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鸣与OSAHS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令 吕萍 +3 位作者 杨双凤 王晓明 张雪迎 汪学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4-478,共5页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除了耳部疾病可诱发耳鸣外,身体各系统也共同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与耳鸣发生有关,近年来,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OSAHS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最新研...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除了耳部疾病可诱发耳鸣外,身体各系统也共同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与耳鸣发生有关,近年来,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OSAHS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耳鸣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鼓管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探讨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
作者 赵雨欣 王亚辉 +1 位作者 李杰(综述) 邢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通道,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脑肠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PD的影响,以及基于MGBA理论对PD的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微生物-脑-肠轴 肠道微生物 针刺 神经调控技术 益生菌 粪菌移植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抽动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妍 万林 +4 位作者 闫会敏 刘欣婷 朱刚 张璟 杨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合并共患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主流学说认为神经生化因素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概念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微生物参与调控包括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合并共患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主流学说认为神经生化因素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概念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微生物参与调控包括抽动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本文就微生物-肠-脑轴在抽动障碍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微生物相关制剂治疗抽动障碍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肠道微生物组 益生菌 微生物-肠-脑轴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金仙 常翔 +3 位作者 刘长兴 肖艳琪 郑艳 杨艾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影响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成年后痴呆的主要原因,该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最近被确认为AD的潜在危险因素。已经证明TMAO通过各种...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影响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成年后痴呆的主要原因,该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最近被确认为AD的潜在危险因素。已经证明TMAO通过各种病理生理途径与AD有关。由于分子拥挤效应,TMAO导致淀粉样β肽和tau蛋白这两种蛋白质聚集。这些蛋白的聚集是AD的关键病理特征。此外,已经发现TMAO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和炎性反应。除了分子研究外,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也支持TMAO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存在功能关系。本文对TMAO的产生、以及微生物-肠-脑轴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全面总结TMAO与AD之间的关系,包括来自体外、体内和临床研究的新证据。希望这些知识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善AD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微生物-肠-脑轴 阿尔兹海默病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从《内经》“脾胃同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峰 谭郡 +1 位作者 王丹 苏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综合征,可以引起复杂多样的共患病及继发病,对儿童及家庭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西医治疗此病有药物不良反应大、依赖耐性高等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该病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随着肠道微生态学说研究... 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综合征,可以引起复杂多样的共患病及继发病,对儿童及家庭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西医治疗此病有药物不良反应大、依赖耐性高等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该病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随着肠道微生态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微生物-脑-肠轴”在抽动障碍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结合中医病理脾胃失调及治疗调和脾胃层面均能将肠道微生态与抽动障碍紧密联系起来,探讨脾胃运化气机失调在小儿抽动障碍发病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浅析《内经》“脾胃同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可行性,为抽动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中医药理论依据,开拓中医药理论辨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内经》 脾胃同论 抽动障碍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偏头痛
6
作者 梁爽 成泽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3-157,共5页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从经络、气血、情志、痰浊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医从脾胃论治偏头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肠道菌群 脾胃 偏头痛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对畜禽摄食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晓蕾 王丽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1,共5页
肠道微生物是指定植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在肠道内代谢活动的产物可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调节、神经传递和代谢调节等改变畜禽摄食行为。目前,关于微生物-肠-脑轴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证实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微生物是指定植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在肠道内代谢活动的产物可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调节、神经传递和代谢调节等改变畜禽摄食行为。目前,关于微生物-肠-脑轴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证实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交流,但肠道微生物多种代谢产物对畜禽摄食行为的协同调节机制尚有待研究。文章对调节畜禽摄食行为的肠道微生物主要代谢产物如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和短链脂肪酸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如畜禽生理状态、遗传背景、环境条件和粪菌移植技术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通过进一步调节肠道微生物结构与丰度改善畜禽食欲、调节采食量和增重、预防及治疗疾病和提高繁殖力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摄食行为 微生物-肠-脑轴 畜禽 代谢
原文传递
