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毛振明 温君慧 张媛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2-637,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总结中国现代化奋斗历程的重要思想与理论,是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思想和理论。当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回顾总结在党的领导下的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时,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脉络也清晰可见。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总结中国现代化奋斗历程的重要思想与理论,是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思想和理论。当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回顾总结在党的领导下的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时,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脉络也清晰可见。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有国际体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条件的独特的发展思想和理念,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样态与模式的现代化过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在党领导下奋勇抗争和充满奋斗精神的救国之路,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民本之路,是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中西文化合璧的融合之路,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之路,是结合国情实际并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是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之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民族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下载PDF
高质量法治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依法治国的体会 被引量:16
2
作者 时建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0,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新是引领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需要高质量法治保障。法治建设工作需要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之间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依法治国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基于现代化的独异性视角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剑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独异性在中国场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历程来看,无论是先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或共性,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突显与导引越发呈现各自的独异性特征。独异性不同于特殊性,更强调现代化的独有特质,成为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归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和一个本质要求,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但这五个方面性的特征和一个集中化的论断(本质要求),也不是在同一程度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背后的独异性特点。相对而言,最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与中国国情的独异性相联系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具有独异性特点的现代化,需要在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中对之进行准确理解,以便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卓尔不群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独异性 普遍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转变财政科技经费配置管理方式,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文军 李赓 黄丰雨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当前我国科技投入主要矛盾已经从投入总量严重不足,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需求与投入效能不高的矛盾,需要切实解决投入不聚焦、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滞后、科研活动与经济社会需求错位等结构性、体制性和管理性问题。为此,文章结合... 当前我国科技投入主要矛盾已经从投入总量严重不足,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需求与投入效能不高的矛盾,需要切实解决投入不聚焦、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滞后、科研活动与经济社会需求错位等结构性、体制性和管理性问题。为此,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提升科技投入效能”要求,分析我国在科技投入中的主要矛盾转变,以及制约我国科技投入效能的若干因素,最后系统地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科技投入效能 财政科技经费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三重解读——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柏晓斐 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5,205,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所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所源及其特征。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集中表现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首先来自党的事业的崇...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所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所源及其特征。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集中表现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首先来自党的事业的崇高性以及人民的认同与支持,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的科学认知与评价、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以政党自信为本质的自信,也是与“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相统一、与现实和未来自信相贯通、与历史清醒相结合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中共二十大报告涉农论述及其重要意义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永飞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5-52,共18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从头到尾几乎处处都包含或涉及“三农”问题,对未来若干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本文系统梳理解读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农论述,并对学习贯彻报告的涉农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二十大报告从头到尾几乎处处都包含或涉及“三农”问题,对未来若干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本文系统梳理解读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农论述,并对学习贯彻报告的涉农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是“两个确立”,中共二十大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和最鲜明的特点是进一步完成了“两个确立”。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和逻辑起点是关心关爱农民。他青年时代在陕北农村亲身感受农民群众生活艰难,“经常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由此作出了从政的人生抉择,并将最初的从政目标设定为让乡亲们“经常吃上肉”。也正是因此,他在担任总书记之后不久,作出了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的脱贫攻坚战略决策,使完成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如果说“两个确立”不仅是政治决策,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话,那么完成脱贫攻坚就是“两个确立”的重要体现和关键因素。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总书记之后,再次宣示他将领导人民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预示中共二十大之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取得更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十大报告 “两个确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科学涵义、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5
7
作者 邸乘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1,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作出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并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习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作出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并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新境界”的理论价值在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在于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而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伟业。“开辟新境界”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创新
下载PDF
言据性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为例
8
作者 卢珊 侯建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言据性是表明说话人信息来源及其对信息态度的一种语言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献,其英译本是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通过不同据素的使用建构了说话人可... 言据性是表明说话人信息来源及其对信息态度的一种语言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献,其英译本是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通过不同据素的使用建构了说话人可信者、权威者、责任者的身份,向国际社会和公众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建构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据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 政治话语 国家形象 形象建构
下载PDF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结构鲜明特征与贯彻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龚迎迎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好人民安全为逻辑起点,以协同保障好各项安全为逻辑延展,并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逻...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好人民安全为逻辑起点,以协同保障好各项安全为逻辑延展,并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逻辑归宿。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适宜于中国国情实际,且致力于维护我国全局安全。新时代,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巩固中国共产党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领导地位;完善顶层设计,实行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加强理论诠释,推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广泛传播;练就过硬本领,在各个细分专业领域推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 总体国家安全观 逻辑结构 鲜明特征 贯彻路径
下载PDF
党的建设体系发展方略及显著特征——基于党的二十大与十九大报告文本比较研究
10
作者 刘泽照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重要论断,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理论和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经典文献与行动纲领。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党建部分文本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理论阐述有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重要论断,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理论和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经典文献与行动纲领。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党建部分文本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理论阐述有新的跃升,在历史发展方位、总体布局、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反腐败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论断。通过对两个党代会报告文本比较分析,准确掌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作出的新贡献,有助于深刻领会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科学认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构建的战略指向与基本特征,充分把握其中深刻蕴含的党的自我革命意识、政治建设统领意识、党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主动意识,增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建设 理论创新 发展方略
