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役 贾绍昌 +1 位作者 蔡凯 项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RNA序列特异性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小干扰RNA(small in...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RNA序列特异性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介导同源mRNA降解。纳米颗粒黏附性强、体积小,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细胞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纳米颗粒表面整合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小肽配体可增加纳米颗粒与表达整合素的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是构建纳米颗粒的材料。文中利用RGD-PEG-PEI纳米材料构建载有靶向VEGF mRNA的siRNA质粒(psiRNA),并检测其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效率。方法制备由U6启动子驱动、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稳定表达的VEGF靶向性质粒,与RGD修饰的PEG-PEI纳米载体结合后形成纳米复合物。测定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并检测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作用。结果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42.3±21.6)nm,包封率为(83.5±5.8)%,大部分质粒在2周内释放,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620后72 h转染效率达最高,VEGF mRNA的抑制效率为78.4%。结论 RGD-PEG-PEI纳米基因载体转染效率较高,RGD-PEG-PEI/psiRNA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细胞株SW620中VEGF mRNA的表达量,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小肽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 纳米
下载PDF
RGD肽修饰的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相芳 魏玮 相红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的白藜芦醇(Res)纳米颗粒,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影响。方法制备RGD肽修饰的PEG-PEI纳米载体结合Res后形成纳米复合物。测定该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并检测其对大肠... 目的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的白藜芦醇(Res)纳米颗粒,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影响。方法制备RGD肽修饰的PEG-PEI纳米载体结合Res后形成纳米复合物。测定该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并检测其对大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同时设Res作对照。结果所制备的Res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24.9±36.0)nm,包封率为(85.3±5.6)%,3d内共释放(72.5±8.3)%的Res。60、80、10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同浓度Res相比显著增强(P<0.05)。40、8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使SW620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4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使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Res纳米复合物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白藜芦醇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 纳米
下载PDF
载TK基因PEG-PEI Fe_3O_4纳米磁流体体外肿瘤细胞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敦 何剪太 +2 位作者 彭健 赵劲风 张阳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载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体外肿瘤细胞抑制特性。方法:以RT-PCR方法鉴定其在各细胞系中mRNA水平上的表达状况。采用MTT法研究载TK基因纳米颗粒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作用。结果: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能有效的转染pAF... 目的:研究载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体外肿瘤细胞抑制特性。方法:以RT-PCR方法鉴定其在各细胞系中mRNA水平上的表达状况。采用MTT法研究载TK基因纳米颗粒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作用。结果: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能有效的转染pAFP-TK进入AFP阳性的HepG2细胞,并在细胞内得以正常表达。MTT法显示,AFP阳性的细胞在转染pAFP-TK后对GCV的敏感性大大提高,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结论: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能高效转染pAFP-TK质粒进入细胞,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中获得特异性表达,加用GCV后,还可高效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 Fe3O4纳米磁流体 甲胎蛋白启动子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下载PDF
新型靶向纳米材料介导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兵 肖中鹏 +3 位作者 李艺 孔祥复 帅心涛 彭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14-19,22,共7页
目的:合成可降解性叶酸(FA)-PEG-PEI和PEG-PEI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的能力,比较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在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为进一步体内基因治疗做好准备。方法:化学方法合成可降解性FA-PEG-PEI和PEG-PEI,检测所形成... 目的:合成可降解性叶酸(FA)-PEG-PEI和PEG-PEI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的能力,比较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在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为进一步体内基因治疗做好准备。方法:化学方法合成可降解性FA-PEG-PEI和PEG-PEI,检测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凝胶阻滞能力,以及对C6(叶酸受体中度表达)、293T(叶酸高度表达)和HepG2(叶酸不表达)3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对3种细胞进行转染,分别用流式细胞仪、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水平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果。结果:FA-PEG-PEI与PEG-PEI复合pDNA后进行电位、粒度分析表明其带正电,粒径在200~300nm,FA-PEG-PEI和DNA的完全结合在N/P比为5,PEI和PEG-PEI与DNA的完全结合则出现在N/P比为10。MTT法证实了复合物在C6、293T、HepG23种细胞中的细胞毒性表明其细胞毒性比常用的PEI25ku低;在3种细胞中,转染效率从整体来看,N/P比=15时,FA-PEG-PEI萤光素酶基因表达水平最高;类似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更直观的检测了转染效果,表明FA-PEG-PEI对C6、293T细胞都有靶向效果且在N/P比为15时靶向效果最好,而在HepG2细胞中没有靶向效果。结论:此研究结果为叶酸靶向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寻找行之有效的基因载体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可进一步于动物体内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g-pei 体外基因转染 转染效率 肿瘤靶向 叶酸受体
