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LOX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敏敏 韦薇 +2 位作者 刘剑仑 杨华伟 蒋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6-241,246,共7页
目的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是稳定细胞外基质的关键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黏附、运动及基因转录等。LOX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LOX在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 目的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是稳定细胞外基质的关键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黏附、运动及基因转录等。LOX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LOX在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增殖核抗原(nuclcar-associated antigen,Ki-67)、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及E-钙黏素(E-cadherin)的相关性,探讨LOX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09-01-2015-12-31住院手术切除的227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乳腺组织(距离癌组织>5cm)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LOX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关系,以及Cyclin D1、Ki-67、CXCR4和E-cadherin蛋白与LO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8%(147/22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31.7%(72/227),χ~2=49.621,P<0.001。LOX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ER、PR及HER2状态有关,χ~2值分别为8.312、6.183、10.597、7.950、19.731、5.221和16.648,P值分别为0.016、0.045、0.014、0.019、<0.001、0.022和0.001;而与年龄、月经状态、体质量指数和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LOX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r=0.199,P=0.003。LOX蛋白与Cyclin D1(r=0.476,P<0.001)、Ki-67(r=0.492,P<0.001和CXCR4蛋白(r=0.539,P<0.001)表达呈中度正相关,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中度负相关(r=-0.387,P<0.001)。结论 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LOX蛋白过表达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Ki-67、CXCR4和下调E-cadherin表达促进腋窝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腋窝淋巴结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Lysyl oxidase a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biomarkers of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7
2
作者 Ya-Lin Han Li Chen +3 位作者 Rui Qin Guan-Qing Wang Xiao-Hua Lin Guang-Hai D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5期1828-1839,共12页
BACKGROUND Gastric cancer(GC)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Recent studies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s have shown that tumor metabolism exerts a vital role in cancer progression.AIM To investi... BACKGROUND Gastric cancer(GC)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Recent studies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s have shown that tumor metabolism exerts a vital role in cancer progression.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ysyl oxidase(LOX) a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 are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s in GC.METHODS A total of 80 tissue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4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2008 and March 2012.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LOX and HIF1α in tumor and adjacent tissues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ith GC.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LOX and HIF1α in patients with GC. In addition, single-fact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X, HIF1α and prognosis of GC.RESULT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uggest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LOX and HIF1α increased in tumor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GC. Q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RNA expression of LOX and HIF1α was also upregulated in tumor tissues, which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 results. We also detected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genes in blood sample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OX and HIF1α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GC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 Additi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OX and HIF1α was related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C. Expression of LOX and HIF1α in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deeper infiltration depth and later tumor–node–metastasis stages. Single-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LOX and HIF1α led to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C.CONCLUSION LOX and HIF1α can be used as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s for 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yl oxidas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GASTRIC cancer BIOMARKER Prognosis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在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罗浩 潘晟 +1 位作者 肖喆 徐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37-1738,共2页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离胃癌组织5cm)各65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离胃癌组织5cm)各65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的LOX、VEGF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LOX与VEGF在胃癌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LOX在65例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178±0.1135,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174±0.1524,胃癌组织中的LO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65例胃癌组织中0.4793±0.1019,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116±0.1146,胃癌组中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LOX与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OX与VEGF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赖氨酰氧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干扰LOX表达对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景涛 刘剑仑 +1 位作者 韦薇 杨华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70-974,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及意义。