下载PDF
周恩来与中国式现代化——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仲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70,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尽管周恩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这个概念,但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尽管周恩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这个概念,但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的一生。周恩来早年为实现“中华腾飞世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推求比较确立共产主义信仰,选择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是历史的必然;他投身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他参与运筹帷幄,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为新时代习近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因子,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奋斗目标、战略部署、主要内涵、本质要求等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研究新时代习近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周恩来的相关思想和实践是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 周恩来
下载PDF
拉美八家主流媒体二十大报道分析
12
作者 李昕 陈卉婷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3期5-8,共4页
二十大的召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以拉美八家主流媒体针对二十大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数量、主题、内容、信源、立场等因素的分析,发现拉美大部分媒体在会前、会中及会后均对会议进行了持续性报道;政治领域是各媒体关注... 二十大的召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以拉美八家主流媒体针对二十大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数量、主题、内容、信源、立场等因素的分析,发现拉美大部分媒体在会前、会中及会后均对会议进行了持续性报道;政治领域是各媒体关注的主要议题;西方媒体依旧是拉美各国主流媒体的重要信源;会议报道以持中立态度的客观报道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负面报道。对报道特点进行总结后得出结论: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大国地位给予肯定,并高度重视二十大的召开,但同时存在过度依赖西方信源、对会议议题避重就轻等问题。要改善中国在该地区媒体眼中的国家形象,中国政府应充分释放善意,推进中拉媒体合作,并促进中国文化在拉美地区的“软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 媒体 二十大报道 中国国家形象
下载PDF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13
作者 甄尽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科学选拔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合理使用干部;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严格管理监督干部。从而...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科学选拔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合理使用干部;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严格管理监督干部。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干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人用人 民族复兴 干部队伍 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知识图谱视界中的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欧阳秀敏 罗丽梅 《三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1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命题,指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自此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运用CiteSpace6.2.R4可视化软件,对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命题,指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自此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运用CiteSpace6.2.R4可视化软件,对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学界主要围绕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路径等热点对伟大建党精神展开研究,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已有成果存在研究理论体系不够成熟、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偏狭隘、国际传播研究还不强等缺憾。未来需进一步从深化研究内容并拓宽研究视域、把握个体差异并创新话语体系、提升文化叙事并加强对外交流等方面着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伟大建党精神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看应用型高校核心办学理念的凝炼——兼论新时代肇庆学院应坚守的办学理念
15
作者 吴业春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核心办学理念是高校的教育哲学主题,是学校众多办学理念中最根本、最有影响、最持久的信仰与追求。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群体,其核心办学理念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实践、办学定位和时... 核心办学理念是高校的教育哲学主题,是学校众多办学理念中最根本、最有影响、最持久的信仰与追求。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群体,其核心办学理念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实践、办学定位和时空环境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品性与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与人才三者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科技要自立自强,人才要引领驱动。这些重要论述为应用型高校核心办学理念的凝练与表达提供了精神指引、理念内核和具体路径。文章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肇庆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应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导,坚守“尊师敬道、育人务本,科创提质、经世致用”的核心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核心办学理念 尊师敬道 育人务本 科创提质 经世致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与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逻辑生长点
16
作者 刘长军 刘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24,123,共12页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阐述,指明了新时代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关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政治方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建设...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阐述,指明了新时代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关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政治方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要求,为党的群团工作学科尤其新时代青年工作学科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依据;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战略支撑的重要论述,为认识和把握好青年的时代内涵明确了现实生长点;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尤其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了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 新时代青年工作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17
作者 张占斌 《国家治理》 2022年第20期12-16,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一盘有着雄心壮志的新棋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百年奋斗使中国人民掌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权,全面建成小康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一盘有着雄心壮志的新棋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百年奋斗使中国人民掌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雄厚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和总体战略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
18
作者 刘靖北 简皎洁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3-51,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内容厚重、亮点纷呈:明确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主题,赋予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新内涵,标定新时代新的历史地位,形成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认识,基于中国实践创造现代化理论新范式,树立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新坐标,绘就新征程现代化建设的施工图,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对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作出新的重大战略判断,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出新要求。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国家形象意识与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的几个选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法春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7-15,93,共10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对国家形象的关注、态度和行动是其国家意识的具体体现。公民的国家意识越强,其维护国家良好形象的思想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对国家形象的关注、态度和行动是其国家意识的具体体现。公民的国家意识越强,其维护国家良好形象的思想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强调要重塑四种大国形象,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党的二十大报告英文版显示出强烈的国家形象意识,整体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成功范例。同时,从“中外融通”的新表达角度看,这版译文的个别地方值得进一步推敲,包括关于指代人的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不同“优先”单词的选择,以及特定术语的沿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 中外融通的新表达
原文传递
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纪宏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回顾和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明确地做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出发做出的恰如...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回顾和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明确地做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出发做出的恰如其分的重要理论判断,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基本形成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可以从思想理论格局、大政方针格局、行动纲领格局和具体工作格局四个层次来认识其内涵和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重要论断具有重大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标志着过去十年各项法治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各项法治工作必须要做实做细,是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规定的“理论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 基本格局 总体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