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语用的元话语分类新拟 被引量:59
1
作者 陈新仁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24,147,共12页
元话语研究离不开分类描写,如Hyland的分类。近年来,随着元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元话语分类研究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厘清元话语与元语用关系之后,借鉴Culpeper和Haugh等学者的元语用理论以及Jakobson划分语言功能时参照各个交际维度的做法,... 元话语研究离不开分类描写,如Hyland的分类。近年来,随着元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元话语分类研究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厘清元话语与元语用关系之后,借鉴Culpeper和Haugh等学者的元语用理论以及Jakobson划分语言功能时参照各个交际维度的做法,本研究对元语用意识进行了基于交际事件相关因素的分类,进而尝试提出一种关于元话语的新分类,旨在为今后各种涉及元话语的话语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 元语用 元语用意识 分类
原文传递
元语用论概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森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结合元语用论在语用学中的实际应用来说明元语用论的目的、研究对象、特点和意义。在元语用论层面上 ,语用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原则 ,如礼貌原则、经济原则以及描写语用效果的语言可得到充分的阐释。元语用论是推动语用学发展的根本... 本文结合元语用论在语用学中的实际应用来说明元语用论的目的、研究对象、特点和意义。在元语用论层面上 ,语用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原则 ,如礼貌原则、经济原则以及描写语用效果的语言可得到充分的阐释。元语用论是推动语用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言 元语用论 礼貌原则 经济原则 语用效果 语用研究
下载PDF
语用学研究前瞻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新仁 何刚 +6 位作者 毛延生 冉永平 于国栋 吴亚欣 姜晖 任伟 谢朝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7-148,159,共13页
语用学是一门理论繁杂却又十分接地气的语言学科,近段时期发展迅猛、生机盎然。正如《语用学新发展研究》(陈新仁著,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展现的那样,该学科近十余年来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看,语用学... 语用学是一门理论繁杂却又十分接地气的语言学科,近段时期发展迅猛、生机盎然。正如《语用学新发展研究》(陈新仁著,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展现的那样,该学科近十余年来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看,语用学发展至少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1)更加关注各类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包括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等语境中的语用问题,而非仅仅研究日常个体之间的语言使用;(2)更加频繁地使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开展语用学跨学科研究;(3)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建构论视角研究语言礼貌、面子、身份、立场、形象和信任等超学科议题;(4)更加强调融合多主体(如说话人、听话人、旁观者、评论者)的视角开展话语互动的分析;(5)更加强调多语境因素(如交际情境、序列语境/文本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融合的分析;(6)更加注重定性研究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7)更加注重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了帮助广大语用学爱好者尤其是刚刚踏入语用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更好地、更具体地把握语用学今后或未来的发展脉络,更加敏锐地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与课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多位语用学专家分享他们对语用学一些具体分支领域的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用学 人际语用学 会话分析 元语用 二语语用 网络语用学
下载PDF
元语用视域下说话人意图的表达与推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1-47,共7页
交际的过程是说话人意图表达与推理的过程,话语意义的理解与交际意图密切相关。意图是抽象的心理意向,话语意义是它的载体,语词和句法结构是它的表征方式。因此,说话人意图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不仅包括“被交际的是什么”,还包括“如... 交际的过程是说话人意图表达与推理的过程,话语意义的理解与交际意图密切相关。意图是抽象的心理意向,话语意义是它的载体,语词和句法结构是它的表征方式。因此,说话人意图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不仅包括“被交际的是什么”,还包括“如何使交际实现”。但语用学对说话人意图的研究更多关注交际内容和传递的信息(即所含),而常忽略对意图表征形式选择的研究。对意图表征形式的研究是“关于意图的意图”的研究,是关于如何传递意图内容的研究,属于元语用层面。说话人不同类别的元语用意识调控和管理意图的表征形式主要体现在元认知意识、元表征意识和元交际意识方面。本文拟从元语用意识角度分析说话人意图的表达与推理,以加深我们对话语意义、意图和交际互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意图 话语意义 元语用 元语用意识
下载PDF
人际元语用:内容、框架与方法
5
作者 陈新仁 刘小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6,149,共11页
本文聚焦人际语用和元语用两大热门研究领域的交叉区域,我们称之为人际元语用,尝试勾勒其研究内容,构建其分析框架,探析其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人际元语用研究关注人际关系管理和人际态度表达的元语用表征,揭示交际者在会话不同阶段管理... 本文聚焦人际语用和元语用两大热门研究领域的交叉区域,我们称之为人际元语用,尝试勾勒其研究内容,构建其分析框架,探析其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人际元语用研究关注人际关系管理和人际态度表达的元语用表征,揭示交际者在会话不同阶段管理人际关系、传达人际态度的自反意识。针对人际元语用现象,可以从交际需求、元语用表达的语用功能与出现位置、语境相关因素等维度开展分析。开展人际元语用分析,可以采用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语用 元语用 人际元语用
原文传递
电视调解节目主持人语境元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婧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147,148,共10页