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LOX mRNA和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 目的:研究干扰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及意义。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LOX mRNA和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2、MMP-9和HIF-1α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OX蛋白表达,细胞侵袭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转染LOX-RNAi-LV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LO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89.2%和82.97%。MMP-2(F=225.271,P=0.0000)、MMP-9(F=35.373,P=0.000 01)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F=341.081,P=0.0000)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侵袭迁移实验显示,干扰组穿过Transwell小室滤过膜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侵袭实验F=269.557,P=0.000 5;迁移实验F=164.321,P=0.000 3)。结论:转染LOX-RNAi-LV能有效地干扰LOX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和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RNA干扰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LOX和HIF-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蒋奕 杨华伟 +1 位作者 唐玮 刘剑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赖氨酰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及HIF-1进行比较,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 目的:探讨赖氨酰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及HIF-1进行比较,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56例正常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OX和HIF-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21%(27/56)、26.78%(15/56)和20.00%(4/20),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P=0.019)、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28)之间的LOX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乳腺组织与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LOX蛋白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LOX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P=0.005)和淋巴结转移(P=0.042)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年龄和肿瘤大小患者的癌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2和0.058。LOX蛋白与HIF-1α蛋白之间呈正相关,r=0.368,P=0.005。结论:LOX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乳腺癌临床分期越晚,肿瘤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LOX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LOX蛋白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LOX蛋白与HIF-1α蛋白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低氧诱导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组织工程瓣膜赖氨酰氧化酶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洪昊 董念国 史嘉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采用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TEHV)中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的活性。方法经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核酸酶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然后在其... 目的采用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TEHV)中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的活性。方法经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核酸酶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然后在其表面种植大鼠肌成纤维细胞,构建TEHV。用高糖培养基在体外培养瓣膜27 d,再用不含酚酞和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h,收集此时的培养基作为样本,用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样本中LOX的浓度,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EHV中LOXmRNA的表达。结果样本中LOX的荧光值为45.60±1.66,根据标准曲线获得相应的LOX浓度为0.123±0.003μg/ml,同时各个TEHV均有LOXmRNA的表达,与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应用Amplex red荧光法检测TEHV中LOX的活性具有可行性,并为反映LOX对TEHV细胞外基质中胶原交联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ex red荧光法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赖氨酰氧化酶 胶原交联
下载PDF
过山蕨总黄酮抗肺癌作用及其对赖氨酰氧化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迎辉 戚笑笑 +5 位作者 李红 刘霖鑫 侯西栋 李刚刚 王沛 杜钢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573-3578,共6页
目的观察过山蕨总黄酮对小鼠肺癌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乌拉坦致小鼠肺癌模型观察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小鼠Lewis肺癌的预防作用,小鼠Lewis肺癌被动转移模型考察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小鼠肺癌转移... 目的观察过山蕨总黄酮对小鼠肺癌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乌拉坦致小鼠肺癌模型观察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小鼠Lewis肺癌的预防作用,小鼠Lewis肺癌被动转移模型考察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小鼠肺癌转移的影响,小鼠Lewis肺癌复发模型验证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小鼠肺癌的机体微环境清道夫作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考察过山蕨总黄酮(30、100 mg/kg)对肺癌组织赖氨酰氧化酶(LOX)的影响,通过检测毛细血管通透性考察过山蕨总黄酮对肺癌组织的血管正常化作用。结果过山蕨总黄酮高、低剂量(100、30 mg/kg)均能显著降低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发生率,明显减少小鼠Lewis肺癌被动转移率和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切除后复发率。过山蕨总黄酮高、低剂量均能显著下调小鼠肺癌组织LOX表达,阻止肿瘤切除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促进肺癌组织血管正常化。结论过山蕨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LOX表达实现对肺癌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蕨总黄酮 肺癌 赖氨酰氧化酶 血管正常化 肺癌转移
