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帕慕克小说《白色城堡》中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61,共9页
《白色城堡》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表达了作者对近代以来发生在土耳其本土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悖谬的思考,探求解决这种冲突与悖谬的途径。作品通过两个同貌人的故事,揭示出:导致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原因并非东西方身份问题,所... 《白色城堡》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表达了作者对近代以来发生在土耳其本土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悖谬的思考,探求解决这种冲突与悖谬的途径。作品通过两个同貌人的故事,揭示出:导致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原因并非东西方身份问题,所谓"身份"都是人为建构的幻像,在人格层面上所有人都是相同的;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无意识心理中黑色自我的存在。解决这种对立与悖谬的根本途径,就是对土耳其本土"双重身份"的认同,并在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身份整合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身份幻像 无意识自我 双重身份
原文传递
奥尔罕·帕慕克博物馆创作中的展览叙事
2
作者 李立新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以土耳其作家奥尔汗·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同名实体博物馆与博物馆目录《纯真物件》为研究对象,聚焦贯穿其中的以“物”为载体的展览叙事,从相互交织、互为肌理的文本、展品、图像三种媒介构成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展览... 本文以土耳其作家奥尔汗·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同名实体博物馆与博物馆目录《纯真物件》为研究对象,聚焦贯穿其中的以“物”为载体的展览叙事,从相互交织、互为肌理的文本、展品、图像三种媒介构成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展览复合体的结构特征、主题导向与发展动向来分析其叙事隐含的政治话语与文化愿景,进而揭示帕慕克多元文化实践的终极意旨所在,以期明了其博物馆创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纯真博物馆》 《纯真物件》 展览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模仿、记忆与写作:论帕慕克文学作品中的电影视觉艺术
3
作者 朱春发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6期70-79,131,共11页
电影视觉艺术是帕慕克文学作品的重要书写内容。帕慕克指出,对于当代个人身份认同而言,电影是重要的模仿对象,是构建自我意识的“他者”,而在土耳其这样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弱势的国家,大量引进的西方电影,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同时... 电影视觉艺术是帕慕克文学作品的重要书写内容。帕慕克指出,对于当代个人身份认同而言,电影是重要的模仿对象,是构建自我意识的“他者”,而在土耳其这样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弱势的国家,大量引进的西方电影,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同时也引发了身份认同的困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幸。此外,帕慕克通过对土耳其七八十年代电影产业景象的描写,用文字收藏了属于土耳其人民(尤其是伊斯坦布尔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帕慕克在生活和工作中与电影视觉艺术的接触,影响了他“视觉性”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对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认识,也对他的写作语言和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电影视觉艺术 身份认同 文化记忆 视觉性
原文传递
“呼愁”——理解帕慕克作品的一片钥匙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本人认为"呼愁"是理解帕穆克作品的一片钥匙,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冲突与现代的矛盾、东西方间的冲突以及自我与"他我"间的争斗,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帕穆克的作品是一曲哀怨动人、发人深省的"呼愁&qu... 本人认为"呼愁"是理解帕穆克作品的一片钥匙,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冲突与现代的矛盾、东西方间的冲突以及自我与"他我"间的争斗,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帕穆克的作品是一曲哀怨动人、发人深省的"呼愁",是一曲帝国忧思的挽歌,而其作品之美就在弥漫其中的"呼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穆克 呼愁 美学 意义
下载PDF
“纯真”物语:帕慕克《纯真博物馆》的博物馆叙事
5
作者 郭晓睿 许诗焱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
帕慕克荣膺诺奖后的首部小说《纯真博物馆》和真实的博物馆建筑相互独立又处处契合,形成双向互构。小说人物的私人收藏肯定了物的唤起功能和物质力,博物馆式的公开收藏避免了物人关系的过度消解。虚构之物与真实展品一起,成为阶级差异... 帕慕克荣膺诺奖后的首部小说《纯真博物馆》和真实的博物馆建筑相互独立又处处契合,形成双向互构。小说人物的私人收藏肯定了物的唤起功能和物质力,博物馆式的公开收藏避免了物人关系的过度消解。虚构之物与真实展品一起,成为阶级差异、消费观念及传统与现代思想抵牾的文化表征,表达了社会转型期土耳其的民族性和身份焦虑。展览故事的叙事形式和展出馆藏的建筑实践撤出作家意识对物的介入,呼唤物性回归。小说也在叙事方式上反哺了博物馆建设,小说般的小博物馆范式颠覆了民族史诗叙事,传达了帕慕克对人性深度和历史真实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纯真博物馆》 物叙事 博物馆 民族性