下载PDF
纳米材料PEG-PEI介导双基因促体外拟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兵 袁芳 +4 位作者 殷建瑞 蒲蜀湘 解龙昌 高庆春 高聪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PEG-PEI介导的双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在体外对拟神经细胞模型(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方法将PEG-PEI介导的联合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转染SH-SY5...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PEG-PEI介导的双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在体外对拟神经细胞模型(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方法将PEG-PEI介导的联合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转染SH-SY5Y细胞后,采用MTT法观察其对SH-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H-SY5Y细胞凋亡率及FPEG-PEI的转染效率。结果 N/P=15时PEG-PEI转染两种目的基因中单一基因的细胞凋亡作用最强(P<0.01);两种基因联合转染SH-SY5Y细胞时的细胞凋亡率为77%,较单一基因转染的细胞凋亡率提高了27%(P<0.01)。结论 CD-5-FC和TRAIL基因在体外联合转染对SH-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一基因更强;PEG-PEI可以作为神经细胞基因靶向传输的载体行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体内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 体外转染 拟神经元细胞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靶向纳米材料作为大鼠单个核细胞基因载体的研究
6
作者 董亚贤 尧慧燕 +3 位作者 梁兵 钟高贤 刁芳明 石红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p DNA)的能力,分析所形成纳米材料/p DNA复合物的特性,以及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PEI为对照,合成PEG-PEI,采用MTT法检...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p DNA)的能力,分析所形成纳米材料/p DNA复合物的特性,以及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PEI为对照,合成PEG-PEI,采用MTT法检测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对大鼠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果。结果:N/P<10时,PEG-PEI和PEI的存活率分别为82.7%及81.3%(P﹥0.05);N/P=10时,PEG-PEI是81%,PEI为59%(P<0.05);N/P﹥10时,PEG-PEI的细胞存活率比PEI低(P<0.05)。N/P=10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测PEG-PEI较PEI表达的绿色荧光多,荧光强度大(P<0.05);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G-PEI和PEI的转染效率,分别为28.9%和12.5%(P<0.05)。结论:纳米材料PEG-PEI具有强的负载能力,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低的优点,为作为多发性硬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peg-pei 体外基因转染
下载PDF
载TK基因PEG-PEI Fe_3O_4纳米磁流体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
7
作者 薛敦 彭健 +3 位作者 何剪太 胡玉 罗勇 张阳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834-4836,共3页
目的:制备载pAFP-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并探讨其相关特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将pAFP-TK自杀基因表达质粒包裹,形成载TK基因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结果:粒径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载TK基因... 目的:制备载pAFP-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并探讨其相关特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将pAFP-TK自杀基因表达质粒包裹,形成载TK基因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结果:粒径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载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平均粒径202.6nm,分布均匀,无黏附团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与DNA比例达10∶1时,结合率最高,达93.56%。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中的DNA在37℃、DNaseI及血清存在下消化数小时后,仍然保持结构的完整。结论:载pAFP-TK基因表达质粒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与DNA有较高的结合率,可以有效地保护质粒DNA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 Fe3O4纳米磁流体 甲胎蛋白启动子 自杀基因 转染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聚物介导体外基因传递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璇 潘仕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的组成对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将含PEG不同分子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考察带正电荷的PEI与带负电荷的DN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PEG-PEI/...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的组成对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将含PEG不同分子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考察带正电荷的PEI与带负电荷的DN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及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转染率。【结果】PEG侧链并未明显影响PEI与DNA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连接PEG5000能够明显降低复合物的粒径;复合物的Zeta电位随着PEG接枝量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毒性不依赖于PEG的分子量的变化,而是取决于PEG的接枝量;共聚物PEG-PEI(2-25-1)被证实为较有效的介导体外基因传递的复合物。【结论】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对DN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转染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共聚物 非病毒基因载体 基因转染
下载PDF
pEGFP-AFP-TK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PEG-PEI/Fe_3O_4纳米磁流体介导下转染肝癌细胞 被引量:4
9
