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及私法保护模式探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晓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64-70,共7页
私法应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直接而充分的制度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具有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双重内涵,其人格权属性定位更能契合当今人们迫切的利益诉求和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型人格权,其保护的实现有赖于民事基本法、单行... 私法应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直接而充分的制度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具有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双重内涵,其人格权属性定位更能契合当今人们迫切的利益诉求和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型人格权,其保护的实现有赖于民事基本法、单行法等保护体系的形成与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私法保护 法律属性 人格权
下载PDF
《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才发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共14页
个人信息权属于人格权,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独特的民事法律制度,个人信息保护在《民法总则》等法律中都进行了规制,《民法典》是保护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权最权威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系统化是维... 个人信息权属于人格权,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独特的民事法律制度,个人信息保护在《民法总则》等法律中都进行了规制,《民法典》是保护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权最权威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系统化是维护人格权的需要。《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两部法律,都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但是二者在法律规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法典既对个人信息利用作出了民事法律规制,也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民事法律规制。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路径是:从人格权保护角度完善对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从维护个人信息请求权出发完善司法救济制度,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 人格权 个人信息权
原文传递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卫平 《时代法学》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以人格利益的全面保护和一体保护为基础 ,分析了一般人格权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民法典应该选择的人格利益保护模式。
关键词 全面保护 一体保护 一般人格权 人格利益保护模式
下载PDF
死者人格保护的比较与选择:直接保护理论的确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召成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94,共8页
对死者的人格予以保护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学说对于这种做法的教义学解释大多采用间接保护理论。这种理论存在内在矛盾和体系障碍,应当借鉴比较法上的做法采用直接保护理论。人的人格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人死之后,虽然丧失... 对死者的人格予以保护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学说对于这种做法的教义学解释大多采用间接保护理论。这种理论存在内在矛盾和体系障碍,应当借鉴比较法上的做法采用直接保护理论。人的人格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人死之后,虽然丧失了人格的动态方面,但其某些人格静态方面能够脱离人的生命而继续,成为人格的继续存在。正是这种继续存在的人格使死者具有了在人格权法律关系中享有部分权利能力的正当性,也使其具有了获得人格权法直接保护的正当基础。因而,死者能够在人格权法律关系中具有人格权,获得人格权法的直接保护,但是需要有保护人代为进行保护。其人格存在的财产性部分和非财产性部分由于属性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保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 直接保护理论 部分权利能力 人格权
原文传递
论《民法典》人格权编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晓峰 《荆楚法学》 2021年第2期46-60,共15页
《民法典》人格权编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由第989条划定。依据第989条,因人格权的享有与保护所生的民事关系受人格权编法律规则的调整。人格权的享有与保护主要反映了人格权作为与主体本身密不可分的权利而具有的静态的、防御属性的特征... 《民法典》人格权编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由第989条划定。依据第989条,因人格权的享有与保护所生的民事关系受人格权编法律规则的调整。人格权的享有与保护主要反映了人格权作为与主体本身密不可分的权利而具有的静态的、防御属性的特征。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现实生活中自然人的现实需求并促进《民法典》所追求的人格尊严目的的实现,一方面,应通过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方法来适当扩展依第989条确定的适用范围,将因人格标识的使用所生的民事关系亦纳入人格权编的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应在统一的法秩序下基于法律内、外在体系上的融贯性要求,妥善处理人格权的享有与保护所生的民事关系与宪法关系、行政关系和刑事关系在法律规则适用上的规范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编 人格权的享有 人格权的保护 人格标识的使用 责任聚合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权司法保护路径研究——基于《民法典》第997条的适用展开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炳权 石晓波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3,共8页
个人信息兼具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民事立法应当为其“赋权”,最大限度地维护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进而充分保障个人信息的正常有序流通。在信息社会里,个人信息侵权案件数量增多且呈现出传播范围大、危险系数高、不确定性因素强等... 个人信息兼具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民事立法应当为其“赋权”,最大限度地维护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进而充分保障个人信息的正常有序流通。在信息社会里,个人信息侵权案件数量增多且呈现出传播范围大、危险系数高、不确定性因素强等特征,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不应局限于事后救济,还要注重事前预防。我国《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禁令应作为个人信息权的司法保护路径之一。人格权禁令横跨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两大法域,其适用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行政监管的事前预防机制、个人信息损害赔偿诉讼不存在冲突,信息主体有自由选择保护路径的权利。司法机关应当以平衡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和利用为基本准则来规范人格权禁令在该领域中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司法保护 《民法典》 事前预防 人格权禁令