原文传递
头巾作为解构父权的象征:帕慕克《雪》中头巾问题再解读
6
作者 朱浩然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雪》一书与头巾问题密切相关。本文认为,被迫戴上头巾与不戴头巾都是父权的象征,两者背后的宗教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都是男性利益集团。从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来看,头巾象征社会稳定是宗教主义者缔造的父权神...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雪》一书与头巾问题密切相关。本文认为,被迫戴上头巾与不戴头巾都是父权的象征,两者背后的宗教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都是男性利益集团。从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来看,头巾象征社会稳定是宗教主义者缔造的父权神话,世俗主义者则创造了今日之神话。《雪》中的女性缔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将头巾的所指移位为展现女性权力。这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神话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策略性问题。本文认为,在头巾问题上女性身份相较民族身份、宗教身份更为重要,女性应策略性地联合在一起,重点捍卫性别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雪》 头巾 女性主义 神话
原文传递
空间视角下《雪》中的人物身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克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通常以历史、宗教、传统等为元素,为世人展现一幅幅婉转动人的当代土耳其全景图,也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全方位的高度关注。出版于2002年的第七部小说《雪》是其一生中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政治小说,有着高超的艺术...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通常以历史、宗教、传统等为元素,为世人展现一幅幅婉转动人的当代土耳其全景图,也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全方位的高度关注。出版于2002年的第七部小说《雪》是其一生中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政治小说,有着高超的艺术品位和现实价值。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研究《雪》中人物身份以及土耳其民族身份的建构,重点探讨帕慕克如何通过人物命运安排以及情节变化来体现土耳其人在个体和民族身份建构之路上的求索。文章透过对极端的宗教分子和狭隘的世俗势力思想和行为的分析,认为只有自由的民主人士才是土耳其民族身份的建构者。用空间理论解读《雪》丰富了对该小说的研究,更有利于读者挖掘小说的深刻内涵,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雪》 空间理论 第三空间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与读者成为同谋”——论《我的名字叫红》的第一人称叙事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冯茜 林晓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53,共4页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因其力作《我的名字叫红》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特质的完美结合令东西方世界的读者折服。在"与读者成为同谋"的第一人称叙事中,有三个话语...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因其力作《我的名字叫红》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特质的完美结合令东西方世界的读者折服。在"与读者成为同谋"的第一人称叙事中,有三个话语叙事系统:一是死者与凶手的话语叙事系统;二是动物与无生命物质的话语叙事系统;三是恋人间的话语叙事系统。这三种话语叙事系统,组成了完美的复调交响曲,真实呈现了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土耳其人对民族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存在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我的名字叫红》 同谋 叙事
下载PDF
都市的魅像与“呼愁”——解读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的伊斯坦布尔街道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莉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小说永恒的主角。在其第九部作品《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帕慕克首次抽离于自己擅长刻画的西化富裕阶层视角下的伊斯坦布尔,转向关注底层民众、特别是乡下移居者的城市经验。本文试图通过主人公,定居伊斯坦布尔的钵... 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小说永恒的主角。在其第九部作品《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帕慕克首次抽离于自己擅长刻画的西化富裕阶层视角下的伊斯坦布尔,转向关注底层民众、特别是乡下移居者的城市经验。本文试图通过主人公,定居伊斯坦布尔的钵扎小贩麦夫鲁特一生寒来暑往的行走,分析街道是如何成为都市魅像衍射的舞台的:一个充满社会隐喻的言说空间、一个乡下移民与宿主城市之间互视共存的日常位所、一个助力个体实现自我认知的灵魂场域,从而进一步挖掘伊斯坦布尔"呼愁"的现实意义,探讨受困于现代转型的传统都市的发展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伊斯坦布尔 城市街道 魅像 “呼愁”
原文传递
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中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色彩叙事 绘画情结 细密画
下载PDF
