结构不仅没有破坏,而且结晶度还有所提高。古象牙与新鲜象牙的最大区别在于,在象牙材料中主要起粘结相作用的有机成分已受到侵蚀和破坏,这可能是古象牙出土脱水后容易粉化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牙 古象牙 碳羟磷灰石 羟基磷灰石 X射线衍射 金沙 三星堆
下载PDF
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永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由巴蜀古史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由巴蜀古史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在以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旨的同时,又保留了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某些原始意味,展示了人类从自然崇拜向拟人形态的社会神崇拜过渡的中间形态所应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直目人 神话 传说 文化
下载PDF
三星堆城址废弃年代再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冉宏林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三星堆祭祀坑和青关山H105均属三星堆遗址“新四期”1段遗存,表明三星堆城址在此时尚未废弃,依旧是古蜀国都城,修正了以往学者认为三星堆城址废弃于遗址三期和四期之际的观点。金沙遗址在晚于“新四期”的第三阶段无论遗址规模还是遗存... 三星堆祭祀坑和青关山H105均属三星堆遗址“新四期”1段遗存,表明三星堆城址在此时尚未废弃,依旧是古蜀国都城,修正了以往学者认为三星堆城址废弃于遗址三期和四期之际的观点。金沙遗址在晚于“新四期”的第三阶段无论遗址规模还是遗存构成情况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作为古蜀国都城至迟当从“新四期”之后始。古蜀国都城从三星堆遗址迁至金沙遗址的具体时间很有可能在“新四期”1段偏晚时期,也就是殷墟二期偏晚阶段,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考古工作和研究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祭祀坑 青关山 金沙 新四期
原文传递
传播与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三星堆的国际传播——对话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鹏 被引量:8
4
作者 姜飞 袁玥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96,共8页
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借助中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探索,中华文明以自信姿态走向世界。本文围绕“三星堆的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对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鹏进行了访谈,着重探讨三星堆的文化传播价值何... 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借助中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探索,中华文明以自信姿态走向世界。本文围绕“三星堆的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对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鹏进行了访谈,着重探讨三星堆的文化传播价值何在、三星堆的全球用户如何定位、三星堆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与技术嵌入如何有效结合以及三星堆的国际传播效果等问题。李鹏认为,在文化价值挖掘层面,立足本地、本国、本民族的优质文化区位,将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国巴蜀地区的代表性文化,展示三星堆文化背后的历史脉络与考古细节,切中传播与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之题;在全球用户定位层面,年轻、新奇、时尚的全球Z世代在三星堆的国际传播信息消费上表现突出,可爱中国的国家形象将借此良机在全球Z世代眼中进一步丰盈饱满;在传播平台建设与技术嵌入有效结合层面,秉承构建立体多维、沉浸互动的三星堆国际传播的宗旨,促进艺术、科技与人文三维共建,助力数字化基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国际传播 新型主流媒体 讲好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论牙璋的年代及反映的夏史痕迹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乃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7,共10页
牙璋是夏代、夏王朝、夏部族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玉器。目前在近40个地点发现的牙璋,埋藏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前476年之间。其中,制作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牙璋是中原地区的新砦期牙璋。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制作的牙璋... 牙璋是夏代、夏王朝、夏部族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玉器。目前在近40个地点发现的牙璋,埋藏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前476年之间。其中,制作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牙璋是中原地区的新砦期牙璋。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制作的牙璋,大多是在公元前1600~前1530年前后从中原地区传播出去的,这可能与夏王朝灭亡前后以及与"夏社"被铲除前后的历史有关。三星堆文化继承了中原地区夏部族使用牙璋的传统,并发展成为古蜀国国家层面的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夏代 新砦期 二里头 三星堆
下载PDF