下载PDF
民法典规定生命维护权为生命权内容的正确性——兼与否定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主张商榷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立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58,共15页
民法典出台前,学界出现了这样一种主张:以生命维护权包含自卫权,自卫权是美国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人格权编规定自卫权和行动自由为根据,要求民法典删除人格权编。这种主张否定了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生命权包括生命维护权,身体权包括行动... 民法典出台前,学界出现了这样一种主张:以生命维护权包含自卫权,自卫权是美国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人格权编规定自卫权和行动自由为根据,要求民法典删除人格权编。这种主张否定了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生命权包括生命维护权,身体权包括行动自由权的正确性。民法典已经通过了立法机关审议,成为我国的法律,人格权编是其鲜明的立法特色,是民法典的最大亮点,其中就包括规定生命维护权和行动自由权。民法典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安全,自然人有权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有权维护自己的行动自由,这是保护人民的人格权所必须。在民法学术讨论和民法典立法过程中,学者都有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但是应当遵守学术批评和表达自由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生命维护权 行动自由权 自卫权 人格权 身体权
下载PDF
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及路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才发 《云梦学刊》 2023年第4期83-90,共8页
我国已经进入法典化时代。《民法典》把“人格权”独立成编,确立“隐私权”概念、明晰“隐私权保护优先”原则、实施“人格权禁令”制度,规定法律和习惯是规范性法源等。所有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以“典”的存在形式,增强了“以人为本、... 我国已经进入法典化时代。《民法典》把“人格权”独立成编,确立“隐私权”概念、明晰“隐私权保护优先”原则、实施“人格权禁令”制度,规定法律和习惯是规范性法源等。所有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以“典”的存在形式,增强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价值观,强化了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彰显了《民法典》“规范公权力,保护私权利”的现代法治核心理念。个人隐私是法律确认的独立人格权,《民法典》对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权进行了法律规制,各级政府制定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规规制,司法机关确立了信息公开中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原则,立法机关对数字化时代隐私权保护规则予以修订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 法律规制 隐私权保护优先 人格权禁令
下载PDF
论现代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汉明 张新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现代人格权法律保护因人格权实现形式的新发展而面临诸多挑战。人格权法律保护中出现了生命健康无价不可救济与权利损害赔偿的可救济可补偿法律责任理论的相悖与统一,权利主体生命健康自然天赋与生俱有的不可移转性与权利客体的可分性... 现代人格权法律保护因人格权实现形式的新发展而面临诸多挑战。人格权法律保护中出现了生命健康无价不可救济与权利损害赔偿的可救济可补偿法律责任理论的相悖与统一,权利主体生命健康自然天赋与生俱有的不可移转性与权利客体的可分性相悖与统一,人格权利益的自然天赋价值尺度与人格权利益的商品价值度量尺度的相悖与统一等问题。应对人格权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需从人格权保护的价值取向、模式选择、结构内容等层面入手,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人格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快推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格权 人格权保护 法律 社会主义法治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的利益衡量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美燕 《电信科学》 2018年第8期160-166,共7页
海量数据时刻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轨迹,通过分析、挖掘这些数据可为网民提供个性化、精准性的服务。但数据利用的力度越大,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失衡现象就越发严重和常见。探索中国个人信息保护之道,需要符合数字中国的实践... 海量数据时刻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轨迹,通过分析、挖掘这些数据可为网民提供个性化、精准性的服务。但数据利用的力度越大,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失衡现象就越发严重和常见。探索中国个人信息保护之道,需要符合数字中国的实践需要,需要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背景进行具体制度的安排。首先以美国、欧盟、我国为例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路径与模式,然后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特点,最后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利益平衡与制度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人格权益 经济权益 网络安全 数字中国
下载PDF
惩罚性赔偿之计算基础刍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
11
作者 王方谦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8-31,共4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不同于我国其他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但对其理论关注不足,相关司法实践更是缺乏。该款中的"等"字应理解为除《消保法》第五十条之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赔偿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不同于我国其他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但对其理论关注不足,相关司法实践更是缺乏。该款中的"等"字应理解为除《消保法》第五十条之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赔偿损失"和"所受损失"中的"损失"外延一致,包括除第五十条之外的人身损害、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害。《消保法》修正前后的条文错位及对矫正正义的追求不应成为扩张或限缩惩罚性赔偿范围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惩罚性赔偿 人格权 矫正正义
下载PDF
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12
作者 段丽 牛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9期57-59,79,共4页
