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贤 齐志丽 +6 位作者 刘杨 田悦明 王浩宇 吴靖芳 郑慧娥 任君旭 安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Dex)1mL(用量为50mg/Kg)可诱发小鼠产生腭裂。模型组腭突体积瘦小,不能在中线区接触融合,以致不能与腭突上方的鼻中隔接触融合,胎鼠出现腭裂。结论: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小鼠足量地塞米松,可成功建立腭裂动物模型。为研究腭裂形成原因及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腭裂 模型/动物
下载PDF
VEGF在腹膜透析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小云 夏天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在非感染状态下腹膜透析大鼠模型腹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CAPD大鼠血清及腹透放出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观察在非感染状态下腹膜透析大鼠模型腹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CAPD大鼠血清及腹透放出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腹透液浓度增高,腹膜间皮细胞VEGF的表达增强、阳性面积增大;正常对照组未见VEGF的表达。4.25%腹透液组的腹腔透出液VEGF蛋白质水平明显高于1.5%和2.5%透析液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中血清VEGF蛋白质水平相近,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可以导致大鼠腹膜表达VEGF的升高,高糖腹膜透析液能通过增加大鼠腹膜中VEGF的合成促进腹膜的纤维化。提示高浓度腹透液可能通过腹膜间皮细胞对VEGF表达和分泌产生影响,促使腹膜滤过功能的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模型/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宏伟 李向东 +2 位作者 李凤岐 王哲 陈怀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制备糖尿病性(diabetes mellitus,DM)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模型,为研究糖尿病性ED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分再为糖尿病组(DM)20只,对照组...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制备糖尿病性(diabetes mellitus,DM)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模型,为研究糖尿病性ED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分再为糖尿病组(DM)20只,对照组(NDM)20只,DM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体重)建立DM动物模型后,注射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80μg/kg)观察8周、12周及16周组大鼠阴茎勃起情况,制备DM性ED大鼠模型。结果:DM组大鼠成模49只,8、12、16周分别为17只、17只、15只,注射阿朴吗啡后勃起次数分别为(1.0±0.0)、(1.0±0.0)(、1.0±0.0),勃起率分别为35.3%、23.5%、13.3%,ED发生率分别为64.7%、76.5%、86.7%;NDM组60只,勃起次数分别为(2.2±0.8)、(2.3±0.8)、(2.0±0.7),勃起率均为100%,ED发生率为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性ED大鼠模型方法可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萎 糖尿病/实验性 模型/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羊膜匀浆治疗实验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玉华 马景学 +2 位作者 叶存喜 修贺明 董白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对羊膜匀浆治疗实验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微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并对其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评价。方法20只兔(每只兔1眼)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10眼、B组(对照组)10眼。人造视网膜裂孔,治疗组裂孔表面滴加0.1 mL羊膜匀浆上清液,对照组... 目的对羊膜匀浆治疗实验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微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并对其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评价。方法20只兔(每只兔1眼)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10眼、B组(对照组)10眼。人造视网膜裂孔,治疗组裂孔表面滴加0.1 mL羊膜匀浆上清液,对照组滴加0.1 mL PBS,术毕20%SF6眼内填充。术后14d处死动物,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术后14 d,治疗组视网膜复位6眼(60.00%),对照组视网膜复位2眼(20.00%)。透射电镜观察,治疗组在视网膜裂孔边缘及底部有多层Müller细胞及RPE细胞增生,与其下脉络膜发生粘连。而对照组,视网膜裂孔边缘细胞增生明显较少。结论羊膜匀浆治疗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有助于封闭视网膜裂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模型/动物 羊膜 组织粘合剂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MKP-1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及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烨鸿 徐明亮 +4 位作者 贺桂琼 王凌晞 刘刚 周泽芬 龙志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中的分布和表达,探索MKP-1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选取3、8、12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AD小鼠)各5只,以同窝野生型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n=5)。采用...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中的分布和表达,探索MKP-1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选取3、8、12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AD小鼠)各5只,以同窝野生型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n=5)。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KP-1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KP-1在AD小鼠脑内广泛表达,包括大脑皮质、海马、丘脑等;3月龄AD小鼠脑内MKP-1阳性神经元数目(8824±1397)明显高于8月龄AD小鼠(5278±1764,P=0.008),且8月龄AD小鼠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12月龄AD小鼠(2864±1464,P=0.046)。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F=18.052,P=0.003)。与8月龄AD小鼠比较,同窝野生型小鼠脑内MKP-1阳性神经元数目(10 121±3657)明显增高(P=0.028)。8月龄AD小鼠脑内MKP-1可以染出斑块,且斑块数目(6.00±4.06)明显低于4G8所染的老年斑数目(25.60±5.86,P=0.000),免疫荧光共聚焦观察到二者有部分共表达现象。结论 MKP-1在AD小鼠脑内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下调,且可能与老年斑的形成及AD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阿尔茨海默病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验证兔动脉硬化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小龙 陆建平 +3 位作者 金爱国 王莉 刘崎 汪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透视触发技术配合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验证兔动脉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新西兰雌性大白兔24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喂养前、后采用透视触发技术配合1.5TMR对实验兔全身动脉行CE-MRA检查。实验1周后观察兔存... 