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慧毅 陈辉东 +2 位作者 华强 陈国能 林劲松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11-7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对腰椎不稳56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经单侧腰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腰椎后方上下椎板间、棘突间、关... 目的 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对腰椎不稳56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经单侧腰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腰椎后方上下椎板间、棘突间、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56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52例经6~37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松动移位和椎间隙高度丧失,骨融合率为90.38%。依据日本JOA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86.5%。结论 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椎间融合 植骨 经腰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治疗中Quadrant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2 位作者 陈思圆 魏波 林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63-5568,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Quadrant系统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为53.7岁,治疗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为90-210min,平均时间145min。术中失血量50-300mL,平均失血量120mL。治疗后住院时间5-9d,平均住院时间6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7.2个月。JOA评分治疗前为(10.25±2.34)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31±3.12)分和(25.35±2.61)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为(8.24±1.15)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7±1.12)分和(1.13±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53例,良9例。证明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QUADRANT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椎弓根钉固定 植骨融合 腰椎管减压 椎间盘摘除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弯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对腰椎功能及Cobb角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3
作者 郑爽爽 王文刚 +1 位作者 张华峰 皮国富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 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 DS)采用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腰椎功能、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S患者49例,患者均接受经后路腰椎椎间植... 目的 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scoliosis, DS)采用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腰椎功能、Cobb角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S患者49例,患者均接受经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腰椎功能、Cobb角及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6个月经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21.19±1.43)分,比手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20.51±2.06)分,比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患者侧凸Cobb角及后突Cobb角分别为(16.45±4.57)°及(18.36±4.57)°,比手术前显著减少(P<0.05);手术前患者VAS评分为(7.78±1.25)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01±0.31)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应用于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腰椎椎间植骨 椎弓根钉棒 椎间植骨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探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梁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名,研究组使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单纯植骨治疗方案。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名,研究组使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单纯植骨治疗方案。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椎间盘摘除 Cage植骨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胡波 陈萍 +6 位作者 陆文杰 李思云 李耀华 周湘桂 刘虹 陈华龙 谢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反应蛋白(CRP)];随访3个月,比较椎间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WBC、NE、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DLS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疼痛度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婉霞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9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单盲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单盲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方式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患者施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90.18±10.27)mL、(5.71±1.02)d、(70397.48±90.85)元,其数据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92、11.247、91.105,P<0.001);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81.77±4.89)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其VAS评分为(1.67±0.46)分、SAS评分为(30.20±2.41)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9、7.748、16.732,P<0.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比参照组(7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P=0.012)。结论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勇 吴巍 +6 位作者 王欢 徐勇 廖晖 方忠 方煌 熊伟 黄仕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变节段L2/3 3例,L3/4 4例,L4/5 11例,L5/S1 5例。所有患者行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双侧放置引流管各1根,术后充分引流,引流量低于10 mL时拔除引流,行抗感染治疗,静脉抗生素3周,口服抗生素4~6周。结果所有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170±26.3)min,术中失血量150~450 mL,平均(320±68)mL。细菌培养结果提示12例患者为阴性,4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5~10 d,平均为(7±2.8)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2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椎间隙植骨一期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2个月病灶控制不理想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前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沉平均(59±25) mm/h,C反应蛋白平均(42±20)mg/L,末次随访时均降为正常范围。术前VAS评分平均(6.3±0.6)分,末次随访平均(1.1±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充分引流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满意度及优良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和胜 何大庆 +1 位作者 陈锦旭 程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满意度及优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满意度及优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研究组接受PELD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优良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优良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PELD术可给予LDH患者有效治疗,可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但是PELD术的出血量更低,且术后短期疼痛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军 张陆 +4 位作者 姜岩 刘志昂 高松明 高军胜 李凯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3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横突间融合组和椎间融合组,患者行后路减压内固定,23例行横突间融合,15例行椎间融合,比较各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比较两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3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横突间融合组和椎间融合组,患者行后路减压内固定,23例行横突间融合,15例行椎间融合,比较各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优良率,观察临床并发症。结果横突间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2.3±13.61)min,出血量为(232.45±26.35)m L,治疗前JOA为(11.08±2.56),治疗后JOA评分为(25.72±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86.96%;椎间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68±20.36)min,出血量为(318.67±32.91)m L,治疗前JOA为(10.56±3.18),治疗后JOA评分为(24.36±3.45),手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86.67%。横突间融合组较椎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少(P<0.05),但两组术后JOA评分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后路减压内固定横突间融合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植骨术
下载PDF
不同植骨材料应用于腰后路椎间植骨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10
作者 李林峰 马文书 胡坤然 《粘接》 CAS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研究腰后路椎间植骨中应用不同植骨材料的临床效果。依据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块组、同种异体骨组,分析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螺钉位置不良、内固定失败情况、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丢失高度、椎间高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 研究腰后路椎间植骨中应用不同植骨材料的临床效果。依据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块组、同种异体骨组,分析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螺钉位置不良、内固定失败情况、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丢失高度、椎间高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表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融合时间短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丢失高度少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植骨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椎间高度、JOA评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ODI评分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对药物与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积极感受、总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高于同种异体骨组64.0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后路椎间植骨 植骨材料 同种异体骨 字体髂骨块 植骨融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