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竹枝词”的文化意义 |
王子今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3
|
|
2
|
藏族诗人如是说——当代藏族诗歌及其诗学主题 |
耿占春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3
|
中国诗学观念与诗学研究范式 |
钟仕伦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4
|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
柴天骐
王福利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 |
黄宗英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6
|
|
6
|
自然意象与元历史:唐代的怀古诗 |
杨小滨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观念的内里:八股文法与试律诗学的榫合 |
王涛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方文山歌词如何继承传统走向现代 |
于春莉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9
|
杜濬与清初遗民诗学 |
陈水云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0
|
从诗艺到“诗史”:王阳明诗风递嬗中的杜甫因素 |
叶汝骏
|
《杜甫研究学刊》
|
2023 |
1
|
|
11
|
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 |
康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走笔成诗聊纪实──简论南宋遗民汪元量诗歌的特征 |
方勇
|
《天中学刊》
|
1999 |
3
|
|
13
|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建构——以朦胧诗论争为中心的考察 |
张佳瑞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龙朔变体”的诗史评价 |
聂永华
|
《运城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5
|
断片建筑的时间——卡罗·斯卡帕建筑设计思想研究系列 |
李雱
|
《建筑师》
|
2009 |
4
|
|
16
|
陆侃如、冯沅君先生《中国诗史》的主要贡献 |
张可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7
|
历史、文化身份与语言艺术--《“飞翔号”纵帆船》的后殖民解读 |
王苹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8
|
汪辟疆及其近代诗系的建构 |
张宏生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9
|
“诗史”说辨证与“心史”诗学建构 |
李桂奎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杜甫巴蜀诗作中的博物视野--兼论杜甫的博物情怀 |
高昱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