目的探讨使用透视触发技术配合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验证兔动脉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新西兰雌性大白兔24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喂养前、后采用透视触发技术配合1.5TMR对实验兔全身动脉行CE-MRA检查。实验1周后观察兔存活状态,将图像显示有斑块分布且狭窄程度超过管腔50%的血管段取出、切片、染色,再与MRA图像相对照。结果所有实验兔均无意外死亡发生。高脂喂养前MRA图像均显示血管壁光滑,管腔均匀。高脂喂养后MRA图像显示动脉内壁凹凸不平,其中32条颈总动脉、10条肠系膜上动脉、36条肾动脉局部管腔狭窄在50%以上;病理切片显示取材血管100%具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斑块,但与血管标本管腔狭窄程度相比,26.92%CE-MRA图像存在夸大,但程度不超过25%。结论Care-bolus配合CE-MRA验证兔动脉硬化模型具有可靠、创伤小、动物存活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动脉硬化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海银 朱黎明 +2 位作者 戴爱国 黄进 曾丹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建立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方法 40只成年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组(B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C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D组)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E组)。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 目的建立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方法 40只成年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组(B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C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D组)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E组)。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和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联合致敏或OVA单独致敏豚鼠后用OVA雾化吸入激发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或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各组豚鼠雾化激发后体征变化及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豚鼠气道阻力、血中白细胞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chial alveolar lavage fiuid,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 B、C组豚鼠激发后均出现典型哮喘症状,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激发后的气道阻力与A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B组豚鼠BALF总数、BALF及血中嗜酸粒细胞所占比例与A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C组豚鼠BALF总数、BALF及血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与A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C组豚鼠BALF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与B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除B、D组血中性粒细胞外,D和E两组的上述其他各项指标分别与B组和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豚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均提示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上皮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典型的哮喘病理学改变,其中B组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C组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D、E组较之明显好转。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哮喘 豚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地黄饮子加减方对MCAO模型大鼠HPA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璐 孙塑伦 +1 位作者 高颖 朱陵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MCAO模型大鼠缺血不同时点及地黄饮子灌胃后HPA轴水平的检测,观察其变化特点及地黄饮子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MCAO模型大鼠缺血后6h、48h和灌胃地黄饮子7d后的血浆HPA轴水平。结果:①脑缺血6h时模型组HPA... 目的:通过对MCAO模型大鼠缺血不同时点及地黄饮子灌胃后HPA轴水平的检测,观察其变化特点及地黄饮子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MCAO模型大鼠缺血后6h、48h和灌胃地黄饮子7d后的血浆HPA轴水平。结果:①脑缺血6h时模型组HPA轴水平低于正常组,其功能呈抑制状态;②脑缺血48h时,模型组ACTH、COR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CRH含量进一步降低;③地黄饮子能够提高MCAO模型大鼠CRH、ACTH的血浆含量并降低COR的含量。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能够提高MCAO模型大鼠CRH、ACTH的血浆含量并降低COR的含量,通过改善HPA轴功能的紊乱在脑缺血急性期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加减方 MCAO模型 HPA轴 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PDF
兔椎间失稳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变化的相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昭 霍洪军 +3 位作者 杨学军 钟秀 裴晓东 邢文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054-605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兔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在椎间失稳环境下的退变过程及机制,加深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5±0.2)kg,均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21只兔、... 目的:通过研究兔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在椎间失稳环境下的退变过程及机制,加深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5±0.2)kg,均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21只兔、实验失稳组27只兔;先将实验失稳组27只兔进行L6~7椎间手术失稳;均分别在术后2、4、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用JD80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以综合判断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及机制。结果:(1)在自然增龄短期过程中,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无明显变化;(2)椎间失稳可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1)在自然增龄过程中,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无明显退变;(2)椎间失稳能明显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Ⅱ型/代谢 软骨/病理学 椎间盘/病理学 随机分配 疾病模型 动物 动物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筱潮 张旭明 +2 位作者 伍卫 刘英梅 邓庆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动物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 ,用RT PCR方法观察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心肌组织iNOSmRNA的表达。【结果】在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动物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 ,用RT PCR方法观察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心肌组织iNOSmRNA的表达。【结果】在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不同阶段 ,心肌细胞均有iNOSmRNA的表达 ,表达的水平在起搏的第 1周末即达到高峰 ,第 2周末有所回落并在第 3周末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 ,而在第 4周末则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结论】心肌组织iNOS的生成参与快速心脏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心力衰竭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一氧化氮合酶 表达