原文传递
子宫主韧带中弹性蛋白、赖氨酰氧化酶表达与盆底器官膨出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琳琳 张师前 于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79,185,共4页
目的:检测女性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子宫主韧带中弹性蛋白(elastin)和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探讨两种基因与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因子宫脱垂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同期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无压力性尿失禁(SUI)或POP行... 目的:检测女性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子宫主韧带中弹性蛋白(elastin)和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探讨两种基因与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因子宫脱垂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同期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无压力性尿失禁(SUI)或POP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于手术中取子宫主韧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elastin、LOX mRNA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蛋白表达。结果:无论绝经与否,POP组子宫主韧带中elastin、LO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OP组中绝经后患者elastin、LO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绝经前患者,差异显著(P<0.05);子宫主韧带elastin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与LOX相应水平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r=0.9959,r=0.9708,P<0.05)。结论:POP患者子宫主韧带elastin表达减弱影响弹性纤维形成,LOX表达减弱可能通过影响胶原与弹性纤维的交联亦使盆腔支持结构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POP的发生;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通过影响LOX的表达,进而参与P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弹性蛋白 赖氨酰氧化酶
下载PDF
铜稳态失衡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文茜 牛阳阳 +1 位作者 朱赛雅 余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其主要特征包括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合成和堆积,伴随着炎性细胞渗透、肾小管萎缩以及周围毛细血管网络的减少等病理改变。这些变化导致肾实质逐渐减少,最终引发...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其主要特征包括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合成和堆积,伴随着炎性细胞渗透、肾小管萎缩以及周围毛细血管网络的减少等病理改变。这些变化导致肾实质逐渐减少,最终引发肾功能衰竭。肾脏纤维化的机制复杂,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难以延缓或阻止其进展。铜离子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作为多种蛋白和酶的催化结构或辅助因子,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如能量生成、皮肤色素生成、自由基清除和细胞增殖等。既往研究已证实铜离子与肝脏纤维化和肺纤维化相关,近期研究发现铜离子也可能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本文将从铜离子在机体和细胞代谢中的角色入手,总结铜及相关蛋白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为深入探讨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伴侣蛋白 赖氨酸氧化酶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对胃癌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巧 韩梅 +1 位作者 侯晓丽 马丽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对胃癌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两株胃癌细胞,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其LOX的表达量;通过体外Transwell小室迁徙实验比较两株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β-氨基丙腈(BAPN)作用下迁徙能力的变化。结果两株胃癌细...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对胃癌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两株胃癌细胞,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其LOX的表达量;通过体外Transwell小室迁徙实验比较两株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β-氨基丙腈(BAPN)作用下迁徙能力的变化。结果两株胃癌细胞中均有LOX的表达,当BAPN浓度是0.2和0.3 mmol/L时,胃癌细胞的体外迁徙能力受到抑制。结论LOX可能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迁徙能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HGC-27 SGC-7901 迁徙 胃肿瘤
下载PDF
LOX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金娥 王安琪 +3 位作者 史煜 刘云鹏 郑春雷 车晓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733-3736,共4页
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是一组细胞外铜依赖性胺氧化酶,主要作用是共价交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维持细胞外基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LOX还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激活FAK信号通路、参与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等促进肿... 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是一组细胞外铜依赖性胺氧化酶,主要作用是共价交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维持细胞外基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LOX还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激活FAK信号通路、参与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拟从LOX家族的结构与调控、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LOX家族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胶原合成 肿瘤 转移
下载PDF
铜结合蛋白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阳 宋科官 黄志鹏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3期358-364,共7页
铜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在机体的生物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大多数铜离子都是与蛋白质相结合的。本文总结了铜离子及铜结合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以及铜结合蛋白与癌症的关系,并讨论其增强铂类化疗药物的作用。我们特... 铜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在机体的生物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大多数铜离子都是与蛋白质相结合的。本文总结了铜离子及铜结合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以及铜结合蛋白与癌症的关系,并讨论其增强铂类化疗药物的作用。我们特别关注铜结合蛋白如细胞运动介质1(MEMO1)、赖氨酰氧化酶(LOX)、LOX样蛋白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SPARC)如何从分子水平调节化疗药物。由于铜在癌症侵袭、迁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故铜结合蛋白可能成为癌症防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结合蛋白 铜运输 赖氨酰氧化酶 SPARC MEMO1 ATOX1 癌症 转移
下载PDF