语境元话语指的是表述或指称交际情境因素的语言表达或话语,体现交际者关于语境的元语用意识,但现有文献尚未见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本研究借鉴顺应论中关于顺应物理世界的思想并基于新的元话语分类,以天津卫视情感类调解节目《爱情保卫... 语境元话语指的是表述或指称交际情境因素的语言表达或话语,体现交际者关于语境的元语用意识,但现有文献尚未见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本研究借鉴顺应论中关于顺应物理世界的思想并基于新的元话语分类,以天津卫视情感类调解节目《爱情保卫战》中主持人的语境元话语为语料,分析了主持人使用语境元话语对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做出顺应的情况。研究发现,主持人使用指称时间、其他参与者在场、场景等语境元话语,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交际资源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引导其他方参与者理解、接受发话人交际意图并做出顺应的解读框架。期待本研究发现能为其他话语活动下的语境元话语研究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 语境元话语 语境元语用意识 物理世界 顺应
原文传递
元语用理论下的二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
7
作者 姜晖 吴天怡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5,共9页
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二语语用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但鲜有涉及元语用层面的元语用能力与培养研究。本文基于元语用理论,阐释二语学习者元语用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问题。研究发现:二语元语用能力是学习者运用目的语对话语使用进行组织、监... 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二语语用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但鲜有涉及元语用层面的元语用能力与培养研究。本文基于元语用理论,阐释二语学习者元语用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问题。研究发现:二语元语用能力是学习者运用目的语对话语使用进行组织、监控和管理的高层次反思能力,体现对自我和他人的元语用意识,具体表现为元语用知识和元语用话语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本文提出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语用教学培养二语学习者的元语用意识,旨在为二语语用教学提供一定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 元语用意识 元语用能力 语用教学
下载PDF
网络问诊话语中医方重述现象的元语用研究
8
作者 杨昆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73-84,共12页
网络问诊中医生对咨询者的话语进行重述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但是相关研究却不多见。为了能够了解重述现象的特征与功能,本研究基于网络问诊平台“春雨医生”中的语料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重述可以分为总结式重述、疑问式重述、强化式... 网络问诊中医生对咨询者的话语进行重述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但是相关研究却不多见。为了能够了解重述现象的特征与功能,本研究基于网络问诊平台“春雨医生”中的语料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重述可以分为总结式重述、疑问式重述、强化式重述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重述是网络问诊中的重要语用修辞手段,可以实现两种元语用功能:第一,重述可以帮助医方对患方病情进行准确理解和关联,避免误解导致的病情误判;第二,重述可以帮助医方对患方进行病情的认知引导,有效实现医方治疗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研究对于了解网络医疗话语这种新语言现象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关于元语用意识的分析可以补充元语用研究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问诊 重述 元语用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元语用视角下俄语词的语境意义研究
9
作者 许凤才 王昢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交际过程是体现说话人意图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的意图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加以确定。为明确这种意图,英美学者引入了“元语用意图”这一术语。梳理当代俄语语言学中有关元语言的论述,我们发现,其中提到的元语言分析主要集中在对特定文本... 交际过程是体现说话人意图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的意图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加以确定。为明确这种意图,英美学者引入了“元语用意图”这一术语。梳理当代俄语语言学中有关元语言的论述,我们发现,其中提到的元语言分析主要集中在对特定文本、特定语体的元语用及其语用意图分析层面,由此,研究元语言的科学被称为元语言学(mеталингвистика)。本文基于说话者的意图,以语句实现交际功能的载体即基本词汇为研究对象,分析说话者为何在该语境下选择该特定词汇,并透过元语用视角结合语境分析探讨元语用与语义学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 语义学 语境 预设 过渡率
下载PDF
构式“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的元语用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晖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5,147,共11页
“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是英语口语交际中常见的习语构式,不仅具有规约意义和语境制约下的语用意义,而且用来调节和管理前述话语与交际行为,属于元语用意识指示语。本文基于元语用理论,通过分析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口语子库... “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是英语口语交际中常见的习语构式,不仅具有规约意义和语境制约下的语用意义,而且用来调节和管理前述话语与交际行为,属于元语用意识指示语。本文基于元语用理论,通过分析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口语子库中构式“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的语用意义,揭示其在不同语境下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体现。研究发现,构式“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体现说话人对交际中语篇、信息、发话人和交际双方四个维度的元语用意识,具体表现在管理话语组织结构,为听话人提供认知解读框架,构建权威身份,管理人际亲疏关系。本研究拓展了构式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构式的元语用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推理和解读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 构式“What are you/we talking about?” 元语用意识
原文传递
论称谓的元语言性质及元语用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健雪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人际称谓是人际角色关系定位的主要符号标记。称谓系统中的称谓词如同公理系统中的初始元,在语言系统中充当元符号的角色;称谓符号不仅对人际关系、人类文化而且对人类言语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和描写,从而使其在本质上具有元语言性质... 人际称谓是人际角色关系定位的主要符号标记。称谓系统中的称谓词如同公理系统中的初始元,在语言系统中充当元符号的角色;称谓符号不仅对人际关系、人类文化而且对人类言语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和描写,从而使其在本质上具有元语言性质和元语用功能。研究称谓的这些特性,对进一步认识称谓现象的本质乃至人类语言的本质及使用规律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 元语言 元语用
