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现代汉语词典》比喻义计量研究之一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新春 赵翠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7-71,共5页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 ,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 1983年版 )中 2 488条比喻义的释义特点及所反映的词义性质。概括出了六种释义类型 ,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义 :固定比喻义与语境比喻义。固定比喻义是指已经凝固为稳定词义成分的比喻...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 ,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 1983年版 )中 2 488条比喻义的释义特点及所反映的词义性质。概括出了六种释义类型 ,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义 :固定比喻义与语境比喻义。固定比喻义是指已经凝固为稳定词义成分的比喻义 ,已成为词典释义中的一部分。语境比喻义是指靠具体上下文来显示的比喻义 ,以例句的形式来体现。《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义的处理方法在词汇学与词典学有着独到的贡献 :再现了词义形成、稳定的过程 ;扩大了规范语文词典反映语言事实的范围 ,加强了语文词典的“引导”功能 ;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 语境比喻义 《现代汉语词典》 计量研究 词义 词汇学 词典学
下载PDF
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理解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晓明 张金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42,共7页
以62名留学生为被试,采用对多项选择题进行选择判断的实验方法,探讨了无语境、中语境和强语境三种条件下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理解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无语境和中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从字面意义方面理解汉语惯用语;在强语境条件下,留学生... 以62名留学生为被试,采用对多项选择题进行选择判断的实验方法,探讨了无语境、中语境和强语境三种条件下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理解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无语境和中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从字面意义方面理解汉语惯用语;在强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从比喻意义方面理解汉语惯用语。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留学生主要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汉语惯用语,中语境对留学生理解汉语惯用语的比喻意义没有促进作用,然而强语境能促进留学生理解汉语惯用语的比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惯用语 语境 留学生 字面意义 比喻意义
下载PDF
基本颜色词语隐喻意义的现实来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莹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对于颜色词,尤其是基本颜色词的研究在近四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以Berlin和Kay的基本颜色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颜色词语隐喻意义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又缺乏对隐喻意义现实来源的探讨。基于这些考虑,本... 对于颜色词,尤其是基本颜色词的研究在近四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以Berlin和Kay的基本颜色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颜色词语隐喻意义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又缺乏对隐喻意义现实来源的探讨。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在介绍基本颜色理论的局限性之余,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抽出一条主线,由此构建一个大体的框架来较详细地分析颜色词语的现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颜色词 隐喻意义 现实来源
下载PDF
印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义与翻译 被引量:9
4
作者 任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印地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许多动物词语已逐渐附加了特有的隐喻意义。分析印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其隐喻义并探讨翻译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关键词 印地语 汉语 动物词语 隐喻义 翻译
下载PDF
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研究——以“Cold”与“冷”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邓奇 杨忠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以英汉感官形容词中的典型代表"cold"和"冷"为例,从功能与认知视角,对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大中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两词用例进行量化对比,分析英汉感官形容词的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及理据。... 本文以英汉感官形容词中的典型代表"cold"和"冷"为例,从功能与认知视角,对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大中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两词用例进行量化对比,分析英汉感官形容词的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及理据。研究发现:隐喻义的语言表征与其语义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的识解既采用词汇的手段,又采用句法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形容词 语义功能 感官域义 隐喻义 表征
原文传递
中英植物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彩琴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4期156-157,共2页
中英植物在表达文化内涵方面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 仰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了解这些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消除误解,使人们相互更好地理解、沟通。
关键词 地理 文化交流 理解 差异 文化内涵 沟通 文化背景 英汉 误解 反映
下载PDF
英汉仿词的重新分类及其认知语义分析——以饮食新词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白解红 张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将仿词分为近似仿词和对立仿词两大类,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英汉饮食新词的构成、意义及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英汉饮食仿词均以相似性为基础,通过类比或推理获得隐喻意义;英汉饮食仿词在其构成方式和认知机制上有着极大的趋同性,类比... 本文将仿词分为近似仿词和对立仿词两大类,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英汉饮食新词的构成、意义及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英汉饮食仿词均以相似性为基础,通过类比或推理获得隐喻意义;英汉饮食仿词在其构成方式和认知机制上有着极大的趋同性,类比是仿词的基础,隐喻是其主要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词的分类 类比 相似性 隐喻意义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翻译语境与词语选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谭卫国 阮熙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首先回顾关于翻译语境的研究现状,认为将翻译语境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颇为恰当;接着综述词义多维性的研究状况,认为将词语意义分为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比较合理;然后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具体语境与词语的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之翻译的... 首先回顾关于翻译语境的研究现状,认为将翻译语境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颇为恰当;接着综述词义多维性的研究状况,认为将词语意义分为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比较合理;然后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具体语境与词语的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之翻译的密切关系。旨在证明:翻译语境支配词语选用,只有在正确理解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才能把握住词语在语篇中的动态意义,准确选择翻译策略,恰当地选用词语,保证译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语境 词语选用 词义的多维性 比喻意义 联想意义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现代汉语方位词“东、西、南、北”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陶氏河宁(DAO THI +1 位作者 HA NINH)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5期44-48,共5页
