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γ辐照对红花药材及醇提取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牟学文 田喜莲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红花和红花25%乙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影响。方法选择5、10kGy 2种辐照剂量对红花和红花25%乙醇提取物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红花和红花25%乙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影响。方法选择5、10kGy 2种辐照剂量对红花和红花25%乙醇提取物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红花药材及红花25%乙醇提取液在经过5kGy的辐照后,都能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红花药材经过5kGy辐照后,红花所含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不发生明显的变化,10kGy辐照后,红花所含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降低34%;而红花25%乙醇提取液经5、10kGy辐照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别降低44%、71%。结论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效果理想,但不是任何药材和制剂都能采用这种灭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红花 羟基红花黄色素A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中药地黄和龙胆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建宇 何富根 +1 位作者 陈红梅 周大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地黄和龙胆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5,8,10kGy3种辐照剂量对地黄、龙胆饮片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饮片的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梓醇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两味中药在经过5kGy的...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地黄和龙胆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5,8,10kGy3种辐照剂量对地黄、龙胆饮片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饮片的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梓醇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两味中药在经过5kGy的辐照后,都能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经过5,8,10kGy辐照后,龙胆所含的成分龙胆苦苷均有明显变化。结论: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效果理想,但不是任何品种都能采用这种灭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地黄 龙胆 有效成分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辐照对赤芍和黄芩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建宇 陈红梅 +1 位作者 李兆奎 周大兴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8期777-778,共2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赤芍和黄芩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5,8,10kGy3种辐照剂量对黄芩、赤芍饮片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饮片的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两味中药在经过5kGy的辐照...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及对中药赤芍和黄芩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5,8,10kGy3种辐照剂量对黄芩、赤芍饮片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饮片的杂菌和霉菌总数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两味中药在经过5kGy的辐照后,都能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且有效成分较辐照前无明显变化;经过8kGy、10kGy辐照后,赤芍所含的成分芍药苷有明显变化。结论: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效果理想,但要慎重选择辐照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赤芍 黄芩 有效成分
下载PDF
钴-60射线辐照对白术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春雷 姜建伟 侯桂兰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钴-60(60Co)射线辐照对白术药材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DAD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法;以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检...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钴-60(60Co)射线辐照对白术药材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DAD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法;以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20 nm(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和275 nm(白术内酯Ⅰ),进样量为10μl。分别选择剂量为5,8,10 k Gy对白术药材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分别在0.011~0.217μg,0.011~0.212μg,0.012~0.243μg,0.094~1.885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3%,100.6%,100.7%和100.5%。经过5,8,10 k Gy辐照后,白术药材所含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均有变化。超过5 k Gy后,苍术酮辐照前后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建立的白术有效成分测定方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简单实用,可用于白术的质量控制。在60Co辐照剂量不超过5k Gy时,各成分变化不显著,可为白术药材辐照灭菌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钴-60射线 辐照灭菌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苍术酮
下载PDF
钴60辐照对柴胡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望 徐放 +1 位作者 吴赛伟 虞和永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钴60射线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钴60射线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分别选择剂量为5、8、10 k Gy对柴胡药材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成组t检验考察其显著情况。结果:柴胡皂苷a、c、d质量浓度分别在0.020~0.806、0.022~0.893及0.025~1.003 mg·m 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98.7%和99.8%;未经辐照的6批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c、d含量范围分别为3.023~3.245、1.034~1.341和5.023~5.298 mg·g^(-1);经10 k Gy辐照后,上述3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975~3.226、0.823~0.978和4.963~5.136 mg·g^(-1);经过5、8、10 k Gy辐照后,柴胡药材所含的成分柴胡皂苷a、c、d均有变化,经成组t-检验,在超过5 k Gy后,柴胡皂苷c辐照前后含量变化显著(P<0.01)。结论:所建立的柴胡活性成分测定方法可作为柴胡质控方法。在辐照剂量不超过5 k Gy时,各成分变化不显著,可为柴胡药材辐照灭菌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钴60 柴胡皂苷 含量变化 辐照灭菌 保鲜技术 安全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60)Co-γ射线辐照对通脉颗粒中4个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阮健 权洪远 +1 位作者 矫春丽 蒋桃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0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利用HPLC法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通脉颗粒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丹酚酸B4个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_(18)(2)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 1%磷酸水溶液系... 目的:利用HPLC法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通脉颗粒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丹酚酸B4个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_(18)(2)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 1%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0 ml·min^(-1),柱温为35℃。分别选择剂量为0,2,5,10 k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结果:通脉颗粒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葛根素和丹酚酸B分别在0. 098~4. 925μg、0. 028~1. 411μg、0. 378~18. 882μg、0. 218~10. 88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8%,97. 7%,99. 9%,99. 9%。辐照剂量不超过2 kGy时,各组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 0. 05);辐照剂量为5 kGy时,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在辐照前后变化显著(P <0. 05)。