作者 贾萌 彭健 +4 位作者 周健 陈伟 赵劲风 潘一峰 张阳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构建甲胎蛋白(AFP)启动子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株的特异性表达。方法:PCR扩增AFP基因启动子、HSV-TK基因,将上述片段插入EGFP-N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AFP-TK重组... 目的:构建甲胎蛋白(AFP)启动子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株的特异性表达。方法:PCR扩增AFP基因启动子、HSV-TK基因,将上述片段插入EGFP-N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AFP-TK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包裹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经其介导,转染AFP阳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AFP阴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目的基因在2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肝癌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EGFP-AFP-TK构建成功。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及Western blotting法可以检测到嵌合AFP启动子的pEGFP-AFP-TK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特异性在AFP阳性的肝癌细胞株表达,而在AFP阴性的肝癌细胞株中基本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启动子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自杀基因 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
下载PDF
PEG-PEI/Fe_3O_4纳米磁流体-TK对裸鼠移植性肝癌细胞靶向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健 刘桦 +6 位作者 刘路 汤伟 王荣兵 陈伟 曾杰 邹芬 周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研究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的靶向性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肿瘤对照组、纯自杀基因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组3组。对照组不作... 目的研究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的靶向性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肿瘤对照组、纯自杀基因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组3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于瘤体内分别直接注射纯自杀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同时于裸鼠腹腔内注射GCV,观察不同时段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做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原位凋亡。同时,用RT-PCR检测肿瘤鼠心,肝,肾的自杀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裸鼠皮下成瘤率100%;研究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组的肿瘤体积、血清AFP含量、肿瘤MVD和VEGF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纯自杀基因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都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RT-PCR测示肿瘤鼠心,肝,肾未见自杀基因表达,而肿瘤细胞则出现自杀基因表达。结论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对肿瘤治疗具有靶向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肝脏肿瘤靶向给药系统,有望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型生物制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 肝癌 自杀基因 丙氧乌苷 靶向性治疗
下载PDF
PEG-PEI共聚物介导VEGF165基因转染及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璇 潘仕荣 +3 位作者 冯敏 李子俊 张未 罗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5-1071,共7页
为了考察PEG-PEI共聚物作为基因载体介导VEGF165基因的能力,合成不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考察共聚物的细胞毒性,同时采用PCR技术获得上下游含有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VEGF165,与pEGFP-C1构建重组质粒pEGFP-VEGF165,将PEG-... 为了考察PEG-PEI共聚物作为基因载体介导VEGF165基因的能力,合成不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考察共聚物的细胞毒性,同时采用PCR技术获得上下游含有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VEGF165,与pEGFP-C1构建重组质粒pEGFP-VEGF165,将PEG-PEI作为基因载体,与pEGFP-VEGF165通过自组装成DNA复合物,使其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测定发荧光细胞百分数获得转染率,利用ELISA、RT-PCR检测VEGF的表达,用MTT法考察VEGF165转染HUVEc后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形成PEG-PEI共聚物后可显著降低PEI的细胞毒性.作为基因载体介导pEGFP-VEGF165转染HUVEc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率与接枝PEG的量及N/P有关,PEG-PEI(5-25-1)在N/P=30时转染率达到最大值,比PEI显著提高.转染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且可有效地刺激内皮细胞增殖.研究表明,PEG-PEI共聚物可做为基因载体,有效地介导pEGFP-VEGF165基因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共聚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缓冲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璇 潘仕荣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考察非病毒基因载体PEI不同的分子量及接枝PEG的量对缓冲容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根据公式β=dc(HCl)/dpH计算获得缓冲容量。结果分子量不同的PEI缓冲容量的最大值均〉8,且pH值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分子量... 目的考察非病毒基因载体PEI不同的分子量及接枝PEG的量对缓冲容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根据公式β=dc(HCl)/dpH计算获得缓冲容量。结果分子量不同的PEI缓冲容量的最大值均〉8,且pH值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分子量的PEI接枝不同量的PEG后,缓冲容量有明显的下降,接枝PEG量越多,缓冲容量下降越大。在生理pH4~7,缓冲容量差异减小。结论PEI分子量及接枝PEG的量对缓冲容量会产生一定影响.而缓冲容量又会影响PEI介导基因传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共聚物 非病毒基因载体 缓冲容量
下载PDF