下载PDF
投诉类广播节目主持人自我角色凸显的元语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莉 严静霞 《语言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1-42,共12页
主持人话语研究是文献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但鲜有学者关注主持人作为投诉承接人的应对话语,尤其是应对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凸显策略。本研究基于陈新仁(2020)的元语用意识分类,以江苏综合新闻广播中的《政风热线》节目为语料来源,聚焦主持人... 主持人话语研究是文献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但鲜有学者关注主持人作为投诉承接人的应对话语,尤其是应对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凸显策略。本研究基于陈新仁(2020)的元语用意识分类,以江苏综合新闻广播中的《政风热线》节目为语料来源,聚焦主持人关于自我角色凸显的元语用意识,定性分析主持人接听投诉并与听众连线互动过程中凸显的自我角色类型、元语用表达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主持人通过使用言据标记语、显性施为句、重述标记语、元语用评论语和话题结束语分别凸显其信源提供者、提问者、会话重述者、评论者和控场者五种自我角色,以实现推进节目进程、融洽交际氛围、解决投诉问题等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 元语用意识 投诉处理 主持人
原文传递
元语用视域下的元话语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晓斌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元话语研究受到日益重视,但纯理功能视域下的元话语传统研究模式却颇具争议。具体表现为:研究结论或与语言事实相悖,或对言语现象解释乏力。文章首先对元话语理论做扼要梳理,指出现行研究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元语用视域下的元... 元话语研究受到日益重视,但纯理功能视域下的元话语传统研究模式却颇具争议。具体表现为:研究结论或与语言事实相悖,或对言语现象解释乏力。文章首先对元话语理论做扼要梳理,指出现行研究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元语用视域下的元话语研究并阐释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 纯理功能 元语用
下载PDF
显性反讽标记的元语用阐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旻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121,159,共8页
显性反讽标记在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中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元语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深入、统一的阐释:作为元语用指示语,显性反讽标记是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使用者对反讽标记词与反讽行为之间的概念... 显性反讽标记在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中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元语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深入、统一的阐释:作为元语用指示语,显性反讽标记是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使用者对反讽标记词与反讽行为之间的概念距离阻止了言语反讽中显性标记的使用,情景反讽则无此概念距离,因而显性反讽标记在情景反讽中不受限。而情景反讽中,反讽标记体现了使用者对这种语言行为的操控,有助于使用者构建反讽情景、进行评价和表明立场,以及为受话者提供解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反讽标记 元语用 情景反讽 言语反讽 概念距离
下载PDF
汉语语用含糊的成因及实现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美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40-144,共5页
语用含糊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它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影响语言的理解,而且有着积极的意义。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语用含糊。首先,讨论了语用含糊的概念;其次,试就汉语文化下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认为汉语交际中使用语用含... 语用含糊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它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影响语言的理解,而且有着积极的意义。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语用含糊。首先,讨论了语用含糊的概念;其次,试就汉语文化下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认为汉语交际中使用语用含糊的主要原因是面子问题、职业需要和禁忌;再次,从语言交际中的随意言谈和元语用的角度,分析语用含糊的实现方式,认为语用含糊主要通过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依赖语境两种方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含糊 模糊 语用功能 元语用
下载PDF
“元语用学”与语用学——兼评雅阁·梅伊的“元语用学理论”
16
作者 代树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13,共5页
所谓的元语用学是对语用学研究自身的考察、审视和反思,是对语用学研究中方法论和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在语用学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语用原则及其解释力等进行反思、审视,有利于语用学的健康发展。然而,... 所谓的元语用学是对语用学研究自身的考察、审视和反思,是对语用学研究中方法论和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在语用学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语用原则及其解释力等进行反思、审视,有利于语用学的健康发展。然而,从科学分类的角度看,似没有必要建立语用学的元学科,元语用学的相关研究内容可归于语用学本身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学” 语用学 科学分类
下载PDF
元语用意识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甜甜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8-52,共5页
