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豆根对小鼠急性肝毒性及其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盛云华 李峰杰 +1 位作者 周绮 金若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46,151,共4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小鼠口服山豆根水煎液,常规观察14 d,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分组,计算肝脏指数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采用Bliss法测得2个批... 目的:研究山豆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小鼠口服山豆根水煎液,常规观察14 d,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分组,计算肝脏指数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采用Bliss法测得2个批号山豆根的LD50为A(批号081012)31.935 g.kg-1,95%可信限为30.509~33.506 g.kg-1;B(批号0904295)LD50为16.39 g.kg-1,95%可信限为14.426~18.38 g.kg-1。肝毒性时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30 g.kg-1,B12.4 g.kg-1,给药6 h后肝脏均明显肿大,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损伤在24 h最严重。量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16.4,10,3.2 g.kg-1,B 12.4,10.8,10,9.2,8,7.2 g.kg-1,肝脏指数显著性升高(P<0.01);随剂量的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增加。结论:小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山豆根水煎液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肝毒性 病理
原文传递
山豆根致大鼠肝毒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峰杰 姚广涛 +1 位作者 金若敏 宋哲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0-192,197,共4页
目的:观察山豆根长期大剂量给药后对大鼠产生的肝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 g.kg-1山豆根组、20 g.kg-1山豆根组,分别灌服蒸馏水、12 g.kg-1山豆根水煎液(0.6 g.mL-1)、20 g.kg-1山豆根水煎液(1 g.mL-1),连续给药26 d... 目的:观察山豆根长期大剂量给药后对大鼠产生的肝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 g.kg-1山豆根组、20 g.kg-1山豆根组,分别灌服蒸馏水、12 g.kg-1山豆根水煎液(0.6 g.mL-1)、20 g.kg-1山豆根水煎液(1 g.mL-1),连续给药26 d。观察给药期间的一般表现,体重变化等。末次给药后,用25℅乌拉坦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ALP,TbiL,TP,ALB,GLO等肝功能指标;摘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按电镜要求,取肝脏组织,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水煎液10 d后,动物活动减少,四肢无力,粪便以及尿液增多;26d后,与正常组比较,ALT值及肝脏脏器指数升高(P<0.01或P<0.05),TP,ALB值降低(P<0.01或P<0.05);电镜显示,山豆根组动物肝脏细胞核变形、有肿胀趋势,核膜皱缩,毛细胆管扩张,滑面内质网略见扩张。结论: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后,可对肝脏产生毒性,且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大鼠 肝毒性
原文传递
山豆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倩 郑丽娜 +1 位作者 谢元璋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6h、4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在灌胃较高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后6h、4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均升至最高,给药后48h均可恢复至正常值;山豆根水提组分剂量在(1.789~3.494)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2.779~5.427)g·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水平升高显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山豆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钱 王金凤 +6 位作者 王宝丽 代一航 徐柯心 贾子尧 李鹏 马志强 林瑞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9-125,共7页
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就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等... 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主要就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供深入利用研究开发山豆根资源作参考。山豆根既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是濒危药用植物,其丰富的药用功能和毒性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甘草降低山豆根致小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潘双凤 华碧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0-92,119,共4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配伍甘草对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山豆根组、山豆根甘草(1∶1)配伍组、山豆根甘草(1∶2)配伍组、山豆根甘草(2∶1)配伍组和空白组。各试验组均给药21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 目的:研究山豆根配伍甘草对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山豆根组、山豆根甘草(1∶1)配伍组、山豆根甘草(1∶2)配伍组、山豆根甘草(2∶1)配伍组和空白组。各试验组均给药21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生理、生化和病理指标。结果:山豆根组小鼠出现肝损害,小鼠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或P<0.01);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山豆根能减轻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的肝脏指数、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增长水平,与山豆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改善实验小鼠的肝脏组织病变。结论:山豆根对肝脏的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甘草能明显减轻山豆根造成的肝损害且以山豆根与甘草1∶2的配伍比例减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甘草 小鼠 肝损害 病理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程钱 邹秦文 +6 位作者 汪建芬 韩红园 刘雯雪 徐柯心 康帅 马志强 林瑞超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7期10-1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用三乙胺调p H 5.0,B)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15 n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用三乙胺调p H 5.0,B)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结果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分别在31.40~2 910.47μg/m L,28.70~164.53μg/m L,50.16~813.43μg/m L,71.43~4 300.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41%~101.23%,RSD为1.82%~2.1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良好。不同产地4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道地产区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山豆根 生物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山豆根中毒致双侧小脑齿状核病变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彩云 张震中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1期344-346,共3页
山豆根是中医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等功效。但超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其毒性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山豆根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为基底节对称性的损害(豆状核为主要受累部位),而其对于小脑损... 山豆根是中医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等功效。但超剂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其毒性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山豆根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为基底节对称性的损害(豆状核为主要受累部位),而其对于小脑损害的表现报道较少。笔者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诊的1例仅波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口齿不清和步行不稳,神经查体可见构音障碍及共济失调的阳性体征。通过对该病例特点的总结报道,以期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山豆根中毒患者提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中毒 小脑齿状核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放 吴兵 董小萍 《中药与临床》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在0.49~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在0.49~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加样回收率为96.69%~98.57%;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为0.01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山豆根 三叶豆紫檀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