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国晶 任海燕 +2 位作者 张钰鸽 张恺纯 文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是否有改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茶菌组、依达拉奉组。红茶菌组术前给予红茶菌液灌胃7天以及再灌注麻醉清醒后追加灌胃1次,依达拉奉组... 目的:探讨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是否有改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茶菌组、依达拉奉组。红茶菌组术前给予红茶菌液灌胃7天以及再灌注麻醉清醒后追加灌胃1次,依达拉奉组大鼠在再灌注前15 min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遵循Zea Longa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恢复再灌注24 h建立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劲总动脉。再灌注24 h后,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脑损伤程度;TTC染色观察红茶菌对大鼠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并用Image J软件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后观察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病理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形态。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红茶菌组神经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21±0.60),依达拉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01±0.66),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52±0.52)(P<0.05);TTC染色后观察到模型组大鼠大脑梗死灶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HE结果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坏死减轻,梗死面积缩小;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模型组大鼠染色质溶解,线粒体肿胀,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溶解减少,线粒体结构较完整。结论:红茶菌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元损伤,有望成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法或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茶菌 微生物-肠-脑轴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詹晨阳 黄秋霞 +4 位作者 张婷 阮晶 袁莉 苏梓健 胡跃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77-82,共6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式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VaD为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VaD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关注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在抑郁症、脑卒中、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内环境的紊乱与VaD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VaD的发生发展,还能够利用肠-脑轴的突触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靶点调控,从而参与Va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药介导的脑肠交互作用与V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中药单药及复方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稳态有关。中医扶阳学派弟子胡跃强教授善于运用“温肺降浊”的扶阳法论治VaD,并总结出其经验方“温肺降浊方”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此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Intestinal flora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microbial-gut-brain axis
10
作者 Xian Li Diao Yang +1 位作者 Rong Fu Jianqiong Li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2023年第4期7-11,共5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ntestinal flora.Depression is a common affec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low mood,loss of interest,anhedonia,high incidence,high recurrence rat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ntestinal flora.Depression is a common affec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low mood,loss of interest,anhedonia,high incidence,high recurrence rate,high disability rate,and high medical costs.The incidence and harmfulness of depressive disorder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and its etiology is complex and diverse,among which the abnormal intestinal flora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causes of depressive disorder.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that found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in depressed patients,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flora and changes in metabolic pathways.In addition,antibiotic and probiotic treatments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further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disturb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We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ve disorders.Through neuro-immuno-endo-crine-metabolic pathways,intestinal flora can af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ause changes in the host’s mental behavior,and lead to or aggravate depressive symptoms.Overall,this study not only found differences in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 but also revealed the potential rol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pathogenesis.Importantly,this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clarifying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formulat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disorders intestinal flora microbial-gut-brain axis inflammatory response NEUROMODULATIO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状态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陶颖 汤丽平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8期3674-3678,3683,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IBS患者常合并焦虑和(或)抑郁,其长期生活质量及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IBS与焦虑、抑郁之间的高共患率的基础可能是微生物-肠-脑轴功能紊乱。IBS患者与焦虑抑郁患...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IBS患者常合并焦虑和(或)抑郁,其长期生活质量及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IBS与焦虑、抑郁之间的高共患率的基础可能是微生物-肠-脑轴功能紊乱。IBS患者与焦虑抑郁患者具有相似的肠道菌群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变被认为是IBS伴焦虑抑郁状态合并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关键,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途径与大脑进行信号交流,因此针对微生物-肠-脑轴功能紊乱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焦虑 抑郁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儿童自闭症的发病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戎姣 李镜 +4 位作者 张静 刘苗 李苗秀 钟贻凯 井夫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儿童自闭症是儿科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发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及肠-脑轴的异常具有密切关系。介绍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现代研究与中医学理论基础,分析脾胃与肠道微生物及心脑的关... 儿童自闭症是儿科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发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及肠-脑轴的异常具有密切关系。介绍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现代研究与中医学理论基础,分析脾胃与肠道微生物及心脑的关系,并在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自闭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自闭症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4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微生物-肠-脑轴 脾胃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全晨阳 柴剑波 赵永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84-5287,共4页
