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严媚 曾婧纯 +2 位作者 林诗雨 罗浩 林国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对... 目的观察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D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毫火针 半刺法 中药超声导入 牵正散 风寒型
下载PDF
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景巍 陈敏华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27-32,共6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 目的:观察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刺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面部运动Portmann评分、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面部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神经生长因子(N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面部运动Portmann评分升高(P<0.05),面部神经功能分级均改善(P<0.05),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NGF、TGF-β1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面部运动Portmann评分较高(P<0.05),鼓颊、抬眉、闭目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更优(P<0.05),血清IL-6水平较低(P<0.05),NGF、TGF-β1水平较高(P<0.05)。结论:牵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及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痰阻络证)疗效肯定,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受损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断其起效可能与调控血清中IL-6、NGF、TGF-β1等水平以消除炎性水肿、营养面神经,改善受损面部神经营养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痰阻络证 牵正散 桃红四物汤 针刺 康复功能训练
原文传递
牵正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艾 牛乾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PFP)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PF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刺+牵正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面部残疾指数,中医症状积... 目的探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PFP)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PF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刺+牵正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面部残疾指数,中医症状积分,House Brackmann评分,治疗效果,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结果研究组FDIS评分[(12.04±2.23)分]低于对照组[(14.35±2.79)分],FDIP评分[(20.99±4.02)分]高于对照组[(18.63±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93.8%)高于对照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波幅[(1.28±0.22)μV]高于对照组[(0.97±0.11)μV],动作电位潜伏期[(3.40±0.61)ms]低于对照组[(4.42±0.7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ouse Brackmann评分[(6.95±1.39)分]高于对照组[(5.86±1.34)分],中医症候积分[(11.44±3.57)分]低于对照组[(14.86±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PFP患者应用针刺+牵正散加减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面部残疾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和面部神经功能,从而改善疾病症状,加速面神经、面部表情肌肉的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针刺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娟 王俊伟 彭力 《山西中医》 2016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柴胡疏肝散合牵正散汤加减内服治疗,6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参照House-Brackman...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柴胡疏肝散合牵正散汤加减内服治疗,6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参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和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与97.7%,优于对照组的15.6%与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牵正散加减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后遗症 柴胡疏肝散 牵正散 针刺
下载PDF
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杰 吕秋玉 +4 位作者 刘海永 陈志军 康玉萍 刘海侠 马春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79-181,190,共4页
目的 观察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中医科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对照组予常... 目的 观察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中医科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以House-Brackmann(H-B)评分作为观察指标,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评分[(3.46±1.13)、(8.23±3.01)分]均较治疗前[(14.50±6.89)、(15.78±6.65)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 麻黄 生石膏
下载PDF
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飞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片100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胞二磷胆碱钠片200mg tid/d... [目的]探讨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片100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胞二磷胆碱钠片200mg tid/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12周后,观察所有患者康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s score,NDS)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NDS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1)。[结论]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有明显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涤痰汤 牵正散 NDS
下载PDF
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小鼠脑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复合物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柴原 盖聪 +6 位作者 强天遥 冯琬迪 马浩洁 高誉珊 郭振宇 王媛媛 孙红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通过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COX)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相关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75只C57BL/6雄性小鼠... 目的:通过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COX)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相关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7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组、牵正组和合方组,每组15只。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应用HE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H阳性神经元数目;测定脑内COX的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表达情况。结果:造模28d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中药治疗组能显著缩短PD小鼠的平均爬杆时间(P<0.05),增加中脑黑质神经元数目,改善神经元形态,并能明显减少TH阳性神经元丢失(P<0.05),提高COXⅠmRNA的表达(P<0.05),合方组可显著增加线粒体复合物酶Ⅳ活性(P<0.05)。结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能提高PD小鼠脑COXⅠmRNA表达,且合方能改善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的活性,以维持正常线粒体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补阴丸 牵正散 多巴胺能神经元 线粒体复合物酶Ⅳ