刑事诉讼法证人保护制度的框架虽已基本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相当低,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是证人作证率低的重要原因。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应当采取保护的案件、保护对象范围、保护内容过窄,保护义务机关分工不明,保护措施少;同时... 刑事诉讼法证人保护制度的框架虽已基本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相当低,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是证人作证率低的重要原因。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应当采取保护的案件、保护对象范围、保护内容过窄,保护义务机关分工不明,保护措施少;同时在证人作证补偿方面也存在不足。建议:将职务犯罪与部分走私犯罪纳入应当保护的案件范围;注重对有利害关系的人以及证人财产、精神性人格权的保护;增加保护措施;确立完整的保护程序;在公安机关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证人的保护工作;细化补助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作证 证人保护制度 财产安全 精神性人格权
下载PDF
数据开放环境下个人数据权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毅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9,共5页
[目的/意义]在数据开放的大背景下,数据收集及挖掘技术成为当前全球商业发展和政府提升服务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政府部门和商业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数据实现其各自目标的同时,对个人数据权的保护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在数据开放的大背景下,数据收集及挖掘技术成为当前全球商业发展和政府提升服务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政府部门和商业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数据实现其各自目标的同时,对个人数据权的保护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方法/过程]在阐明数据开放与个人数据保护平衡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个人数据权的范畴及其保护方式。[结果/结论]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行政监督、优化商业环境、提高个人意识等4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给我国在践行数据开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权提供可供借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开放 个人数据权保护 个人数据人身权 个人数据财产权 个人数据自决权
下载PDF
论人格权禁令的程序构建
14
作者 阮佳琪 胡建 《特区经济》 202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鉴于实体法与程序法部分脱节,《民法典》第997条法条内容不必然限于人格权禁令。人格权禁令诞生于人格权固有救济理念,基于人格权请求权的特性而构建,虽以英美禁令为主要立法参照对象,但理应与英美禁令不同。其广义可包含行为保全和不... 鉴于实体法与程序法部分脱节,《民法典》第997条法条内容不必然限于人格权禁令。人格权禁令诞生于人格权固有救济理念,基于人格权请求权的特性而构建,虽以英美禁令为主要立法参照对象,但理应与英美禁令不同。其广义可包含行为保全和不作为行为给付之诉,狭义应仅指与诉讼完全分离的临时性禁令。为明确各制度之间的界限,狭义人格权禁令以追求程序高效便捷为核心目的,制度设计上可与诉前保全合并而创设为禁令,主要构建于非诉程序之上,引入法官自由裁量权,效力止于临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保护 人格权请求权 禁令制度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伟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55-60,共6页
网络的快速普及也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提出新的要求,从探讨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特殊性及网络人格权的保护现状来阐述网络环境下人格权所面临的司法实践和现行法中的双重困境,从理论和实际出发阐述关于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保护的建议,即构建... 网络的快速普及也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提出新的要求,从探讨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特殊性及网络人格权的保护现状来阐述网络环境下人格权所面临的司法实践和现行法中的双重困境,从理论和实际出发阐述关于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保护的建议,即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实现对网络人格权的有效保护:明确网络人格权的相关法律事实的认定、明确人格权侵权的具体归责原则以及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化,从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来实现对网络人格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人格权 人格权法律保护制度
下载PDF
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中人格权禁令的适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远民 陈大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7-105,共9页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系融合网络元素异化出的典型人格权侵权行为,包括损害后果实时型与损害后果非实时型。人格权禁令的引入为我国快速及时制止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创新了渠道,但《民法典》第997条关于人格权禁令的...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系融合网络元素异化出的典型人格权侵权行为,包括损害后果实时型与损害后果非实时型。人格权禁令的引入为我国快速及时制止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创新了渠道,但《民法典》第997条关于人格权禁令的表述较为抽象,且未制定配套司法解释,致使该制度存在适用困境。基于此,针对该行为适用人格权禁令时,应明确申请主体一般应限定为权利主体本人,仅存在特殊事由时才能扩展至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民事主体;应明确人格权禁令与避风港规制没有先后适用顺序;在胜诉可能性和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上,应适用区别于普通侵害人格权案件的特殊审核标准;裁定生效的人格权禁令不会终局性地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禁令 人格权侵权 网络 《民法典》第997条
下载PDF
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动态系统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亚宁 《仲裁研究》 2020年第3期65-75,共11页
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初步呈现刑事、民事和行政三足鼎立的状态。作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三大支柱之一,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应当采用一种动态化和体系化的方式。个人信息法律性质和立法模式的明... 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初步呈现刑事、民事和行政三足鼎立的状态。作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三大支柱之一,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应当采用一种动态化和体系化的方式。个人信息法律性质和立法模式的明确为其起点,个人信息应当是一种独立于隐私权的新型具体人格权,应当实行"《民法典》概括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具体规定"的立法模式。个人信息权利内容的完善和保护手段的扩充是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延展。侵害个人信息所产生的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则是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终点,侵权责任应当采过错推定责任的归责方式,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包含于违约损害赔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私法保护 《民法典》人格权编 GDPR 民事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