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SD大鼠海马RGM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菊华 韩芳 石玉秀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39-41,46,共4页
目的观察RGMa(repulsive guidancemolecule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Wistar大鼠PTSD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第7天组(SPS... 目的观察RGMa(repulsive guidancemolecule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Wistar大鼠PTSD模型,随机分为SPS刺激后第7天组(SPS7d)、第14天组(SPS14d)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RGM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SPS7d组海马神经元RGM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第14天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TSD模型大鼠海马RGMa蛋白水平变化可能是海马神经元遭遇巨大应激源后修复异常并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海马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马 RGMa WISTAR大鼠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赵茜娟 孟丽华 +2 位作者 杨亚男 李雅琳 陆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124-3129,共6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介导微小核糖核酸-142-5p(miR-142-5p)靶向调控排斥导向分子-a(RGMa)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NaCl)、模型组(腹腔注射3 mmol·kg^(-1)氯化锂溶液,16 h后腹...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介导微小核糖核酸-142-5p(miR-142-5p)靶向调控排斥导向分子-a(RGMa)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NaCl)、模型组(腹腔注射3 mmol·kg^(-1)氯化锂溶液,16 h后腹腔注射50 mg·kg^(-1)毛果芸香碱溶液)、艾司氯胺酮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腹腔注射50 mg·kg^(-1)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miR-142-5p mimic组(在艾司氯胺酮组的基础上,左侧侧脑室海马区注射miR-142-5p mimic慢病毒液2μL和0.9%NaCl 2μL)、RGMa组(在艾司氯胺酮组的基础上,左侧侧脑室海马区注射miR-142-5p mimic 2μL和RGMa慢病毒液2μL)。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142-5p和RGMa mRN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GMa蛋白以及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艾司氯胺酮组的miR-142-5p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21±0.52和1.92±0.32,RGM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4±0.09和0.81±0.11,RGM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9和0.79±0.12,p-PI3K/PI3K比值分别为0.38±0.06和0.79±0.11,p-Akt/Akt比值分别为0.29±0.05和0.68±0.10,p-GSK-3b/GSK-3b比值分别为0.32±0.08和0.71±0.12,艾司氯胺酮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艾司氯胺酮通过miR-142-5p靶向RGMa,调节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治疗癫痫大鼠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微小RNA-142-5p 癫痫 排斥导向分子-a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 神经元损伤
原文传递
Neogenin对人滋养细胞RGMa、DAPK、Neogenin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少平 赵茵 +4 位作者 胡彬 谢涵 王乾华 王莹 邹丽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Neogenin对人滋养细胞RGMa、DAPK、Neogenin表达的影响,以阐明Neogenin在滋养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先用含0,0.5,1,5,10及50ng/ml的Neogenin无血清培养基预处理TEV-1细胞24h,用噻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Neogenin对人滋养细胞RGMa、DAPK、Neogenin表达的影响,以阐明Neogenin在滋养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先用含0,0.5,1,5,10及50ng/ml的Neogenin无血清培养基预处理TEV-1细胞24h,用噻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及凋亡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EV-1细胞RGMa、DAPK、Neogenin mRNA的变化。结果:MTT、FCM检测表明Neogenin能诱导TEV-1凋亡,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Neogenin对TEV-1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TEV-1细胞RGMa 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空白对照组(0ng/ml Neogenin)的0.62±0.04,0.90±0.04,0.97±0.04,0.90±0.03及0.75±0.03;DAPK 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空白对照组的0.68±0.02,0.35±0.01,0.74±0.01,0.51±0.01及0.33±0.01;Neogenin 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空白对照组的1.45±0.03,1.80±0.05,1.22±0.08,1.47±0.00及1.14±0.00。即随着Neogenin浓度增加,TEV-1细胞内DAPK mRNA表达下调,Neogenin mRNA表达上升,RGMa 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结论:Neogenin可促进TEV-1细胞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经DAPK途径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 NEOGENIN RGMa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下载PDF
排斥性导向分子a抑制剂6FNⅢ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扉 秦新月 +1 位作者 张融融 李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特异性抑制剂6FNⅢ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引发的自噬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6FNⅢ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 目的探讨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特异性抑制剂6FNⅢ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引发的自噬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6FNⅢ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RGMa下游分子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CRMP-2)蛋白表达水平,确定最佳6FNⅢ干预浓度。将7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生理盐水干预组(I/R+NS)、6FNⅢ干预组(I/R+6FNⅢ),每组18只。缺血2h再灌注后24h,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检测LC3在神经元内的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情况。结果根据各浓度6FNⅢ干预组CRMP-2表达,确定中浓度(0.5 g/L)为本实验的最适浓度。缺血再灌注后24h,I/R组较sham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水平升高(P<0.05)、自噬体形成增多;I/R+6FNⅢ组较I/R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水平降低(P<0.05)、自噬体形成减少;而I/R+NS组与I/R组以上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Ma特异性抑制剂6FNⅡ可在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抑制自噬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性导向分子a 6FNⅢ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Aβ诱导的认知障碍大鼠海马RGMa和Rho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尹红蕾 秦新月 +3 位作者 罗家明 王敬 殷成 陈黎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41-43,47,共4页