三星堆博物馆藏品文创开发的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宇 游斯琪 《设计》 2023年第9期10-13,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三星堆馆藏藏品文创新路径和策略,找到文创产品开发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归纳馆藏文物的价值和文化含义,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三星堆馆藏文物文创产品设计理念。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要立足创新性转变,着重符... 文章旨在研究三星堆馆藏藏品文创新路径和策略,找到文创产品开发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归纳馆藏文物的价值和文化含义,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三星堆馆藏文物文创产品设计理念。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要立足创新性转变,着重符号内涵解读,文创设计的实施路径要着眼文化性、地域性、创新性。得出重新构造三星堆馆藏藏品新的文创整体形象,需融入新技术、新符号、新产业,从不同的维度解读文创产品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从而对现有三星堆馆藏文物进行开发研究,并不断发展三星堆博物馆文创创造性转化,提高文创产品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博物馆 馆藏藏品 文创产品 创新设计
下载PDF
三星堆金杖“鱼鸟图”——华夏古老神奇的“鲲鹏之变” 被引量:8
7
作者 白剑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的“鱼变鸟”图,是氐羌先祖承继的昆仑神之一,它在三星堆中出现,证明三星堆人为氐羌后商之夏族团。
关键词 三星堆 金箔器物 “鱼鸟图” 氐羌 华夏民族 昆仑神
下载PDF
文明的语言:Z世代国际传播的符号之旅——以三星堆国际传播平台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钟莉 张嘉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6,共6页
Z世代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为传播对象主体。他们在行为特点、价值取向、政治观点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不同国家、地区的Z世代群体特征也有明显分化。三星堆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符号学特征的人类文化,在其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学的一... Z世代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为传播对象主体。他们在行为特点、价值取向、政治观点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不同国家、地区的Z世代群体特征也有明显分化。三星堆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符号学特征的人类文化,在其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学的一些原理、推演、工具的运用,为提升传播效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从符号学隐喻、空框结构、社群行为等角度,研究以Z世代为主要对象的三星堆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角色转换、可持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符号学 国际传播 Z世代
原文传递
公众对文化遗产传播文本的感知与建构——基于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樊友猛 王树霞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0,共10页
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文化遗产传播是推进公众考古的重要方式,但公众接收和理解传播信息的机制尚不清晰。以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为案例,通过语用、语义和编码分析发现:受众对考古报道的回应受报道本身的影响,同时表现出很强的自主选择性... 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文化遗产传播是推进公众考古的重要方式,但公众接收和理解传播信息的机制尚不清晰。以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为案例,通过语用、语义和编码分析发现:受众对考古报道的回应受报道本身的影响,同时表现出很强的自主选择性和思维发散性;受众积极投入到对三星堆文化的阐释之中,通过追问谜团、消解权威、自主求证、寻找关联和娱乐解构等方式,在三星堆的文化表征、文明起源、遗产保护利用以及其他关联主题上进行新的意义再生产。基于受众的能动性,研究构建网络型文化遗产传播模型,提出传播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之间的张力关系。研究有望提升学界对文化遗产传播的理论认识,并为传播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传播 三星堆 考古报道 公众考古 遗产阐释
原文传递
论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段渝 刘弘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青铜文化对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历时性辐射与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青铜人物和动物造型、三角援铜戈、神树及树形器、金杖和铜杖、有领铜璧、太阳图案及太阳崇拜等几个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向南传...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青铜文化对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历时性辐射与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青铜人物和动物造型、三角援铜戈、神树及树形器、金杖和铜杖、有领铜璧、太阳图案及太阳崇拜等几个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向南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与西南诸青铜文化发生碰撞、交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南方丝绸之路 青铜文化
下载PDF
三星堆城墙干缩裂缝开裂与扩展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曲瑾 马建林 杨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0-618,共9页