原文传递
祛风化痰活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祛风化痰活血中药与口服类固醇激素泼尼松联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都给予清淡饮食、... 目的:观察使用祛风化痰活血中药与口服类固醇激素泼尼松联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都给予清淡饮食、局部热敷和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类固醇激素泼尼松联合弥可保,治疗组给予口服祛风化痰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量表积分、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和波幅,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用祛风化痰活血法,口服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化痰活血法 牵正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孙荣丽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1期1610-1611,共2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H-B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针刺疗法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元成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2545-2547,共3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6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B组给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C组给予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6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B组给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C组给予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20 d患侧面神经肌电图波幅和潜伏期,及治疗后20 d的疗效。结果随着时间延长,3组的面神经肌电图波幅逐渐增大,而潜伏期逐渐缩短(P <0. 05);治疗后10 d及20 d,C组的面神经肌电图波幅大于其他两组,而潜伏期短于其他两组(均P <0. 05)。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 <0. 05),但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牵正散联合生物电穴位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更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生物电穴位刺激 牵正散
下载PDF
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志伟 付淑兰 刘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泼尼松片,1次30 mg,1 d 1次,连服1周后开始减量,1 0d内减量至5 mg/d;甲钴胺注射液0.5 mg,...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泼尼松片,1次30 mg,1 d 1次,连服1周后开始减量,1 0d内减量至5 mg/d;甲钴胺注射液0.5 mg,肌肉注射,1 d 1次;针刺(患侧攒竹、阳白、地仓、颊车、迎香、四白、牵正、承浆、翳风、对侧合谷),0.35 mm×40 mm不锈钢毫针,直刺或平刺入穴位1寸左右,留针20~30 min,行针1次,1次/d。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牵正散(白附子3 g,僵蚕10 g,全蝎3 g,白芍10 g,防风6 g,地龙10 g,甘草3 g);翳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阳白、太阳等穴热敏灸。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愈显率87%(26/30),对照组愈显率47%(14/3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牵正散联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可供临床工作者参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热敏灸 周围性面瘫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风 中经络
下载PDF
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效果,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分成针刺组与结合组,每组40例。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合组采用针刺结合...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效果,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分成针刺组与结合组,每组40例。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合组采用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面神经功能(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合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结合组治疗后的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FDIP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FDI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合组治疗后的FDIP评分高于针刺组,FDI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症状,改善面神经功能,且能降低面部残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牵正散 面瘫 中医症候积分 面神经功能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新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20例门诊患者,针刺(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下关、颊车、四白、人中、地仓、承浆、合谷、风池),留针30min,1次/d。牵正散(僵蚕10g,白附子6g,全蝎、桂枝、防风各10g...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20例门诊患者,针刺(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下关、颊车、四白、人中、地仓、承浆、合谷、风池),留针30min,1次/d。牵正散(僵蚕10g,白附子6g,全蝎、桂枝、防风各10g,川芎20g,天麻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口眼喎斜 针刺 牵正散 祛痰通络 活血祛风 中医药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牵正散联合肉毒素及复方樟柳碱治疗目偏视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杨霞霞 闫瑾 +1 位作者 张自峰 张桂鸥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77-1381,共5页