TGF-β_1调控组织工程瓣膜力学性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昊 董念国 史嘉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联合肌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探讨TGF-β1能否改善TEHV的力学性能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肌成纤维细胞,细胞鉴定后种植于去细胞瓣叶支架上。将瓣叶置于含10ng/mlTGF-β1的培养...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联合肌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探讨TGF-β1能否改善TEHV的力学性能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肌成纤维细胞,细胞鉴定后种植于去细胞瓣叶支架上。将瓣叶置于含10ng/mlTGF-β1的培养液中,培养14d构建的TEHV做为实验组,对照组除培养液中不添加TGF-β1外,其余同实验组。检测两组TEHV的赖氨酰氧化酶(LOX)和羟脯氨酸含量,LOX和Ⅰ型胶原(COLL-1)mRNA表达,以及力学性能。结果:实验组TEHV的LOX和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OX和COLL-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最大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构建TEHV过程中,通过TGF-β1对肌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可以在基因水平增强细胞COLL-1和LOX mRNA的表达,使得胶原蛋白合成和交联程度增加,从而使TEHV的力学强度增加,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赖氨酰氧化酶 胶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家族在大鼠急性高眼压视网膜中的表达
14
作者 杨曼 邓成敏 +2 位作者 谭薇 金昕 朱晓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家族(LOXs)在急性高眼压(AOH)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AOH组。CON组大鼠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AOH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法建立AOH模型。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视网膜组织。...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家族(LOXs)在急性高眼压(AOH)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AOH组。CON组大鼠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AOH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法建立AOH模型。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视网膜组织。q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LOXs[包括赖氨酰氧化酶(LOX)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LOXL1、LOXL2、LOXL3、LOXL4]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Collagen 1/3/4 a1(Col1/3/4 a1)、Elastin(Eln)、Fibulin1/4(Fbn 1/4)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OXs在大鼠视网膜中的定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中LOX表达变化。结果LOXs在大鼠视网膜各层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OX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LOXL1主要表达于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血管壁;LOXL2主要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中表达;LOXL4在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中表达;然而LOXL3仅在视网膜血管壁中表达。与CON组比较,AOH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LOX、Col1a1、Eln表达增加(P<0.05);2组大鼠视网膜中LOXL1、LOXL2、LOXL3、LOXL4、Col3a1、Col4a1、Fbn1、Fbn4 mRNA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H大鼠视网膜中LOX高表达,其可能通过ECM重塑参与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损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细胞外基质 急性高眼压 青光眼 大鼠
下载PDF
β-氨基丙腈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减弱低氧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侵袭
15
作者 王楷 王聪剑 +2 位作者 鞠雪涛 焦振华 喻钧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59-1164,1170,共7页
目的探讨β-氨基丙腈(β-APN)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减弱低氧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低氧状态对NSCLC细胞LOX表达及催化活性的实验:将A549、SPCA1细胞系各分为常氧组、低氧12 h组、低氧24 h组;β-AP... 目的探讨β-氨基丙腈(β-APN)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减弱低氧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低氧状态对NSCLC细胞LOX表达及催化活性的实验:将A549、SPCA1细胞系各分为常氧组、低氧12 h组、低氧24 h组;β-APN介导LOX失活导致NSCL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的实验:将A549、SPCA1细胞系分常氧组、低氧组、低氧+β-APN组。运用荧光法检测2种细胞LOX活性,采用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LOX、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因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利用Transwell试验检测NSCLC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12 h组和低氧24 h组A549及SPCA1细胞HIF-1α、LOX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HIF-1α、LOX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LOX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A549及SPCA1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均显著减弱(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N-cadherin、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N-cadherin、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E-cadherin蛋白水平下降及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上升;与低氧组比较,低氧+β-APN组E-cadherin的蛋白水平上升,N-cadherin、MMP-2、MMP-9蛋白水平下降(P<0.01)。结论β-APN可通过抑制LOX酶减弱低氧诱导的NSCLC转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氨基丙腈 赖氨酰氧化酶 侵袭 迁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肺转移前微环境中MMP、LOX、FN和VCA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明海霞 申明 +5 位作者 王彦君 刘兆华 陈彦文 李杨 杨玲玲 梁乾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363-236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肺转移前微环境(PMN)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赖氨酰氧化酶(LOX)、纤维连接蛋白(FN)和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肺转移前微环境(PMN)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赖氨酰氧化酶(LOX)、纤维连接蛋白(FN)和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肺癌细胞构建PMN模型。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50、100和200 mg·kg^(-1)黄芪多糖;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0.9%NaCl。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小鼠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LOX、FN和VCA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肺组织的荧光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的MMP-9 mRNA分别为6.23±0.29、4.77±0.18、15.12±1.28和1.00±0.10,LOX mRNA分别为8.27±0.39、7.24±1.50、46.88±4.20和1.00±0.07,FN mRNA分别为4.40±0.24、3.28±0.23、63.79±1.30和1.00±0.13,VCAN mRNA分别为2.28±0.05、2.24±0.12、12.93±0.43和1.00±0.05。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下调LOX、MMP-9、FN和VCAN表达,从而抑制肺PMN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肺癌 转移前微环境 金属基质蛋白酶 赖氨酰氧化酶 多功能蛋白聚糖 纤维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中赖氨酰氧化酶调控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17
