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郭佳 何伟 管甲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621-62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低位肛瘘病人20例,行改良LIFT术,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记录病人创面愈合情况和肛门功能(Wex... 目的评价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低位肛瘘病人20例,行改良LIFT术,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记录病人创面愈合情况和肛门功能(Wexner评分)。结果创面愈合时间(15.3±4.8)天,一期手术治愈率75.0%,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病人术后单纯缝合创面感染裂开,3例(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1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例)缝合创面感染裂开且内口与肛管相通,经相应处理后创面均愈合;1例低位单纯性肛瘘病人术后3个月复发,至随访终点时,总治愈率为95.0%,其中1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总治愈率为100%。术前Wexner评分均为0分;随访终点Wexner评分0分18例,2分1例,1分1例。结论改良LIFT术更好地权衡了瘘管清除和保护肛门功能之间的关系,保留括约肌完整,瘘管清除彻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肛门缺损和畸形,对肛门控便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低位肛瘘 疗效
下载PDF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疾病对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鲁昌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0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在肛瘘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6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挂线方法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在肛瘘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6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挂线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挂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及创面面积,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及直肠肛门反射(RAR)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49/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21.39±5.47)d及创面面积(13.94±2.51)cm2与对照组(30.02±5.89)d、(17.24±2.81)cm2比较均明显缩短、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RAR敏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MCP、AL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RP、ARP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挂线应用于肛瘘疾病的治疗中,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创面面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肛肠功能的恢复,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中医挂线 高位肛瘘 低位肛瘘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法对低位肛瘘术后愈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关威 李师 张晓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法对低位肛瘘术后愈合的疗效,分析其用于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低位肛瘘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治疗加中药坐浴... 目的:探讨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法对低位肛瘘术后愈合的疗效,分析其用于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低位肛瘘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治疗加中药坐浴加专科换药常规治疗(穴位创面灸组)32例,创面灸治疗结合中药坐浴加专科换药常规治疗组(创面灸组)30例,中药坐浴加专科换药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3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穴位创面灸组:患者给予穴位针灸和创面艾灸治疗;创面灸组:患者给予创面艾灸治疗。通过观察术后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用于临床上的可行性。结果:3组患者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的比较,穴位创面灸组与创面灸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1个月后瘢痕评分情况的比较,穴位创面灸组与创面灸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穴位创面灸组与创面灸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用药30 d后总体疗效的比较,穴位创面灸组与创面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创面灸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结合创面灸治疗加中药坐浴加专科换药常规治疗对对低位肛瘘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灸 创面灸 低位肛瘘 术后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合并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宾东华 翦闽涛 +1 位作者 严建 胡海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合并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1例内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患者采用RPH+瘘管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合并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1例内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患者采用RPH+瘘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内痔缝扎术+瘘管切除术治疗;观察周期为35 d,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24 h疼痛积分、术后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痔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积分、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年痔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在痔合并肛瘘中应用的近、远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低位肛瘘 内痔缝扎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对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超杰 张卫平 贺祥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低位肛瘘治疗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门诊肛肠科接诊的76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瘘管切开术)和观察组(括... 目的 探讨在低位肛瘘治疗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门诊肛肠科接诊的76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瘘管切开术)和观察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每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5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为(22.35±2.14)、(7.12±1.36)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18±3.17)、(10.23±2.1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3、5 d的VAS评分为(1.14±0.64)、(1.26±0.78)、(0.63±0.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8±0.71)、(1.79±0.97)、(1.08±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为(2.16±0.78)、(1.63±0.62)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9±1.58)、(2.57±0.84)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10.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瘘管切开术相比,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临床疗效明显提高,能缩短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和肛门失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瘘管隧道式切除术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位肛瘘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4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低位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治疗的67例确诊为低位肛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引流术,手术组行切开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手术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低位肛瘘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治疗的67例确诊为低位肛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引流术,手术组行切开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手术组的临床疗效更好,切口愈合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更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肛瘘行切开缝合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切开引流术
下载PDF
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创面及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甘国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予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及对照组(n=80,... 目的研究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予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及对照组(n=80,采用常规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疗效、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缩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分泌物及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ALCT、AMCP、RRP及A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至切口愈合时,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ALCT、AMC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RRP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ARP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RRP及A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单纯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及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创面愈合 肛管动力学 康复新液 百多邦
下载PDF
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宾东华 王爱华 曹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60-262,296,共4页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治疗组31例采用象皮生肌膏纱条换药,对照Ⅰ组30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对照Ⅱ组31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治疗组31例采用象皮生肌膏纱条换药,对照Ⅰ组30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对照Ⅱ组31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后分泌物评分方面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Ⅰ组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后分泌物评分方面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术后VAS评分、第10天水肿评分方面与对照Ⅰ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14天水肿评分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相当,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皮生肌膏 低位肛瘘 创面修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苦柏液熏洗对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杰 郭坚 +2 位作者 王晓凤 徐可 郭仕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苦柏液熏洗对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低位单纯肛瘘行手术切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给予苦柏液熏洗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 目的:探讨苦柏液熏洗对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低位单纯肛瘘行手术切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给予苦柏液熏洗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7、14、21天观察两组的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检出结果,于术后1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miR-495、miR-181c-5p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着治疗周期延长,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各创面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第1、7、14、21天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双面水肿,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率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而逐渐增高,且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细菌检出结果比较,研究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miR-155,miR-195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柏液熏洗促进低位单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柏液 低位肛瘘 创面愈合 中药熏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文涛 高秋霞 +1 位作者 郭航勇 李一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项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首次排便及首次换药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效果显著,安全可行,临床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 低位肛瘘 可行性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传敏 苏松盛 +2 位作者 何进达 曾成永 尹少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探究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LIFT-Plug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低位肛瘘的患者,分别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和常规瘘管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复发的概率比较,P...