目的:评价牵正散加减联合A型肉毒素(BTA)眼外肌注射及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治疗目偏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目偏视(麻痹性内斜视)的患者79例(93眼),根据治疗方案分组: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者27例(31眼)纳入对照组;基础治疗加用BT... 目的:评价牵正散加减联合A型肉毒素(BTA)眼外肌注射及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治疗目偏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目偏视(麻痹性内斜视)的患者79例(93眼),根据治疗方案分组: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者27例(31眼)纳入对照组;基础治疗加用BTA眼外肌注射及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者28例(33眼)纳入注射组;注射组基础上加用牵正散加减者24例(29眼)纳入联合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三棱镜斜视度、患眼外直肌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疗程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斜视度、患眼外展功能、临床症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间患者斜视度、患眼外展功能、临床症状总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较对照组和注射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愈率(70.8%)高于对照组(44.4%)及注射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者中联合组患者疗程更短,较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联合A型肉毒素眼外肌注射及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是治疗目偏视(麻痹性内斜视)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斜视度数、改善外直肌功能及临床症状评分、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偏视 麻痹性内斜视 牵正散 A型肉毒素 复方樟柳碱
下载PDF
浅谈牵正散起源及其临床误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维琪 丁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1-15,共5页
从历代文献出发,剖析牵正散误用、滥用现象之根源,从牵正散原方药味配伍、牵正散组成同类相似方、《杨氏家藏方》原文、《杨氏家藏方》近时期古医籍中牵正散相关内容等多方面分析总结,认为牵正散设立之初的适应证应为中风伴见口眼歪斜之... 从历代文献出发,剖析牵正散误用、滥用现象之根源,从牵正散原方药味配伍、牵正散组成同类相似方、《杨氏家藏方》原文、《杨氏家藏方》近时期古医籍中牵正散相关内容等多方面分析总结,认为牵正散设立之初的适应证应为中风伴见口眼歪斜之症,但手足、言语、神志兼症不明显,类似于现代医学之中枢性面瘫,而非周围性面瘫,故临床运用亦相应限于中枢性面瘫、面瘫后遗症伴见痉挛或风痰阻络型周围性面瘫,切忌见“口眼歪斜”之症则皆投之以牵正散,方可收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起源 配伍 古籍 临床误用
原文传递
陈旭虹应用牵正散加减方治疗儿童眨眼症经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阮静雅 陈旭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47-349,共3页
陈旭虹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儿童眨眼症的认识及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强调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用牵正散加减方"清肝风,健脾胃",治疗儿童眨眼症之风热攻目、脾虚肝旺、肺胃阴虚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 儿童 眨眼症 牵正散
下载PDF
牵正散为主治疗癌性疼痛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丽红 吴勉华 周仲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以牵正散 (白附子、僵蚕、全蝎 )为主治疗各种癌性疼痛 ,有较好疗效 ,并例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牵正散 多发性骨髓瘤 鼻咽癌 腰骶椎体占位
下载PDF
中药熏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源流解析
18
作者 陈婉妍 刘小灵 +5 位作者 许小燕 雷骏轩 曾根平 闫雨晴 骆一娜 唐纯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75-177,共3页
中药熏蒸作为一种古老的防病治病方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特的作用,随着工业科技发展,其器械与技术改进显著。中药熏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颇有成效,此文总结牵正散等经方用于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证实中药熏蒸法... 中药熏蒸作为一种古老的防病治病方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特的作用,随着工业科技发展,其器械与技术改进显著。中药熏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颇有成效,此文总结牵正散等经方用于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证实中药熏蒸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辅助甚至重要作用,以期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 中药熏蒸疗法 源流
下载PDF
牵正散不同剂型改善大鼠面神经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琴 曹利民 +3 位作者 金满意 王建龙 柴晓萍 田苗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17-623,共7页
目的:比较牵正散不同剂型对面神经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最优治疗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各18只和对照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血管钳夹闭面神经造成面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粉剂组给予牵正散普... 目的:比较牵正散不同剂型对面神经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最优治疗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各18只和对照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血管钳夹闭面神经造成面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粉剂组给予牵正散普通粉加黄酒调匀后灌胃,水煎剂组以牵正散常规煎煮后取汤剂2 mL灌胃(各组牵正散2430 mg·kg^(-1)·d^(-1)),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正常喂养7 d。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21 d。分别于治疗7 d、14 d、21 d时对各造模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测、面神经组织学观察。并于治疗14 d后行肝肾功能检测评估安全性。结果:行为学评分比较,术后14 d粉剂组、水煎剂组比模型组评分更低(P<0.05)。面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水煎剂组、粉剂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潜伏期均降低(P<0.05),粉剂潜伏期恢复更快(P<0.01)。术后21 d,粉剂组与水煎剂组比较,CMAP波幅明显升高。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7 d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均可见神经基底膜萎缩,大量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4 d模型组仍有神经束萎缩,粉剂组、水煎剂组神经基底膜组织结构部分恢复,部分可见神经束膜,细胞肿胀有所消退,仍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术后21 d模型组神经基底膜萎缩有所恢复,神经结构部分显示,部分细胞仍有空泡变性;粉剂组、水煎剂组,神经组织结构恢复,细胞排列有序,肿胀变性明显减少,但普通粉剂组可见少量血管增生,神经细胞增生。对照组组织各层结构清晰,细胞排列有序,无明显阳性表达。结论:牵正散治疗面神经损伤大鼠作用显著,粉剂能更好地促进面神经损伤大鼠的面神经电生理及组织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不同剂型 大鼠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牵正散辨证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查小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辨证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 目的:探讨牵正散辨证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牵正散辨证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面部神经功能、面瘫症状情况、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Portmann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社会生活功能评定、躯体功能评定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辨证加减联合针刺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及面瘫症状,恢复患者生活功能及社会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牵正散 辨证加减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