结论:为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采用^(60)Co-γ射线对通脉颗粒进行灭菌时,辐照剂量不宜超过2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颗粒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丹参素 原儿茶醛 葛根素 丹酚酸B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强 尹创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8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考察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射线辐照灭菌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活性成分进行考察。色谱柱: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B-1%甲酸... 目的:采用HPLC法考察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射线辐照灭菌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等活性成分进行考察。色谱柱: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B-1%甲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比较0,2,5,10 k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单身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分别在17.21~860.54 ng(r=0.999 7)、0.07~3.36 ng(r=0.999 2)、4.97~248.51 ng(r=0.999 4)、243.15~12 157.37 n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RSD=0.44%),98.4%(RSD=1.20%),99.5%(RSD=0.93%),99.9%(RSD=0.02%)。辐照剂量不超过5 k Gy时,各组分辐照前后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辐照剂量10 k Gy时,丹参素、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含量在辐照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为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采用^(60)Co-γ射线对丹参进行灭菌时,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 k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钴60-γ射线 辐照灭菌 丹参素 原儿茶醛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白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崔永伟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白芍中6种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β-PGG)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nertsil^(®)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白芍中6种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β-PGG)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nertsil^(®)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A-乙腈,B-0.05%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分别选择剂量为0,2,5,8 kGy对白芍药材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进行配对t检验考察其显著情况。结果白芍药材中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β-PGG和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005~0.128,0.007~0.178,0.034~0.850,0.178~4.440,0.023~0.580,0.005~0.12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4%,99.9%,100.0%,99.8%和96.4%;辐照剂量不超过5 kGy时,各组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为保证白芍药材安全有效,采用^(60)Co-γ射线对白芍药材进行辐照灭菌时,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药材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儿茶素 没食子酸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苯甲酰芍药苷
下载PDF
^(60)Co辐照对黄芩饮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强 郎轶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17,21,共3页
目的考察60Co辐照灭菌对黄芩饮片的主要色谱峰及含菌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10 k Gy 2种辐照剂量对黄芩饮片进行辐照;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特征图谱,比较辐照前后特征图谱中主要峰的峰面积变化率、红外光谱的变化情况;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测... 目的考察60Co辐照灭菌对黄芩饮片的主要色谱峰及含菌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10 k Gy 2种辐照剂量对黄芩饮片进行辐照;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特征图谱,比较辐照前后特征图谱中主要峰的峰面积变化率、红外光谱的变化情况;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测法检测辐照前后黄芩饮片细菌和霉菌、大肠埃希菌及大肠菌群含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2个剂量辐照后黄芩饮片微生物限度均达到卫生标准要求;红外光谱无明显变化;特征图谱中主要6个峰的含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5 k Gy辐照后主要峰面积变化率均大于5%,10 k Gy辐照后主要峰面积变化率均大于30%。结论黄芩饮片不建议采用60Co射线辐照的方法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灭菌 特征图谱 黄芩
下载PDF
基于PLS-DA法评价^(60)Co-γ射线对刘寄奴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王哲彬 李全清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2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刘寄奴中6个成分(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奈酚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刘寄奴中6个成分(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奈酚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分别选择剂量为0,3,6,9 kGy对刘寄奴药材进行辐照,比较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变化,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其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刘寄奴药材中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奈酚和异泽兰黄素分别在0.051 0~1.018 0 mg·ml^(-1)、0.021 0~0.427 0 mg·ml^(-1)、0.007 0~0.140 0 mg·ml^(-1)、0.003 0~0.068 0 mg·ml^(-1)、0.005 0~0.108 0 mg·ml^(-1)、0.028 0~0.563 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9.7%,99.3%,98.4%,98.4%和99.8%;辐照剂量不超过6 kGy时,各组分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LS-DA筛选出导致质量差异的3个差异标志物。结论:为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采用^(60)Co-γ射线对刘寄奴药材进行灭菌时,辐照剂量不宜超过6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寄奴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评价^(60)Co-Cγ射线对赶黄草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永伟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赶黄草中6种成分(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芦丁、芹菜素和山柰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剂量为0,2,5,8 kGy的;Co-γ射线对赶黄草药材进行辐照。采用Waters Sunfire ODS C_(18)色谱柱(250 mm&...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赶黄草中6种成分(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芦丁、芹菜素和山柰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剂量为0,2,5,8 kGy的;Co-γ射线对赶黄草药材进行辐照。采用Waters Sunfire 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05%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比较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变化,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其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赶黄草药材中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芦丁、芹菜素和山柰酚分别在0.069~1.727 mg·ml^(-1)、0.012~0.311 mg·ml^(-1)、0.038~0.945 mg·ml^(-1)、0.031~0.780 mg·ml^(-1)、0.005~0.126 mg·ml^(-1)、0.008~0.208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99.5%、99.9%、99.5%、98.6%和97.2%。辐照剂量不超过5 kGy时,各组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S-DA可将不同辐照处理的样品显著分类,并筛选出导致质量差异的5个差异标志物。结论:为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采用;Co-γ射线对赶黄草药材进行灭菌时,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有效成分 含量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