针对土遗址干缩裂缝病害,以三星堆月亮湾城墙剖面为依托,探讨干缩裂缝的开裂条件、扩展特征以及失稳扩展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土遗址开裂规律,对遗址保护的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月亮湾城墙土体进行室内干燥试验,通过电子天平... 针对土遗址干缩裂缝病害,以三星堆月亮湾城墙剖面为依托,探讨干缩裂缝的开裂条件、扩展特征以及失稳扩展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土遗址开裂规律,对遗址保护的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月亮湾城墙土体进行室内干燥试验,通过电子天平记录试样失水过程,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裂缝的开裂与扩展过程,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开裂过程的位移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缺陷降低了开裂所需的拉应力,缺陷与边界的距离越小,引发开裂的缺陷临界尺寸就越小,因此裂缝更易在试样边界附近缺陷处产生;根据断裂力学理论,考虑含水率对土体性质的影响,裂缝失稳扩展需满足应力强度因子对含水率的增加率大于断裂韧性;理论推导出裂缝失稳扩展临界长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初步得到了实测数据验证;随着含水率从45.6%降低到29.1%,失稳扩展临界长度与试样宽度比值从0.109减小到0.024,含水率越低裂缝越易进入失稳扩展阶段,开裂处一个微小的缺陷就可能引发裂缝的快速扩展;对土遗址表面进行保护时,应着重修补分布在土层边界区域的大尺寸缺陷;定期监测土遗址临空面,一旦发现开裂,应及时对裂缝及其附近缺陷进行修复,以防止裂缝失稳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开裂 数字图像相关 裂缝临界长度 失稳扩展条件 三星堆
下载PDF
从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看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登成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4,190,共8页
在三星堆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保持着同其他文明的联系和交流并不停地吸收这些异质文化的因素,而这是与其长期的贸易紧密相关的,其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就是作为早期西南地区连接印巴次大陆的国际交通贸易线——南方丝绸之... 在三星堆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保持着同其他文明的联系和交流并不停地吸收这些异质文化的因素,而这是与其长期的贸易紧密相关的,其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就是作为早期西南地区连接印巴次大陆的国际交通贸易线——南方丝绸之路。通过这条国际贸易线,三星堆古蜀国在以丝绸换来自己所需的包括海贝、象牙、青铜合金原料等大量物资的同时,也较多地接触并吸纳了近东青铜文明中包括青铜雕像、黄金权杖、黄金面具等重要元素,并因此创造出了自己独特而神秘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催生三星堆古蜀国青铜文明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南方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四川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青铜器浅蓝色粉末状腐蚀产物的科学分析
13
作者 刘瀚文 谢振斌 +4 位作者 郭建波 任俊锋 肖庆 刘建宇 曲亮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针对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物表面作为特征存在的浅蓝色粉末状锈蚀物,综合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知与补充。研究结果显示:三星堆特征的浅蓝色粉状锈主要组... 针对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物表面作为特征存在的浅蓝色粉末状锈蚀物,综合利用显微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知与补充。研究结果显示:三星堆特征的浅蓝色粉状锈主要组成为非晶态Sn化合物掺杂有部分孔雀石与碳酸铅,浅蓝色粉状锈表面存在白色的白铅矿与磷氯铅矿。根据存在形式不同,浅蓝色粉状锈存在三种分层状态。其中磷氯铅矿的形成与三星堆遗址中埋藏的大量象牙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青铜器 粉状锈蚀产物 锡腐蚀物
下载PDF
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构建与场景应用
14
作者 张云中 邱璟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三星堆古城祭祀遗存是认识古蜀文明的实物例证,构建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能够为面向三星堆古城祭祀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和数据体系的对照,确立了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的研究维度,并... 三星堆古城祭祀遗存是认识古蜀文明的实物例证,构建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能够为面向三星堆古城祭祀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和数据体系的对照,确立了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的研究维度,并依据其维度设计了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本体模型,最后基于本体开展祭祀数字资源实体和关系的抽取,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的存储和可视化。研究表明,构建的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能够有力地支撑观点呈现、知识发现和数据众包等数字人文研究场景应用,赋能三星堆古城祭祀相关的人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三星堆 祭祀体系 本体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从商代青铜文明区域艺术交流看华夏“多元一体”文明的雏形
15
作者 程雅娟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1期4-14,共11页
“中国图像传播史”的重点在于“传播”,对“图像传播”的研究能使图像史研究的缝隙形成链接,建立完整科学的中国图像研究史。“多元一体”是从文化共同体角度解读中华文明形成历程的重要理论。本文对商代青铜文明的长江中游的新干大洋... “中国图像传播史”的重点在于“传播”,对“图像传播”的研究能使图像史研究的缝隙形成链接,建立完整科学的中国图像研究史。“多元一体”是从文化共同体角度解读中华文明形成历程的重要理论。本文对商代青铜文明的长江中游的新干大洋洲、古蜀文明、黄河流域殷商文明出土典型文物进行比较,寻找三者之间的造型观念、纹饰系统、工艺技术等领域的关联与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三星堆 殷商 新干大洋洲