作者 王嘉桐 徐圣杰 +2 位作者 李姗 徐娟 贾雪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9-1509,共11页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模式、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析LOX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治...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模式、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析LOX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ISCH2数据库研究LOX在卵巢癌微环境不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免疫组化分析LOX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RNA转染技术沉默LOX基因,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LOX沉默组及对照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LOX沉默组及对照组差异表达的信号通路蛋白并通过qRT-PCR验证;通过测定半数致死剂量(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析成纤维细胞中敲降LOX对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及qRT-PCR分析紫杉醇作用下人纤维细胞和鼠纤维细胞中(L929)中LOX表达变化。结果:LOX高表达与卵巢癌的肿瘤存在、治疗结局差及静脉侵犯显著相关;在卵巢癌中,LOX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较高;沉默LOX可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紫杉醇可诱导成纤维细胞中LOX表达上调;成纤维细胞中敲降LOX可增加共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论:LOX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相关,敲降LOX可提高卵巢癌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成纤维细胞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相关;紫杉醇可上调成纤维细胞中LOX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卵巢癌 细胞黏附分子 紫杉醇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对胃癌细胞HGC-27体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佰菁 黄菱 +5 位作者 韩梅 王玉巧 赵建宁 孙伯坚 林佳静 宋婷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对胃癌细胞HGC-27体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HGC-27,以不同浓度的B-氨基丙腈(BAPN)抑制LOX的活性.采用体外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同质黏附和异质黏附实验分析对细... 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对胃癌细胞HGC-27体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HGC-27,以不同浓度的B-氨基丙腈(BAPN)抑制LOX的活性.采用体外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同质黏附和异质黏附实验分析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 当BAPN浓度为0.2 mmol/L时,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在8、24、32、48 h各时间点均较未加BAPN下降(P〈0.05);且HGC-2q细胞在同质黏附介质上生长60 ndn后,同质黏附细胞数为(7.78±0.11)×103个/ml,与对照组[(6.97±O.07)×103个/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质黏附细胞数为(8.35±0.10)×103个/ml,与对照组[(8.98±0.15)×103个/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APN浓度为0.3 mmol/L时,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在各时间点均较未加BAPN下降,同质黏附细胞数增加至(8.02±0.11)×103个/ml,异质黏附细胞数减少至(7.93±0.07)×103个/ml,与对照组或0.2 mmol/L BAP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X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异质黏附能力,降低其同质黏附能力,促进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细胞迁移 细胞黏附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干扰LOX基因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凯峰 吕欣 +3 位作者 宋冬梅 刘志明 薛海涛 张翠红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对照)、阴性对照组(转染试剂对照)、转染组(转染LOX siRNA),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对照)、阴性对照组(转染试剂对照)、转染组(转染LOX siRNA),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LOX、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0、3、6、9、12、15、18 Gy)照射对Hep-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ep-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LOX siRNA后转染组Hep-2细胞中的LOX、Ki-67、PCNA、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剂量为12、15、18 Gy X射线照射Hep-2细胞后24 h,可明显抑制细胞生存率(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转染组联合放疗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放疗组(%:79.11±1.26 vs 5.01±1.02、4.95±1.12、43.21±2.12,P<0.05)。结论转染LOXsiRNA可下调Hep-2细胞LOX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且可增强放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Hep-2细胞中Ki-67、PCNA、MMP-2、MMP-9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蛋白赖氨酸6-氧化酶 RNA干扰 细胞增殖 放射疗法 赖氨酰氧化酶
下载PDF
LOX对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纤维细胞与瘢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超 梁静 陈贝家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3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沉默赖氨酰氧化酶(LOX)对食管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纤维细胞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抽取洛阳东方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无吻合口狭窄的食管癌... 目的分析沉默赖氨酰氧化酶(LOX)对食管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纤维细胞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抽取洛阳东方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无吻合口狭窄的食管癌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ESD术治疗,行细胞迁移实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评价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SiRNA-LOX1、SiRNA-LOX2、SiRNA-LOX3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RNA-LOX3转染食管成纤维细胞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OX、纤维粘连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OX对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纤维细胞与瘢痕形成有促进作用,可稳定及增强细胞网状结构,增强细胞纤维能力,从而影响吻合口狭窄及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赖氨酰氧化酶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吻合口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