PEG-PEI共聚物/DNA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璇 潘仕荣 胡海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合成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为PEG-PEI共聚物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体内外基因传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含PEG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 目的研究合成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为PEG-PEI共聚物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体内外基因传递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含PEG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测定了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结构形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及共聚物的缓冲容量,分析了接枝PEG对各项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接枝了PEG后,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都明显减小,Zeta电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接枝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可使Zeta电位下降较多,亲水链段PEG对降低粒子间的聚集和增加溶解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接枝PEG的量对引起的内含体破裂并释放DNA的质子海绵效应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结论形成PEG-PEI共聚物后,对PEI/DNA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使复合物更适宜用于体内基因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ei共聚物 非病毒基因载体 物理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PEG/PEI复合膜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研究(Ⅰ)制膜条件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剑 李继定 +2 位作者 亓荣彬 叶宏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EG为复合层,制备了PEG/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PEG/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将制备的复合膜应... 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EG为复合层,制备了PEG/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PEG/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将制备的复合膜应用于正庚烷和噻吩体系,首先考察了膜的溶胀性和稳定性.研究了不同聚合物PEG浓度、交联剂浓度,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制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peg/pei复合膜 正庚烷/噻吩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靶向递送多柔比星对脑胶质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礼聪 吴奋飞 包华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77-1583,共7页
目的考察新型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L)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SPIONs)结合外磁场靶向递送多柔比星(DOX)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SPIONs核心,然后应用PEG/PEI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多功能载药纳米粒SPIONs-DOX并... 目的考察新型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L)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SPIONs)结合外磁场靶向递送多柔比星(DOX)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SPIONs核心,然后应用PEG/PEI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多功能载药纳米粒SPIONs-DOX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将48只大鼠建立C6/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后随机分成对照组、DOX治疗溶液组(DOX)、载DOX的超顺磁性纳米粒溶液组(DOX-SPIONs)、载DOX的超顺磁性纳米粒溶液结合外磁场组(DOX-SPIONs+MF)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应用MRI在体影像学检测结合苏木精-伊红(HE)、锥虫蓝及TUNEL染色综合评价DOX-SPIONs+MF对于大鼠脑胶质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制备的DOX-SPIONs分散均匀,粒径小,呈圆球形,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pH响应及磁靶向特性,适用于在体脑靶向药物递送。在体磁共振(MRI)检测结果证明:与其他形式的药物治疗组比较,应用DOX-SPIONs+MF治疗组大鼠脑胶质瘤体积显著减少(P<0.05),同时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另外各组大鼠脑组织HE、锥虫蓝及TUNEL凋亡染色结果证实:相比于对照组及其他各个干预组,DOX-SPIONs+MF治疗组大鼠肿瘤部位药物浓度显著升高,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在外加磁场的辅助下,新PEG/PEI共修饰型超顺磁性纳米粒能够作为脑胶质瘤靶向药物递送载体,显著提高药物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脑胶质瘤 多柔比星 药物递送载体
下载PDF
肝靶向基因给药系统AsOR-PL+PEG-PEI的研究
16
作者 靳雪源 张玲霞 +1 位作者 楼敏 谢建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制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肝靶向的DNA给药系统。 方法:分别制备AsOR-PL偶合物及PEG-PEI偶合物,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先后与报告基因DNA形成复合物,再进行Huh-7细胞的体外转染试验和静... 目的:研制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肝靶向的DNA给药系统。 方法:分别制备AsOR-PL偶合物及PEG-PEI偶合物,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先后与报告基因DNA形成复合物,再进行Huh-7细胞的体外转染试验和静脉给药后小鼠体内的表达试验。 结果:AsOR-PL/PEG-PEI/DNA复合物对受体阳性的Huh-7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小鼠尾静脉给药后能够在肝脏特异性表达。 结论: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载体系统能将DNA选择性的投放于小鼠肝脏,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靶向基因给药系统 AsOR-PL+peg-pei 研究 肝肿瘤
下载PDF
Prostate cancer targeted MRI nanoprobe based on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and copolymer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polyethyleneimin 被引量:3
17
作者 ZHOU JianHua HUANG Lu +4 位作者 WANG WeiWei PANG Jun ZOU Yang SHUAI XinTao GAO 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8期3137-3146,共10页
Methoxyl poly (ethylene glycol) (mPEG-OH) was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 (hy-PEI) to yield a water soluble graft copolymer mPEG-g-PEI. This copolymer may package 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 Methoxyl poly (ethylene glycol) (mPEG-OH) was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 (hy-PEI) to yield a water soluble graft copolymer mPEG-g-PEI. This copolymer may package 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 by ligand exchange. The SPIO weight percentage in the polymer coated nanoparticles was determined to be 55%, th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nanoparticles was 50 nm and 12 mV respectively. Antibody fixation onto the complex (mPEI-g-PEG-SPIO) surface layer was achieved by activated single chain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 (PSCA).