下载PDF
三星堆埋藏坑的组合铜器——三星堆神庙中沟通人神的供奉器具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55,共14页
三星堆埋藏坑出土了一些由铜铸的奇异神兽、人物或神、盛酒容器(或仿盛酒器外形的器具)拼接在一起的组合铜器残件。它们自下而上的组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神兽(或人兽)、人物、酒器,二是神人、酒器。前一种形式已知有三件,表现的是地上的... 三星堆埋藏坑出土了一些由铜铸的奇异神兽、人物或神、盛酒容器(或仿盛酒器外形的器具)拼接在一起的组合铜器残件。它们自下而上的组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神兽(或人兽)、人物、酒器,二是神人、酒器。前一种形式已知有三件,表现的是地上的人们将巫师一类神职人员及祭品送上天界的场景,很可能是供奉器具,面朝神庙中三尊人首鸟身、凸目尖耳的大神摆放。后一种形式只有铜尊座倒立鸟足神顶尊一件,表现的是天上大神派遣使者自上而下接受地上人们奉献祭品的场景,在神庙中背对神像摆放在第一类组合铜器相对的位置。鉴于这些组合铜器的残件主要掩埋于凸目尖耳大铜面像所在的二号坑、邻近的八号坑和三号坑中,推测这种埋藏现象是这些神像与供奉器具在神庙中位置的反映。组合铜器是三星堆人宗教观念中连接天上神域与地上人世之间的纽带,也是理解三星堆祭祀场所即神庙内部空间像设和器具之间联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埋藏坑 青铜器 组合铜器 祭器
原文传递
摄影与图像传播中的“刺点”生成——以三星堆考古新闻摄影为例
17
作者 谭琬薪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法国思想家巴特的“刺点”术语有助于解析摄影图像的内在魅力,这种“刺点”对应到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新闻图像的阐释是失效的。新的图像传播案例凸显了巴特研究视角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图像的本质特征以及对“刺点”要素进一... 法国思想家巴特的“刺点”术语有助于解析摄影图像的内在魅力,这种“刺点”对应到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新闻图像的阐释是失效的。新的图像传播案例凸显了巴特研究视角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图像的本质特征以及对“刺点”要素进一步地二分划分为“原生刺点”与“次生刺点”,既补充了巴特的“知面”含义,强调了“知面”译文的“面性”指向,为图像传播理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知面 刺点 三星堆 图像传播 新闻摄影
下载PDF
古代蜀人的通天神树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剑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80,共9页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代蜀人通天观念、人神交往观念的精彩体现。文章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作了探讨。并对其流传和影响,作了论述,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三星堆 古代蜀人 青铜神树 人神交往 通天观念 考古研究
下载PDF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铸造工艺补议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建波 田灏 +4 位作者 余健 谢振斌 曲亮 刘思然 陈坤龙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2,共8页
关于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有部分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明晰。本文首次利用工业CT分析了部分三星堆青铜器残件标本,并结合表面痕迹观察对相关工艺问题进行了讨论。分铸和各种连接工艺在三星堆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有部分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明晰。本文首次利用工业CT分析了部分三星堆青铜器残件标本,并结合表面痕迹观察对相关工艺问题进行了讨论。分铸和各种连接工艺在三星堆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多次浇注在各部件间形成稳固的机械连接,是青铜神树等形状复杂的器物得以成功铸造的技术保障。太阳形器上的后铸锔扣连接、神树树枝在内壁设置销杆的榫接结构等,均是颇具特点的工艺措施。在铜树枝残件内发现了使用芯骨的证据,芯骨的材质以竹木质为主,是此类工艺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证据。部分容器的兽头装饰,采用了内置盲芯的复合范技术浑铸而成,显示了三星堆尊罍等容器不同的年代属性和技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青铜器 铸造工艺 工业CT 分铸连接 芯骨
原文传递
三星堆祭祀活动的基本架构:神坛、神庙、祭祀坑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殿增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94,共15页
三星堆文化在其繁荣时期可能曾是一个以祭祀活动象征国家权威、维系国家思想和组织统一的神权国家,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类型。以青铜神坛和雕像礼器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庙为中心场所,以各种祭祀坑为最终结果,... 三星堆文化在其繁荣时期可能曾是一个以祭祀活动象征国家权威、维系国家思想和组织统一的神权国家,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类型。以青铜神坛和雕像礼器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庙为中心场所,以各种祭祀坑为最终结果,共同构成其祭祀活动的基本架构。“坛、庙、坑”就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文明因素的一套典型“组合”。“神权国家”是三星堆文化神奇面貌的主要内因;“过度消耗”是三星堆快速衰亡并形成大型祭祀坑的根本原由;“早期丝绸之路”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多彩的外部原因;“多元一体”是三星堆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定位。“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神坛 神庙 祭祀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