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葚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颖 李庆典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1,共3页
以桑葚果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葚多糖,通过桑葚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桑葚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桑葚多糖的浓度... 以桑葚果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葚多糖,通过桑葚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桑葚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桑葚多糖的浓度0.7mg/mL时,对羟基自由的清除率为52.7%,对超氧负离子的清除率为31.2%。表明桑葚多糖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反应链,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防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多糖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桑叶中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琳华 高瑞昶 许明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方法比较稀酸、稀碱、蒸馏水3种提取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和醇沉分离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蛋白去除法对多糖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方法比较稀酸、稀碱、蒸馏水3种提取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和醇沉分离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蛋白去除法对多糖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蒸馏水在70℃下提取2次,每次1.5h。醇沉分离最佳工艺为醇沉时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浓缩至1mL药液/g生药,pH值为4。用三氯乙酸(TCA)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传统的Savage法。结论优选的桑叶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提取分离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药桑椹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德龙 伊丽则热·艾拜杜拉 +2 位作者 陈冰婷 谭惠文 马晓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2,共9页
为研究药桑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的药桑椹多糖提取工艺。通过检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 为研究药桑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的药桑椹多糖提取工艺。通过检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对药桑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桑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00W,提取时间35min,液料比27mL/g,提取次数3次。在最优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0.81%。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在质量浓度0.2~1.2mg/mL范围内,药桑椹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1.21%、38.52%、62.57%,其在FRAP试验中,FRAP最大值为28.44。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药桑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椹 多糖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桑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夏平 谢何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8-199,共2页
[目的]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桑叶中多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的浓度、酶作用的时间、酶作用的温度以及酶作用的pH值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复合酶法提高了桑叶多糖的提取率。[结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目的]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桑叶中多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的浓度、酶作用的时间、酶作用的温度以及酶作用的pH值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复合酶法提高了桑叶多糖的提取率。[结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为4.5、酶用量1.0%、提取时间1 h;提取桑叶多糖的收率可达1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提取 桑叶 多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桑椹粗提取物中的有效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朝良 孙辉 +5 位作者 尹志亮 李锋 张军 魏国清 邵引刚 周炎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桑椹中有多种有效活性物质,如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白藜芦醇、黄酮类等,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医药领域和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更为明显,对肿瘤、病毒、心血管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且细胞毒性很低。本实验... 桑椹中有多种有效活性物质,如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白藜芦醇、黄酮类等,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医药领域和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更为明显,对肿瘤、病毒、心血管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且细胞毒性很低。本实验提取并测定了桑椹中的多糖、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实验测得桑椹中含有10.99%的多糖、14种氨基酸和钙、铁、钾、镁、锌以及VB1、VB2、VB3、VC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多糖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秦樱瑞 曾艺涛 +2 位作者 杨娟 丁晓雯 黄先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71-76,共6页
本实验探讨了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苯酚-硫酸法测桑叶多糖含量、亚硝酸钠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 本实验探讨了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苯酚-硫酸法测桑叶多糖含量、亚硝酸钠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桑叶色泽最好,与新鲜桑叶最为接近,但DNJ和总黄酮的含量都较低;真空干燥法制备的桑叶DNJ和多糖含量最低,且桑叶的色泽也最差;微波干燥对桑叶的降糖成分和色泽影响较小,当功率为140 W处理10 min时,其DNJ和多糖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97.15±6.35)mg/100 g和(11.71±0.01)%;热风干燥的时间较短,对桑叶的颜色影响也较小,当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60 min,所得桑叶的DNJ、总黄酮、多糖的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27.47±5.79)mg/100 g、(49.51±1.18)mg/g和(11.29±0.01)%。因此热风干燥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中大批量桑叶的干燥。同时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可知干燥后桑叶降糖物质结构未发生改变,降糖效果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干燥 1-脱氧野尻霉素 黄酮 多糖
下载PDF