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探究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LIFT-Plug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低位肛瘘的患者,分别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和常规瘘管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复发的概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遗留的瘢痕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患者疗效显著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常规瘘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具有愈合时间短、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建议临床推广使用LIFT-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 低位肛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低位肛瘘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锋 范发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肛瘘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低位肛瘘患者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肛瘘切开术组(n=29)、肛瘘切除术组(n=24)、挂线术组(n=22)、部分管道缝合内口引流术组(n=19)、保留内括约肌瘘剔除术组(n=18)和内括... 目的探讨低位肛瘘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低位肛瘘患者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肛瘘切开术组(n=29)、肛瘘切除术组(n=24)、挂线术组(n=22)、部分管道缝合内口引流术组(n=19)、保留内括约肌瘘剔除术组(n=18)和内括约肌瘘管切除缝合术(n=12)组,比较其疗效。结果肛瘘切开术组治疗总有效率100%,肛瘘切除术组95.83%,挂线术组95.45%,部分管道缝合内口引流术组100%,保留内括约肌瘘剔除术组100%,内括约肌瘘切除缝合术组100%,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肛瘘切除术组NRS评分、中度以上疼痛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肛瘘切开术和挂线术组2 w内愈合率显著低于其各组(P<0.05);随访3~12个月,术后缝合创面感染8例,尿潴留4例,水肿5例,经处理后并发症消失;12例术后肛瘘复发,经二次手术后治愈。各组术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低位肛瘘,均有显著疗效,应依据患者病情和肛瘘特点,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术式 选择 疗效
下载PDF
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伴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贺燕芳 朱云强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8-19,共2页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伴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伴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伴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伴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程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相比,P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伴低位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程度更轻,创面愈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低位肛瘘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肛瘘切除术 效果
原文传递
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辉 应光耀 +9 位作者 高洪娣 张少军 沙喜 张晟 顾立群 高晶 闵丽 陈波 石丽 熊国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2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对照组行肛瘘切除术。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目的观察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2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对照组行肛瘘切除术。结果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1.02±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08±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疤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满意,且能缩短愈合时间、缩小疤痕大小、减轻术后肛门功能损伤、节省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口结扎 改良 LIFT 低位肛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柏氏虎杖油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昱 陈倚 +1 位作者 高凌卉 柏连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柏氏虎杖油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柏氏虎杖油膏纱布换药、治疗B组采用红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各组均... 目的观察柏氏虎杖油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柏氏虎杖油膏纱布换药、治疗B组采用红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各组均连续换药21天,观察比较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及渗液症状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A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早于治疗B组与对照组(P<0.05),而治疗B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换药第一周、第二周,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第三周时,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本组术后第2天比较,各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治疗A组肛门创面疼痛、渗液分级明显轻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结论柏氏虎杖油膏术后换药可显著加快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术后恢复 创面愈合 柏氏虎杖油膏
下载PDF
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申权 赵廷鸿 李俊涛 《当代医学》 2019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我院的8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以及低位肛瘘,对照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我院的8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以及低位肛瘘,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低位肛瘘痊愈后再继续进行混合痔手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2,17.715,6.612,10.000;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257;P=0.026);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排尿障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831,3.914,6.275,5.165;P=0.028,0.048,0.012,0.023)。结论同期对患者的混合痔合并肛瘘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并且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手术 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 混合痔 低位肛瘘 分期手术
下载PDF
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佳楠 王晏美 +4 位作者 马凰富 来丽霞 杨涵雯 王月 郁强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36-139,154,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低位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减创肛瘘根治术,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的肛... 目的:观察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低位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减创肛瘘根治术,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的肛门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第1d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d、3d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d、14d、21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周、6个月时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同时可较好保护患儿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低位肛瘘 手术治疗 减创肛瘘根治术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佳 何伟 管甲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低位肛瘘病人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LITF,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低位肛瘘病人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LITF,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8±4.5)天和(24.7±5.8)天,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9±1.5)天和(4.0±1.3)天,术后肛门功能评分分别为(3.7±2.5)分和(2.9±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ITF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痛苦小、病程短、术后复发率低、肛门控便功能影响小的新型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低位肛瘘 疼痛 肛门功能 复发
下载PDF
超声刀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其乐 姚向阳 +5 位作者 张丹凤 彭军良 沈冬晓 张华 杨君君 朱宝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35例及传统组34例。其中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行低位肛瘘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刀及剪行低位肛瘘... 目的探讨超声刀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35例及传统组34例。其中超声刀组采用超声刀行低位肛瘘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刀及剪行低位肛瘘切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继发大出血、尿潴留、肛门失禁)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超声刀组术后并发尿潴留、肛门失禁的发生例数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行低位肛瘘剔除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超声刀 剔除术 中药纱条
下载PDF
低位肛瘘手术应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牛文辉 张少华 +3 位作者 李红艳 张磊 赵莲英 徐会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低位肛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因肛肠疾病住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低位肛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因肛肠疾病住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鞍麻。观察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后各时段的MAP、SpO_2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延长,术后肛门收缩恢复率及直肠牵拉反射率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轻度疼痛比例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可为临床手术提供较好的便利条件,患者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骶管麻醉 两点扇形麻醉 低位肛瘘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