“我是他人故我在”——解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黑书》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味的诗学主题——"我是他人故我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黑书》 苏菲神秘主义
下载PDF
诗意和记忆:论帕慕克文学作品中的废墟书写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春发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城市废墟是帕慕克诸多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书写意象。有关伊斯坦布尔等城市中的废墟书写,是帕慕克在面对强势西方文化时立足于土耳其本土、从其内部寻找不同写作内容和题材的重要尝试。在书写中,与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废墟美学的相关观... 城市废墟是帕慕克诸多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书写意象。有关伊斯坦布尔等城市中的废墟书写,是帕慕克在面对强势西方文化时立足于土耳其本土、从其内部寻找不同写作内容和题材的重要尝试。在书写中,与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废墟美学的相关观点相似,帕慕克强调废墟的审美价值,同时着重突出基于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忧伤情感。正是在这些废墟书写之中,帕慕克找到了创作上的一种诗意,赋予其作品忧伤浪漫主义写作风格。同时,作为一位关切土耳其社会现实的作家,帕慕克力图在内容丰富的废墟书写中,通过召唤包含多个历史时期和多个民族族群在内的多元历史文化记忆,表达其内心的现代性忧虑,从而抵抗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有意割弃历史传统的观点和行为。因此,帕慕克的废墟书写,体现了他的部分创作理念、美学及其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是理解其本人及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废墟书写 废墟美学 忧伤浪漫主义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物与词之间:《纯真博物馆》中的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认为奥尔罕·帕慕克在创作小说《纯真博物馆》和创建真实坐落于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纯真博物馆"以及编写藏品目录《物品的纯真》的过程中,兼具作家和收藏家的双重身份,在小说与收藏、虚构与真实、想象与记忆之间通过物... 本文认为奥尔罕·帕慕克在创作小说《纯真博物馆》和创建真实坐落于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纯真博物馆"以及编写藏品目录《物品的纯真》的过程中,兼具作家和收藏家的双重身份,在小说与收藏、虚构与真实、想象与记忆之间通过物与词的融汇,既表明了经验的保留、传递与交流,也实现了作家的跨域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纯真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 经验
原文传递
帕慕克《红发女人》中父子关系主题的互文性书写
14
作者 朱春发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0-157,共8页
帕慕克的写作一向注重对经典文本的借用和对现实社会的指涉,因此具有明显的互文性书写风格。以父子关系为主题的小说《红发女人》较为突出地表现了这一风格。在此小说中,帕慕克通过对伊朗史诗《列王纪》中鲁斯塔姆杀子以及古希腊悲剧《... 帕慕克的写作一向注重对经典文本的借用和对现实社会的指涉,因此具有明显的互文性书写风格。以父子关系为主题的小说《红发女人》较为突出地表现了这一风格。在此小说中,帕慕克通过对伊朗史诗《列王纪》中鲁斯塔姆杀子以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弑父娶母这两则悲剧性故事的引用和化用,架构了书中围绕主人公杰姆所展开的几则父子关系的故事,并设置了多个悬疑,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基于东西方经典文本的互文性书写反映了帕慕克本人文化杂合的理念以及注重保存文化记忆的思想。此外,小说中的父子关系主题对土耳其现实的指涉也展现了帕慕克的社会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红发女人》 父子关系 互文性
原文传递
解读奥尔罕·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峰灵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7-29,共3页
《我的名字叫红》是土耳其文学史上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尔罕·帕穆克的重要作品。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叙事视角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主题的分析,旨在探讨奥尔罕·帕穆克对土耳其的民... 《我的名字叫红》是土耳其文学史上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尔罕·帕穆克的重要作品。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叙事视角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主题的分析,旨在探讨奥尔罕·帕穆克对土耳其的民族文化身份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思考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穆克 《我的名字叫红》 文化身份 混杂性
下载PDF
帕穆克《红发女人》的柔性流散美学:女性视角、文化融合与政治书写
16
作者 林国浒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帕慕克的小说《红发女人》以隐喻的方式呈现潜藏于土耳其父权体制下的柔性文化,包含女性觉醒、世俗倾向、文化兼容、环境关怀等,与其安身立命的政治书写共同形成独特的柔性流散美学,是土耳其多元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 帕慕克的小说《红发女人》以隐喻的方式呈现潜藏于土耳其父权体制下的柔性文化,包含女性觉醒、世俗倾向、文化兼容、环境关怀等,与其安身立命的政治书写共同形成独特的柔性流散美学,是土耳其多元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世俗之间不断冲突融合的产物,也是作家基于自身流散经历、政治观察及文化反思的结果,为现代土耳其的文明演进、政治走向、文化政策提供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美学 柔性文化 政治书写 帕穆克 《红发女人》