微生物-肠-脑轴是将大脑与肠道功能整合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这种双向作用在精神心理疾病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生发展及治疗与微生物-肠-脑轴密切相关,中、西医学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但... 微生物-肠-脑轴是将大脑与肠道功能整合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这种双向作用在精神心理疾病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生发展及治疗与微生物-肠-脑轴密切相关,中、西医学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但肠道微生物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生理病理机制尚需进一步系统梳理与深入探讨。这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为中医药认识、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肠-脑轴 中医药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粪便菌群移植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浩杰 郭甜甜 +1 位作者 郭明诗 武希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403-1407,共5页
肠道菌群失衡与胃肠道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不仅在维持肠道屏障和代谢营养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有助于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进而参与胃肠道的发病机制。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调节肠道菌... 肠道菌群失衡与胃肠道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不仅在维持肠道屏障和代谢营养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有助于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进而参与胃肠道的发病机制。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它的有效机制主要基于有益微生物的增强、微生物组多样性及正常菌群的恢复。以非有益菌群数量明显增加和有益菌群水平相对降低为特征的菌群结构失衡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生有关,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再平衡的FMT是具有前景的治疗手段。本文围绕IBS中微生物-肠-脑轴紊乱、微生物失衡引起肠壁通透性改变导致肠黏膜低级别炎症反应展开论述,总结FMT在IBS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菌群移植 肠易激综合征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从“脾肾互赞”探讨卒中后抑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颐芳 龙华君 柏正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3期166-170,共5页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与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社交回避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应运而生。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了脾肾二脏象影响肠腑生理功能...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与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社交回避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应运而生。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了脾肾二脏象影响肠腑生理功能,现代研究也发现脾肾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立足于微生物-肠-脑轴,结合中医经典“脾肾互赞”理论阐述脾肾脏象与肠道菌群及卒中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从脾肾论治卒中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脑病肠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肠道菌群 脾肾互赞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调控溃疡性结肠炎情志改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于鲲鹏 于永铎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3期4603-4609,共7页
情志改变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过程中重要的肠外表现,但临床容易被忽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微生物-肠-脑轴作为一种肠脑间信号传递的结构网络,对于情志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许多UC患者脑部功能障碍被归因于微生物肠脑互... 情志改变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过程中重要的肠外表现,但临床容易被忽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微生物-肠-脑轴作为一种肠脑间信号传递的结构网络,对于情志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许多UC患者脑部功能障碍被归因于微生物肠脑互动失调,但其具体致病机制仍在研究中。因此,探索微生物-肠-脑轴调节UC情志改变的相关机制对于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提早截断病程十分关键。未来微生物-肠-脑轴调节有望成为改善UC情志异常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微生物-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 情志改变
下载PDF
慢性应激诱导动物抑郁样行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亚婷 雷梦珠 +1 位作者 张波 李传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1-819,共9页
抑郁症是影响范围广、人数多的精神/心境障碍,其经典致病机制假说包括HPA(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轴功能异常、单胺类和神经可塑性缺陷等。要充分阐明抑郁症多种致病因素,及不同病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仍需... 抑郁症是影响范围广、人数多的精神/心境障碍,其经典致病机制假说包括HPA(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轴功能异常、单胺类和神经可塑性缺陷等。要充分阐明抑郁症多种致病因素,及不同病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慢性应激是抑郁症主要临床诱因,利用此动物模型可充分揭示发病过程中复杂的病理机制及其变化趋势,且利于将转化医学研究结果快速有效地向临床转化,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相关综述主要围绕经典的HPA轴异常、单胺类和神经可塑性缺陷、大脑神经元结构功能、中枢神经递质和因子及其受体等方面异常展开。本文综述了近年抑郁症研究热点和新发现,包括基因变异和表观遗传修饰、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结构功能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机体系统水平异常(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和微生物-肠-脑轴),旨在系统呈现慢性应激诱导动物抑郁样行为机制研究进展,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致病机制,及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抑郁症 神经胶质细胞 免疫炎症反应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睿 刘杨 +1 位作者 王森虎 曹峰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3期11-13,共3页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高感染率和抑郁症(depression)高发病率国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大量临床研究显示,HP感染与抑郁症存在着共病的情况,有研究证实HP感染与抑郁症发病有密切的联系,涉及多个领域。从...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高感染率和抑郁症(depression)高发病率国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大量临床研究显示,HP感染与抑郁症存在着共病的情况,有研究证实HP感染与抑郁症发病有密切的联系,涉及多个领域。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菌群-肠-脑轴”方面论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以期为进一步丰富HP感染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抑郁症 共病 菌群-肠-脑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