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 被引量:140
1
作者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54,共14页
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细菌耐药基因与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其呈现明显的天然多重耐药性,而其染... 多重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流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细菌耐药基因与表型特征均充分反映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外膜通透屏障与药物主动外排泵的协同作用使其呈现明显的天然多重耐药性,而其染色体可整合获取外源性由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基因元件与多重耐药基因相联系的耐药岛区域或携带含有类似的整合子与多重耐药基因盒的质粒,这些基因结构导致该菌进化形成了对多类化学结构各异的临床常用抗生素的高度获得性耐药性,使其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极其有限。尽管可考虑选用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复合制剂、多黏菌素E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严重存在的多重耐药性等要求用药时更密切地观察药物的疗效,并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虽然新的抗生素如替加环素等显示一定的体外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但其临床疗效仍待继续研究。采取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性细菌感染疾病包括合理使用各类抗生素是防止及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及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性 泛耐药性 耐药机制 感染治疗
下载PDF
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1
2
作者 王剑虹 麻密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4-510,共7页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全球向土壤和环境中排放的重金属逐年增加。重金属污染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可部分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得以解决。植物修复技术是依据植物从环境中积累重金...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全球向土壤和环境中排放的重金属逐年增加。重金属污染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可部分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得以解决。植物修复技术是依据植物从环境中积累重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能力及其将这些有毒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成无毒生物小分子的能力而建立的新的生物技术。本篇综述主要论及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抗性机制
下载PDF
红树植物淹水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3
作者 陈鹭真 林鹏 王文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593,共8页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生长、水分和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系统和根系脱氢酶系统、内源激素和胁迫多胺等5个方面。提出应用人工潮汐系统研究红树植物的淹水抗性机理是确定不同种类红树植物的耐淹水能力的有效手段。并指出生长的研究是淹水胁迫响应研究的基础,而与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激素水平的研究将在红树植物抗性胁迫研究中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潮汐 淹水胁迫 抗性机制
下载PDF
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及杂草抗药性现状 被引量:66
4
作者 刘兴林 孙涛 +1 位作者 付声姣 钟国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126,共12页
稻田杂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最大影响因素,化学除草技术已经成为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针对水稻田杂草开发了多种除草剂,形成了独特的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近年来,由于除草剂大量、高频率的不合理使用,稻田杂草抗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稗... 稻田杂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最大影响因素,化学除草技术已经成为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针对水稻田杂草开发了多种除草剂,形成了独特的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近年来,由于除草剂大量、高频率的不合理使用,稻田杂草抗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稗草、雨久花、慈姑、耳叶水苋等稻田杂草的抗药性问题已较为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水稻田主要除草剂的应用及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现状,并对几类代表性除草剂品种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稻田抗性杂草的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抗药性杂草 抗性机制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及其与连作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65
5
作者 邱立友 戚元成 +1 位作者 王明道 贾新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 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物的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连作障碍的几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次生代谢物 自毒作用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害虫对转基因Bt作物的抗性及其管理对策 被引量:24
6
作者 魏伟 钱迎倩 马克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至今为止,已经有26种植物成功地转入了Bt毒蛋白基因,它们将在防治害虫中发挥重要作用.Bt作物释放的潜在风险是害虫的抗性进化.害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包括行为躲避、生理生化机制及遗传机制.抗性等位基因的初始频率... 至今为止,已经有26种植物成功地转入了Bt毒蛋白基因,它们将在防治害虫中发挥重要作用.Bt作物释放的潜在风险是害虫的抗性进化.害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包括行为躲避、生理生化机制及遗传机制.抗性等位基因的初始频率和抗性的遗传稳定性等特性影响着抗性管理对策的实施和效用.抗性管理对策包括Bt作物的轮作、转入多个杀虫基因、Bt毒蛋白高剂量表达、低剂量表达和目标特异表达以及避难所策略等,它们是互为补充的.其中,“高剂量/避难所”策略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这些策略来自理论数学模型和实验室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作物 Bt抗性 抗性机制 转基因
下载PDF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显志 张丽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45-455,共11页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药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与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源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6种(类)细菌的英...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药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与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常见于ESKAPE病原菌(源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属6种(类)细菌的英文缩写)的高度多重抗生素耐药性。这些细菌包括"超级细菌",因其本身基因结构的多样性和可移动性使其进化产生了多种耐药机制以对抗抗生素的作用。耐药细菌呈现的对多类不同化学结构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使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极其困难。耐药性基因可由细菌染色体或质粒携带,并编码介导产生抗生素灭活酶(如最近广为报道的属于金属β-内酰胺酶的NDM-1碳青霉烯酶)、改变或保护抗生素作用靶位、降低抗生素进入细菌胞内和(或)增强抗生素主动外排泵系统活性将药物排至胞外。目前研发用于临床的新型抗生素极为有限,促使重新研究优化现有抗生素。人类迫切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抗生素耐药性,合理控制各类抗生素使用,以最大限度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发生与传播,进而延长抗生素的有效时间,仍然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耐药机制 ESKAPE病原菌 超级细菌 感染治疗