目的:探讨Aβ诱导的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内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RGMa)及Ras基因同源物A(RashomologousA,RhoA)表达情况。方法:2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认知障碍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建立Aβ1-40致认知障碍... 目的:探讨Aβ诱导的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内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RGMa)及Ras基因同源物A(RashomologousA,RhoA)表达情况。方法:2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认知障碍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建立Aβ1-40致认知障碍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GMa和RhoA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G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示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海马RGMamRNA表达下调(P<0.05),RGMa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而RhoA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大鼠认知功能障碍,RGMa表达降低及RhoAmRN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Aβ1-40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变性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导向分子 Ras基因同源物A Β-淀粉样蛋白 认知障碍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RGMa在创伤后精神应激障碍大鼠内侧前额皮质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温莉莉 韩芳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5-1067,107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精神应激障碍(PTSD)大鼠内侧前额皮质排斥性导向分子(RGMa)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5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SPS7 d组(15只)和SPS14 d组(15只),采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制备PTSD模型。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创伤后精神应激障碍(PTSD)大鼠内侧前额皮质排斥性导向分子(RGMa)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5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SPS7 d组(15只)和SPS14 d组(15只),采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制备PTS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内侧前额皮质RGM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对照组、SPS7d组和SPS14d组RGMa阳性信号OD值分别是(0.44±0.002)、(0.63±0.015)和(0.51±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分析显示,对照组、SPS7d组和SPS14d组RGMa相对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556 817±0.009 85)、(0.778 967±0.028 325)和(0.659 633±0.030 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SD大鼠内侧前额皮质RGMa表达增强,SPS7d达到高峰,RGMa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PTSD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内侧前额皮质 RGMa 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Neogenin调控成骨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斌 陈春媛 +1 位作者 汪泱 丁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6-749,共4页
再生蛋白neogenin属于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家族成员,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如神经导向因子netrin和排斥性导向分子(RGM)参与机体内稳态的维持、组织生成、血管发生、铁代谢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及凋亡等诸多生理病理过... 再生蛋白neogenin属于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家族成员,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如神经导向因子netrin和排斥性导向分子(RGM)参与机体内稳态的维持、组织生成、血管发生、铁代谢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及凋亡等诸多生理病理过程。有关neogenin调控成骨分化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其调控机制还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探究neogenin的功能特性,该文就有关neogenin的分子特征和分布、生理功能及其经BMP信号通路调控成骨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GENIN NETRIN 排斥性导向分子 成骨分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绮思 李婷 +1 位作者 张磊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3例。根据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将患者分为软脑膜...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与软脑膜侧支状态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3例。根据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将患者分为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status,LMCs)不良组和LMCs良好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RGM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LMCs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RGMa预测LMCs的准确性。结果:LMCs不良的患者血清RGMa水平[5588.8(4247.9,10311.5)pg/mL]较LMCs良好组[3103.9(2096.5,3970.2)pg/mL]及健康对照组[3528.6(2801.2,5328.5)pg/mL]明显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RGMa蛋白预测LMCs不良的最佳切点为4197.74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和8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RGMa蛋白≥4197.745 pg/mL是软脑膜侧支受损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19,95%CI=0.030~0.469,P=0.002)。结论:血清RGMa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发生LMCs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排斥性导向分子a 预测因子 软脑膜侧支状态不良