广东桑种与其它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廖森泰 邢东旭 +3 位作者 邹宇晓 刘吉平 唐翠明 吴娱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0-493,共4页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倍体桑树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总体上高于二倍体桑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含量 桑种 桑品种 染色体倍数性
下载PDF
53份桑种质桑叶的药用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曾卫湘 郑莎 +5 位作者 韩冷 周炼 刘长英 余茂德 向仲怀 赵爱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5-915,共11页
为建立桑叶药用品质评价体系,筛选出具有优良药用品质的桑资源,选取53份资源的桑叶为实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药用成分——多糖、DNJ和总黄酮的含量,借助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53份桑资源中,桑叶多糖质量比分布范围为... 为建立桑叶药用品质评价体系,筛选出具有优良药用品质的桑资源,选取53份资源的桑叶为实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药用成分——多糖、DNJ和总黄酮的含量,借助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53份桑资源中,桑叶多糖质量比分布范围为78.65~233.47 mg/g,含量最高的是珍珠白(2n=56);桑叶DNJ含量最高的是新疆药桑(质量比达到3.19 mg/g),含量最低的是伦教40,质量比仅有0.44 mg/g;除神农架长穗桑桑叶总黄酮质量比达到80.36 mg/g外,其他桑资源叶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23.81~57.92 mg/g。经评价分析,筛选出神农架长穗桑、柬埔寨桑、珍珠白(2n=56)、嘉陵16号(2n=42)、新疆药桑和云南长果桑等6份桑叶药用优势资源,为桑叶药用高产优质专用桑品种选育提供了育种素材,其中嘉陵16号的桑叶产量高,可作为候选的桑叶药用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DNJ 黄酮 药用品质评价
下载PDF
新疆黑桑椹多糖的提取和测定 被引量:17
9
作者 江岩 李斌 郭晓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4-226,共3页
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新疆黑桑椹中提取多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影响桑椹多糖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为:浸提时间>固液比>温度>浸提次数;桑椹多糖水提法最佳提... 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新疆黑桑椹中提取多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影响桑椹多糖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为:浸提时间>固液比>温度>浸提次数;桑椹多糖水提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固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3次。在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多糖 提取 正交试验 测定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优化蒽酮-硫酸法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红 王腾 李翠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2-65,共4页
采用水提取醇沉淀法提取桑叶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中多糖含量测定的蒽酮-硫酸显色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考察了显色时间、显色温度和蒽酮试剂用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 采用水提取醇沉淀法提取桑叶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中多糖含量测定的蒽酮-硫酸显色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考察了显色时间、显色温度和蒽酮试剂用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吸光度的影响。最佳显色条件为:显色时间10min、显色温度100℃、蒽酮试剂用量4mL。在该显色条件下,以620nm为检测波长,葡萄糖质量在0~0.2mg/m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3。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桑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蒽酮-硫酸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桑黄多糖调控PI3K/AKT/mTOR通路抑制肝癌腹水荷瘤小鼠及对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妙惠 周佳妮 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肝癌腹水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桑黄多糖组及桑黄多糖+环磷酰胺组。制备肝癌腹水荷瘤小鼠,各给药组分别给予30...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肝癌腹水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桑黄多糖组及桑黄多糖+环磷酰胺组。制备肝癌腹水荷瘤小鼠,各给药组分别给予30 mg/kg的环磷酰胺或(和)200 mg/kg的桑黄多糖,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10 mL/kg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抑瘤率、肝脏、脾脏等指数、肿瘤组织内VEGF与炎性因子含量、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环磷酰胺组、桑黄多糖组及桑黄多糖+环磷酰胺组小鼠体质量、瘤体质量、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PI3K、AKT及mTOR磷酸化水平均低于模型组,IL-1β水平高于模型组;桑黄多糖+环磷酰胺组小鼠体质量、抑瘤率、肿瘤组织内VEGF、TNF-α、IL-6、PI3K、AKT及mTOR磷酸化水平高于桑黄多糖组及环磷酰胺组,瘤体质量及IL-1β水平低于桑黄多糖组及环磷酰胺组(P<0.05)。结论:桑黄多糖联合环磷酰胺可有效抑制肝癌腹水荷瘤小鼠肿瘤的增殖,发挥减毒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药物 PI3K/AKT/mTOR通路 桑黄多糖
下载PDF
桑椹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魏兆军 胡海梅 +2 位作者 柏晓辉 黄俊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1-264,共4页
本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椹多糖。先考察了不同温度、料水比、时间和浸提次数对桑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桑椹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水比对提取桑椹多糖有显著性影响;温度为80℃... 本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椹多糖。先考察了不同温度、料水比、时间和浸提次数对桑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桑椹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水比对提取桑椹多糖有显著性影响;温度为80℃,料水比为1:30,每次4h,浸提两次为佳,在此工艺下多糖的提取率为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多糖 提取工艺 优化
下载PDF
桑叶茯砖茶多糖的响应面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曾桥 韦承伯 +2 位作者 韩国锋 韦文龙 蒋佳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93-200,共8页
以桑叶茯砖茶为原料,研究水提取法对其中的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桑叶茯砖茶多糖的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 以桑叶茯砖茶为原料,研究水提取法对其中的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桑叶茯砖茶多糖的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了桑叶茯砖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6 h,液料比16∶1 mL/g,提取温度51℃,提取次数1次,在该最佳条件下,桑叶茯砖茶多糖得率为10.43%,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体外抗氧化和降血脂实验发现,当桑叶茯砖茶多糖质量浓度为8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4.35%,当质量浓度达到130μg/mL时,其对ABTS+·的清除率可达72.30%,当桑叶茯砖茶多糖浓度为1.75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74.08%,表明抗氧化效果较好。当桑叶茯砖茶多糖质量浓度为3.50 mg/mL时,其对牛磺胆酸盐和甘氨胆酸盐的结合率分别达到59.96%和41.97%,表明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茯砖茶 多糖 水提取法 响应面法 抗氧化 降血脂