下载PDF
家兔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 张胡金 郭世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0-531,54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家兔脑损伤模型,应用金标法测定伤前及伤后2、4、6、12、24h,3、5、7d耳缘静脉血液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其行为变化。结果:脑损伤后6h血浆D-二聚体即较前升高(P<0.05)...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家兔脑损伤模型,应用金标法测定伤前及伤后2、4、6、12、24h,3、5、7d耳缘静脉血液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其行为变化。结果:脑损伤后6h血浆D-二聚体即较前升高(P<0.05),并继续升高,第3天升高最为显著(P<0.01),第3~5天达峰值,第7天开始下降。同时观察到家兔伤后即出现跛行,且逐渐加重,第3~5天不能站立,第7天又开始跛行。而假手术组血浆D-二聚体及其行为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脑损伤的早期即可出现纤溶异常,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了解脑损伤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血液 聚合物/代谢 模型 动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治疗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晓 黄伟琨 +2 位作者 朱加应 万兴 王建怡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8-621,675,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及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建立40只EAE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各20只,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比较2组EAE...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及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建立40只EAE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各20只,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比较2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和体质量变化。取各组EAE小鼠脑和脊髓,行罗克沙尔固蓝(LFB)-HE染色及Bielschowsky染色观察髓鞘及轴突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EAE小鼠CNS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EAE小鼠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丧失的最大体质量降低;LFB-HE染色、Bielschowsky染色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脱髓鞘减轻,轴突损伤减轻,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治疗组MBP和GAP-43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减轻髓鞘损伤及促进轴突再生治疗EAE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雌激素类 髓鞘 轴突 多发性硬化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GAP-43蛋白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二甲基硫脲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祥娜 万青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 DMTU)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光照前24 h 及光照开始前,实验组大鼠沿耳缘静脉各注射 DMTU 500 mg/kg(溶于生理盐... 目的通过检测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 DMTU)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光照前24 h 及光照开始前,实验组大鼠沿耳缘静脉各注射 DMTU 500 mg/kg(溶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沿耳缘静脉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中的30只大鼠经手术显微镜灯泡连续照射1 h,于光照前及光照后3个时间点急性处死大鼠,进行视网膜MDA 含量检测。结果光照后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 MDA 含量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DMTU 能够降低 MDA 含量,对视网膜起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对照组 视网膜光损伤 MDA 静脉 生理盐水 注射 二甲基硫 水平 照射
下载PDF
胎羊小肠闭锁模型的制作及宫内再通手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晋杰 张金哲 +3 位作者 贺荣友 王义 张连柱 董瑞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38-39,共2页
对胎龄2.5~3个月的20只绵羊胎仔制作小肠闭锁模型(正式实验14只),同时对其中的5只实验胎仔实施宫内再通手术。模型成功率10/14,再通手术成功4只。对小肠闭锁模型中形成的粗大段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肠闭锁 胎仔外科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补益类复方的调整作用
15
作者 梁旻若 辛达愉 +4 位作者 刘倩娴 陈妙欢 陈露西 颜美婷 锶景希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报导了四种补益类中药复方对正常及免疫受抑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类复方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当机体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时则表现促进及调整作用,而当机体处于正常状... 本文报导了四种补益类中药复方对正常及免疫受抑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类复方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当机体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时则表现促进及调整作用,而当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则作用多不明显。因而作者认为本研究所见的补益类复方的免疫调整作用与中医理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药 免疫学 佐剂类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韩冠英 凌沛学 +2 位作者 王凤山 王桂兰 邵华荣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为研究骨关节炎病理及诊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1、3、5d右膝关节腔注射2%(低剂量组)、5%(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w/v)木瓜蛋白酶和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为研究骨关节炎病理及诊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1、3、5d右膝关节腔注射2%(低剂量组)、5%(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w/v)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的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实验组),以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兔状态并记录体重和膝关节宽度。