下载PDF
RNA干扰RGM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 秦新月 +2 位作者 张融融 幸享凤 谢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血管再生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GMa特异性RNA... 目的探讨RNA干扰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血管再生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GMa特异性RNA干扰重组腺病毒干预组(I/R+rAd-shRGMa组)以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空载体重组腺病毒注射组(I/R+rAd-HK组)。大鼠在脑缺血前接受腺病毒注射,然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2d免疫荧光双标法定位RGMa及其受体Neogenin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腺病毒注射后7d,免疫组化标记CD31+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大脑皮质缺血周围区微血管数;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水平;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结果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a及其受体Neogenin在CD31+细胞上均有表达。RNA干扰抑制RGMa表达后,微血管数量增多,VEGF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结论 RNA干扰RGMa表达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皮质周围区血管再生,该过程可能与脑组织VEGFa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性导向分子a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再生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的表达变化
10
作者 吴燕平 秦新月 +2 位作者 张融融 黄思源 张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的表达变化。方法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7 d、14 d模型组(I/R),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 MCAO);Real...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的表达变化。方法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7 d、14 d模型组(I/R),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 MCAO);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及CD206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区小胶质细胞RGMa的表达;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分别用M1或M2型小胶质细胞的诱导物脂多糖(LPS)或IL-4诱导24 h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L-1β、i NOS、Arg-1、CD20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上RGM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 d、14 d,M1、M2型小胶质细胞的标记分子表达增加。缺血后7 d、14 d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RGMa大量表达。RGMa在体外培养的LPS诱导极化的M1型小胶质细胞和IL-4诱导极化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a在缺血区M1型和M2型极化的小胶质细胞上均大量表达,RGMa可能在小胶质细胞激活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GMa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性导向分子A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小胶质细胞极化 免疫印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反义导向分子a在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邵广才 吴安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一延长应激 皮质 反义导向分子a WISTAR大鼠
原文传递
沉默排斥性导向分子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李敏 伏红霞 +2 位作者 张艳梅 钟义良 秦新月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观察沉默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腺病毒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I/R)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h-con)和R... 目的观察沉默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腺病毒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I/R)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h-con)和RGMa干扰组(sh-RGMa),分别在注射后1 d和3d观察腺病毒对RGMa的影响。将其余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空病毒组(I/R+sh-con)及病毒组(I/R+sh-RGMa);I/R 72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采用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GMa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相关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72 h,I/R组较sham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沉默RGMa能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少脑梗死体积;可下调MMP-9及上调claudin-5和ZO-1的表达。结论沉默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性导向分子A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脑梗死后大鼠脑组织轴突导向分子表达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现象关系的基础研究和磁共振评价
13
作者 王潇 张勇 +5 位作者 任琦 马桢 冉云彩 李淑健 张赞霞 程敬亮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98-507,共10页