方位词是表示方向、位置的词。根据方位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东、西、南、北”组,“里、外、内、中”类,“前、后”类等。其中,“东、西、南、北”这组方位词在以往的有关方位词研究中一直被忽略,原因是“东、西... 方位词是表示方向、位置的词。根据方位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东、西、南、北”组,“里、外、内、中”类,“前、后”类等。其中,“东、西、南、北”这组方位词在以往的有关方位词研究中一直被忽略,原因是“东、西、南、北”所表达的的方向义是很明显的。实际上,“东、西、南、北”不仅仅表示单纯的空间概念,它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信息有关,造成“东、西、南、北”的使用上涵盖着复杂而抽象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基本义 引申义 隐喻义 转喻义
下载PDF
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传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英汉隐喻性词汇之间存在着诸多异同点,如词汇和理据不同,但喻义和文化内涵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不同,但喻义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相似,喻义相同;词汇相同,但喻义不同等。导致这些异同的根本原因是英汉两国人民... 研究结果表明,英汉隐喻性词汇之间存在着诸多异同点,如词汇和理据不同,但喻义和文化内涵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不同,但喻义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相似,喻义相同;词汇相同,但喻义不同等。导致这些异同的根本原因是英汉两国人民所处的语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隐喻性词汇 喻义 理据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俄语物为动词隐喻意义的认知阐释——兼动词多义问题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物理作为动词的多义性非常突出,其多义引申义项往往来自隐喻。俄语物为动词隐喻意义有稳定的认知基础,而物理作用隐喻其他相似的非物理作用意义或抽象行为意义的动词认知机制有多方面的表现。文章将集中分析空间运动物为动词隐喻表示间... 物理作为动词的多义性非常突出,其多义引申义项往往来自隐喻。俄语物为动词隐喻意义有稳定的认知基础,而物理作用隐喻其他相似的非物理作用意义或抽象行为意义的动词认知机制有多方面的表现。文章将集中分析空间运动物为动词隐喻表示间接感知行为、抽象评价行为、智力或心智活动以及关系事件的情况。这对于深化俄语物为动词多义的认知隐喻研究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动 物为动词 隐喻意义 多义性 认知阐释
原文传递
从喻体和喻义看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丽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确无误地传递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比喻 喻体 喻义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汉语词义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儒 张道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5,共10页
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是词义衍生的两种结果,尽管学界对这两种衍生义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的探索仍不充分。以词的语义结构为切入点,词义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为,引申义和比喻义的衍生过程皆以对象的语义结构为基础,以语... 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是词义衍生的两种结果,尽管学界对这两种衍生义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的探索仍不充分。以词的语义结构为切入点,词义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为,引申义和比喻义的衍生过程皆以对象的语义结构为基础,以语义特征为基本单位,分别存在"名属相指"和"以名指属"的语义逻辑机制;词义衍生的本质是词形与义位的组配变化;词义衍生的语义逻辑机制可为词义衍生现象提供基本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衍生 引申义 比喻义 语义逻辑机制
下载PDF
苏轼词中的代语
14
作者 刘培宇 易永姣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苏轼词作中的代语使用,主要缘于“虑于文辞”“系乎文义”两大类,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妙解情理”与“言简境阔”方面,代语之效,助苏词臻至“惠巧”与“英奇”之境,使得东坡词于词作兴盛的北宋脱颖而出。
关键词 苏轼词 代语 修辞 表意 造境
下载PDF
从概念隐喻角度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远芸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8-130,共3页
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其跨域映射的认知机制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对隐喻性词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 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其跨域映射的认知机制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对隐喻性词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加强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词汇教学 认知机制 隐喻性词义
下载PDF
新时期新义衍生形成的多义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振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6,共6页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该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义 比喻义 引申义 旧词多义 新词多义
下载PDF
从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义管窥英汉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词语逐渐附加了特有的文化喻义。词语隐喻关系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为前提,对隐喻义的理解也就是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之处的选择,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或同或异的... 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词语逐渐附加了特有的文化喻义。词语隐喻关系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为前提,对隐喻义的理解也就是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之处的选择,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或同或异的选择,使英汉动物词语隐喻义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动物词语 文化喻义 共性 动物喻体 语言文化 跨文化交际 翻译
下载PDF
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川民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论述了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概括性、标注词性、分辨引申义和比喻义。强调在分辨比喻义时应注意三种请况 。
关键词 新词词典 释义 引申义 比喻义
下载PDF
失落与补偿——论汉诗英译中意象的隐喻重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卫阳 潘卫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换言之,诗歌必须通过隐喻性的意象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而由于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语际转换时意象隐喻意义的失落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在对其进行隐喻重构时可以而且必须发挥创造性,采用补偿法以...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换言之,诗歌必须通过隐喻性的意象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而由于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语际转换时意象隐喻意义的失落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在对其进行隐喻重构时可以而且必须发挥创造性,采用补偿法以期将意象隐喻意义的亏损减至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隐喻意义 隐喻重构 失落 补偿
下载PDF
论比喻义的提取方式
20
作者 王迎春 《当代修辞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7,共15页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使用“比喻……”释义模式的比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成分中的“本体”或“相似点”存在着对应关系。据此,比喻义可以通过提取“本体...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使用“比喻……”释义模式的比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成分中的“本体”或“相似点”存在着对应关系。据此,比喻义可以通过提取“本体”或“相似点”来解释。本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义 比喻修辞格 提取方式 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