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将兔分批处死,取股骨髁、胫骨平台及滑膜做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均出现关节宽度增大、关节软骨变薄、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严重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增高,也随时间延长而发展;对照组无上述改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膝骨关节腔注射2%、5%、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可制备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模型,周期短,可重复且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半胱氨酸 骨关节炎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大鼠阿霉素肾病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许涛 吕磊 +1 位作者 钱琛 王迎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尿蛋白量 ,并于6wk及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同时取肾作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模型复制成功 ,实验开始后第6wk阿霉素组肾脏改变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 ;12wk时有肾小球硬化改变出现 ,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展情况和探讨慢性硬化性肾病的模型建立。结论阿霉素组不同时期的24h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测表明阿霉素组大鼠血清总蛋白、血蛋白含量降低 ,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含量升高 ,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阿霉素 肾病 疾病动物模型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对SAM-P/10老化痴呆鼠3个脑区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平 刘玲 +2 位作者 石学敏 邱幸凡 张六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5-648,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加味温胆汤改善脑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系统观察SAM P 10鼠脑内皮层、海马、纹状体等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的脑内 4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 1)EAAs的变化 :各组治疗后加味温胆预防组、1号组皮层的Gl... 目的 :探讨中药加味温胆汤改善脑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系统观察SAM P 10鼠脑内皮层、海马、纹状体等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的脑内 4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 1)EAAs的变化 :各组治疗后加味温胆预防组、1号组皮层的Glu、Gin、Asp均有显著意义下降 (P <0 .0 1) ;2号组各指标也呈下降趋势。但仅Asp有明显下降 (P <0 .0 5) ,西药组诸指标虽有下降趋势 ,但不显著。各中药组海马Asp含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1) ,西药组也明显下降 (P <0 .0 5) ,Asn水平经治疗后有所下降 ,除预防方与R 1品系无显著差异外 ,其他各组升高与R 1品系Asn水平尚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中药预防组和 1号方组的纹状体Glu、Asp、Asn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1) ,2号方仅对Asp、Asn有显著降低作用 ,对Asp虽有明显降低作用 (P <0 .0 5) ,但不如中药各组。结论 :提示加味温胆汤对快速老化SAM 10痴呆鼠的EAAs的代谢亢进和失调有明显调节作用 ,这为加味温胆汤在脑衰老及老年痴呆中的运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老年痴呆 动物模型 中医药疗法 氨基酸 高效液相技术系统
下载PDF
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羡慕 魏永祥 +5 位作者 韩德民 范尔钟 刘仲燕 苗旭涛 张聪 张欣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分析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凋亡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造模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取2月龄C57小鼠33只,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小鼠行嗅神经切断术,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 hperoxidase,HRP)... 目的分析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凋亡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造模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取2月龄C57小鼠33只,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小鼠行嗅神经切断术,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 hperoxidase,HRP)顺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成功与否。以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 edde xyurid inetriphos phate biotinnic kendlabelling,TUNEL)观察术后8h、2d、3d和5d嗅上皮中ORN的凋亡情况,同时在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成熟ORN的特异性标记蛋白———嗅标记蛋白(olfactorymarkerprotein,OMP)在嗅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嗅神经切断术后嗅球中无HRP标记。TUNEL和OMP阳性反应发生于ORN,嗅神经切断术后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并于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与此同时OMPmRNA的表达水平开始显著下降,并在术后第5天降至更低,嗅上皮的厚度也相应变薄。结论本实验所采取的造模方法可以较可靠地切断小鼠的嗅神经,并造成小鼠嗅上皮中ORN的同步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受体神经元 模型 动物 脱噬作用 C57小鼠 神经切断术 嗅感觉神经元 TUNEL阳性细胞 receptor mRNA水平 嗅标记蛋白
原文传递
尼莫地平灌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飞 殷玉华 +2 位作者 王宇 万杰清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已证实尼莫地平液灌洗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现拟研究其对SAH所致异常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14头雄性小型实验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灌洗组。开颅向鞍上池注入5ml自体股动脉血制备SAH模型,4... 目的已证实尼莫地平液灌洗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现拟研究其对SAH所致异常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14头雄性小型实验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灌洗组。开颅向鞍上池注入5ml自体股动脉血制备SAH模型,4d后用40ml尼莫地平稀释液(0.04mg/m1)灌洗灌洗组蛛网膜下腔。30min后行CT/SPECT扫描,图像经重建断层、对齐及空间标准化后于CT模板绘制感兴趣区再与对应层面SPECT图像配准计算大脑小脑比(CCR)和相对离散度(RD)以半定量描述右侧大脑半球血流量和血流分布异质性。结果假手术组、SAH组和灌洗组CCR分别为1.988±0.346、1.382±0.192和1.503±0.107;RD分别为0.389±0.015,0.417±0.015和0.425±0.018。SAH组CCR和RD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CCR和RD均与SA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尼莫地平灌洗对SAH所致的半球血流量下降及脑血流分布异质性增加无显著缓解作用。结论尼莫地平灌洗不能缓解SAH后异常脑血流灌注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难以缓解SAH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模型 动物 尼莫地平 血管痉挛 颅内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