目的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为活体动态连续监测手段,分析轴突导向分子(RGMa)在缺血性脑梗死后大鼠脑组织核心梗死区及远隔脑区的表达变化与轴突再生、突触重塑及磁共振参数的关系,以及其在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康复治疗及调控中的作用... 目的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为活体动态连续监测手段,分析轴突导向分子(RGMa)在缺血性脑梗死后大鼠脑组织核心梗死区及远隔脑区的表达变化与轴突再生、突触重塑及磁共振参数的关系,以及其在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康复治疗及调控中的作用,并提供有效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手段。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术后12 h、24 h、48 h、7 d、10 d组,每组大鼠12只。在相应时间点给予头部磁共振扫描后,测量各组大鼠梗死核心区、双侧小脑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扫描后取各组大鼠相应部位脑组织分别行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GM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情况,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别分析大鼠脑梗死核心区和双侧小脑RGMa蛋白与神经微丝蛋白(NFP-200)、磁共振ADC值及FA值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梗死后的各时间点大鼠梗死核心区和双侧小脑ADC值和FA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12 h降至最低(均P<0.05)。MCAO术后12 h起可见RGMa和突触素阳性表达并随时间延长持续增加,48 h表达达高峰,而MCAO术后各组轴突表达逐渐减少,24 h组破坏最为明显,以上各指标表达变化梗死对侧(右侧)小脑均较患侧(左侧)小脑明显(均P<0.05)。RGMa蛋白表达与磁共振参数及轴突生长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0.312,P=0.004)。结论RGMa蛋白可能参与缺血性脑梗死后轴突和突触的再生与重塑,磁共振检查可作为无创性监测脑梗死及神经功能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轴突导向分子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原文传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轴突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晓湘 方秀斌 山下俊英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表达的变化及RGMb在体外对轴突生长的作用。方法①取出生后7-9d的Wistar大鼠提取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E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RGMb(10μg/ml)处理组,采用...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表达的变化及RGMb在体外对轴突生长的作用。方法①取出生后7-9d的Wistar大鼠提取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E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RGMb(10μg/ml)处理组,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在体外培养中RGMb处理的新生大鼠EC细胞轴突长度的变化。②取正常8w的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48h组,各5只。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h后海马组织中RGMb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在体外培养中RGMb(10μg/ml)能抑制新生大鼠EC细胞轴突的生长。②脑缺血再灌注48h后成年大鼠海马组织中RGMb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表达明显增加,提示RGMb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再生障碍、炎症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Mb 脑缺血再灌注 轴突再生 大鼠
下载PDF
RGMb/DRAGON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江枫 杨宝学 《神经药理学报》 2014年第2期46-54,共9页
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包含RGMa、RGMb和RGMc三个成员。RGMb在神经、生殖、免疫系统及肾脏、肺、肌肉等重要器官均有表达,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胚胎发育、免疫系统活性、细胞间黏附、肿瘤发生、损伤修复等... 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包含RGMa、RGMb和RGMc三个成员。RGMb在神经、生殖、免疫系统及肾脏、肺、肌肉等重要器官均有表达,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胚胎发育、免疫系统活性、细胞间黏附、肿瘤发生、损伤修复等重要生理过程。RGMb主要参与RGMb-neogenin-Rho信号通路和BMP信号通路,最近发现的PD-L2-RGMb结合作用提示以RGMb为中心的细胞信号网络与功能调节极为复杂。该文将以RGMb为重点,对与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生理功能调节及研究进展加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导向分子(RGM) 排斥导向分子b (RGMb) 信号通路
下载PDF
RGMb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湘 高杰 +1 位作者 张宝辉 方秀斌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RGM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GMb阻断组,每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6h、12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再分五个... 目的探讨RGM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GMb阻断组,每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6h、12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再分五个小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在各组海马CAI区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RGMb阻断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0.01)。结论阻断RGMb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Mb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蛋白酶-3 海马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缺血后处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大鼠排斥导向分子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渝菡 秦新月 郭振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655-4658,共4页
目的观察几种不同的缺血后处理(IPC)方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损伤影响,为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I/R模型组I/R、IPC(颈总动脉10 s×6次循环)(IPC-S组)、IPC(... 目的观察几种不同的缺血后处理(IPC)方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损伤影响,为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I/R模型组I/R、IPC(颈总动脉10 s×6次循环)(IPC-S组)、IPC(颈总动脉5 min×3次循环)(IPC-M组)、远隔IPC(股动脉5min×3次循环)(RIPC组)、延迟后处理(缺血24 h后颈总动脉5 min×3次循环)(DIPC组)。I/R 48 h用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RT-PCR检测缺血侧皮质及海马排斥导向分子a(RG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及海马RGMa蛋白表达。结果 IPC-S、IPC-M、RIPC组相比I/R组脑梗死体积、RGMa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DIPC组较模型组各相应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早期、近端、短暂的缺血后处理能减少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梗死体积,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RGMa这一轴突生长负性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后处理 排斥导向分子
下载PDF