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single chain antibody functionalized nanoprobe (scAbPSCA-PEI-g-PEG-SPIO) with a small size can specifically enter the prostate cancer cells, decreasing MRI T2-weighted signal intensity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to 44.76%.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otential of this magnetic nanoparticulate system promised as a novel MRI nanoprob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甲氧基聚乙二醇 接枝共聚物 纳米探针 前列腺癌 MRI 磁性纳米颗粒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蠕虫状聚离子复合型胶束的合成、组装和胶体稳定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鑫淼 张佳伟 +4 位作者 魏光耀 刘东旭 于达慧 姚卫国 董文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85-2091,共7页
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制备了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b-PEI),通过静电组装方法使其与质粒DNA(pDNA)在溶液中自发构筑成蠕虫状聚离子复合型胶束(PICmicelle),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Zeta电势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血液... 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制备了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b-PEI),通过静电组装方法使其与质粒DNA(pDNA)在溶液中自发构筑成蠕虫状聚离子复合型胶束(PICmicelle),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Zeta电势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血液或细胞间质中各种因素对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蠕虫状聚离子复合型胶束中,PEI和pDNA通过静电吸引构成疏水性内核,而亲水性的PEG分子作为保护型外壳包裹在内核的表面.在保持PEG链段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PEI链段长度可明显增强PEI与pDNA的静电结合力,有效地防止了NaCl对胶体结构的破坏,而且有助于抑制阴离子的取代.但增加PEI链段长度会导致胶束表面PEG分子含量的降低,不利于胶束抵抗蛋白质的吸附和DNA酶的降解.因此合理地调整PEG-b-PEI分子的结构,对于获得高效、安全和稳定的蠕虫状聚离子胶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聚离子胶束 DNA 基因输送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载胰岛素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颐婷 李伟炜 +2 位作者 沈梅 陈清元 曾庆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合成聚乙烯亚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I-PCL-PEG-PCL-PEI),以其为载体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INS)缓释纳米粒,考察和优化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该聚合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 目的合成聚乙烯亚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I-PCL-PEG-PCL-PEI),以其为载体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INS)缓释纳米粒,考察和优化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该聚合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聚集浓度(CAC);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载INS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多分散指数,Bradford法测定载药情况并考察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以PEI10K-PCL4K-PEG2K-PCL4K-PEI10K为INS载体,投药比为40%wt时制备的载INS纳米粒药物利用度最大,包封率为(57.23±0.25)%,粒径为175.30±19.51 nm,48 h末的累计释放率为50.66%;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聚合物不同嵌段的比例进一步降低药物突释效应。结论以PEI-PCL-PEG-PCL-PEI为载体制备的载INS纳米粒包封率、载药量较高,体外释药缓释效应明显且PEI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突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 胰岛素 纳米粒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大黄酸PEG-PCL-PEI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丹飞 朱永琴 +2 位作者 张源 王林燕 魏颖慧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121-3130,共10页
合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PEI)三嵌段聚合物载体材料,制备包载大黄酸(RH)的PEGPCL-PEI纳米粒(PPP-RH-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学特性。通过开环聚合和麦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得到PEG-PCL-PEI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合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PEI)三嵌段聚合物载体材料,制备包载大黄酸(RH)的PEGPCL-PEI纳米粒(PPP-RH-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学特性。通过开环聚合和麦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得到PEG-PCL-PEI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9.5×10~3,临界胶束浓度为0.723 nmol·L^(-1)。包载RH制备得到PPP-RH-NPS,外观浅黄、乳光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分散均匀圆整无团聚,粒径为(118.3±3.6)nm,PDI为(0.19±0.08),Zeta电位为(6.3±1.5)mV,包封率为(93.64±5.28)%,载药量为(8.57±0.53)%。透析法考察PPP-RH-NPS体外释药特征,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75.92%,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模型方程:Q=0.121 6t^(1/2)+0.069 5(R^2=0.887 4),呈缓释特性。选用兔红细胞考察其溶血率,MTT法评价其对HK-2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在0~0.05 mmol·L^(-1)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和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考察其摄取效率,PPP-RH-NPS可被细胞迅速内吞,摄取效率高,30 min内摄取完全,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P-RH-NPS能够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具有溶酶体逃逸特性。因此,该研究成功合成PEG-PCLPEI聚合物和制备得到PPP-RH-NP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摄取迅速,具有缓释特征、溶酶体逃逸特性、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良好研究前景的新型纳米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 纳米粒 体外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