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普洱地区思茅松林的生物量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兆录 党承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本文研究了普洱县小黑江地区海拔890~920m的思茅松林分的生物量.结果如下:①随着林龄增加,林分总生物量增加但叶生物量减少.12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09.7630 t/hm^2,叶生物量4.5307 t/hm^2,23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37.6486 t/hm^2,叶生物量3.48... 本文研究了普洱县小黑江地区海拔890~920m的思茅松林分的生物量.结果如下:①随着林龄增加,林分总生物量增加但叶生物量减少.12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09.7630 t/hm^2,叶生物量4.5307 t/hm^2,23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37.6486 t/hm^2,叶生物量3.4861t/hm^2.②活生物量的层次分配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③活生物量在各器官之间的分配顺序为:树干>枝>根系>叶、根劲>果实.④90%~94%的活生物量集中分配在思茅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生物量 分配
原文传递
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胥辉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从影响林分生长的立地、年龄、密度 3个主要因素出发 ,利用优势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这一特点 ,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思茅松天然次生林中设立 98块标准地 ,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 ,以Logistic和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 从影响林分生长的立地、年龄、密度 3个主要因素出发 ,利用优势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这一特点 ,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思茅松天然次生林中设立 98块标准地 ,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 ,以Logistic和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型 ,在模型中引入立地质量 ,林分密度 ,林分年龄构建了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的生长模型系统。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用它作为描述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的基本模型 ,能很好地表达其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天然次生林 林分生长模型 立地条件 林分密度 林龄
下载PDF
4种思茅松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丽圆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以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针叶为材料,分别采取了简易提取法、高盐沉淀法、CTAB沉淀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RAPD3种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产量、质量... 以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针叶为材料,分别采取了简易提取法、高盐沉淀法、CTAB沉淀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RAPD3种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产量、质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基因组DNA DNA提取
下载PDF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段安安 许玉兰 王秀荣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 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 ,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 ;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 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 ,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 ;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在垂直方向上 ,79%以上的雌球花分布于树冠的中上部 ,80 %的雄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 ;在水平方向 ,东、西、南、北 4个方位球花数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种子园的落花现象比较严重 ,且不同无性系的落花率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辅助授粉 思茅松 无性系 种子园 雌雄球花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思广 蒋云东 +1 位作者 何俊 李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40个3年生的高产脂思茅松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抗松梢螟能力、针叶叶绿素含量及产脂力5个指标为分类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可变类平均法进行无性系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把无性系分成3类,初步评选出生长最好、抗松梢螟能力较强、... 以40个3年生的高产脂思茅松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抗松梢螟能力、针叶叶绿素含量及产脂力5个指标为分类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可变类平均法进行无性系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把无性系分成3类,初步评选出生长最好、抗松梢螟能力较强、产脂力最高的6个优良嫁接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高产脂 无性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β-蒎烯含量思茅松松脂化学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付玉嫔 李思广 +3 位作者 耿树香 蒋云东 李明 姚志琼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8年第4期29-33,共5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松脂的组成成份进行分析,发现10个高β-蒎烯含量的思茅松无性系,与对照相比,松脂松节油化学组成中β-蒎烯平均质量分数(50.25%)约为对照(9.5%)的5倍;△3-蒈烯含量约为对照...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松脂的组成成份进行分析,发现10个高β-蒎烯含量的思茅松无性系,与对照相比,松脂松节油化学组成中β-蒎烯平均质量分数(50.25%)约为对照(9.5%)的5倍;△3-蒈烯含量约为对照的3倍;异海松酸含量约为普通思茅松的8倍,可作为高β-蒎烯思茅松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高β-蒎烯 化学特征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云南普洱地区思茅松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兆录 党承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28-136,共9页
本文研究了普洱县小黑江地区海拔890~920 m的思茅松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如下:①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随林龄增加而减少.12年生和23年生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26.9603 t/hm^2·a和23.9554 t/hm^a.②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层次... 本文研究了普洱县小黑江地区海拔890~920 m的思茅松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如下:①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随林龄增加而减少.12年生和23年生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26.9603 t/hm^2·a和23.9554 t/hm^a.②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层次分配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③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器官间的分配顺序为:树干>枝、叶>根系>根劲>果实.④89%~90%的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集中分配在思茅松中. ⑤用重量比值法求算出12年生和23年生思茅松林分叶被采食量分别为0.8227 t/hm^2·a和1.3578 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被采食量 净初级生产力
原文传递