下载PDF
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付步礼 曾东强 +3 位作者 刘奎 谢艺贤 邱海燕 唐良德 《农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8-34,共7页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地区的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靶标敏感性和表皮穿透率下降等。另外,总结了该类害虫的生物检...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地区的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靶标敏感性和表皮穿透率下降等。另外,总结了该类害虫的生物检测、生化检测和分子检测等抗药性监测的相关方法。最后,对该类害虫的抗药性治理进行了总结,包括化学策略、生物策略和农业策略。旨在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类害虫的抗药性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抗药性 抗性机制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吴伟清 李国明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2期3812-3815,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耐药机制
下载PDF
2006年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回顾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显志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202,224,共11页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2006年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在多方面有重要的发现,如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药物转运结构机制的深入了解及发现新的药物泵或新的泵调控表达机制,发现了喹诺酮类药物修饰酶、质粒...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是生物医药研究的重要领域。2006年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在多方面有重要的发现,如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泵的药物转运结构机制的深入了解及发现新的药物泵或新的泵调控表达机制,发现了喹诺酮类药物修饰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对金葡菌耐药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与发现新型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platen-simycin,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多重耐药岛的发现,新型β-内酰胺酶的继续出现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开始从食用动物或宠物分离的细菌中证实。本文还讨论了2006年中国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一些重要结果。这些研究成果继续提示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多种耐药保护机制及细菌本身基因结构的多样性与可移动性使其能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机制以适应抗菌药物的作用。严谨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及传播和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周期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性 外排泵 qnr质粒 喹诺酮修饰酶 Β-内酰胺酶 PLATENSIMYCIN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侯盼飞 应春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3,共6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增强。该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机制,尤其是对外膜孔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下载PDF
2018年度某三甲综合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科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游义琴 王晶晶 +1 位作者 王雪梅 张立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48-553,558,共7页
目的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度多重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及临床合理利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的5368例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多重耐... 目的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度多重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控及临床合理利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的5368例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多重耐药菌检测情况和细菌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018年度本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848株,检出菌株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率为最高,其次为血液标本、伤口标本和尿标本;检测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糖肽类、硝基呋喃类、恶唑酮类抗菌药物极其敏感,对于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75%,而对于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极高;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极低,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对多黏菌素B极为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与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对β-内酰胺酶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于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严重,应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控,根据送检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加强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知识和手卫生培训,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耐药机制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林冬玲 陈茶 曾建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91-95,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临床已分离到大量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十分复杂,该文就外膜通透性障碍、作用靶位改变、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临床已分离到大量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十分复杂,该文就外膜通透性障碍、作用靶位改变、产生灭活酶、形成生物膜和主动外排泵系统等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生物膜 主动外排泵
下载PDF