下载PDF
桑枝皮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试验 被引量:16
14
作者 费建明 赵丽华 +2 位作者 占鹏飞 施国方 朱祥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7-912,共6页
多糖对生物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桑枝皮中可以提取获得多糖物质。分别以300、600、900 mg/kg剂量的桑枝皮多糖给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后检测观察小鼠体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多糖对生物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桑枝皮中可以提取获得多糖物质。分别以300、600、900 mg/kg剂量的桑枝皮多糖给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后检测观察小鼠体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桑枝皮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桑枝皮多糖可增强正常小鼠因2,4-二硝基氟苯(DNFB)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以及免疫器官的发育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试验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碳廓清能力、NK细胞活性、白介素-2(IL-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桑枝皮多糖对免疫抑制试验小鼠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除巨噬细胞吞食能力外,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结果还表明桑枝皮多糖改善小鼠免疫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皮 多糖 免疫调节 小鼠
下载PDF
桑叶中抗凝血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包立军 张剑韵 黄龙全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21,共4页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的方法,结合凝血指标检测,对桑叶中的抗凝血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桑叶的抗凝血活性主要集中在桑叶的水提取液中,能够显著延长人体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桑叶水提...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的方法,结合凝血指标检测,对桑叶中的抗凝血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桑叶的抗凝血活性主要集中在桑叶的水提取液中,能够显著延长人体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桑叶水提取液经30%乙醇沉淀、凝胶层析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表明其抗凝血活性成分是一种多糖组分。试验还表明,高浓度乙醇处理对桑叶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抗凝血多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桑叶功效成分含量与产地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鲁战会 吴生文 +3 位作者 唐健 杨宁国 张燕 曹薇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9,共5页
研究分别从全国9个蚕桑主产省区采集不同产地样品25份,研究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组分如1-脱氧野尻霉素(DNJ)、桑叶多糖、总生物碱含量与产地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采集样品涉及的地域范围,存在一个地理区域,约在北纬32°5... 研究分别从全国9个蚕桑主产省区采集不同产地样品25份,研究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组分如1-脱氧野尻霉素(DNJ)、桑叶多糖、总生物碱含量与产地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采集样品涉及的地域范围,存在一个地理区域,约在北纬32°52′ ̄36°24′,年平均温度12.5 ̄14.5℃,1月份平均温度-3.1 ̄2.3℃,8月份平均温度25 ̄26.9℃,年平均降水量在626.8 ̄1031.1mm之间,其桑叶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高。但未发现DNJ含量与产地的关联性。研究还发现桑叶多糖及DNJ含量也与品种有关,陕西汉中的广东桑和山东蓬莱的鲁桑792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产地 桑叶多糖 生物碱 1-脱氧野尻霉素
原文传递
桑叶多糖的碱性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洪波 宋春梅 +1 位作者 张岚 葛红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正交试验筛选出桑叶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浓度为1.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多糖含量为2.55%。[结论]提取时间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使得提取更加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提取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采用大孔树脂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活性物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勇 刘凡 +6 位作者 廖森泰 肖更生 刘吉平 邹宇晓 施英 刘军 沈维治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对桑叶多糖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08.42 mg/g,解吸率达70.18%,对桑叶多糖的脱色率和脱蛋白率分别达到89.29%、78.74%;对桑叶黄酮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8.11 mg/g,解吸率达81.46%。从2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生物碱,其最大吸附量达26.61 mg/g,解吸率达83.49%。分离纯化得到的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样品纯度分别为35.73%、38.64%、29.75%,表明联合使用D101大孔树脂和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地从桑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3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黄酮 生物碱 大孔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性 洗脱性
下载PDF
襄荷桑葚复合饮料研制及其抗运动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识淳 韩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5,共9页
以襄荷与桑葚为原料,研制襄荷桑葚复合饮料,并考察其抗运动疲劳效果。通过响应面与正交试验确定襄荷桑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后,采用动物试验评价其抗运动疲劳效果。结果表明,襄荷桑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襄荷提取液与桑葚汁体积比1.1... 以襄荷与桑葚为原料,研制襄荷桑葚复合饮料,并考察其抗运动疲劳效果。通过响应面与正交试验确定襄荷桑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后,采用动物试验评价其抗运动疲劳效果。结果表明,襄荷桑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襄荷提取液与桑葚汁体积比1.1∶1、蔗糖3.1%、柠檬酸0.2%、黄原胶0.09%、羧甲基纤维素钠0.25%、结冷胶0.04%,制得的复合饮料呈紫红色、颜色均匀、兼有襄荷与桑葚气味,静置无明显沉淀。不同剂量的复合饮料均有利于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提高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因此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荷 桑葚 复合饮料 运动疲劳 黄酮 多糖
下载PDF
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殷浩 佟万红 +4 位作者 王振江 李勇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 1%和0.072 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1-脱氧野尻霉素 多糖 黄酮类化合物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