思茅松等位酶实验方法及改进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少瑜 赵文书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41-44,I001,共5页
以思茅松种子的胚乳为实验材料 ,探索了思茅松等位酶的实验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与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 ,获得所试验的 13种等位酶中AAT ,ADH ,EST ,GDH ,G6PD ,MDH ,PGD -6,PGM和SKD等 9种电泳效果良好的... 以思茅松种子的胚乳为实验材料 ,探索了思茅松等位酶的实验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与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 ,获得所试验的 13种等位酶中AAT ,ADH ,EST ,GDH ,G6PD ,MDH ,PGD -6,PGM和SKD等 9种电泳效果良好的等位酶酶谱。通过两种电泳方法的有机结合 ,以及对制样及上样方法的改进 ,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本研究得到的等位酶酶谱式样 ,为下一步思茅松种群遗传分析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等位酶 实验方法 凝胶电泳
下载PDF
思茅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维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俊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8,共5页
通过对思茅松几种人工林及天然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监测,结果发现:高密度种植思茅松人工纯林,其土壤肥力将呈下降趋势,可通过种植思茅松与西南桦的混交林以及合理施肥来维护林地土壤肥力。N肥具有显著提高土壤肥力的能力。
关键词 思茅松 土壤肥力 混交林 施肥
下载PDF
不同防治方法对思茅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锋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3-3435,共3页
通过调查未经防治、经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正常思茅松林分,测算了林木不同组分的生物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估算了4种思茅松林的BEF、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结果表明,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林木碳储量、土... 通过调查未经防治、经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正常思茅松林分,测算了林木不同组分的生物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估算了4种思茅松林的BEF、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结果表明,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林木碳储量、土壤碳储量、林分总碳储量分别为1.51×107、7.83×105、1.42×106、2.28×106t,表现出巨大的碳汇;4种林分思茅松的BEF在0.94~1.00;思茅松不同组分生物量、碳储量的分配为干〉根〉枝〉叶;林分有机碳的分配为土壤层〉林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松毛虫危害后,每株总生物量、每株碳储量、林分碳密度、土壤碳密度分别降低15.80 kg、8.10 kg、47.04 t/hm2、32.66 t/hm2,通过化学/物理机械防治后分别提高9.70 kg/6.90 kg、5.00 kg/3.62 kg、25.93 t/hm2/19.50 t/hm2、17.93 t/hm2/13.09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人工林 碳汇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思茅松器官旱季含水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兆录 党承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根据四个样地55株样木565个样品材料,本文报道思茅松器官旱季的含水量.①思茅松器官含水量是:树干<根颈<枝<根系<叶<果.但随器官部位差异而变化.②树干、枝、根系的含水量均是基部低梢部高.③相同器官年龄大的部位含水... 根据四个样地55株样木565个样品材料,本文报道思茅松器官旱季的含水量.①思茅松器官含水量是:树干<根颈<枝<根系<叶<果.但随器官部位差异而变化.②树干、枝、根系的含水量均是基部低梢部高.③相同器官年龄大的部位含水量低而年龄小的部位含水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含水量 旱季
原文传递
思茅松钻孔施药增脂试验
12
作者 刘祥义 陈玉惠 +2 位作者 付惠 杜荣 李明 《林产化工通讯》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对思茅松进行钻孔 ,施入不同型号、不同剂量的思茅松增脂剂 ,用下降法采脂 ,采割面负荷率 4 0 % ,30d施一次药。利用本底产量对比法计算增脂率 ,以 1# 3mL、6mL ,2 # 9mL ,4 # 9mL效果较佳 ,最高增脂率达 4 0 .1%。采集松针并测定松针... 对思茅松进行钻孔 ,施入不同型号、不同剂量的思茅松增脂剂 ,用下降法采脂 ,采割面负荷率 4 0 % ,30d施一次药。利用本底产量对比法计算增脂率 ,以 1# 3mL、6mL ,2 # 9mL ,4 # 9mL效果较佳 ,最高增脂率达 4 0 .1%。采集松针并测定松针中叶绿素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增脂剂 钻孔施药 采脂 叶绿素
下载PDF
云南昌宁县思茅松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兆录 党承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37-145,共9页
本文研究了昌宁县西桂林场海拔1420~1710 m思茅松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如下:①随着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而净第一性生产力减少.13年生林分的生物量为102.2936 t/ hm^2、净第一性生产力为24.5636t/hm^2·a, 35年生林分的... 本文研究了昌宁县西桂林场海拔1420~1710 m思茅松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如下:①随着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而净第一性生产力减少.13年生林分的生物量为102.2936 t/ hm^2、净第一性生产力为24.5636t/hm^2·a, 35年生林分的生物量为218.5430t/hm^2、净第一性生产力为18.3600t/hm^2·a. ②活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层次分配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③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器官间的分配顺序为:树干>叶>根、根系>根颈.13年生和35年生林分生物量在器官间的分配顺序分别为:树干>枝>叶>根系>根颈;树干>根系>根颈>枝>叶.比较发现,思茅松林分布区西北部林分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比中部林分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原文传递
思茅松研究现状的探讨 被引量:44
14
作者 吴兆录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本文从区系地理、生物特性、生态特点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思茅松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认为思茅松是个重要的森林树种、在起源及分布上都与云南松和卡西亚松有联系,从理论到生产实践,都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 思茅松 区系 地理 生态
下载PDF
思茅松标准树高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胥辉 全宏波 王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H =1 .3+aD (b +D)为基础 ,将模型中引入优势木的树高 ,建立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标准树高曲线H =1 .3+ (a0 +a1Hd)D (b +D) ,该式能拓宽树高曲线的应用范围 ,受不同立地条件的影响小 ,能正确反映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 ,应... 以H =1 .3+aD (b +D)为基础 ,将模型中引入优势木的树高 ,建立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标准树高曲线H =1 .3+ (a0 +a1Hd)D (b +D) ,该式能拓宽树高曲线的应用范围 ,受不同立地条件的影响小 ,能正确反映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 ,应用方便 ,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 ,即 :胸径D1.3 =0时 ,树高H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标准树高曲线 优势木
下载PDF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 被引量:31
16