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受话者的角度去分析话语标记语,关注标记语对受话者话语理解的引领、调控作用。笔者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产生在于发话者的元语用意识影响话语标记语的选择和使用,话语标记语体现了发话者的元语用意识。因此,从发话者的角... 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受话者的角度去分析话语标记语,关注标记语对受话者话语理解的引领、调控作用。笔者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产生在于发话者的元语用意识影响话语标记语的选择和使用,话语标记语体现了发话者的元语用意识。因此,从发话者的角度分析元语用意识与话语标记语的关系,元语用意识的性质及元语用意识下话语标记语的形式和功能,并指出话语风格与特点的形成与元语用意识下话语标记语的选择和使用有关,对于提高交际的语用取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用意识 话语标记 语用功能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2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Mainland:The Contributions of Sociocultural Context and Linguistic Proficiency
18
作者 Scott AUBREY Rod ELLI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4年第3期371-392,524,共2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in pragmatic competence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ese mainland university students.Participants included 19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115 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divided into...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in pragmatic competence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ese mainland university students.Participants included 19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115 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divided into those who had spent time abroad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CM A)and those who had not(CM NA),and 97 Hong Kong students,divided into those from an English-medium secondary school(Hong Kong EMI)and those from a Chinese-medium school(Hong Kong CMI).Linguistic proficiency was measured by a C-test,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by a Metapragmatic Knowledge Test,an Irony Test and a Monologic Role Play.Group scores were compared using ANCOVAs to control for differences in proficiency.The results point to a continuum of pragmatic competence—EMI>CMI>CM A>CM NA—reflecting the groups’access to English in real-life context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ong Kong groups and the Chinese mainland groups were clearest in those tests measuring processing capacity(i.e.,Irony Response Time and the Monologic Role Play).CM A,but not CM NA,performed as well as the Hong Kong groups on measure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Bialystok’s(1993)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zed representation and control of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gmatic competence social context Hong Kong the Chinese mainland metapragmatic knowledge processing capacity
下载PDF
Markers of implicit meaning: A pragmatic paradox? 被引量:3
19
作者 Jef Verschueren 《外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a very general probl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forms of meaning–that is as old as scholarly attention to language in use.It first tries to define the problem.Then it prese... This paper addresses a very general probl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forms of meaning–that is as old as scholarly attention to language in use.It first tries to define the problem.Then it presents some elementary aspects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problem has been dealt with in the pragmatic literature.This is followed by an excursion into the world of related natural-language concepts,as reflected in the English metapragmatic lexicon.Finally,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a solution by propo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atrix to account for what might look like a one-dimensional gradable scale from implicit to explicit.An attempt is made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usefulness of the suggestions.Conclusions mainly take the form of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licit meaning Context Structure INFERENCING metapragmatic lexicon
下载PDF
从元语用角度看自然口语中一种特殊的“吧”
20
作者 强星娜 刘丹青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6,共10页
本文注意到自然口语中一种特殊的以“吧”煞尾的句子,是言者在交际过程中突遇找词困难的情况下产出的。“吧”作用于紧邻其前的最小直接成分C,“C吧”形成一个“功能飞地”,表达“让我用C来表达概念X吧”这一言语行为。“吧”具有元语... 本文注意到自然口语中一种特殊的以“吧”煞尾的句子,是言者在交际过程中突遇找词困难的情况下产出的。“吧”作用于紧邻其前的最小直接成分C,“C吧”形成一个“功能飞地”,表达“让我用C来表达概念X吧”这一言语行为。“吧”具有元语用功能,主要标示言者对选词行为适切性的不确定以及向听者寻求谅解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吧” 元语用 找词困难 功能飞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