奇异变形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欣南 夏欣 +4 位作者 李永才 韩镌竹 马帅 李香珍 苏葳艺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第12期73-75,共3页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其危害性仅次于沙门氏菌等强致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PM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屡见报道,其在畜禽养殖业上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因此笔者将近年对PM的研究情况...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其危害性仅次于沙门氏菌等强致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PM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屡见报道,其在畜禽养殖业上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因此笔者将近年对PM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使研究人员对PM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防控该菌株引起的生物危害。同时,了解PM的耐药特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生产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鉴定方法 耐药机制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6
15
作者 诸玲玲 孟现民 张永信 《上海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322-326,共5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静止期杀菌剂,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较长,杀菌作用完全,多用于与其它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或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在临床上有着不...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静止期杀菌剂,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较长,杀菌作用完全,多用于与其它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或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回顾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作用机制、耐药机制以及不良反应,以促进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抗菌活性 耐药机制
下载PDF
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玉仙 黄建 +1 位作者 杨秀娟 翁启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通过增效剂生物测定、生化分析以及钠离子通道基因ⅡS4-6cDNA片段的RT-PCR扩增,探讨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采自田间的6个烟粉虱抗性品系,磷酸三苯酯(TPP)和胡椒基丁醚(PBO)对... 通过增效剂生物测定、生化分析以及钠离子通道基因ⅡS4-6cDNA片段的RT-PCR扩增,探讨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采自田间的6个烟粉虱抗性品系,磷酸三苯酯(TPP)和胡椒基丁醚(PBO)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DEM对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均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烟粉虱抗性品系的α-NA羧酸酯酶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16~2.65倍和1.22~1.41倍,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没有差异,表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无关。通过RT-PCR克隆了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品系的钠离子通道结构域ⅡS4-6cDNA片段的序列(420bp),发现与敏感品系相比,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为L925I突变和I917V突变,L925I突变在所有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种群中均有发生,该位点突变已被证实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密切相关,表明神经不敏感性可能是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另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抗药性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抗药性机理
下载PDF
棉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菁 韩召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用吡虫啉对棉蚜进行室内抗性筛选,用药处理25次后抗性是筛选前的20.03倍;2007年对田间棉蚜进行抗性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差异显著,江苏南京种群最为敏感,河南安阳、山东泰安和北京地区棉蚜与之相比,抗性分别为2.21、7.63... 用吡虫啉对棉蚜进行室内抗性筛选,用药处理25次后抗性是筛选前的20.03倍;2007年对田间棉蚜进行抗性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差异显著,江苏南京种群最为敏感,河南安阳、山东泰安和北京地区棉蚜与之相比,抗性分别为2.21、7.63和9.53倍;抗、感品系解毒酶活力分析发现,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很少(比活力1.12倍),但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活力1.71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虽然在敏感品系中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较小(SR1.24和1.29),但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显著增高(SR2.13和1.74);此外还发现,吡虫啉处理可提高棉蚜群体的酯酶活力。由此认为,棉蚜至少具有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抗性的风险,其抗性可能是由于棉蚜的酯酶和P450单加氧酶的解毒能力提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抗性机理 解毒酶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珏鑫 余广超 温旺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酶产生、外膜孔蛋白改变、外排泵活性增强、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改变及整合子机制。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青松 孙静娜 +2 位作者 代丽丽 王国欣 刘泽世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8-111,F0003,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感染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其多重耐药性与可长期存活性将导致菌膜的形成,而这种可以抵抗抗菌素治疗的菌膜有着复杂的机构,在复杂结构中起到形成菌膜、维持菌膜稳定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胞外多糖(EPS)和菌膜相关...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感染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其多重耐药性与可长期存活性将导致菌膜的形成,而这种可以抵抗抗菌素治疗的菌膜有着复杂的机构,在复杂结构中起到形成菌膜、维持菌膜稳定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胞外多糖(EPS)和菌膜相关性蛋白(the biofilm-associated protein,Bap),促使鲍曼不动杆菌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也愈发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机制 外膜蛋白 外排泵
原文传递
温室白粉虱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EPG)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雷宏 徐汝梅 +1 位作者 W.F.Tjalingii J.C.van Lenteren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该文揭示了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成虫及幼虫的刺探电位波形与其刺探、取食、产卵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这项技术在研究植物抗虫机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成虫,A波、C波... 该文揭示了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成虫及幼虫的刺探电位波形与其刺探、取食、产卵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这项技术在研究植物抗虫机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成虫,A波、C波分别代表刺探的开始和进行过程;F波代表刺探过程中遇到机械障碍;G波表示吸食木质部导管汁液;E(pd)的(1)和(2)分别表示与取食韧皮部筛管汁液有关的两种行为;粉虱的产卵波形分为两种亚波,分别由Ovi-Ⅰ和Ovi-Ⅱ表示,各自代表产卵时的两种行为:产卵器接触并划破叶表皮及卵柄插入叶组织。在幼虫,H波代表吸食筛管液,而L波则表示在筛管细胞内的一种非吸食行为。幼虫蜕皮时先拔出口针,新龄期的幼虫将其口针重新刺入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刺探电位 取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