排斥导向分子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熊明 邵高海 +2 位作者 李敬花 张涛 张红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不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降解25只;... 目的:探讨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不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降解25只;B组:应用硫酸软骨素酶降解20只;C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20只。A、B、C3组分别在术后相同时间位点观察记录动物肢体运动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采用BBB(Basso—Beattie—Blesnahan)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的感觉、运动功能;HE染色计算损伤区总面积;Real—time PCR检测RGMB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双标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周同一时间段B组BBB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伤后2周HE染色结果表明,2组损伤区均有空洞形成,B组损伤区面积显著小于A组(P〈0.05);伤后2到4周GFAP/NF-200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示B组GFAP表达逐渐下调,A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纤维穿过损伤区,B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A组(P〈0.05);RGMB mRNA表达量B组显著较A组下降(P〈0.05)。结论:微环境中的RGMB浓度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与其后期脊髓功能恢复呈负相关,RGMB抑制剂可能对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斥导向分子B 脊髓损伤 硫酸软骨素酶ABC 化学屏障
下载PDF
RGMb通过BMP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腺细胞的增殖
19
作者 薛洋 邝美倩 +2 位作者 张毛朵 李曼曼 茆达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9,共8页
RGMb蛋白是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成员之一,可在细胞水平上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报道,RGMb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本... RGMb蛋白是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成员之一,可在细胞水平上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报道,RGMb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RGMb对子宫内膜腺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siRNA与过表达技术处理子宫内膜腺细胞系(Ishikawa),采用qPCR与Western印迹技术确定其转染效率,以及BMP相关信号通路(MAPK与Smad)成员的表达。结果显示:下调RGMb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了p-ERK1/2(1.861±0.1864 vs 0.885±0.0869,P=0.0090)与p-Smad1/5/8(1.624±0.1238 vs 1.093±0.0890,P=0.0253)的表达水平。过表达RGMb基因显著升高了p-ERK1/2(1.237±0.1114 vs 2.089±0.1658,P=0.0130)与p-Smad1/5/8(1.139±0.0562 vs 1.98±0.1449,P=0.0056)的表达水平。而RGMb基因下调和过表达对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CCK-8和qPCR技术检测RGMb对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80 nmol/L RGMb siRNA显著降低Ishikawa细胞的增殖活力(0.479±0.0271 vs 0.3487±0.0094,P=0.0104),同时降低增殖相关基因CCND1(1±0.0366 vs 0.6719±0.0236,P=0.0017)和CDK2(1±0.0370 vs 0.853±0.0135,P=0.0202)表达水平;转染1μg/mL RGMb基因过表达质粒显著提高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0.283±0.0030 vs 0.3714±0.0140,P=0.0001),同时增加CCND1(1±0.0178 vs 1.375±0.0356,P=0.0007)和CDK2(1±0.0188 vs 1.376±0.0513,P=0.0023)基因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RGMb可能通过p-ERK1/2与p-Smad1/5/8影响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为进一步研究RGMb调控子宫机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导向分子b 子宫内膜腺细胞 细胞增殖 ERK1/2 SMAD
下载PDF
LncRNA RGMB-AS1靶向miR-574-3p影响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迁移与侵袭
20
作者 骆雨 吴雄飞 +1 位作者 刘锋 蔡治涛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排斥导向分子B-反义链(RGMB-AS1)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微小核糖核酸-574-3p(miR-574-3p)的靶向作用。方法取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培养传代。设RGMB-AS1上调组...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排斥导向分子B-反义链(RGMB-AS1)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微小核糖核酸-574-3p(miR-574-3p)的靶向作用。方法取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培养传代。设RGMB-AS1上调组(转染pcDNA3.1-RGMB-AS1)、RGMB-AS1上调对照组(转染pcDNA3.1-control)、RGMB-AS1下调组(转染si-RGMB-AS1)、RGMB-AS1下调对照组(转染si-NC)、miR-574-3p上调组(转染miR-574-3p mimics)、miR-574-3p上调对照组(转染miR mimics-NC)、miR-574-3p下调组(转染miR-574-3p inhibitor)、miR-574-3p下调对照组(转染miR inhibitor-NC)、空白组,每组3个复孔。48 h后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检测增殖活性并计算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迁移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活性;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RGMB-AS1、miR-574-3p表达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锌指E盒结合蛋白1(ZEB1)、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 D1、P21、ZEB1、N-cadherin、E-cadherin、VIM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RGMB-AS1是否靶向miR-574-3p。结果与空白组、RGMB-AS1上调对照组、RGMB-AS1下调对照组、miR-574-3p上调对照组、miR-574-3p下调对照组比较,RGMB-AS1上调组、miR-574-3p上调组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Cyclin D1、ZEB1、N-cadherin、VIM表达均下降(P<0.05),增殖抑制率、P21、E-cadherin表达均升高(P<0.05),RGMB-AS1下调组、miR-574-3p下调组D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Cyclin D1、ZEB1、N-cadherin、VIM表达均升高(P<0.05),增殖抑制率、P21、E-cadherin表达均下降(P<0.05)。与miR-NC组相比,miR-574-3p mimics组Wt-RGMB-AS1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Mut-RGMB-AS1荧光素酶活性无统计学意义改变(P>0.05)。结论上调LncRNA RGMB-AS1可靶向上调miR-574-3p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迁移与侵袭,推测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排斥导向分子B-反义链 前列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浸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