下载PDF
跨文化解析帕慕克《白色城堡》的疾病书写
17
作者 林国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章围绕帕慕克小说《白色城堡》的瘟疫应对主题,聚焦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的话语冲突、文化整合与身份建构,比较东西方在疾病认知层面的异同,分析其文化根源,探讨帕慕克疾病书写的内容、特征及意义。研究发现,现代语境下公共卫生事件极... 文章围绕帕慕克小说《白色城堡》的瘟疫应对主题,聚焦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的话语冲突、文化整合与身份建构,比较东西方在疾病认知层面的异同,分析其文化根源,探讨帕慕克疾病书写的内容、特征及意义。研究发现,现代语境下公共卫生事件极易演变成涉及多个领域的危机;文化差异引发的话语冲突成为公共危机应对的主要障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相互融通为基础的文化整合是现代风险应对的关键;多元叙事、话语融合与跨文化沟通是帕慕克文学书写介入社会现实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疾病书写 公共危机 话语冲突 跨文化整合
下载PDF
地志自传与文化记忆构建——评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研 《现代传记研究》 2021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帕慕克的地志自传《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不仅揭示了伊斯坦布尔地景风物、文化气质与自我主体的互涵共生关系,更呈现出这座城市被压抑然而却曾深刻影响其历史构建的多元文化记忆。一方面,对文化记忆的构建帮助帕慕克定位自我,实... 帕慕克的地志自传《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不仅揭示了伊斯坦布尔地景风物、文化气质与自我主体的互涵共生关系,更呈现出这座城市被压抑然而却曾深刻影响其历史构建的多元文化记忆。一方面,对文化记忆的构建帮助帕慕克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地志自传的书写,帕慕克又将交往记忆转化为文化记忆,并利用作品中的图像、建筑、废墟等多元媒介重构回忆空间,记录了当代伊斯坦布尔的文化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地志自传 文化记忆 自我认同 多元媒介
原文传递
“影身”:《双重人格》/《白色城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影身"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母题。奥尔罕.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皆属这类作品,这与土耳其、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存在状态——灵魂的断裂——有关。但是,两人的文学之路不同:前者走上了文化冲突的弥合之路,后... "影身"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母题。奥尔罕.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皆属这类作品,这与土耳其、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存在状态——灵魂的断裂——有关。但是,两人的文学之路不同:前者走上了文化冲突的弥合之路,后者走上了思索人的存在与救赎之路。这与伊斯兰神秘主义、东正教的文化渊源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白色城堡》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双重人格》
下载PDF
贾平凹与帕慕克文学创作对比研究——从传统文化衰败之思谈起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宇新(BAYRAM KUCUKAGTAS)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学家创作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其作品对人的关注程度如何,而文学对比研究也是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贾平凹在其作品《秦腔》中以平实细腻的语言风格,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农村的价值观... 文学家创作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其作品对人的关注程度如何,而文学对比研究也是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贾平凹在其作品《秦腔》中以平实细腻的语言风格,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农村的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转换,展现出作者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而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则在其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中揭示了伊斯兰文化与欧洲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同时也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这两位作家,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在描写异质文化冲突下人物的心理动态及其精神诉求时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部文学作品的文化语境,寄寓了两位作者共同的现实批判以及对未来不同的展望。在如今这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笔者选取两位极具代表性的生活在文化混杂背景之下的作家,以期为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奥尔罕·帕慕克 文化变革 相似性 差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