作者 虞泓 葛颂 +1 位作者 黄瑞复 姜汉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期108-110,共3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Gaussen.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for macrogametophytes collected from populations in Yunnan, Sichuan and Guangxi. Allozyme data for 33 loci of 14 enzymes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both population and species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ifers, with the mean values for populations being P=0.694, A =2.0 and He =0.145 for P. yunnanensis; P=0.714, A=2.0 and He =0.174 for P. densata ; and P=0.758, A=2.1 and He =0.184 for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Based on Wright’s F _statistics, the fixation index of P. yunnanensis, P. densata and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0.101, 0.054 and 0.14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were largely under random mating.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not obvious among the three species (i.e.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less than 0.075). Because of the wider distribution of P. yunnanensis with greater variety of habita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P. yunnanensis popula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morphological, geographic and allozymic evidences,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 species be better treated as varieties under a single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extensive gene flow among the three pine species resulted in great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Also,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P. yunnanensi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its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近缘种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思茅松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33
17
作者 孙雪莲 舒清态 +1 位作者 欧光龙 胥辉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2005年TM影像及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空间属性数据库为信息源,在前期建立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基础上,在ENVI下提取9个植被指数作为备选自变量,建立研究区思茅松人工林随机森林回... 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2005年TM影像及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空间属性数据库为信息源,在前期建立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基础上,在ENVI下提取9个植被指数作为备选自变量,建立研究区思茅松人工林随机森林回归遥感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遥感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7,均方根误差(RMSE)=4.97;模型的预估精度(P)=87.67%。利用已经训练好的随机森林估测模型,估测研究区思茅松人工林生物量为3 644 612.00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9.90 t/hm2。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典型森林类型生物量或碳储量估测提供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县 生物量 随机森林回归 思茅松
下载PDF
思茅松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斌 赵文书 +2 位作者 姜远标 戴建敏 王发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The grading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container seedling was studied by using stepwise cluster analysis. Height and base diameter were proposed as the quality indexes for grading, the criteria for class Ⅰ, ... The grading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container seedling was studied by using stepwise cluster analysis. Height and base diameter were proposed as the quality indexes for grading, the criteria for class Ⅰ, Ⅱand Ⅲ were height≥18.5 cm, base diameter≥0.29cm, 18.5 cm>height≥15.5 cm, 0.29 cm>base diameter≥0.24 cm, and height<15.5 cm, base diameter<0.24 c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容器苗 苗木分级 逐步聚类
下载PDF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选择 被引量:29
19
作者 翁海龙 陈宏伟 段安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4,79,共5页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分布的主要区(县)进行了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选择。采用绝对值法与对比树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单位产量作为主要指标,树体因子、环境因子等相关指标结合,共初选高产脂优树405株。进行了产脂量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分布的主要区(县)进行了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选择。采用绝对值法与对比树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单位产量作为主要指标,树体因子、环境因子等相关指标结合,共初选高产脂优树405株。进行了产脂量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思茅松单位产脂量与胸径呈一元回归线性关系。且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0.964。思茅松胸径达到21 cm以上时产脂量变化稳定,表型表达完善,在胸径21 cm以上的林分中进行选择更有效。(2)胸径、树高都与产脂量具有相关性,但树高在山地复杂环境中不便测量,且误差较大,因此在野外选择思茅松高产脂优树时应将胸径作为关键因子。(3)环境因子对思茅松产脂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树体因子的影响极显著,可以推断影响思茅松产脂量水平的主要是遗传因素,侧面证明了可以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思茅松的产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优树选择 产脂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ABT1号生根粉和吲哚-3-乙酸对思茅松扦插育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邓桂香 雷玮 +2 位作者 李江 姜远标 万如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73-77,共5页
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了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3-乙酸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其拟合成活率效应的曲面方程表明:用吲哚-3-乙酸处理插穗,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大于ABT 1号生根粉,其单因素效应的最佳浓度为106.6 mg... 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了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3-乙酸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其拟合成活率效应的曲面方程表明:用吲哚-3-乙酸处理插穗,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大于ABT 1号生根粉,其单因素效应的最佳浓度为106.6 mg/L,此时最佳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成活率理论值为60.87%(实际为76.3%);ABT 1号生根粉的最佳浓度为20.3 mg/L,此时最佳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成活率理论值为46.43%(实际为52.5%)。而同时使用两种激素处理思茅松穗条,其交互效应条件下的最佳浓度分别是:吲哚-3-乙酸为103.6 mg/L、ABT 1号生根粉为8.1 mg/L,此时的思茅松扦插苗的最佳理论成活率值为61%(实际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吲哚-3-乙酸 ABT1号生根粉 扦插苗成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